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断案”中的铡刀,不符合历史事实

Posted 包公

篇首语: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羨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 ”包公断案”中的铡刀,不符合历史事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包公断案”中的铡刀,不符合历史事实

包拯是宋朝人,但宋代的戏曲并没有什么「 ”包公戏”。「 ”包公戏”是在元朝兴起的,至晚清时终于蔚为大观。数百年间,包公审案的故事被编入杂剧、南戏、话本、评书、小说、清京剧,以及众多地方戏中;近代以来,包公案”还被多次改编成影视剧。无数中国人都通过「 ”包公戏”了解古代的司法制度与司法文化;一些学者也以「 ”包公戏”为样本,煞有介事地分析传统的「 ”人治司法模式”,反思「 ”中国传统司法迟迟不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原因”。 然而,作为一种在宋代文明湮灭之后才兴起的民间曲艺,「 ”包公戏”的故事几乎都是草野文人编造出来的,他们在舞台上重建的宋朝司法情景,完全不符合宋代的司法制度。如果以为「 ”包公戏”展现的就是宋代的司法过程,那就要闹出「 ”错把冯京当马凉”的笑话了。现在我们有必要来澄清被「 ”包公戏”遮蔽的宋朝司法传统。 就如《封神榜》中的各路神仙登场必亮出法宝,「 ”包公案”的包青天也携带着皇帝御赐、代表最高权力的各类道具,元杂剧中尚只有「 ”势剑金牌”,到了明清传奇中,则出现了权力道具「 ”大批发”:「 ”(宋皇)赐我金剑一把,铜铡两口,锈木一个,金狮子印一颗,一十二第御棍……赐我黄木枷梢黄木杖,要断皇亲国戚臣;黑木枷梢黑木杖,专断人间事不平;槐木枷梢槐木杖,要打三司并九卿;桃木枷梢桃木杖,日断阳间夜断阴。” 这里的「 ”势剑”「 ”金剑”,即所谓的尚方宝剑;「 ”金牌”即丹书铁券,俗称「 ”免死金牌”;「 ”铜铡”后来则发展成我们非常熟悉的「 ”龙头铡”「 ”虎头铡”「 ”狗头铡”,龙头铡专杀贵族,虎头铡专杀官吏,狗头铡专杀平民。凭着这些神通广大的法宝,包青天成了有史以来最厉害的法官,遇佛杀佛,遇鬼杀鬼。 有意思的是,包公所要对付的罪犯,有时候也拥有类似的法宝,如根据元杂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改编的潮剧《包公智斩鲁斋郎》、川剧《破铁卷》,都讲述世家公子鲁斋郎自恃有祖传的丹书铁券护身,无恶不作,无法无天。那么好戏来了:具有最高杀伤力的尚方宝剑破得了具有最高防护力的丹书铁券吗?从戏文看,好像破不了。所以最后包公只好采用瞒天过海的非常手段,在刑事呈报文书上将「 ”鲁斋郎”写成「 ”鱼齐即”,骗得皇帝核准死刑,批回文书,再改为「 ”鲁斋郎”,才将这个大恶霸押上刑场处斩。 于是,本来应当以法律为准绳分出黑白是非的司法裁断,演变成了谁拥有的权力道具更厉害谁就胜出的权力对决,恰如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所演示的那样:一方祭出御赐黄马褂护身,另一方祭出可破黄马褂的尚方宝剑,一方再点破这尚方宝剑是假冒产品。这也坐实了批判传统的人士对于「 ”人治司法模式”的指控。 然而,如此富有戏剧性的权力道具对决的情节,决不可能出现在宋朝的司法过程中。包公不可能手持尚方宝剑——因为宋代并没有向大臣御赐尚方宝剑、赋予其专杀大权的制度,要到明代万历年间,才出现了尚方宝剑之制,皇帝才赋予持剑人「 ”如朕亲临”「 ”先斩后奏”的超级权力。包公的三口铡刀更是民间文人幻想出来的刑具,历代都未见将铡刀列为行刑工具,很可能是入元之后,民间文人从蒙古人用于铡草的铡刀获得灵感,才想到了给包公打造一副铜铡的情节。 明朝的金书铁券御赐免死金牌 至于所谓的「 ”免死金牌”,尽管北宋初与南宋初在战时状态下,宋朝皇帝为安抚地方军阀,曾赐李重进、苗傅、刘正彦等将领丹书铁券,但赐丹书铁券并非宋朝常制,而且随李重进、苗傅、刘正彦叛变事败,自焚、被诛,铁券已被销毁,铁券之制遂不复存,以致南宋人程大昌说:「 ”今世遂无其制,亦古事之缺者也。”因此,在宋朝司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丹书铁券对抗尚方宝剑的戏剧性情景。到明朝时,丹书铁券才成为常制。 事实上,宋人的法制观念是排斥免死金牌的。他们说:「 ”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故王者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宋太宗时,任开封府尹的许王赵元僖因为犯了过错,被御史中丞弹劾。元僖心中不平,诉于太宗:「 ”臣天子儿,以犯中丞故被鞫,愿赐宽宥。”太宗说:「 ”此朝廷仪制,孰敢违之!朕若有过,臣下尚加纠摘;汝为开封府尹,可不奉法邪?”最后,贵为皇子的赵元僖「 ”论罚如式”。 宋太宗也曾想庇护犯法的亲信——陈州团练使陈利用自恃受太宗宠爱,杀人枉法,被朝臣弹劾,本应处死刑,但太宗有意袒护他,说:「 ”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宰相赵普抗议道:「 ”此巨蠹犯死罪十数。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最后太宗不得不同意判陈利用死刑。皇帝本人也庇护不了犯罪的亲信,何况免死金牌? 可见宋人司法,并不倚重代表特权的权力道具,而更强调三尺之法。生活年代略晚于包拯的大理寺卿韩晋卿,一次受皇帝委派,前往宁州按治狱事。依惯例,韩晋卿赴任之前,应当入对(即入宫面圣),请皇上做工作指示。但韩晋卿拒不入对,说:我奉命办案,以法律为准绳,国法摆在那里,就不必征求皇帝的意见了,免得干扰了司法。 因而,至少在理论上,宋朝法官要让犯死罪的权贵伏诛,只需凭头上三尺之法,不必看手中有没有尚方宝剑。 在所有的「 ”包公戏”中(包括今人拍摄的《包青天》电视剧),都不约而同地这么表现包公审案的情景:诉讼两造被带上公堂,下跪叩首,然后整个过程都一直跪着。比如元杂剧《包待制智勘后庭花》讲述,王庆等人被带到开封府审问,众人跪下,王庆不跪,包公喝道:「 ”王庆,兀那厮你怎么不跪?”王庆说:「 ”我无罪过。”包公说:「 ”你无罪过,来俺这开封府里做什么?”王庆说:「 ”我跪下便了也。”遂下跪。 跪礼在宋代之后,含有卑贱、屈辱之义。「 ”跪讼”的细节,当然可以理解为官府对于平民尊严有意的摧折。有论者就认为,「 ”在(古代)司法实践中,无论是刑事案件,还是民事诉讼……涉讼两造(包括其他干连证人等)一旦到官受审,不仅要下跪叩首,而且还要受到‘喝堂威’的惊吓”。这一制度的设定,是为了「 ”使涉讼之人在心理上有了自卑感”。 但宋代的司法是否真出现了要求讼者下跪的制度呢?笔者曾检索多种宋朝文献与图像史料考据过这个问题。结果发现,不管是《名公书判清明集》《折狱龟鉴》《洗冤录》等司法文献,还是《作邑自箴》《州县提纲》《昼帘绪论》等宋代官箴书,均找不到任何关于诉讼人必须跪着受审的记录。 倒是《折狱龟鉴》「 ”葛源书诉”条载,宋人葛源为吉水县令,「 ”猾吏诱民数百讼庭下”,葛源听讼,「 ”立讼者两庑下,取其状视”。《折狱龟鉴》「 ”王罕资迁”条载,宋人王罕为潭州知州,「 ”民有与其族人争产者,辩而复诉,前后十余年。罕一日悉召立庭下”。《名公书判清明集》收录的一则判词称:「 ”本县每遇断决公事,乃有自称进士,招呼十余人列状告罪,若是真有见识士人,岂肯排立公庭,干当闲事?” 从这几起民讼案例不难发现,宋朝法官开庭听讼时,诉讼人是立于庭下的。那么「 ”站着听审”到底是个别法官的开恩,还是宋代一般诉讼情景? 据官箴书《州县提纲》介绍的州县审讼「 ”标准化”程式:「 ”受状之日,引(诉讼人)自西廊,整整而入,至庭下,且令小立,以序拨三四人,相续执状亲付排状之吏,吏略加检视,令过东廊,听唤姓名,当厅而出。”可知,宋朝平民到法庭递状起诉是用不着下跪的。 朱熹当地方官时,曾制订了一个「 ”约束榜”,对诉讼程序作出规范,其中一条说:州衙门设有两面木牌,一面是「 ”词讼牌”,一面叫「 ”屈牌”,凡非紧急的民事诉讼,原告可在词讼牌下投状,由法庭择日开庭;如果是紧张事项需要告官,则到「 ”屈牌”下投状:「 ”具说有实负屈紧急事件之人,仰于此牌下跂立,仰监牌使臣即时收领出头,切待施行。”「 ”跂立”二字表明,民众到衙门告状无须下跪。 那法官开庭审理时,诉讼人又用不用跪着听审呢?按《州县提纲》的要求,开庭之际,法吏「 ”须先引二竞人(诉讼两造),立于庭下。吏置案于几,敛手以退,远立于旁。吾(法官)惟阅案有疑,则询二竞人,俟已,判始付吏读示”。朱熹的再传弟子黄震任地方官时,也发布过一道「 ”词讼约束”,其中规定:法庭对已受理的词讼,「 ”当日五更听状,并先立厅前西边点名,听状了则过东边之下”。可见宋代法庭审理民事诉讼案,并未要求诉讼人跪于庭下。 跪着受审的制度应该是入元之后才确立起来的。清人撰写的官箴书,已经将「 ”跪”列为诉讼人的「 ”规定动作”了,只有取得功名的士子乡绅,才获得「 ”见官免跪”的特权。「 ”包公戏”的编剧们,显然是将元明清时期的庭审制度套到宋人身上去了。 包公包办了所有诉讼案? 我们看「 ”包公戏”或「 ”包公案”小说,还会发现一个细节:人们到开封府诉讼,不管是大案小案,还是刑事民事,都由老包一个人审理,仿佛偌大一个开封府,只有包青天一个法官,顶多有一个公孙策在幕后赞襄。 但实际上,北宋开封府设置有庞大的司法机构,其中的判官、推官、司录参、左右军巡使、军巡判官、左右厢公事干当官,都负有司法之职能,其主要职权便是审理刑事案与民事诉讼。百姓到开封府告状,通常是左右军巡院受理,开封知府不过是统率一府之公事而已。如果每桩案子都要包公亲审,以宋代的健讼之风,且「 ”开封为省府,事最繁剧”,老包得像孙悟空那样有分身之术才行。 这其实是宋代司法专业化的体现:国家建立了一个专业、专职的司法官队伍来处理司法。不独作为国都的开封府如此,其它的州郡一般也都设有三个法院:当置司、州院与司理院。有些大州的州院、司理院又分设左右院,即有五个法院。当然一些小州则将州院与司理院合并,只置一个法院。每个法院都配置若干法官,叫做「 ”录事参军”「 ”司录参军”「 ”司理参军”「 ”司法参军”。主管当置司的推官、判官,他们的主要工作也是司法。录事参军、司理参军、司法参军都是专职的法官,除了司法审案之外,不得接受其它差遣,即便是来自朝廷的派遣,也可以拒绝,「 ”虽朝旨令选亦不得差”。 而且,宋朝的司法官在获得任命之前,必须通过司法考试。这个司法考试,宋人叫做「 ”试法官”,由大理寺与刑部主持,两部相互监督,以防止作弊,并接受御史台的监察。「 ”试法官”每年举行一次或两次,以神宗朝的考试制度最为详密:每次考六场(一天一场),其中五场考案例判决(每场试10~15个案例),一场考法理。案例判决必须写明令人信服的法理依据、当援引的法律条文,如果发现案情有疑,也必须在试卷上标明。考官逐场评卷。考试的分数必须达到8分(不知总分是不是10分),且对重罪案例的判决没有出现失误,才算合格。必须承认,这个司法考试的制度已经非常严密、详备了。 可惜宋人开创的高度发达的司法体系,以及司法专业化的历史方向,并未为后面的朝代所继承,元明清三朝的司法制度,退回到非常简陋、粗糙的状态,如明代的府一级(相当于宋代的州),只设一名推官助理讼狱,而清代则连推官都不设置,府县的司法完全由行政长官兼理。长官力不从心,只好私人聘请刑名师爷襄助。《三侠五义》中的公孙策,其实就是清代艺人根据当时的刑名师爷形象塑造出来,北宋并没有公孙策这一号人物,宋代的州府也没有所谓的「 ”师爷”。师爷,是行政幕府制度发展到明清的产物,又称「 ”幕友”。而宋朝恰恰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不设行政幕府的王朝(军政幕府还有保留)。以前许多学者都是从强化中央集权的角度来解释行政幕府制度在宋代的消失,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便会发现,宋朝已经在地方建立了专业化的行政、司法机构,当然不需要行政幕府赞襄。 韦伯称:「 ”(大意)传统中国的官吏是非专业性的,是士大夫出任的政府官员,是受过古典人文教育的文人;他们接受俸禄,但没有任何行政与法律的知识,只能舞文弄墨,诠释经典;他们不亲自治事,行政工作是掌握在幕僚之手。”这个论断可能符合明清的情况,却完全不合宋朝之实际。 宋代司法重不重程序? 「 ”包公戏”中的包拯,是一个权力大得吓人的法官,集侦查、控诉、审判、执行四权于一身,一桩案子,明察秋毫的包公往往当庭就问个清楚,然后大喝一声「 ”堂下听判”,义正词严地宣判后,又大喝一声「 ”虎头铡侍候”,就将罪犯斩首了。有一些学者据此认为,「 ”这种权力混同行使的现象一直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所无法突破的障碍”,「 ”正是中国传统司法迟迟不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原因”。 问题是,「 ”包公戏”展现的完全不是宋代的司法制度,因为宋朝司法特别强调「 ”分权与制衡”。为实现「 ”分权与制衡”,宋朝的立国者建立了一套非常繁琐的司法程序。首先,侦查与审讯的权力是分立的,宋代的缉捕、刑侦机构为隶属于州、路衙门的巡检司,以及隶属于县衙门的县尉司,合称「 ”巡尉”,相当于今天的警察局,其职责是缉拿、追捕犯罪嫌疑人,搜集犯罪证据、主持司法检验等,但按照宋朝的司法制度,他们不可以参与推勘,更不能够给嫌犯定罪。宋初的一道立法规定:「 ”诸道巡检捕盗使臣,凡获寇盗,不得先行拷讯,即送所属州府。” 案子进入州府的庭审程序之后,先由一名法官审查事实,叫做「 ”推勘”。这位推勘官将根据证人证言、证物、法医检验、嫌犯供词,将犯罪事实审讯清楚,能够排除合理怀疑。至于犯人触犯的是什么法,依法该判什么刑,他是不用管的。被告人画押之后,便没有推勘官什么事了。但如果审讯出错,则由他负责任。 这一道程序走完,进入第二道程序。由另一位不需要避嫌的法官,向被告人复核案情,询问被告人供词是否属实,有没有冤情。这道程序叫做「 ”录问”。如果被告人喊冤,前面的庭审程序推倒重来,必须更换法庭重新审讯。这叫做「 ”翻异别勘”。如果被告人未喊冤,那进入下一道程序。 案子的卷宗移交给另外一位独立的法官,这名法官将核查卷宗是否有疑点,如发现疑点,退回重审;如没有疑点,则由他根据卷宗记录的犯罪事实,检出嫌犯触犯的法律条文,这叫做「 ”检法”。推勘与检法不可为同一名法官,这就是宋代特有的「 ”鞫谳分司”制度。宋人相信,「 ”鞫谳分司”可以形成权力制衡,防范权力滥用,「 ”狱司推鞫,法司检断,各有司存,所以防奸也”。 检法之后,将案子移交给一个判决委员会。判决委员会负责起草判决书,交委员会全体法官讨论。若对判决没有异议,则集体签署,将来若发现错案,所有署名的法官均追究责任。这叫做「 ”同职犯公坐”。对判决持异议的法官,可以拒不签字,或者附上自己的不同意见,这叫做「 ”议状”,日后若证实判决确实出错了,「 ”议状”的法官可免于问责。 判决书必须获得全体法官签署,才可以进入下一道程序:送法院的首席法官(即知府、知州)做正式定判。首席法官定判后,还需要对被告人宣读判词,询问是否服判。这时被告人若称不服判,有冤要伸,那么将自动启动「 ”翻异别勘”的程序——原审法官一概回避,由上级法院组织新的法庭复审,将前面的所有程序再走一遍。原则上刑案被告人有三次「 ”翻异别勘”的机会。 如果被告人在听判之后,表示服法,那么整个案子告一段落,呈报中央派驻各地的巡回法院(提刑司)复核。巡回法院若发现疑点,案子复审。若未发现疑点,便可以执行判决了。但如果是死刑判决,且案情有疑,则必须奏报中央法司复审。 宋代刑事司法程序之繁复、严密,堪称历代之冠,即使在今日看来,也会觉得过于「 ”繁琐”。包拯要是像「 ”包公戏”表演的那么断案,毫无疑问,属于严重违反司法程序,早就被台谏官弹劾下台了。遗憾的是,恰如民国法学学者徐道邻先生所指出:「 ”元人入主中原之后,宋朝优良的司法制度,大被破坏,他们取消了大理寺,取消了律学,取消了刑法考试,取消了鞠谳分司和翻异别勘的制度。”生活在元明清时期的小文人,已完全不知道宋代繁密的司法程序设计,只能凭着自以为是的想象编造包公审案的过程。 大义灭亲与司法回避 为了无限拔高包公执法如山的高大全形象,后人还创造了一个大义灭亲、不近人情的包公故事:包公的侄子包勉,为萧山县令,因贪赃枉法被人检举,奉旨出巡的包拯亲审此案,查明真相后,下令铡死亲侄子。京剧《赤桑镇》《铡包勉》演的就是这个故事。 有人以《赤桑镇》《铡包勉》为样本,著文批判:「 ”法官担任与自己案件有牵连的裁判官,如果他有道德自律性,能够‘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的裁判案件的话,都会被冠以‘青天’的美誉。这正体现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关注的是诉讼裁判结局的公正性——实体正义,而忽略了法律程序和司法裁判过程的正当性——程序正义。” 编造出「 ”包公铡侄”故事的旧时文人,与将「 ”包公铡侄”行为当靶子的今日学者,其实都误以为传统司法制度不讲究亲嫌回避,才会出现大义灭亲的司法官,只不过前者将「 ”大义灭亲”吹捧为美德,后者视「 ”大义灭亲”为司法回避程序的缺失。然而,所谓的包公铡侄案决不可能发生在宋朝。 包拯生前留有一条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他的子孙也确实没有辱没祖宗,子包绶、孙包永年都居官清正,留有廉声。包拯显然并没有一个成了贪污犯的侄儿,又何须大义灭亲? 即便包拯确有侄子犯罪,也轮不到包拯来大义灭亲。因为宋代司法特别讲求亲嫌回避,在司法审判的各个环节,都设置了非常严格而周密的回避制。 宋朝法院如果受理了一起诉讼案,在开庭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核定回避的法官。所有跟诉讼的原告或被告有亲戚、师生、上下级、仇怨关系,或者曾经有过荐举关系者,都必须自行申报回避。如果有回避责任的法官不申报呢?许人检举、控告。不用说,这自然是为了防止法官的裁断受到私人关系、私人情感影响,出现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的情况。实际上也可避免发生亲铡侄儿之类的人伦悲剧。如果包拯的侄儿因为贪赃枉法而被告上法院,那包拯首先就得提出回避,决不可能亲自审讯此案。 不但与诉讼人有亲嫌关系的法官需要回避,在一起案子的审判过程中,负责推勘、录问、检法的三个法官,也不能有亲嫌关系,否则也必须回避。而且,法律还严禁推勘官、录问官与检法官在结案之前会面、商讨案情,否则「 ”各杖八十”。 如果是复审的案子,复审法官若与原审法官有亲嫌关系,也需要回避;对隐瞒回避义务的法官,处罚非常严厉。甚至上下级法官之间也要回避——即有亲嫌关系的法官不能成为上下级。 这样的司法回避制度,可以说已经严密得无以复加了。那些批判传统司法制度欠缺程序正义的人,显然是将戏说误当成历史了。 宋亡之后才批量出现的「 ”包公戏”,实际上跟宋代司法制度已毫无关系,顶多只能反映元明清时期的一部分司法观念与实践而已。借助「 ”包公戏”批判传统司法模式是大而无当的,因为「 ”包公戏”实际上遮蔽了发达的宋代司法文明。我写此文的目的,是为揭破这层遮蔽,重新发现优良的司法传统。

相关参考

“铡刀”是什么刑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包拯斩犯人喜欢用铡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最近小编有看到一则非常非常有意思事情,那就是包青天在斩杀犯人的时候每次都是用的铡刀伺候,也不见什么砍头其他的行刑手法,那么这到底是为

1970年代初粟裕亲自主持下成功为哪位老部下平反

核心提示:1972年12月8日,他写信给海军政治部,对“陶勇专案小组”所谓陶勇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并写了证明。1973年5月16日,又对海军党委关于陶勇问题复审平反结论中几个不符合事实

揭秘包青天的三口铡刀最早竟是上古三大邪刀

看过《包青天》的朋友想必都记得那三口铡刀,也称御铡三刀,是电视剧《包青天》里的包拯的最高刑具,他由公孙策设计,分别是,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是仁宗皇帝将三口铡刀为御铡三刀赐给包拯使用,三口铡刀由先斩

历史上真实的商朝服饰是怎样的

电视剧《封神榜》中的服饰与商朝符合吗?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根本不符合,商朝虽然科技生产水平比夏朝高出许多,但是也没有电视剧里面那样华贵啦!那么真实的商朝服饰特点是怎样的呢?我国的服饰图案经历了千百年的发

求自创穿越短篇小说要符合历史

不知道这篇可不可以,希望能帮到你~^^~三国·丹青人说,丹青之色,百代不渝。那是个以画为生的人。谁都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道他是何方人也,又要去往何方。他自名“画痴”,说是从吴地的千山万水而来,往吴地

李自成姚雪垠,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吗

姚雪垠写的小说李自成的内容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吗不是真实的历史事实。不是正史,《李自成》基本上是姚雪垠根据历史史实写作的历史小说,在环境烘托、人物塑造上加入文学语言,同时为了符合小说创作的需要进行了一定程

历史上真有公孙策这个人吗

公孙策此人在正史中并无记载,公孙策,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文学人物,北宋开封府主簿师爷,包拯的得力助手。开封府三口铡刀的设计制造者,懂医术,心思缜密,和蔼善良,见多识广,足智多谋,人称再世诸葛。&n

能文能武 长相符合当时审美

提到《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个性如烈火、勇猛鲁莽、嫉恶如仇的“三将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最近,查阅相关史料,竟然意外发现,历史上的张飞与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张飞大相径庭,他非但

能文能武长相真的符合当时审美

提到《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个性如烈火、勇猛鲁莽、嫉恶如仇的“三将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最近,查阅相关史料,竟然意外发现,历史上的张飞与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张飞大相径庭,他非但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当中,谁最不符合标准

古代没有整容术,化妆的技术也远不及现代,倾国倾城的容貌是与生俱来的,绝对的纯天然美女。客观来说,仅历史上有名有姓的美女,都不会低于几百位,才貌双绝之人也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