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西征失败,其实是刘秀暗中使绊子,邓禹急于求功差点酿成大祸
Posted 人马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邓禹西征失败,其实是刘秀暗中使绊子,邓禹急于求功差点酿成大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邓禹西征失败,其实是刘秀暗中使绊子,邓禹急于求功差点酿成大祸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平定河北的目标大功告成,他又剑指山东,而就在此时,赤眉军挥师西进,逼近长安。 刘秀敏锐地意识到,刘玄的更始政权必然亡于赤眉军,分师西征,趁乱跟赤眉军争夺关中的好机会来了!然而,山东之地也是刘秀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他无法做到东西兼顾,除非有人能替他独当一面。 刘秀想到了一个人——邓禹。 邓禹 邓禹是刘秀在长安求学时的小学弟,更始政权建立后,邓禹放弃了被征召的机会,一路追赶,找到身在河北的刘秀。正是邓禹,帮刘秀分析了天下形势,并直言不讳地劝他「 ”延揽英雄”,「 ”立高祖之业”! 在平定河北的大大小小战役中,邓禹就是刘秀的军师兼大将军。刘秀创业的第一桶金,邓禹居功至伟,后世一致认为,邓禹就是刘秀的张良,这也是他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最重要原因。 这一次,刘秀试图分兵,让邓禹充当另一半自己。邓禹深知其中的意义,更深切体会到了刘秀的信任与期盼,他义无反顾地领命,率领两万人马,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出发了。 然而,这次历时两年的西征并不成功,在顺利夺取河东地区后,邓禹遭遇了一连串的失利,最后只带着二十四骑惨败回朝! 邓禹羞愧难当,回朝后第一件事就是辞去大司徒职务,辞封梁侯。刘秀接受了邓禹辞职,但归还了他的梁侯印绶。 刘秀 被誉为「 ”张良”的邓禹,为何在大胜之后又经历大败?梳理邓禹西征的两年经历,会发现其中充满诡异!影影绰绰之间依稀可见,刘秀与邓禹这对亲密无间的君臣,裂痕微现!可以说,正是这个裂痕,导致了邓禹西征的失利!甚至可以说,刘秀故意给邓禹使了个绊子! 我们就从邓禹西征的经历开始,还原这个隐藏在历史尘埃中的真相。 西征经历:历经大喜大悲的邓禹 邓禹西征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攻占河东,挺进三辅;第二阶段,平定冯愔内乱;第三阶段,与赤眉军的长安拉锯战,惨败而归。 第一阶段的攻占河东之战,邓禹先打败了更始政权大将军樊参数万人马,接着又打败王凤、成丹十余万人马,用了五个月时间平定河东,为六月份刘秀正式登基称帝,献上了一份最好的贺礼! 接着邓禹乘胜追击,在左冯翌消灭了更始政权的公乘歙的十万人马。虽然,邓禹没能赶在赤眉军之前入驻长安,不过他在三辅地区收获颇丰。邓禹严明军纪,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因而受到广泛拥护,每天迎来的归附人员超过千人,短短几个月,邓禹的军队号称百万,一时名震关西! 大战赤眉军 面对好势头,众人劝邓禹趁热打铁,进攻长安。邓禹却拒绝了,他认为长安不可攻。他的理由是,自己人数虽然众多,但大多没经历战事,战斗力不强;赤眉军刚入长安,兵精粮多。 邓禹认为,赤眉军是一群盗贼,正确的军事策略是,不打他们,让他们内乱。同时经营上郡、北地和安定三郡,休整兵马,积蓄粮食,训练士卒,静等赤眉之乱。 可惜的是,邓禹没能等来赤眉军内乱,反而自己内部先乱起来! 邓禹派遣手下两员大将冯愔、宗歆驻守大本营栒邑,自己忙于不断蚕食长安周边,并征兵集粮。想不到冯愔与宗歆为了争权,打起来了!冯愔甚至杀了宗歆,带兵反攻邓禹! 邓禹赶紧派人向刘秀请示对策,刘秀问使者,冯愔与谁最亲近?使者答复:护军黄防。刘秀说,冯愔和黄防必定不能长期和睦,抓捕冯愔的就是黄防了! 刘秀令尚书宗广持节,前往策反黄防。果然,黄防干净利落地将冯愔捆绑送回洛阳! 建武二年春,邓禹开始了与赤眉军的艰苦拉锯战。一年前,以两万人干掉更始政权二十几万人马的邓禹,突然变得很「 ”怂”,连连败在盗贼赤眉军手下,甚至以前招降的部众,也纷纷离去! 邓禹 更不利的是,大军断了粮食,士兵们只能靠枣和蔬菜当主食,饿着肚子与赤眉军交战。 在苦苦支撑了一年后,邓禹终于崩溃了。华阴一战,邓禹不顾前来救援的冯异劝阻,与赤眉军搏命一战,结果全军覆没,仅剩二十四骑逃回宜阳! 吊诡现象:邓禹西征中不合逻辑的怪事 吊诡现象一:邓禹何以突然对队伍失控 从大胜到大败的转折点就是冯愔叛乱,从此邓禹一直对部队处于半失控状态。在刘秀眼中,邓禹最大的才能之一就是识人,为何在安排镇守人员时,偏偏安排冯愔与宗歆?难道邓禹的「 ”识人”就是徒有虚名? 更吊诡的是,刘秀凭什么瞬间就能判断,黄防与冯愔「 ”不能久和”,而且事实真的就如他所料?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冯愔被押送回洛阳,竟然被刘秀赦免了!军前公然叛乱,刘秀这么做不是宽容,而是纵容!正常吗? 少年邓禹 我们注意到一件事,在冯愔叛乱前,刘秀曾经给邓禹下令,赶紧改变部署,攻克长安!但邓禹固执地认为,现在攻打长安不是时候,拒绝了刘秀的命令。 邓禹刚刚拒绝刘秀的命令,冯愔就发生叛乱,叛乱一发生,刘秀立刻就对结局做出了准确「 ”预判”,且叛乱者被赦免,其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吊诡现象二:部队为何突然断了粮食供应 邓禹暂缓攻打,转而经营北方三郡,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建立有效的粮草供应基地。应该说这个目的邓禹达成了,按史书记载,邓禹所到之处,各郡邑守将纷纷开城归降,由此,邓禹还在左冯翌的云阳县囤积了大量粮草。 汉中王刘嘉率领十余万人投降刘秀,路经邓禹防地,就是由云阳为他提供的补给,这说明邓禹大军的补给线很顺畅。 可是,刘嘉走后不久,邓禹就出现了粮草不济的情况,难道邓禹学习雷锋好榜样,把仅有的粮草全部给了刘嘉?粮草危机的情况下,他又为什么不断征兵呢? 云台二十八将 作为名将,邓禹显然不会忽视粮草问题,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很可能是计划外的突发事件,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吊诡现象三:邓禹为何违令强攻赤眉军 「 ”自愔反后,禹威稍损,又乏粮,归附者离散。而赤眉复还长安,禹与战,败走,至高陵,军士饥饿,皆食枣菜。帝乃征禹还......禹惭于受任而功不遂,数以饥卒檄战,辄不利。” 在内部失控,人心不稳,大军饥饿状态下,邓禹又多次驱使士兵作战,但连战连败。这种行为,已经是非正常心态的决策了,简直类于赌徒! 这还不算,当刘秀派遣冯异来接替邓禹后,邓禹本该安心东归,可是他却要求冯异协助他继续攻打屯兵华阴的赤眉军,在未得到冯异回应的情况下,率先出击。不出意外,邓禹再次败给了赤眉军,冯异被迫出手相救。好容易扭转战局,邓禹又不顾冯异劝阻,轻率追击,结果中了赤眉军的埋伏,仅剩二十四骑逃脱! 冯异 是什么导致邓禹心态失衡如此,几近疯狂?仅仅是「 ”惭于受任而功不遂”? 吊诡现象四:刘秀对邓禹额外加封与离奇的称呼 邓禹西征两年,刘秀的表现也很值得玩味。建武元年六月,邓禹平定河东,当月刘秀在鄗县登基称帝。登基仪式一结束,刘秀立刻派使者,给邓禹送来酂侯的印绶,食邑万户,官至大司徒。 建武二年春,就在平定冯愔叛乱后不久,刘秀又让使者送来,改封邓禹为梁侯的印绶,食邑增加到四个县!为这件事,博士丁恭还特地给刘秀上疏表示反对:古代封侯建国,一直遵循《周易》的「 ”震惊百里”之说,封地严格控制在百里以内,您这么做不合规矩! 刘秀的答复很慨然: 「 ”帝曰:‘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乃遣谒者即授印绶,策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敬之戒之。传尔子孙,长为汉藩。’” 刘秀登基 我查了一下史料,同期封侯的功臣,排名靠前的都是「 ”县侯”,只有邓禹是「 ”郡侯”,很可能邓禹是当时唯一获得四个县封邑的功臣,这段话也是专门说给邓禹的!在邓禹没有达成目标的情况下,给他加封,也很不合常理! 在刘秀给邓禹下达进攻长安的诏书中,他用了一句很骇人的称呼:「 ”司徒,尧也;亡贼,桀也。”把邓禹比作尧帝,这个称谓太让人毛骨悚然了! 还原真相:军事风险与政治风险的较量 该到揭开谜底的时候了。很显然,刘秀对邓禹产生了忌惮,这个忌惮就是因为邓禹大有拥兵自重,割据三辅的势态! 邓禹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从两万人发展到近百万之众。河东平定,三辅到手,对长安已经形成围攻之势。恰恰就在此时,邓禹不顾劝谏,甚至不顾刘秀的命令,坚持按兵不动,这个做法让刘秀满心惶恐! 惶恐什么?眼下的局面,跟刘秀平定河北太像了!当初刘秀作为更始帝刘玄的招抚使,出巡河北,慢慢让自己做大,最后摆脱了刘玄的控制,自己当老板了。邓禹不也具备了这个条件吗? 刘秀战河北 事实证明,邓禹此举纯粹出于军事风险的考虑,不能说他的这个选择一定错误。苏东坡就力挺邓禹的军事选择:「 ”禹本计不失,而帝不能用,禹亦迫于君命,不能自固耳。” 但刘秀作为皇帝,他不能光算军事账,还要算政治账,而且政治账必须优先算!万一邓禹有样学样,变成第二个自己,对刘秀来说,绝不是一个关中之地得失的问题了! 所以,他必须先解除政治风险! 下令进攻长安,其实只是刘秀一次试探性的动作。一根筋只看到军事层面的邓禹,显然没明白刘秀的苦心,即便刘秀用了「 ”司徒尧也”,如此明显的字样,他还是固执己见地坚持自己的军事方案。 这只能导致刘秀更加惴惴不安,于是,他启动了备用按钮——埋伏在邓禹身边的钉子冯愔!这就是冯愔毫无征兆地叛乱,被抓捕后又不受处罚的原因。他的使命就是按刘秀的意图,给邓禹制造麻烦,清除刘秀的政治风险! 黄防也一定是刘秀预埋的钉子,宗广只是向他俩传达了剧本。而且可以肯定,在邓禹身边的钉子,远不止冯愔和黄防,包括后来邓禹断粮,很可能是刘秀背后指使! 刘秀 刘秀这么做就是掣肘邓禹,斩断他自立的资本,让可能的风险消灭于萌芽状态! 邓禹是否明白了刘秀的心里状态?到建武二年春,当邓禹被加封为「 ”郡侯”后,他才彻底明白了刘秀的担忧。 于是,恍然大悟的邓禹改变了策略,大举进攻赤眉军。不过为时已晚,邓禹的威望和实力已经大损。在接连败北,又接到刘秀令其撤军,征西任务转交给冯异后,邓禹表现得很惶恐,同时又不甘心。 经过了一番内心挣扎,邓禹以赌博的方式,再次违抗了刘秀的命令,发疯似的驱使饥饿的军士,与赤眉军死战,企图挽回西征败局! 可惜,君臣之间思考问题的差异点,所造成的裂痕,注定邓禹不可能成功了! 温情结尾:以默契达成君臣和解 为什么刘秀不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早早解决掉邓禹的威胁?因为邓禹自立只是具备了条件,并没有充分证据证明他真的有此心。刘秀所做的是,毁掉邓禹自立的条件,而不是邓禹这个人! 邓禹 这就是刘秀高明之处,从环境上制约,而不是针对人,针对人太容易造成内部的猜忌和人心离散。况且,邓禹作为最早追随刘秀,第一个鼓动刘秀自主创业的股肱之臣,从内心深处,这份情谊也不是那么割舍的。 因而刘秀做得很技巧,一面不停地以婉转的方式提醒邓禹,呼唤邓禹,一面又以限度内的使绊子,让邓禹难以作为又不至于被逼上绝路。 邓禹明白刘秀的意图后,才知道自己跟刘秀的思维不在一个频道,虽然最后的补救行为过于乖张,但总算没有突破君臣翻脸的底线。 当刘秀发兵攻打长安后,刘秀知道,君臣终于心灵相通了。这时候,他才敢派冯异接替邓禹,让邓禹回师洛阳! 表面上看,这件事的根子在刘秀的疑心病太重,不过考虑到政治风险过于巨大,刘秀此举也不为过。好在二人私交深厚,双方都没有将这件事戳破,都以极大的耐心和诚心,维护了这份情谊,实在太走运了!相关参考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邓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功劳卓著,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为何能居二十八将之首呢?我们来看一下几点:第一、刘秀对邓禹非常赏...
邓禹(2年-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人,东汉初年军事家,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邓禹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刘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刘秀巡行河北,邓禹前往追随,提出“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
在《秀丽江山》中邓禹是一个十分出众的人物,他自从遇到刘秀之后,就开始辅佐他成就大业,一路上跟随他四处南征北战,立下了卓越的功勋,被人们排在了云台二十八将的首位上,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地位是不同寻常的,那么...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为何能居二十八将之首呢?在汉光武帝刘秀一统天下重振汉室江山的过程当中,有二十八位将领功劳最大,为刘秀的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他们在刘秀统一江山之后,也一一的被封赏,他们
邓禹,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首,论战功,自然是首推有战神之称的耿弇,论方面之功,则冯异当仁不让,但若论起安定后方,运筹帷幄,论起道德修养,治国治家.论起与光武患难同当,生死不渝的感情,邓禹无愧云台之首...
邓禹,东汉时期跟着光武帝刘秀打天下的开国大臣,著名的军事家,其在东汉开国中的作用就相当于萧何之于刘邦之于西汉,“既定河北,复平关中”是邓禹的卓越功绩。想知道邓禹是谁吗?一起来看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
【邓禹简介】东汉宗室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邓禹生平故事 邓禹(公元2-58年),字仲华,汉族,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才识过人,少有知人之明。王莽末年农民战争爆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邓禹家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东汉有六大家族:阴马窦邓梁耿。前几天,大鹏给大家分析了窦氏家族,今天来说说邓氏家族。邓氏家族的开创人邓禹,是最早追随刘秀
王莽篡汉可谓是家喻户晓,虽然王莽夺取了汉家政权,建立了新朝,但很快他也被汉室子弟刘秀等人所击败,于是天下又回到了汉朝统治。而在东汉开国的连年征战中,邓禹绝对是功不可没的人物。邓禹是南阳新野人,他年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