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除科举到抄袭日美,新式教育是否利大于弊

Posted 学校

篇首语: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废除科举到抄袭日美,新式教育是否利大于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废除科举到抄袭日美,新式教育是否利大于弊

民国时期,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是学校教育的这一进步并没有换来教育界的掌声,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指责。在教育家盈盈不断地批评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着大量的弊病,由此引出创办社会教育的必然性。一些教育家认为教育应延长期限、扩大对象范围、迎合中国国情,这些主张恰恰就是针对当时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而提出。 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并没有深入参考中国当时的国情制定,而是大多来源于日本与美国,一些教育界人士对这一点直言不讳。1931年,俞庆棠指出「 ”中国自从采取新教育以后,先仿日本,后学美国,均不适合国家的需要”。 陈果夫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批评当时的学校教育制度道「 ”多抄袭欧美,未加融化,违背国情,不适需要”。黄问岐更是直言「 ”时而抄袭日本,时而模仿美国,近更诱人主张效法欧洲,凡此皆皮毛之谈而非根本办法”。持有类似态度的还有雷沛鸿等人,中国教育制度当时的抄袭问题被教育者批判的一无是处。 民国教育家傅增湘 除了抄袭的问题,当时的教育制度也严重缺乏创新,其精神还在延续科举时代的内核。科举时代的读书人以「 ”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为根本目的,读书就是当时他们走上仕途的最重要道路。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孔子说过「 ”学也禄在其中矣”,「 ”书中自有黄金屋”更是明清时代读书人信奉的纲领。 这一思想延续到了民初,虽国情大改但是思想却没有改变。教师依然默守陈规,没有创新,只把教学当做工作而已,学生则将读书作为升官发财的途径,进入学校之后就完全脱离其原先的生长环境。家长的想法更加现实,期望通过读书让自己的孩子光耀门楣光宗耀祖。 蔡元培为当时的教育形式感到痛心,他多次批判当时的教育制度并未摆脱科举时代的精神。1920年,他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演说时说过「 ”现在教育不脱科举时代之精神”,半年后,在他的文章《对于学生的期望》中又提到「 ”吾国办学二十年,犹是从前之科举思想”。 与他观点类似的还有梁启超,其实早在1917年梁启超就说过「 ”教育未脱科举余习”、「 ”形式上虽有采用新式教科书,而精神上仍志在猎官,是与科举尚无甚出入也”。 彼时的教育制度下,学生一心走仕途,再无改变国家现状的理想。作为农业大国,学生却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一心去往都市,远离农村。「 ”新式教育”在梁漱溟的观点中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一批一批地将农村人家子弟诱之驱之于都市而不返。 又以我工商业之不发达,糜集于都市之人乃不得不假政治名义重剥农民以自养;乃不得不争夺其所剥削的地盘而酿发战祸。故新式教育于农村曾无所开益,而转促其枯落破坏。” 陶行知也感慨说:「 ”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 雷沛鸿更是指出其现实的问题:「 ”中国民众的大多数虽散处于各处乡村,从未曾集中于都市,然而国内学校辄集中于城市所在地。至于城市以外之农村,则甚少有任何学校。惟其如是,学校在中国只成为政治上之一种装饰品,而未能有多大裨益于大多数民众”。这些教育家的观点足可以表明,当时的学校教育侧重城市化,对于农村并无增益。 除了以上弊病,当时的学校教育还存在实用性的问题。学生学习只求功名不求实用,「 ”毕业即失业”。当时的教育家纷纷批判,教育只是换汤不换药,陶行知在1927年曾表示:「 ”卖尽力气,不过把‘老八股\'变成‘洋八股\'罢了。‘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 当时的普通学校教育对于生产技术没有多大作用,而职业教育又不够发达,这就使得整个社会产生恐慌:学生的消费欲望增多,而生产能力又跟不上。1931年的苏州教育专家会以中有过这样的言论:「 ”近人恒言,普通教育愈发达,社会失业者愈众。虽因果关系,未必尽然。但毕业高级小学,不能升中学;毕业中学,不能升大学,一岁间无虑数十万。” 1932年11月,程天放批判说:「 ”大学毕业、中学毕业甚至小学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成为安坐而食的不生产分子。大家都往政界、教育界挤,挤不进去就失业。”1940年,董渭川说:「 ”办了四十年的学校教育,而大家感到一个严重的苦闷,就是辛苦培养出来一批一批的人才,离开了学校没有出路,毕业就是失业几乎成了一句格言。” 在国民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整个教育界呈现出来的危机总结为「 ”六滥”、「 ”四恶”、「 ”三害”,也就是学校滥、办学之人滥、师资滥、教材滥、招生滥、升学滥。「 ”学校往往成为个人制造势力之工具,一恶也。 蔡元培 教员与学生,虽有天才,亦遭其戕贼,二恶也。不能养成一般青年与物质之欲望,三恶也。为社会增加分利失业之徒,为国家斫丧民族托命之根,四恶也。”所造成的结果就是「 ”三害”:「 ”一曰害个人,二曰害社会,三曰害国家。”1929年,当时任教育次长的马叙伦引用了这一结论,从而使得这些结论得以传遍全国,一时之间,学问界无人不知。 这一情况到了1933年也没有得到改观,教育家陈礼江对当时的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非常气愤,他认为当时的教育制度下,不仅没有给社会带来什么好的影响,更是滋生了许多弊端。新式教育用的教材、教学方法脱离了当时的中国国情,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盲目地模仿别国不能给当时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只会使得学生羨慕国外的物质生活,而忽略了本身受教育的意义。 他指出,在当时的教育之下,学生只是嘴上喊着支持国货,然而实际上却对洋货有着异常地热情。对西洋的过分追捧使得学生迷恋都市生活,再也不愿意返回到乡村。在学生之中也形成了不正常的生态链,混得好的,大学生教中学,中学生教小学;如果混得不好,那就找不到工作,成为社会流民,国家的负担。这种畸形的现象虽然不完全是新式教育的结果,但是与其推广也不无关系。 新式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直到1949年还在继续受批判,董渭川在当时就指出学校教育「 ”一是不适合本国的情形,二是与生活不想干,三是在儿童、青年的身心上吃不消,时间不经济,四是贵族平民分道扬镳而造成些半身不遂的人,五是造成些洋化的士大夫。” 在那段时期,新式教育被批判地一无是处,虽然有些教育家的抨击过于激烈,观点也显得极端,甚至将当时的政治混乱、民众贫困等原因全都归结到新式教育的罪过上来,这些观点当然是有待商榷的。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当时的新式教育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效,这一点恐怕无人反驳。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教育形式上没有创新,完全照搬外国的。当时日本与普鲁士大兴教育,国家得到大力发展,国人看到这种先例,便决定效仿他们。要知道,他们采用这种教育形式,是因为其国情适合,而当时的中国却恰恰相反,直接照搬的结果就是妄图社会向教育形式靠拢,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没有地方接受,学生在学校中接受了教育,步入社会却成了无用之人,久而久之必然形成民族自卑心理。学校中学到的技能在中国成为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这些学生自然也就成为社会的寄生虫,本来是追求进步而兴办的学校教育就此被淡化光彩。 民族自卑心不能说人人都有,但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形成原因不完全是新式教育的结果,但是新式教育也没有在遏制其发展的态势上起到良性的作用。自信心的丧失使得学生的心态日渐堕落,对国外的推崇也与日俱增。教育领域洋化严重,从课本到教学方法统统西化,使得学生乃至教师对世界各国的相关知识均了如指掌,唯独对于本国知之甚少。 其实当时学校教育存在弊病,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同样的教育制度能够在日本及欧美适用,是因为当时他们处在资本主义社会,有充裕的条件办学。而在我们国家则没有这样的条件,强邻环伺,军阀割据,工商业落后,社会仍靠农业支撑。 传统的私塾与书院等办学模式虽然也有弊端,但是适用于农业社会,而新式教育中的学费就称为最大的问题,一般家庭的子弟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高等教育,贫苦家庭就被受教育的机会拒之门外了。此时正是需要政府介入,但是当时国家用于小学与大学投入的比重,竟达到了1:200之多,然而欧洲各国均没有超过1:10的。 由此可见,国民政府完全忽视了广大民众的教育问题,而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集中在了少数人手里。而且高等院校也集中建立在几个大都市,这就使得弊端更加严重,形势发展愈加畸形。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来自教育界的各种抨击,而推行社会教育也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关参考

轰动京城、牵连广泛,晚清最大的科举弊案

  尔等论命莫论文  一九○五年九月二日,清廷宣布废除科举考试,一位身在山西的举人刘大鹏听到消息后如天辟雷轰,连死的心都有了。他在当天的日记中绝望地写道:「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  刘大

股市中一个替代的波动性卖出策略是什么

大多数交易者发现裸式期权卖出和信用差价期权这两个策略弊大于利。他们想知道是否存在风险有限而盈利空间较大的波动性卖出策略。尽管不太常用但的确存在着这样的策略。这种策略从期权价格下跌即隐含波动性下降中获利

股市中一个替代的波动性卖出策略是什么

大多数交易者发现裸式期权卖出和信用差价期权这两个策略弊大于利。他们想知道是否存在风险有限而盈利空间较大的波动性卖出策略。尽管不太常用但的确存在着这样的策略。这种策略从期权价格下跌即隐含波动性下降中获利

既积极筹办新式学堂,又主张缓停科举,鹿传霖的教育观值得深思。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浙江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萧宸轩清末是“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挽救危局而不懈奋斗,鹿传霖就是其中的典型。鹿传霖字滋轩

清代教育与科举制度废除探析

 清代教育与科举制度废除探析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历经1

娱乐新闻利与弊论文

新闻娱乐化在电视传媒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严肃的新闻节目比例正在下降,信息的娱乐化日益明显。对于新闻的娱乐化现象,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目前在我国电视台说新闻、演新闻节目层出不穷,以吸引观众的眼球,

张之洞主张废除科举,被骂脑子有病

话说张之洞探花出身,风光一世,不过他也有潦倒之时。《南亭笔记》中说,庚子年义和团事变后,朝廷命张之洞入京,传将调任两江总督。启程前,张之洞密电姐夫、当时的军机大臣鹿传霖,向他探听是否真有此事。鹿传霖复

中国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你会做吗

历史书告诉我们,科举考试是封建专制思想禁锢读书人的工具,可是我们现在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们在前人的面前,真的算不上有学识和见地了。能在科举中游刃有余的人物,真的是人中龙凤了。读四书五经出身的士子们可以做

什么原因成就了俞敏洪?什么原因败了李阳?

1、疯狂英语是以一个人为基础建立的,他的成功是因为名人效应而引起的,这样本身对企业的发展就弊大于利,特别是在企业发展成熟以后,因为当一个企业的标志是一个人时,那么他的兴衰就受这个人影响很大,企业的地位

古代科举制的利弊有哪些 它的意义是什么

科举制度是我国早期出现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这种制度的出现对社会发展以及政治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科举制度从出现到被废除其间经历过多次改革,虽然在改制的道路上科举制的作用也在发生着改变,但是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