宋文帝千辛万苦地北伐,却被辛弃疾一顿讽刺,就因三个战略性失误

Posted 鲜卑

篇首语: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文帝千辛万苦地北伐,却被辛弃疾一顿讽刺,就因三个战略性失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文帝千辛万苦地北伐,却被辛弃疾一顿讽刺,就因三个战略性失误

辛弃疾曾经写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宋文帝屡次北伐的失败案例,影射当时韩侂胄对金用兵的轻率,言语中十分担忧。那么,当年文帝刘义隆的北伐为何会屡次失利?战争的过程是否真的那般不堪回首? 自古以来所谓的"南强北弱"是否在那时便已成定局?刘义隆为何无法复现皇考宋武帝刘裕的丰功伟绩呢?所谓的元嘉北伐,包括了刘义隆在元嘉年间发动的三次对北魏的战争。第一次在元嘉七年三月,开始局势还不错,先后攻克了洛阳、虎牢、滑台等地。结果入秋后,人家北魏又转守为攻,到了春天,滑台又重新沦陷被北魏占领。宋朝大将檀道济本来是前去救援的却被逼退,首次北宋的北伐就这么失败。 又过了二十年,宋文帝又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之战了,他派王玄谟等人驾着战舰走水路进攻,而另一路人马则率十万骑兵从西边陆路进军洛州。西路军还算有战果,一度收复了陕城和潼关,但东路军不幸为北魏击败。此时魏军乘胜之威,深入刘宋腹地,一度威胁要度过长江,文帝只得召回各路军队守护自家大本营。二次北伐的失败,导致刘宋江北六州变得萧条破败,荒无人烟。到了元嘉二十九年,太武帝拓跋焘被中常侍宗爱谋杀,北魏宫廷内乱,朝中无主,机不可失,文帝又分兵数路攻向中原。此番仍是东路军出了岔子:张永迟迟无法攻克碻磝,反被守军挖地道出城,烧了营垒,东路军于是退兵。 单丝不成线,孤木难成林,西路的鲁爽、臧质等也就无功而返了。也许文帝刘义隆还有心组织第四、第五次北伐,但时间没有再给他这个机会。翌年,太子刘劭因为巫蛊之事与文帝产生隔阂,为了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暴戾的刘劭竟率兵杀入禁宫将文帝残忍杀害。刘义隆与老对手拓跋焘走了个脚前脚后,冥冥之中似有天定,不由让人叹息。那么,三次北伐都铩羽而归,原因究竟何在呢?第一,就是战略上准备不足,过于匆忙,所以才会这么屡屡受挫。对于魏宋之间的战争态势,淮河以北各个边镇的攻守部署尤为重要。如果能将淮河南北的军镇与周边乡村聚落兵民合一,屯戍结合,则守可抵御鲜卑侵扰,攻则能够协同反击。 而如果淮北兵强马壮,粮食丰足,就会在北伐时大大支持主力军。但宋文帝显然忽略了这一点,他长期忽视招集流散、经营沿边各镇,导致淮北诸城陷于各自孤立。而北魏看淮河一带宋军毫无守备能力,更是猖獗地屡犯边境,春天来抢麦子,秋天来收割庄稼,导致百姓疾苦,饥肠辘辘,反而把鲜卑骑兵养得膘肥体壮。而到了北伐之时,宋文帝从荆州、建康那么老远的地方出兵,兴师动众不说,还没有粮草补给。士兵们都饿着肚子呢,哪有心思打仗呀,自然是屡屡失败呀!第二,就是指挥有问题,宋文帝是一个"自我迷恋"的"伪军事家",对于形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他根本没有把握住过先机,还屡次判断失误。 不仅在战略决策上随随便便地筹划一下,而且在连具体的战术安排上也是凭空想象。徐爰是文帝宠信的近臣,著有文集十卷,有《系辞》《释问》等行于世,让他写书立传,可以说得其人哉。但徐爰做得最多的,却是到前线传授和宣示文帝的用兵方略和中旨,行使实际上的临阵指挥权,而将领们必须仰听成旨,如同提线木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文帝如果能遵照这句古语,放手让前线将领便宜行事,很多战役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第三,就是用人有严重问题呀。将北伐的罪过完全归咎文帝的瞎指挥,也确实片面。实际上北伐的将领大多缺乏才能,甚至临阵胆怯,这也成了元嘉北伐人谋方面的一大败笔。 第一次北伐的主帅到彦之在文帝年幼时便辅佐其镇守荆州。当初宋少帝刘义符被废杀,朝中大臣徐羨之等拥立刘义隆为帝。而刘义隆不敢贸然东下,到彦之就极力游说刘义隆,刘义隆这才下定决心出兵,所以到彦之也就成了宋文帝的心腹大臣。这个人虽然忠诚耿直,但是军事才能是一点儿没有。当时北魏乘冬季反攻,洛阳及虎牢失陷,滑台遭到围攻,此时部下垣护之认为青州丰饶,兵甲充足且漕运畅通,应当派兵支援滑台,并率大军进攻河北,向北魏施压。但到彦之恰逢眼疾发作,又见黄河结冰,河岸守军溃败,且军中有疫病传播,最终还是决定退军。 首次北伐的军备物资相当充足,但由于到彦之撤退得过于惶急,物资被悉数抛弃,武库一时间竟然空空如也。文帝也知道自己这位心腹实在难辞其咎,只得将其下狱,但随后不久又被再度起用。要说宋朝没有骁勇善战的大将对他也不公平。其实檀道济、沈庆之也都是久经沙场,经常打得鲜卑叛军落花流水,屁滚尿流。檀道济在刘裕朝立有大功,到了文帝朝却反而遭到猜疑。元嘉十二年,檀道济被宋文帝抓捕处死,罪名是平时常散发财宝货物招揽逃亡之人,并趁文帝病重期间谋划造反。 而沈庆之虽每每都在前线提出正确的意见方略,却由于权小言轻,屡屡不被采纳。文帝有能人不用,自毁长城,而所用之人往往希望侥幸略地,一旦遭遇攻击,则立刻全军崩溃,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元嘉北伐失败的原因当然不会只有以上简单的三方面,从更长远的意义上看,自元嘉之后,南北攻守易势,宋齐梁陈唯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地盘也是越来越小,终于被杨坚统一。设想一下,刘裕和刘义隆父子如果在天堂相遇,是不是会相对无言,叹息一声呢? 本文纯属作者(君临天下之红颜)的观点,纯原创。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出处),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配图。

相关参考

她是张作霖的四女儿,却被当成政治工具,献给慈禧太后的贴身侍卫

张作霖的发家史非常励志,他白手起家一步步成为权势滔天的「”东北王”,可谓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不过政治总是残酷的,张作霖一步步走来,在他还没有足够强大的时候,还是需要付出更多心思与计谋的。就比如说政治家惯

他是南宋最可惜的文武全才,先后三次被贬职,64岁作词支援北伐

在南宋「”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像这样文武全才的人物少之又少,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大家一定很陌生,能写一手好词,还能带兵打仗。他就是辛弃疾。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辛弃疾回归南方,但是他的

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刘裕北伐为何会失败

东晋100多年里进行过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离胜利距离最近的一次,当属东晋末年刘裕领导的义熙北伐(公元416~418年)。宋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美的就是这次北伐。然而,

宋武帝刘裕如果坚持北伐,他能灭掉北魏、统一天下吗

原标题:宋武帝刘裕如果坚持北伐,他能灭掉北魏、统一天下吗南宋词豪辛弃疾有一首压轴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中有一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是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时的盛况。不过,刘

南强北弱的局面从此被逆转 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

就南北朝军事对抗与冲突而言,晋宋之际是一个关键时段,当时南北双方战争频繁,规模较大,影响深远。东晋之末,刘裕凭借北府集团的军事力量,先后主动北伐山东与关中,消灭鲜卑之南燕和羌人之后秦,连凶悍之北魏也不...

200年历史长河中曾经预言却被历史打脸的十三个标志

200年历史长河中曾经预言却被历史打脸的十三个标志200年历史长河中曾经预言却被历史打脸的十三个标志200年历史长河中曾经预言却被历史打脸的十三个标志200年历史长河中曾经预言却被历史打脸的十三个标志

“前见子杀父 宋孝武帝

...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刘骏是南朝宋诸帝中较有才华的皇帝和诗人。宋文帝北伐失败后被他的大儿子刘劭所杀。但刘劭只当了短暂的三个月皇帝,又被其弟刘骏击败处斩。...

浅析祖逖北伐的三个背景、祖逖的四个身份及其北伐失败的原因

提到闻鸡起舞,我就会想到祖逖,这个励志的故事从小的时候起,就在激励我进步。今天我就来谈谈祖逖北伐的三个配景、祖逖的四个身份及其北伐失败的原因。配景一:少数民族竖立的政权并不稳定。我们先来看看“祖逖北伐

浅析祖逖北伐的三个背景、祖逖的四个身份及其北伐失败的原因

提到闻鸡起舞,我就会想到祖逖,这个励志的故事从小的时候起,就在激励我进步。今天我就来谈谈祖逖北伐的三个配景、祖逖的四个身份及其北伐失败的原因。配景一:少数民族竖立的政权并不稳定。我们先来看看“祖逖北伐

“前见子杀父 南朝宋孝武帝刘骏

...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五位皇帝。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刘骏是南朝宋诸帝中较有才华的皇帝和诗人。宋文帝北伐失败后被他的大儿子刘劭所杀。但刘劭只当了短暂的三个月皇帝,又被其弟刘骏击败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