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孙权,谁的手腕更老练

Posted 外交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操、刘备、孙权,谁的手腕更老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操、刘备、孙权,谁的手腕更老练

东汉末年,军阀混乱,曹操经过十几年的征战,在诸侯中脱颖而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手下文臣如云、武将如雨、拥兵百万,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这个时候,三国历史也来到了一个重要拐点: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其提出了《隆中对》:东联孙权、北据曹操。此后不久,曹军大举南下,拿下荆州,孙权接受鲁肃的建议,率先向刘备伸出了结盟的橄榄枝。 波云诡谲的三国外交战场,第一次上升到比军事角逐更加重要的高度。 而在这个战场上,曹操因为强势而失势,日后的刘备因为固执而迷途,只有孙权左右逢源,辗转腾挪,最终笑到了最后。 从赤壁之战一直到与蜀汉约定「 ”中分天下”,孙权用自己的外交手腕,导演了一场三分大戏。 一、轻视外交,曹操遗恨失吞吴 公元208年7月,曹操率领大军南下直取荆襄,刘表病死,刘琮束手。 曹操迎来了自己一统江山的最佳历史时机,他同时也把自己的志得意满、刚愎自用推向了顶峰。 他先是轰走了主动献图归降的西川使者张松,让轻松拿下益州的机会白白丢掉。接着,又不听谋士贾诩的正确意见,匆忙整军备武,再战东吴,还意洋洋的给孙权写了一封短信: 「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三国志·吴主传》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曹操这招「 ”不战而屈人之兵”,很快取得了奇效,让东吴内部分裂成为主战和主和两大派,但他无疑是太轻视年方27岁的孙权了。 曹操刚而自矜,虚张声势,想用外交上的强势,迫使孙权跟刘琮一样束手就擒。然而,没想到此举适得其反,让知道「 ”唇亡齿寒”的孙权和刘备走到了一起。 赤壁一战,周瑜和孙刘联军给曹操当头一棒,让曹操吃到了自己起兵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败北。 曹操战前的强势,基本让他放弃了利用外交手段解决东吴问题的可能,与其说是强势外交,不如说是轻视外交。而一旦孙刘联盟牢不可破,很快就展示了让曹操应付不来的威力。 赤壁之战后,孙权还大度的将荆州借给了刘备,以巩固孙刘之好。《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曹操听说这个消息的反应是「 ”落笔于地”。 一旦刘备、孙权战后「 ”分赃”没出问题,曹操马上就预感到,他恐怕将再无统一天下之日。公元214年,刘备夺取益州,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 而公元215年,刘备和孙权终于为荆州三郡起了争端,刘备率军东下,曹操趁机夺取汉中。 可刘备、孙权马上达成协议,中分荆州,二人再次走到一起。刘备从西面攻取汉中,孙权从东面兵围合肥,二人互为犄角,再次协同作战。曹操苦于无法两线作战,只得哀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僵化外交,刘备葬送隆中对 刘备和诸葛亮在「 ”隆中对”中,对夺取天下有了清晰的谋划:先夺取荆州和益州,成鼎足三分之势,接着出荆州之兵以向宛洛,率益州之众以向秦川,两路夹击,则可以「 ”还于旧都,兴复汉室。” 不过,要想实现这一点,外交上的努力恐怕要比军事上的进取还要重要。刘备需要与孙权结成牢不可破的同盟,才有可能携手以弱胜强。 然而,能够破坏孙刘联盟的,也只有荆州这根「 ”导火索”。对于刘备来说,荆州是日后北伐的基地,对于孙权来说,荆州则是东吴的门户之所在。孙权为了自保,必然会全力争夺荆州。 对于刘备来说,怎么处理好与孙权的关系,则可以分上中下三策。 上策:约定分步归还荆州,稳住孙权,同时全力出汉中,夺取陇右、关中之地。这样做,既可以维护与孙权的同盟关系,不至于失和,还保留了日后从荆州出兵北伐可能性。 中策:答应孙权的要求,立即归还荆州。这样做,好处是东面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考虑从汉中出兵北伐,缺点当然是两路北伐不再可能。 下策:既不同意孙权的要求,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北伐曹操,两面受敌。不幸的是,刘备和关羽恰好选择的就是下策。 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要想北伐成功,都需要一个安定的同盟环境,都需要在外交上做出不懈努力。但是,刘备亲手破坏了孙刘联盟,为他的失败埋下了种子。 而关羽明知同盟关系已经出现了裂痕,仍然执意北伐,更是一种军事冒进。 更加错误的是,在关羽已经兵败失去了荆州以后,刘备仍然起倾国之兵,想要报仇夺回荆州。谁料最后一败涂地,刘备懊悔不已,死在了永安。 与曹操一样,事业一片大好的刘备,一样患上了强势自大的毛病,在崛起的过程中,不注重军事与外交手段齐头并进,其一系列决策不当,彻底葬送了「 ”隆中对”。 三、灵活外交,孙权终坐断东南 保住父兄打下来的江东基业,是孙权最基本的底线。而在此基础上,如何使用灵活自主的外交政策,让他能够夺回荆州、甚至一统天下呢? 尽管有时候孙权给人以首鼠两端、没有「 ”节操”的印象,但他总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头脑清晰,并且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外交决策,一步步将天下局势推向对自己最为有利的三国鼎立上,这是孙权作为一个外交家的高明之处。 01 借荆州、助刘备 孙权第一个英明的外交决策,是与刘备结盟,并把荆州借给刘备。 刘备派遣诸葛亮到东吴结盟时,已经是被曹操打得一路溃退、流离失所,江东士人对刘备颇为轻视。而只有孙权对刘备刮目相看,他说:「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这显然是句谎话,连他自己都不信。不过,孙权发表这种观点,当然有他自己的意图:一是为日后孙刘联盟放出口风,看看下面的反应;二是给刘备释放一个结盟的强力信号;三是给曹操那封挑战书一个有力的回应! 最后,孙权与刘备结盟,大败曹操于赤壁,还把荆州之地借给刘备。孙权「 ”分赃”中的大方举动,让曹操都大为惊愕。 孙权看似放弃了全据长江以自守的国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 ”三足鼎立”,实际上,这是他对当时天下大势有了一个清醒认识的结果: 曹操已经一统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再妄图固守长江,简直是痴人说梦。与其如此,不如培养一个让曹操头疼的强大对手。 所以,在赤壁之战后,孙权没有独享胜利果实,而是慷慨的向弱者刘备让步。没有超强的战略眼光,实难有这样的魄力。 02 降曹操、杀关羽 刘备取得西川以后,孙权就将其妹孙夫人召回了江东,这是为他下一步夺取荆州所做的伏笔。 紧接着,孙权只向刘备索要荆州南部三郡,他以为自己算准了刘备的心理接受度。可是,刘备、关羽此时却愿意为了三郡,而破坏孙刘联盟。这让孙权下定了武力夺取荆州的决心。 于是,孙权先是向曹操称臣,在217年,他「 ”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紧接着,219年,关羽攻打襄樊,孙权又上表:「 ”乞以讨羽自效”。 曹丕称帝后,孙权率先称臣,并将降将于禁送还魏国。他接受了吴王的称号,并愉快的答应了曹丕对他的勒索。此时,许多东吴大臣都深以为耻,只有孙权淡然一笑:「 ”此盖时宜尔, 复何损邪?”这不过是审时度势,我们又有什么损失呢? 所以,有了这些铺垫,他之后才能够从容背盟杀关羽。 03 送质子,赚曹丕 公元221年,曹丕为了试探孙权称臣的诚意,故意让他送自己的儿子孙登过来,以为质子(就是人质)。如果孙权拒绝,立马就会让魏国得到伐吴的口实,而此时吴蜀夷陵之战正在胶着状态;如果答应,则肯定会受制于人。这就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 ”质子之争”,孙权的外交手腕,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了不得罪曹魏,孙权在使者面前表演得惟妙惟肖,他先是感动得流涕沾襟,接着又推脱说孙登年幼,等到年纪稍长一定送去,还委托使者为红娘,请他在曹魏宗室中为孙登选老婆 在孙权奥斯卡影帝级的表演之下,曹丕也相信孙权是诚心实意要把儿子送来当人质了。 结果,等使者一走,孙权就将孙登立为了太子,以此举来表明孙登不可能去曹魏。而到了公元222年6、7月份,当夷陵之战进入决战阶段时,为了稳住曹丕,孙权又上书说年底一定将孙登送过去。 到了这年9月份,发现自己被骗的曹丕,为讨要质子而大举伐吴时,夷陵之战已经结束,孙权则有恃无恐,可以依仗长江天险,从容应付了。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诸葛亮马上派遣使者庆贺,孙权欣然与蜀汉订立了「 ”中分天下”的条约,夷陵之战的阴影渐渐散去,双方再度重归于好。三分鼎足之势更加稳固。 结语:尽管从能力和个人魅力上看,曹操、刘备貌似比孙权更胜一筹,但从外交上来看,孙权绝对是「 ”三分天下”这部大戏的总导演。其外交水平,令曹操、刘备望尘莫及。

相关参考

能与曹刘掰手腕的小儿辈孙权,晚年怎么成了昏君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孙权年轻时候就坐拥江东,统率三军将士对外征战杀伐,从没有想谁低头认输。当年天下同辈谁能胜他一筹?只有曹操和刘备两人而已。生个

正史中的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谁更出色

曹操从政治成就上来说,是三方势力中最高的,他“挟皇帝以令诸侯”,汉献帝在手,随时凭据本身的意愿要求下个圣旨什么的,刘备和孙权尽量心里不服,外观上也得必恭必敬;从军事力量上来说,曹操是三方势力中最壮大的

正史中的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谁更出色

曹操从政治成就上来说,是三方势力中最高的,他“挟皇帝以令诸侯”,汉献帝在手,随时凭据本身的意愿要求下个圣旨什么的,刘备和孙权尽量心里不服,外观上也得必恭必敬;从军事力量上来说,曹操是三方势力中最壮大的

曹操刘备孙权中谁更有气节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

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

曹操刘备孙权三帝王谁更有气节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

为什么说曹操比刘备、孙权更有气节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是一种投降文

刘邦、李渊、曹操、谁的实力更强

西汉和唐朝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高峰。西汉的开创者是好谋善听的刘邦,大唐的开拓者是夹在两个虎子之间的李渊。汉高祖刘邦出身贫寒,四十多岁时还是秦国最小的官职——亭长。然而,从秦二世胡亥元年(前209)到刘

陈宫和诸葛亮谁的智谋更厉害

陈宫和诸葛亮陈宫和诸葛亮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交往,而之所以二人联系到一起,是因为陈宫和诸葛亮二人都是擅长谋略的。诸葛亮铜像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颇受重用,可以说是刘备军中的灵魂人物,虽然最后蜀国还是灭了

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

孙权这个人很有本事,年少就继承江东霸主的位置。尽管大多是孙策留下的老臣,不过经过孙权的努力,这些人都对孙权心悦诚服,后来在孙权的领导下,居然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