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脑洞大开的科举考题,究竟有多奇葩

Posted 考题

篇首语:内心简单,知足常乐,便是余生最美好的养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那些让人脑洞大开的科举考题,究竟有多奇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那些让人脑洞大开的科举考题,究竟有多奇葩

大家都知道,现代政治制度的三大基石:考试选拔,文官制度,民主选举。古代中国就贡献了前两个,下面就谈谈其中的考试选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方法来甄别选拔人才的国家,考试对于我们一点也不陌生。中国有一千多年的考试文化,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考题。 现代学生在考试前最希望的事,就是老师能够「 ”划范围”。这道程序在古代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古代的考试范围是固定的,尤其到了明清时期,几乎都出自《四书五经》。但《四书五经》就那几句话,每年都要考,这该怎么办呢? 没关系,出题老师们有个绝招,叫做——截搭!就是把《四书五经》中不同篇章的句子拼凑在一起出题,考题很难看出逻辑性,于是就产生了很多奇葩考题。 清代《制艺丛话》里收录了一道考题: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前半句出自《大学》:「 ”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意思是人还不如鸟吗? 后半句出自《诗经》:「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这两句实在没有任何联系,能写出长篇大论,实在是很烧脑筋的。 清代道光年间有一道这样的考题:君夫人阳货欲。 「 ”君夫人”三个字出自《论语·季氏》:「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意思就是诸侯正妻叫做君夫人。 「 ”阳货欲”三个字出自《论语》:「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意思是有个叫阳货的人想要见孔子,没见着。 但把这六个字组合在一起,这又是什么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说国王的妻子看到了不可描述的东西,于是产生欲望。这是在讽刺皇后红杏出墙吗? 以上两道考题虽然奇葩,但好歹是中国文字,要是遇到一个看图说话,那就纯靠脑洞了。 《清裨类钞》说嘉兴地区某年县试,主考官出了个题: 0 注意,当时,既没英文,也没阿拉伯数字。以前中国没有零的概念,记账时碰见为零的,都用空白代替。那这到底是啥意思呢? 不过这难不倒我们脑洞大开的考生。 考生甲说:「 ”得天象也。”意思说这是天命所归。 考生乙说:「 ”无方体也。”意思是说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这两篇回答既切合题目,又抒发了治国之道,真乃奇葩回答中的精品! 其实真正的奇葩考题重灾区不在地方,而是中央,特别是殿试这一环节,因为是皇帝亲自主持,而皇帝思维总是天马行空,所以奇葩的考题总让人措不及防。 我们先来看看唐朝天宝四年的一道应试题: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换成大白话,皇帝的意思就是让考生们快用华丽的语言来夸夸朕。 这道题其实是老生常谈,就是让你歌颂皇帝圣明,太平盛世。 到了开成二年的应试题,忽然不按套路来了,让考生们写《霓裳羽衣曲诗》。 这是让考生们歌颂先帝和妃子之间的爱情吗?这个度该如何把握呀。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夫出身,所以殿试的题十分霸气。有一次赵匡胤亲自主持殿试。 当时的两位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交卷,而且都是满分文章,这下主考官赵匡胤犯难了,该点谁为第一名呢? 赵匡胤不愧是武林高手出身,立马想到了一道考题——角力,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相扑比赛,谁赢谁是状元。 于是王嗣宗、陈识就在大殿上摔起跤来。最终王嗣宗摔倒了陈识,被点为当年的状元。 赵匡胤擅长武功,所以想到了相扑考题,但要是遇到像乾隆那样的,又是一种考试办法。 有一年,乾隆皇帝主持殿试,面对满殿才子不知该如何定名次,于是出一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是摘星汉? 江西才子刘凤诰当即应对:「 ”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用「 ”东南西北”对「 ”春夏秋冬”,用「 ”摘星”对「 ”探花”,不但巧妙又寓意深刻。 于是乾隆朱笔一点,刘凤诰就被录取为一甲第三名探花。 如果文采不相上下,武功又旗鼓相当,那该怎么办?那也没关系,别忘了,还有颜值呢! 考试拼颜值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早在唐代的《选举志》提出了想要参加考试的标准,第一条就是「 ”身”,即体貌丰伟。所以,丑陋的钟馗注定当不上状元,最终活活气死了。 到了明代,更将这一标准发挥到了极致。明太祖朱元璋自己长得丑,对别人要求却挺高。有一次他查阅殿试试卷,发现郭翀的文章写得不错,真乃状元之才。 但当他看到郭翀的面相后,发现对方长得比自己还要丑,于是就把郭翀定为第二名的榜眼。 把大帅哥吴伯宗定为了大明朝开国的第一位状元。 1905年,科举正式废除。你以为到了民国,奇葩考题就消停了吗?并没有。 我们先来看看1923年的北大国文试卷的一道考题—— 请为下列之文,试着加以标点符号: 自入莱芜谷夹路连山百余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蒙崖壁相望或倾岑阻径或回岩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高降深兼惴栗之惧危蹊断径过悬度之难未出谷十余里有别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数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余高九尺许广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处薪爨烟墨犹存谷中林木致密行人鲜有能至矣。 估计那些专喝洋墨水的考生,能当场晕倒。 北大的考题如此之难,清华也不甘落后。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亲自出题,以「 ”孙行者”为上联,要考生们对下联。 考生写的答案五花八门,「 ”唐三藏”「 ”猪八戒”「 ”沙和尚”的答案,比比皆是,但全都归为不及格。有个考生一怒之下,干脆写了个「 ”王八蛋”,更是文不对题了。 其实这是一道「 ”无情对”,孙对祖,行对冲,者对之,正确答案是「 ”祖冲之”。 不过,虽然奇葩,截搭题考的是四书五经的背诵程度,总有个范围,熟读四书五经,才能不乱了方寸。而且,古代科举考的是思想,重要的不是题目,而是他文章里表达的是什么,只要立意被看中,这才是正道。 ​

相关参考

二战有哪些研制出来奇葩的武器

世界第二次大战期间,各国为了在残酷的战场上减少士兵伤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出各种新式武器,在这期间,各国的科学家们脑洞大开,敢想敢干,同时吃饱了撑的研制出了许多中看不中用的武器,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

脑洞大开:岳飞上梁山,化身为谁

《被后世神话的英雄》摩云金翅这个外号听起来像《西游记》中一位山大王的称号。欧鹏这个人在梁山中排名靠后,武艺还过得去,使一杆铁枪战扈三娘,没占到便宜,征方腊时躲过了庞万春射来的第一箭,没提防还有第二箭,

脑洞大开,孔明和韩信即使交换身份,蜀国北伐也难以成功

孔明的军事能力在演义中,孔明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太多才能。「”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甚至登坛「”借东风”。现实中,孔明初出茅庐时只是一介书生,要是一开始挑太重的担子,保不准就马谡了

考官出了三道考题,考生却读出另一层意思,朝廷下旨革职永不叙用

科举考试自隋朝创立后,成了历代王朝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出身寒门的读书人也可通过科举走向仕途,成为官僚阶级。不过,到了明清时期,科举之路越来越坎坷,「”朝为田舍郎,暮等天子堂”已经成为极少数才能实

清朝史上那些曾经让外国人惊呆了的奇葩事

英国和我们天朝的直接接触大抵源自于鸦片战争的爆发,自此之后,英国人对大清朝这个思维“神奇”民族也做了不少的功课。创刊于1842年5月14日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以图像为主要特色来报道新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三国霸主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录用人才方式

在三国中,人才是一个军阀割据能否长久的决定性因素,于是,各方霸主各显神通做出了一件又一件奇葩的录用人才行为。有些甚至能让人哭笑不得。曹操1、董卓选材,你不来我就杀你全家董卓够狠,选材方式也很别致,你不

科举制的发明有多重要

实际上,古代的科举制也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在隋朝以前,朝廷各个重要的岗位基本上都是采取世袭制,从外引进人员的权利都被士族牢牢掌握,所以其中存在许多猫腻。隋朝建立科举制,不仅能让朝廷在民间招揽更多人才,也

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被骂脑子有病

话说张之洞探花出身,风光一世,不过他也有潦倒之时。《南亭笔记》中说,庚子年义和团事变后,朝廷命张之洞入京,传将调任两江总督。启程前,张之洞密电姐夫、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向他探听是否真有此事。鹿传霖复

科举制的发明有多重要?科举制推动世界文化发展

  实际上,古代的科举制也是一项重要的发明。在隋朝以前,朝廷各个重要的岗位基本上都是采取世袭制,从外引进人员的权利都被士族牢牢掌握,所以其中存在许多猫腻。隋朝建立科举制,不仅能让朝廷在民间招揽更多人才

李牧究竟有多厉害

白起是秦国的名将,他出生于秦国没落的贵族,商鞅变法之后,贵族无功不受禄,因为这对那些一直以来被国家赡养着的贵族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他作为没落的世家子弟,也必须和普通人一样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才能在军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