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崇祯裁撤驿站,在众人唾骂中离世,刘懋的悲惨命运令人唏嘘

Posted 毛羽

篇首语: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替崇祯裁撤驿站,在众人唾骂中离世,刘懋的悲惨命运令人唏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替崇祯裁撤驿站,在众人唾骂中离世,刘懋的悲惨命运令人唏嘘

一个国家最大的依靠是什么?某人有一句名言:「 ”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国家的枪杆子出了问题,那这个国家的命运就岌岌可危。 为了避免枪杆子出问题,大明崇祯皇帝开始频繁加税,最后加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却依然无法解决枪杆子问题,军队欠薪问题日益严重。 拆东墙补西墙虽然是一种蠢得可笑的做法,但在关键时刻,也只能用这种方式苟延残喘。可大明的问题是:拆了东墙,却依然没能补好西墙。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大明中央政府裁撤驿站一事中得出答案。 早在天启年间,就有人提出精简驿站的建议。因为驿站的开销,比起明初增加了很多倍。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官僚集团给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实际上,这是由贪腐问题导致,在当时应该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从表面上看,公车私用已是蔚然成风,官员及其亲属只要外出,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会拿着有关部门的相关票据,享受驿站的服务。不但交通费用减少甚至全面,还有食宿供应。 为什么没人敢管?因为公车私用不是某一人或某一党的福利,而是整个官场的福利。无论是谁,都不会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你别看在天启初年和崇祯初年,东林党上蹿下跳非常得意,但对于这种官场痼疾,他们是绝对不敢管的。 东林党不敢管,有人敢管。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总会出现那么一些不顾个人身家性命的好汉。比如在崇祯初年,建议崇祯皇帝裁撤驿站的监察御史毛羽健,就是这样一位好汉。 可在史书中,毛羽健却是一位非常不堪的贪官。据说他私会小秘,被正房得知以后,立刻带着人去捉奸。毛羽健本来有机会躲过这一劫,但正房利用驿站的便利,直接把毛羽健抓了个正着。怀恨在心的毛羽健拿正房没办法,于是就把怒火发泄在驿站上,立刻建议崇祯皇帝裁撤驿站。 兵部勘合有发出,无缴入。士绅递相假,一纸洗补数四。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命如丝。——《明史》·毛羽健传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高不高?很显然不高。 与毛羽健一同进言的,还有兵科给事中刘懋[mào]。他在奏章中说道:「 ”公车私用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如果裁撤驿站,每年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纵然东事以来,差官络绛,只占驿递十分之二,十分之八皆为私人所用,驰驿者已百倍于前。——刘懋·《驿递裁扣事竣疏》 如果刘懋说谎,依朝堂上那帮喷子的秉性,还不把刘懋喷死?可事实是。那帮喷子只是一再强调:毛羽健本人是个大贪官,这回完全是公报私仇。 因为公车私用这种事情是经不起对质的,崇祯皇帝完全可以进行抽查。 比如说:今年有一百件事要去外地办,就检查相关部门开了多少票,再去驿站一一进行校对,每一次出行都有存根,根本无法彻底地毁尸灭迹。 毛羽健被捉奸在床的故事,应该是许多人为表达不满而编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丑化他。 毛羽健只是监察御史,他不具备操办某事的资格,所以重任全部落到了兵科给事中刘懋的肩上,刘懋很有担当,立刻表示自己有决心干好这件事。 单从结果来看,刘懋干得很成功:经过一年多的裁撤,裁撤驿站为大明中央政府节约了六十八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非常高兴,决定破格提拔刘懋,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刘懋却以养病为由,辞官回乡了。 为什么会这样?显然是因为刘懋在裁撤驿站的过程中,得罪了太多的人。现在尘埃落定,面对即将到来的反扑,刘懋觉得自己顶不住,崇祯皇帝也罩不住自己,干脆辞官保命。 公车私用本来就是官僚集团的隐性福利之一,刘懋裁撤驿站,就是一刀把这项隐性福利砍没了,怎能不遭恨呢? 刘懋会被当时的既得利益者仇恨,我完全能够理解。可在网络时代,依然有很多人看不起刘懋,觉得他是想升官想疯了,才做出这种事来。 看不起刘懋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明朝官员的俸禄很低,难得有一点福利还要被剥夺,刘懋纯属上纲上线,要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干这种小事根本没用。 二、公车私用能解决就业问题,刘懋一通乱砍乱杀,直接造成了大批失业人员,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大明灭亡,刘懋难辞其咎。 先说第一点,这种说法非常可笑。我们把范围缩小一点,单说明末官僚,这帮家伙的俸禄的确低,但他们缺钱花吗?肯定是不缺的。 在明末,中央政府穷得都快喝西北风了,老百姓穷得都快人吃人,说官僚集团穷,说官僚集团没钱,谁信呢?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明末最有钱的,明明是那帮像蝗虫一样的朱明皇室,啥事不干都能拿钱。 说这种话的人,大概忽略了一点:朱明皇室的确拿了不少钱,但朱明皇室有多少人?顶天也就一百万吧。而且明朝自朱棣上位之后,对皇室一直采用圈养政策,他们的存在感非常低。 依官僚集团的贪婪本性,如果朱明皇室真是像蝗虫一样,把整个大明都吃空了,他们会无话可说? 明末经济崩坏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税收不上来。这个黑锅该谁背?千万不要说,这是朱明皇室的责任。 当我看到有人指责朱明皇室,借以洗白官僚集团的时候,总会想起东汉末年,大宦官张让所说的话。 张让在杀何进的时候破口大骂:「 ”你们总说宦官祸国殃民,难道你们这些家伙就是好东西?” 世代两千石的是谁?豪门士族。两世三公、三世三公、四世三公的是谁?豪门士族。地方要务掌控在谁手里?豪门士族。中央政府的高官厚禄被谁占据?豪门士族。 如此强大的一股力量在社会上为所欲为,却把东汉灭亡的黑锅甩到宦官身上,要不要脸? 在明末,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官僚集团和士绅集团,很多人却把大明灭亡的黑锅甩到朱明皇室身上,要不要脸? 在东汉灭亡的过程中,宦官的确有责任;在大明灭亡的过程中,朱明皇室的确也有责任。但他们都是次要责任,主要责任却轮不到他们。 说得有点远了,让我们把话题拉回来说第二点,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如果裁撤驿站的结果,只是导致大批失业人员出现,那么问题其实并不算严重。 因为在明末那个恶劣环境中,除了不缺蛀虫之外,几乎什么都缺。如果这些失业人员能被更好地安置,那么裁撤驿站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可坏就坏在:裁撤驿站这件事,不仅导致大批失业人员出现,还使得与驿站有稳定业务往来的人蒙受损失。 在驿站普遍被公车私用的年代里,必然会有大批相关耗材产生;围绕着相关耗材,必然会衍生出一条相关产业链。 刘懋裁撤驿站,就意味着这条产业链丢掉了一大笔固定收入,与这条产业链相关的既得利益者,能善罢甘休吗?他们愿意心甘情愿地配合政府进行裁撤和安置工作吗? 这样的事情,发生过不止一次,我相信大家知道我说的是哪件事。 本来呢,国家在转型阶段,根本不存在人员浪费的问题,就算有部分不合格的人流失到社会中,在那个经济转型的大环境里,想混口饭吃还是不难的。 可官僚集团上下勾结,大量资产流入他们的腰包,而大批失业人员却没有获得他们赢得的补偿,于是他们不得不干一些龌龊的勾当,整个国家出现一片混乱,直到今时今日都有人骂。 再者,李自成的确造成了大明灭亡,可就明末那个情况,即使没有李自成,也会有后来人。 事实上,李自成实在干掉或收编了无数的竞争者之后,才最终成为了暂时的赢家。 如果没有李自成会怎样?那么杀进北京城的也许就是张献忠,也许就是其他被李自成干掉或收编的人。 大明灭亡是大概率事件,认为如果没有李自成,大明就不会亡,那未免也太高看李自成了。他只是客观环境造就的枭雄之一,却不是决定客观环境的人。 裁撤驿站代表了大明中央政府的利益,崇祯皇帝因此收获了六十八万两白银。但除此之外,没有人获利。 也许有人说,没有公车私用,至少各地的驿站获利了,他们的日子不用过得这么紧巴巴。 这种说法,是忘记了一个事实:驿站的相关管理人员,也是官僚集团之一。 别看他们整天抱怨公车私用,可实际上,他们同样从中获利不少。之所以要嘴上抱怨,不过是借机多要点钱而已。 不管裁撤驿站这件事办得怎么样,刘懋惹众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虽然主动退出了官场,却依然没过上什么好日子,无论他走到哪里,其名声都是迎风臭十里。 没过多久,刘懋抑郁而亡。 官僚集团讨厌刘懋,这是必然的。可由于官僚集团拒不配合,使得失业人员没有被合理安排,导致老百姓也讨厌刘懋。 刘懋可以拍着胸口说:「 ”我干这些事,目的是为了大明,我给大明带来了六十八万两白银!”可无论是官僚集团还是老百姓,都会告诉他一个残酷的事实:「 ”你这样一通胡折腾,让大明遍布不稳定因素,还好意思说是为了大明?” 另外,也别拿六十八万两白银出来说事了,崇祯皇帝用这六十八万两白银,干出了什么利国利民的事吗?没有。这笔钱被扔进了财政危机的无底洞里,连个水泡都没看见。 明明是一心为国,到头来却人人喊打,刘懋能不抑郁吗? 我不知道,读者在读到明末这段历史的时候,内心深处是什么感觉。对我这个作者而言,是越写越绝望。 我们总认为:只要我一心一意为国做事,就能为国家带来积极改变。可刘懋的故事告诉我们:少年,你太天真了! 再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岳飞来举个例子,大家都说岳飞冤,岳飞的确很冤,死得憋屈。 但岳飞被杀之后,秦桧夫妻在岳王庙前一跪千年,甚至有诗云:「 ”人从宋后羞名桧。” 看看这待遇,就算岳飞死得再冤,至少咱们也用这种方式尽量弥补,让他名垂青史。岳飞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吧? 可类似于刘懋这样的人呢? 活着的时候名不见经传,就干了一件露脸的事,却被骂出抑郁症,最后也因此而亡。在他死后,也没人怜悯他。 如果刘懋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那冤枉也就冤枉了,毕竟你自己不干净。 可刘懋办这事,自己一点好处没捞到,却落得这种下场,难道不值得我们反省吗? ​

相关参考

末代皇妃文秀,公开与溥仪离婚,后嫁给清洁工,44岁时悲惨离世

1931年8月的一天,曾经的末代皇妃文秀,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她不顾众人的阻拦,公开登报与末代皇帝溥仪离婚。最终,溥仪无奈之下同意离婚,并且支付给文秀5万余元的费用。为了挽回一些颜面,溥仪还在各大

李自成提出8个字的要求,如果崇祯帝答应,明朝不会那么快灭亡

明朝末年,本在驿站当差的李自成,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崇祯继承皇位后,为了节省朝廷开支,就下了一道圣旨,对各地驿站进行裁员,李自成因此而失业。后来,由于在家乡触犯了法令,先是到甘州从

赵武灵王从改革“胡服骑射”的那刻开始,就已注定悲惨命运

在距今2000多年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发生改革以图在当时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并伺机称雄天下,在变法改革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显著,在军事上的改革却以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最。赵武灵王的文治武功并非

崇祯皇帝朱由检悲惨的一生 明末亡国之君

明思宗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位君王,他不同于一般的亡国之君,明思宗朱由检有着很强的气节,同时也将自己一生献给了大明江山社稷,但最终大清入关自缢身亡。明思宗出生于1611年,朱由检是朱常洛的第五个儿子,因为明嘉宗...

李煜的命不好 他两个美女老婆命运一样悲惨

南唐后主李煜,一位从没有想过做帝王的错位皇帝。他一生娶了两个女人,但他宠爱的这两个女人,都是悲剧人生。李煜(937~978年)是南唐中主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按照嫡长子袭位的封建传统,他绝对没有做皇帝的希

明朝、清朝女囚犯的命运有多悲惨

明朝、清朝女囚犯的命运有多悲惨?在中国现代,无论是女子仍是女子,社会的条条框框对人们的限定都出格大,出格是对女性的限定,婚前婚后都有一系列限定办法。绝对现代人而言,基本没有自在。今日我们来看看明清时期

章怀太子李贤的悲惨命运 武则天杀子之谜

论才华,李贤则是唐朝皇子中的佼佼者。二十余岁已能统召帝国杰出的学者们注释晦涩难懂的《后汉书》,其亲笔点评更被后世称为“章怀注”而极具文史意义。作为太子,李贤曾三次监国,并得到高宗褒奖和群臣拥戴,可见这

三国中惨死他人之手的六大猛将:关羽之死最悲惨(图)

  乱世,群雄均分,出现了很多勇猛之将才,恒流逃不过成王败寇的命运,自然有喜有悲,但是下面小编介绍的六大猛将并不是战死沙场也不是被掳不屈而死,而是惨死在小节上,可谓死无所得命运悲惨,其中身陷阴谋死得最

“红颜祸水”褒姒的命运有多悲惨

褒姒资料图历史上的褒姒可谓是红颜祸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么,为何说褒姒是悲惨命运的皇后呢?历史上的红颜祸水都有谁呢?下面,不妨跟随三九养生堂的小编一起看看吧!悲惨命运的皇后西

揭章怀太子李贤的悲惨命运 武则天杀子之谜

论才华,李贤则是唐朝皇子中的佼佼者。二十余岁已能统召帝国杰出的学者们注释晦涩难懂的《后汉书》,其亲笔点评更被后世称为“章怀注”而极具文史意义。作为太子,李贤曾三次监国,并得到高宗褒奖和群臣拥戴,可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