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该如何做,才能守住祖宗基业

Posted 文官

篇首语: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崇祯该如何做,才能守住祖宗基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崇祯该如何做,才能守住祖宗基业

1627年,时年18岁的信王朱由检继承大明帝国宝座,成为一代年轻帝王,并信誓旦旦要实现中兴。然而,崇祯继承的是破烂不堪,濒临破产的「 ”企业”,关外女真虎视耽耽,关内农民军纵横中原各地,东南沿海西方殖民者不时骚扰;文官集团腐朽没落,阉党余孽残害忠良;卫所制度名存实亡,军队战斗力下降;饥荒频仍,农业减产。面对如此困局,没有帝王培养空间的崇祯心急如焚,做事操之过急,政策常摇摆不定,大明帝国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1644年4月,守军打开北京城门,迎接闯王李自成,崇祯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 ​对于大明帝国灭亡,后世深感惋惜,认为本可以复兴的王朝,硬是被崇祯一手玩得稀巴烂。其实,崇祯上台时,手头掌握的牌不可谓不好,对手也远没想象中那么强大,复兴帝国也并非不可能。那么,从现代人眼光去看,崇祯如何做,才能守住祖宗基业呢? 01.培植下一个「 ”魏忠贤”,对抗文官集团,给自己挡枪 如今许多人都说,崇祯诛杀魏忠贤是一个巨大错误,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大明帝国灭亡,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对。魏忠贤嚣张跋扈,擅权自为,不利于新皇崇祯树立权威,被收拾是必然结果,可不能将以魏忠贤为首的「 ”阉党”打压得太过,让其喘不过气来。为啥呢?道理很简单,宦官是依附于皇权的寄生物,与皇帝站在同一条战线,是对付文官集团的一把利器。文官集团,自我标榜孔孟后人,常以「 ”劝谏”为名与皇帝对着干,干扰政务推行,有时还以辞职威胁,消极怠工,迫使皇帝让步,崇祯就深受其害。所以,崇祯不能将宦官集团往死里打,不能事事依着东林党,受其摆布,而是应该培养下一个「 ”魏忠贤”,让其与文官集团对着干,为自己挡枪。如此一来,既可以避免与文官集团直接冲突,又可以让文官集团出于利益考虑,支持皇帝决策,以增强对付宦官筹码。换句话说,崇祯应该玩「 ”平衡术”,不能过度打压一方,也不能过度重用一方,尤其是后来被证明遇到危险则变节的这帮东林党。 ​02.将手伸向东南,向工商业阶层征税,解决紧迫的财政问题 俗话说:「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打仗和做事都离不开「 ”钱”,没有钱一切都是白搭。崇祯在位17年,财政问题从来就没得到解决或者说缓解过,最后活活被「 ”钱”整死了。例如,李自成兵临城下时,说给百万白银犒军,便撤退回陕西,还愿意出兵辽东剿灭女真,然而崇祯却拿不出这笔钱。那么,是大明没钱吗?拿不出这百万白银吗?非也,大明不缺钱,只是钱不在国家手里而是在东南富户哪里。想想李自成进京时,短时间内从官员手中弄出7000万;高杰、刘良佐等江北军队想进扬州驻扎,市民为了免受兵扰,自愿拿出百万白银犒军。所以,解决财政问题,可以向东南富户征税。考虑到这些富户背后是文官集团,所以征税得让宦官出马。此外,对于那些富可敌国且作恶多端的官僚、富商,则让宦官收集证据,而后抄家充入国库。 ​03.加强遵化、蓟门、古北口、喜峰关一带防线,扶植蒙古对抗后金 从军事角度来说,对大明威胁最大的是东北关外女真,而当时明军又不具备与其野战之能力。所以,崇祯得如此操作,在财政充足(从东南弄到)之基础上安抚好北方饥民缓解国内矛盾,而后在遵化、蓟门、古北口、喜峰关一带修筑防线,配置红夷大炮与西南狼兵,防止敌军破关而入。同时,重点扶植蒙古林丹汗,以财力支持其对抗皇太极,让两者相互厮杀。对于早就不满皇太极的阿敏、莽古尔泰这两大贝勒,则想办法争取拉拢,如给予他俩封王许诺,给予互市权力等,在后金内部制造矛盾。要知道,阿敏与其父亲舒尔哈齐一样,早就想自立为王,可实力不济,不得不受制于努尔哈赤家族罢了。遵化防线巩固,强大的林丹汗存在,以及内部矛盾重重,再加上关宁军牵制,皇太极想绕道蒙古南下劫掠中原,无异于痴人说梦。 ​04.用人不疑,组建强大文武班底,充分发挥各自才干,荡平女真、李闯 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守住祖宗基业,崇祯必须组建起强大的文武班底,作为中兴帝国之基石。崇祯即位时,文臣武将众多,阵容相当豪华,孙承宗、杨嗣昌、洪承畴、袁可立、袁崇焕、满桂、赵率教、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等等,无不是当时优秀人才。当然,他们能发挥自己作用,前提是崇祯要用人不疑,放手放权让他们去干,而不是政策摇摆不定,事事犹豫不决,坑死了这些人才。强大文武班底组建后,整顿军队,着手对付关外女真与中原农民军,一一将其摆平。有财政赈灾,北方饥民数量大大减少,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折腾不起来,容易快速搞定。关外女真呢?林丹汗牵制,阿敏、莽古尔泰等在内部闹事,皇太极也难以做大。可女真封建化程度较高,皇太极又雄心勃勃,所以对明朝还是存在威胁。为此,崇祯应该让孙承宗统筹规划作战方案,洪承畴督师,袁崇焕镇守大后方,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曹变蛟、满桂充当前锋大将,袁可立率水师协助,出关消灭皇太极,将其打残,再现「 ”成化犁庭”之辉煌。 ​总而言之,崇祯即位时,手中还是有一副好牌,局势也并非烂到不可收拾之地步。若想守住祖宗基业,崇祯必须在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之间维持平衡,而后方能将手伸向以文官集团为靠山的东南富户,征收商税来缓解由财政紧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待到内部稳定后,再着手解决关外女真问题,消除隐患。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相关参考

周康王姬钊简介,是守住祖先基业的勤政皇帝,创有成康之治

周康王姬钊,姓姬名钊,生卒年不详。汉族,成王子,成王死后继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毕原。姬钊继位时,召公、毕公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登基仪式。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

三国时期这位皇帝荒淫好色,把祖宗留下的基业全部败光

三国时期,三国鼎立,可谓是人才济济,但是有这样一位皇帝却生性专横残暴,荒淫无度,最后败掉了祖宗留下的大好江山导致亡国,他就是三国时期吴国最后一个皇帝孙浩。  孙浩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

孙权知人善任重用降臣潘浚

  三国时期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大帝。虽然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但在动荡的时局中,要想守住基业并非易事。孙权能成就帝业,成为明君,所凭借的一条就是知人善任。  比如孙权收降

蔡阳力大无穷被称刀祖宗 关羽靠耍诈偷袭才能杀他

历史上有很多英雄,比如在三国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牛人,很多了不起的武将,很多谋划天下的谋士,可是三国中也有很多小人物,他们也是存在于那个时代,他们也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下面我们来看看《三国演义》中的

此人是明朝救星,却被百姓骂作卖国贼,300年后袁世凯认他做祖宗

在明末抗清将领中,袁崇焕战功可能不是最突出的那个,但绝对是知名度最高的。35岁中进士,在明熹宗面前夸下海口:给我足够钱粮,山海关我一个人就能守住。事实证明他忽悠住了朝廷,孙承宗提拔他镇守辽东,先后取得

如果崇祯不选择自杀,而是向李自成投降,他会有怎样的结局

明朝的灭亡时间为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也是在这一年,许多人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明亡于李自成之手,并非清朝直接取而代之。假设李自成不捣乱,就算明军不是满清八旗军的对手,至少能够继续守住关隘一段时间,也

勤政的崇祯帝,却只用了17年时间,就葬送明朝三百年江山

“朕自即位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容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盘据朕尸,勿伤公民一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33岁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

勤政的崇祯帝,却只用了17年时间,就葬送明朝三百年江山

“朕自即位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容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盘据朕尸,勿伤公民一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33岁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

大清全民腐败

“大清全民都腐败”1889年4月,荒尾精向日本参谋本部递交了乐善堂间谍们的第一份重要成果:有关中国大势的分析报告--《复命书》。这份报告认为,清国的“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

大清全民都腐败

1889年4月,荒尾精向日本参谋本部递交了乐善堂间谍们的第一份重要成果:有关中国大势的分析报告--《复命书》。这份报告认为,清国的上下腐败已达极点,纲纪松弛,官吏逞私,祖宗基业殆尽倾颓。而中日两国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