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拦我我杀谁,死也要灭吴
Posted 要地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谁拦我我杀谁,死也要灭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谁拦我我杀谁,死也要灭吴
关羽是个大英雄,个人武力值极高,相比吕布,关羽谋略过人,关羽夜读春秋就是一大佐证。 但是和项羽一样,关羽也是个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悲剧人物。 当初马超投奔刘备,关羽就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如何。诸葛亮是聪明人,回信给他:「 ”马超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但是只能与张飞并列,绝比不上美髯公您啊。” 关羽看了回信之后,颇为得意,让部下们互相传阅。 再后来,孙权遣使求亲,关羽傲慢回复:虎女焉嫁犬子!把吴国使者一顿痛骂,赶回了江东。 因此关羽之死,并非意外,他的死,同时也是夷陵之战的导火索。本文就来聊一聊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之最后一战——夷陵之战。 刘备为什么发动夷陵之战? 第一,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关羽的死。刘关张「 ”义为君臣,恩犹父子”,这是《三国志·刘晔传》中,刘晔对曹丕说的原话。 当时魏国群臣认为蜀国地盘小,人口少,关羽这样一个大将也死了,刘备怕是没有胆量攻打吴国,为他报仇。 唯独刘晔认为,刘备与关羽关系特殊,如果不打吴国,情义上说不过去,再者,刘备的蜀汉本来就是以武力立国,只有打仗才能让政权顺利延续,同时彰显蜀汉的强大。 所以为关羽报仇雪恨,肯定是刘备发兵的一部分原因。 第二,荆州是战略要地,也是膏腴之地,失去了荆州,意味着北伐中原的难度急剧加大。 荆州在刘表主政时期,兵精粮足,人民相对富庶。刘备从孙权那里白捡了一块宝地,吃到嘴里的肥肉,再吐出去,多少有点舍不得。 更何况,荆州是征战天下的桥头堡,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往东则可以攻伐吴国腹地,对于蜀汉来说,既是战略要地,也是粮食仓库。 因此,刘备势必夺回荆州。 第三,我认为最最关键的是刘备自己觉得时日无多。 公元221年,刘备60岁,此时的曹操已经薨了。他想到了汉高祖刘邦,多么英明神武的人物,创立数百年刘氏江山,也不过活了61岁。 而此时的曹丕刚刚称帝,才34岁,正值壮年,至于孙权稍大一点,39岁,后来活了70多。作为60岁的老人,在年龄上,他无论如何耗不过前面两位年轻人。 刘备渴望着在自己手中完成蜀汉霸业,攘除奸凶,恢复中原。既然和平统一不可能,那就开打。先打谁,打相对弱小的吴国。 可惜刘备不会用人。 刘备是怎样自断臂膀的? 第一,弃用赵云。 蜀汉人才稀少,仅有的关羽、张飞、诸葛亮、庞统等人,都是刘备从中原带进来的。 公元221年,关羽死了,张飞也死了,庞统死的更早,就连曾经是刘璋手下的大谋士,同时也是刘备最信赖的文臣法正,也不在了。 「 ”五虎上将”中,只剩下赵云和马超两人。马超要守卫北疆,提防曹魏突然进攻,那还有赵云吧,赵云文韬武略,综合实力不亚于关羽,但是刘备没有带上赵云。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刘备攻打吴国的决定,赵云极力反对。据裴松之注记载,赵云谏言刘备,说「 ”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刘备为此弃用赵云,自断一臂。 第二,弃用诸葛亮。 庞统和法正死后,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一职。遗憾的是,他也坚决反对攻打吴国,因此被刘备安排在后方,留守成都。 后来刘备兵败,退守永安,蜀汉为此实力大减,永远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诸葛亮为此感叹:「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由此可见,诸葛亮极其无奈,他自己没有话语权,倘若法正还活着,就一定可以阻止刘备东伐吴国,就算阻止不了,也能辅佐刘备,不至于在夷陵之战中,一败涂地。 第三,此战最后的希望,黄权也被调离。 黄权的名气不如赵云和诸葛亮,但他通晓兵法。 刘备发兵时,黄权曾建议,说吴人骁勇善战,我国水军从西往东,顺流而下,易进难退,请让我作为先锋去探探路,陛下您坐镇后方,谋而后动。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蜀汉人力物力占据上风,就像官渡之战中的袁绍,硬实力完全碾压曹操,所以根本没必要毕其功于一役,积少成多,最后一定可以打败吴国。 但是刘备不听,反而把黄权调离东征大军,转而派去北面防守曹魏。令人扼腕的是,后来刘备兵败,荆州被丢了个干净。黄权军队撤回蜀国的道路被吴军完全堵塞,最后不得已投降了魏国。 所以说,刘备真不会打仗,哪有用人在即,自断臂膀的。只有吴国少帅陆逊年纪轻轻,对刘备却比任何人都了解。 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三国志·陆逊传》 (下篇,我们详细解读陆逊打赢夷陵之战的几大原因,关注李杜文吧)相关参考
清代宫廷中的“太监”其实是一种不太有生活保障的服务业工作。依照官府定例,若是太监们生病了,依照官例是会被逐出宫廷,放归为民,听任他自谋生路。但离开了皇家生活的太监们,并不被视为正常的人,谋生相当困难…
一、我以日本右翼的口吻说吧,我分析下日本为什么不承认南京大屠杀。1.你们中国说我们杀了30万,哪30万人?叫什么名字。好比说某天police去你家逮捕你,说你杀人了,你肯定问;“我杀谁了?”**说;“
核心提示:毛泽东、周恩来关注的重点,是出境作战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会不会在东南亚其他国家引起惊恐和不安?会不会以为中国借口打击国民党残军,炫耀武力?会不会给予国际上的反华势力诋毁中国的口实?因此力求将
(说历史的女人——第804期)唐朝有一猛将,曾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他曾斩子报国,令人感慨;但后来却又起兵反唐,其母知道后,遂提刀骂道:国家待你不薄,敢反我杀了你!此猛将是谁?他既然曾为了报国而杀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皇帝,这个古代无数人为之迷离颠倒的称呼,他的心思,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楚地知晓呢?人心难测,平凡人的心理我们都很难知道,何况是统御着一整个国家的帝王呢?要不然,伴君如伴虎也不会这么广为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大家常说,凡事要做个明白人,更有倔强者,临死时也要“死也死个明白”。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认真,不是真正的“明白”。而真正达到“明白”的境界的,反倒不是这种认真的态度,而是一种“
历史上的赵高赵高,可谓是秦朝不长的历史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人,他算是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赵高像他生于隐宫——秦朝专门用来收容刑满释放的犯人的场所。秦始皇不知怎么听说他勤奋的名头,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专门管理
...会昌五年发动的灭佛事件,影响非常巨大,那么他为什么要灭佛呢?国家经济和统治阶级权力受到威胁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例如太宗玄宗时期,国力强盛,帝王对佛教的基本态度是既管理扶持又整顿,而且稍加以利用,佛教可以...
楚国西与秦国毗邻,虽屡遭侵割,国势日衰,但至中国战国末年,尚据江淮广阔地区,是秦统一事业的一大障碍。秦攻取赵邯郸(今属河北)后(见秦灭赵之战),即移师向南,对楚作战。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是指:在努尔哈赤灭亡叶赫那拉部落时,当时的叶赫首领布扬古临死前曾对天发誓:“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从此以后,民间就有了“亡清必叶赫那拉氏的”流言传出,甚至还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