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威大沽的蒙古王爷,被称为 ”国之柱石”,死后万人空巷

Posted 炮台

篇首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扬威大沽的蒙古王爷,被称为 ”国之柱石”,死后万人空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扬威大沽的蒙古王爷,被称为 ”国之柱石”,死后万人空巷

文|青楼大茶壶 导读:1858年,英法联军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用枪炮强行撬开中国大门。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以6艘炮艇掩护的陆战队近千人向天津海防要塞大沽口炮台侧面登陆,遭遇清军士兵的顽强抵抗,英法联军伤亡近百人。在双方交战正酣之时,直隶总督谭廷襄临阵脱逃,弃守阵地逃亡,守军士气一落千丈。大沽炮台在孤立无援的情况,被英法联军攻占,清军300多人战死。 1860年8月,紫禁城午门 竖日,紫禁城养心殿内,咸丰帝眉头紧皱,看着一份刚递上来的紧急奏报。突然,一向性格温和的咸丰帝变得怒不可遏,把奏疏扔出殿外,然后说道:「 ”速宣博多勒噶台亲王率麾下精锐,移师通州布防,以御夷人。「 ”让咸丰帝龙颜大怒的奏疏,是直隶总督谭廷襄和提督托名阿的紧急上奏:「 ”大沽炮台沦陷,夷人逼近天津。”值此家国危难之际,咸丰帝点名的博多勒噶台亲王是何方神圣?竟得皇帝如此器重? 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这位博多勒噶台亲王,正是鼎鼎大名的蒙古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是晚晴名将,被誉为「 ”国之柱石”,弓马娴熟,智勇兼备,麾下更有一直骁勇无敌的蒙古铁骑兵。僧王调教出的这支骑兵是当时清王朝和咸丰帝最为倚重的军事力量,「 ”京师安危,颇赖之!” 咸丰帝性情温和,虽然年轻,但处事老练,从不轻易发飙。这次之所以会龙颜大怒,原因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大清多次丧师失地。先有英国人占领虎门要塞,提督关天培战死,后有吴淞口炮台失陷,江南提督陈化成殉国;然后就是重兵把守的大沽口炮台,一个时辰不到就陷落了。大清帝国从南到北的几处海防要塞皆落入洋人之手。加上内有太平天国、捻军、天地会和白莲教,外有洋人坚船利炮屡次开衅,让咸丰帝寝食难安。 1841年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 老实讲,咸丰帝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至少作为帝王,他身上没有明显的缺陷,除了身子骨不太结实外。咸丰即位后,广开言路、任人唯贤,罢免了一向洋人妥协的穆彰阿和耆英。抛弃种族界限,大胆启用汉人,并支持肃顺等人大刀阔斧地整顿朝政。对于治理国家,咸丰帝可谓尽心尽力。 《垂帘听政》剧照:梁家辉饰咸丰帝 此次大沽口炮台失守,非同小可,天津是京畿门户,是拱卫京师的一道屏障。此事若处理不当,他日北京有「 ”作城下之盟”的危险。为了稳妥起见,咸丰帝一方面派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纳与洋人接洽,商讨议和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派僧格林沁带兵布防通州,防止谈判破裂后,英法联军蹬鼻子上脸。 随着《天津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南撤,倍感耻辱的咸丰帝越想越气。他对条约中有关「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条款极为不满,认为这严重侵犯了大清帝国的国家主权,有废约再战之心。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后的大沽要塞 1858年6月2日,咸丰帝授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督办京津防务。僧格林沁来到大沽炮台后,在原址上重新建起五座高大坚固的条石炮台,外围深沟高垒,防止敌人包抄。同时在通州加紧铸造重炮,其中12000斤级大钢炮2门,万斤级钢炮9门,5000斤级钢炮2门,以及西洋火炮23门,大大加强了大沽炮台的军事攻击力。咸丰帝怕不稳,又从兵部调去一批中小型铜炮,增加火力密集度,使大沽口的火力大大强于战前。 大沽口要塞 兵力方面,抽调蒙古和京营各2000人入防,加上大沽口原有的建制3000人,这样一来大沽口要塞就集结了一支7000人的强大兵力。当时大清在全国四处用兵,南面与太平军对峙,北边要与俄国周旋,天地会、捻军又在各地造反,在那种背景下,能集结这样一支军队非常不容易。从这里也能看出,咸丰帝”废约再战洋人「 ”的决心已十分坚定。 武将出身的僧格林沁很重视演习的重要性,在日常演练中,对于射击精准的瞄准手与发射手,皆赏银一两,该炮位的其余炮手赏钱一串,这种激励政策十分奏效,经过僧王的调教,这支部队很快就成了一支”精锐之师「 ”。 第三次大沽口战役,图为战死的清军士兵 1859年4月,大沽口要塞防御体系基本成型。此前,一直主张不要开衅洋人的大臣,此时也显得底气十足,气儿也粗了,开始支持咸丰帝废约再战的主张。 在原本中英双方已经初步达成的《天津条约》中,约定第二年正式换约。但在条约签订后,英、法等国政府对《天津条约》获得的权益并不满足,希望通过换约的机会与清政府达成新的协议,攫取更大的利益,即「 ”修约”。如果清政府不一一照办,就借机发动新的战争。 大沽口战斗中阵亡的清军将士 英国人在换约时,明显有备而来。英国公使布鲁斯带了一支20艘炮舰、2000名士兵组成的舰队,停泊在大沽口外,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大沽口炮台。英国人坚持要在北京换约,咸丰帝表示「 ”万难允准”,希望在上海换约。而英国方面则态度强硬:如果大皇帝不允许在北京换约,大英帝国将重新考虑对清国的外交态度。这句话分量很重。 英国人这番狂妄至极的表态彻底激怒了驻扎在大沽口要塞的僧格林沁,他想替皇帝分忧,替大清国出口恶气。有备而来的英国舰队也在为战争加紧准备着,只等北京谈判破裂的消息一到,就对大沽口开战。至此,双方新一轮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战后的大沽要塞 1859年6月25日,英舰队司令赫伯下令向大沽口发起攻击,赫伯亲率12艘炮舰企图强行冲过第一道拦江铁索,在大沽口内占据有利位置,以便两面夹攻。于是,联军舰队一边清障,一边冲大沽炮台挑衅,炮击两岸。但在此过程中,守卫大沽炮台的中国官兵全部进行了隐蔽和伪装,炮台上偃旗息鼓,没有任何动静。 下午两时许,英军已经清除完第一道河障,拉倒铁戗十余架,开始冲撞锁河的铁链。就在这时候,所有本来掩护着炮台大炮的草席全被掀了起来,黑洞洞的大炮对准备敌舰队,顷刻间全部大炮一起开火。敌人瞬间乱作一团,已经进入内河口的联军舰队一时进退不得。 大沽口炮台模型沙盘 清军的炮台高达十余米,居高临下,加上僧王战前对士兵操练得当,故清军的火炮射击极为精准。英舰队司令赫伯的坐镇的旗舰鸻鸟号第一时间被打成重伤,赫伯本人也负伤落水。 战斗持续到下午4时许,包括敌人旗舰在内的4艘战舰被击沉,其余参战的战舰也全部被击伤。之后,身负重伤的赫伯恼羞成怒,命陆战队千余人,在舰船炮火的掩护下,强行登陆入海口南岸的炮台,企图夺取南岸的三座炮台,与北岸的清军对峙。侵略军登陆后,一方面要顶着炮台的炮火杀伤,另一方面是海水退潮,道路泥泞不堪,同时又遭到守军和由新河前来增援的蒙古骑兵的联合绞杀,联军只得退回海上,赫伯夺取南炮台的计划流产。 大沽口南岸炮台 双方激战至26日凌晨,英法联军死伤惨重,开始败退,一直逃到杭州湾。可惜当时的清军没有航速快的舰船,未能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只得任由英法联军安然撤出战场。 此战,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共击沉敌舰4艘、重创6艘、致两艘搁浅被俘。毙伤敌军440人,其中包括侵华舰队司令赫伯。清军参战4454人,阵亡38人,直隶提督史荣椿和大沽协副将龙汝元在战斗中殉国。 此战获胜的原因,一方面是清军准备充分,僧格林沁指挥有方,「 ”以恣该夷之骄,而蓄我之怒”的军事思想成功激发了守台官兵的士气。另一方面也有敌人轻敌的缘故,英国人赫伯低估了中国人的反抗决心,不相信清政府敢与之一战,贸然驶进入河口。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不但提升了国人反帝反侵略的信心,也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当时,连马克思都亲自撰文,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时至今日,大沽口上空的硝烟早已散去,炮台也失去了军事意义,成了旅游景点,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那些无畏炮火,不惧生死的战士,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大沽口遗址博物馆:僧格林沁 1865年6月12日,僧格林沁在剿捻时阵亡,其灵舆运至北京时,百姓罢市,巷哭野祭,万人空巷。献上的万民伞有七十多把,军人百姓皆迎祭,哭声震地。人们除了怀念僧王爱护百姓、体恤士卒外,更爱戴其在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所体现出的那种痛击西洋侵略者,敢于主动出击的大无畏精神。 本文由青楼大茶壶历史原创团队匠心出品,侵权必究

相关参考

她被称为红颜祸水,死后却万人相争拜祭,留下14处古迹和千年民俗

她被称为红颜祸水,死后却万人相争拜祭,留下14处古迹和千年民俗「”红颜”似乎就象征着女人的命运,一说到「”红颜”人们往往就会想到「”红颜薄命”「”红颜祸水”,著名的四大美女,她们被称之为「”红颜祸水”

古代哪种王爷更尊贵,一字并肩王又是什么

在古代,王爷是一种爵位,但是地位又远高于公、侯、伯、子、男五爵,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会看到很多王爷身份尊贵、耀武扬威,殊不知就算是王爷,也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称呼也是花样百出比如:秦王、燕王、

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历经400年沧桑,依然基本完好

北京阿拉善罗王府现存北京阿拉善王爷府,位于什刹海后海南岸迤西毡子房胡同,与恭王府东墙仅一路(府夹道)之隔,面积大概是恭王府一半,约3万平方米。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座王府曾被称作罗王府、塔王府及达王府。在

蒙古从几千万人下降到50万人,只因康熙的这个决定,让人感到恐惧

蒙古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国家,曾经蒙古族也是中国的领土,只是在20世纪初由于苏联等国的操纵,使蒙古逐渐脱离了中国的控制,并且由最开始建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最后改称为蒙古国。虽然说蒙古国建立有这么久,并且相

生前与皇帝共治天下,死后享受帝王待遇,这位王爷命真好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出生皇室并不一定是件好事。为了皇位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事时有发生。南朝刘宋十岁小皇子刘子鸾被兄长刘子业处死前,曾悲痛欲绝地说:「”愿身不复生王家!”而在清朝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同样惨

恭亲王,被英法联军扶持为天子,清朝能否与世界接轨

大沽口战败,僧格林沁曾信誓旦旦地向咸丰密奏将功赎罪,下定决心在通州设下伏兵全歼蛮夷。然而,结果是老僧的三万蒙古铁骑被英法联军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咸丰其实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在大沽失守后,

韩擒虎,隋朝第一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

隋朝第一大将韩擒虎,死后为何成为阎王爷?韩擒虎之所以能够成为阎王爷是因其相貌凶狠,而史书编写时正是提倡道家思想之时,民间需要一个阎王的代表,因此韩擒虎成为记入正史的阎王爷。出身于将门之后的韩擒虎,继承

大清朝历史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的出生与灭亡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初五,内蒙古的哲里木盟科尔沁科左翼后旗的一片草地上,羊倌德力格尔像平时一样安静的放羊。突然有人来报喜,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德力格尔也是黄金家族的子孙,爵位是四

民国时期的蒙古人,进京卖野生动物,王爷王府生活好

民国时期的察哈尔省,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一部分,以及张家口、大同、雁北等地,著名的坝上草原就属于察哈尔省内,张自忠将军曾出任过省政府主席。图为大同的挂面铺,大同是察哈尔省的直辖市。张北县一带的猎户,

大清朝历史上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的出生与灭亡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六月初五,内蒙古的哲里木盟科尔沁科左翼后旗的一片草地上,羊倌德力格尔像平时一样安静的放羊。突然有人来报喜,他的妻子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德力格尔也是黄金家族的子孙,爵位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