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想家顾炎武师承何人,其学问是自学的吗

Posted 思想家

篇首语: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思想家顾炎武师承何人,其学问是自学的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思想家顾炎武师承何人,其学问是自学的吗

每当想起「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想起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著有《日知录》、《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他一生下来就出嗣,在顾炎武幼年时,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人是嗣祖顾绍芾和嗣母王氏,她十六岁未婚守节,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才休息,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嗣祖顾绍芾字德甫,号蠡源,功名只是一个监生,但他天才俊逸,诗文书法都极好,备受人们的称道。他博学多闻,异常留心天下大事,喜欢读实录、邸报之类,还常常抄录下来加以保存。这种读书联系实际的精神,直接感染着少年时代的顾炎武。在嗣祖的督导下,顾炎武从小就习读经史,十三、四岁就研读完毕总结历史成败、兴废得失的皇皇巨著《资治通鉴》。在这同时,又历览了《孙子》、《吴子》、《左传》、《国语》、和《史记》等典籍。他遵从嗣祖「 ”读书不如钞书”的训诲,一边读书,一边抄书,每天作读书札记到二更时分方才休息,奠定了他日后在学术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坚实基础。他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同里挚友归庄共入复社。顾炎武以「 ”行己有耻”、「 ”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明亡,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在南明政权下两次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并决意不与清 廷合作。康熙十七年(1678),清廷议修《明史》,拒不就荐;次年,更誓死不入《明史》馆。此后,客居山西、陕西,潜心著述不再入世。 在北游的二十余年中,顾炎武遍游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行了万里路,也读了万卷书。顾炎武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顾炎武为学以经世致用的鲜明旨趣,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创辟路径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众多学术领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学风的终结,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路,给予清代学者以极为有益的影响。 顾炎武还提倡「 ”利国富民”,并认为「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大胆怀疑君权,并提出了具有早期民主启蒙思想色彩的「 ”众治”的主张。他所提出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意义和影响深远,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 顾炎武终身为反清事业奋斗奔波,这与国破家亡的经历和他一直受到的良好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昆山城陷,死难者四万余人,顾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两个弟弟遭杀害,好友吴其沆也被捕蒙难。顾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于常熟,王氏闻城陷,绝食十五天死节,临终时给顾炎武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1680年,顾炎武夫人死于昆山,他在妻子的灵位前痛哭祭拜,作诗说「 ”贞姑马鬣在江村,送汝黄泉六岁孙。地下相逢告父姥,遗民犹有一人存。” 顾炎武有诗:「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也就是说,他希望清朝灭亡,就如同精卫想平东海一样,「 ”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他曾经就作过一篇《广师》,列举了自己的老师。 《广师》:「 ”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 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志伊;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至于达而在位,其可称述者,亦多有之,然非布衣之所得议也。” 所以说顾炎武的老师,有以下这几位:王寅旭、杨雪臣、张稷若、傅青主、李中孚、路安卿、吴志伊、朱锡鬯、王山史、张力臣。 总之,顾炎武是自幼勤奋努力好学,他的学问是天赋加勤奋,还有善于学习别人、博采众长得来的。

相关参考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汉语拼音:GuYanwu;1613~1682),明末清初经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亭林镇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南下时改名炎武,字宁人,曾自署蒋山傭,世称亭林先生

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  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人,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本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

257 顾炎武著书立说

目从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稳定下来了。但是,还有一点叫康熙帝不大放心,这就是怕有些明朝留下来的文人心里不服。于是,他采用一个办法开“博学鸿词科”,命令各地官员和朝廷大臣,把有学问的文人推

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诗人

>顾炎武>  顾炎武(1613-1682)名绛,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杰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诗人。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后,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的抗清斗争。入清不仕。治经重考

顾炎武终生抗清

终生顾炎武抗清

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顾炎武

第一节早岁行记>  顾炎武,名绛,一度更名继绅,字忠清,一字宁人。明亡后,改名炎武,以表示对南宋爱国志士王炎午的仰慕。在流亡生活中,曾使用过蒋山佣、顾圭年的名字,学者称为亭林先生。他是江苏昆山人,生于

明朝官员的工资真的很低吗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红版,2009年第9期,原题为:“年薪32万元:明朝官员的工资真的很低吗?”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

康熙是如何对付明朝遗民顾炎武的

明万历四十一年,江东顾氏家族的顾同应夫人何氏生下一个孩子,取名顾绛。江东顾氏是当地世族,文风极盛。晚明时,文人结社风气盛行,顾绛也加入「”复社”,主张兴复古学,痛斥八股,认为八股对文化的摧残不亚于焚书

明朝官员工资总理级一品官年薪收入32万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所有研究明史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明代官员很穷,贪污是低薪制导致的,穷是“当贪官的理由”。事实上,明

顾炎武因恶仆背叛背井离乡 家产被洗劫一空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自古以来便存在“恶奴欺主、强仆犯上”的事,清朝顺治年间,在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大儒顾炎武家也出了一名类似于“何天带”的仆人,给他带来许多麻烦与痛苦,导致他被迫背井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