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冲锋时,机枪就在身后射击,真不怕打中自己人
Posted 机枪
篇首语:一个人必须学习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相处,不然生活何其孤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士兵冲锋时,机枪就在身后射击,真不怕打中自己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士兵冲锋时,机枪就在身后射击,真不怕打中自己人
【军武次位面】枪骑兵 军迷朋友都也喜欢看战争片,经常会在影片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战斗中,一方军队发起进攻,士兵们向前冲锋时,总会有几挺轻重机枪猛烈开火,担任掩护士兵冲锋的任务。 一般人看看只是觉得热闹也就罢了,可是有些有心的朋友,却会由此萌生一个疑问:"这些机枪在士兵身后这样猛烈的射击,难道不会伤及前面的己方士兵吗?" 战场上情况复杂多变、混乱不堪,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这种误伤也是时常会有的。 听了这么一说,一些朋友大概会惊诧:"那怎么行,那样谁还敢再冲锋陷阵了!?没有见到敌人呢,先被自己人从背后打死,太屈辱了!" 其实大可不必过度担忧,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很少发生的,因为军事战术上是有办法避免这种误伤现象出现的。 首先,任何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都会经常进行各种战术演练的,士兵冲锋并非一窝蜂毫无章法的乱冲乱撞,而是有队形、有互动的次第冲锋。总是一部分士兵卧倒射击掩护,另一部分士兵冲锋,而后反转角色,冲锋的卧倒掩护,卧倒的发起冲锋,交替进行。所以冲锋队形是非常有次序的,并非到处人头攒动的"人海战术",留给机枪手就有足够的空间。 而且越临近敌方阵地,冲锋的士兵都很少再持站立姿态,而是匍匐前进的姿态,这样就不会干扰阻挡身后掩护机枪的射击。 其次,机枪手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除了对武器操作的熟练和射击技巧的训练外,一名合格的机枪手,其实和一名优秀狙击手一样,是必须具备选择最佳有利地形的能力,而不是随随便便在哪里架起机枪就可以"突突突"的。 一般冲锋的时候,机枪会选择地势较高处作为火力点,这样不仅视野开阔,而且不会对自己一方士兵造成误伤。 除此外,机枪手还会选择冲锋队形的两翼作为射击位。这样机枪的射击面就可以避开冲锋队形了。 冲锋时刻,掩护的机枪主要任务是压制敌方火力点,所以射击也非扇面扫射,而是点、线式射击,这和担任阻击敌军时放开了四面扫射是极为不同的。所以,机枪和冲锋的士兵都是有各自战术,能够有效规避相互误伤的。 但是,战斗毕竟是非常激烈和混乱的,更多战场环境是非常复杂的,还难像战术演练时那样"泾渭分明""有条不紊"的进行,难免打着打着就呈现"胶着状态",冲锋士兵乱哄哄挡住机枪视野的场面也在所难免。 这个时候,就是考验一名机枪手技术和良心的重要时刻了。技术高超的机枪手,这个时刻就会采用一种非常的射击技巧——"超越式射击"。 何为超越式射击,这是一种非常高难度的射击技术,特征就是不再是平射,而采用一定仰角的"抛物线式射击"。就如同古代弓箭手一样,无论弓箭还是枪械,平射都是精度和可操作性最好的,但是弓箭的射程是很短的,能够平射取敌性命的射程更短,所以大多数时刻,弓箭手必须抬高仰角,将箭镞以抛物线轨迹射向敌人。这就非常难以把握准确度,必须长期训练才能磨炼出一种"直觉力",凭这种直觉而非"三点一线"式的瞄准,将箭镞以抛物线轨迹发射出去而能射中敌人。 "超越式射击"也是这种模式,抬高仰角,就能避开前方己方士兵,而将子弹以抛物线轨迹射向敌人。这也需要专门的训练,另外也必须在射击的开始阶段,进行一下"试射",根据子弹落点判明应该采取的角度。就像园丁用水枪浇花一样,先调适一下,把握住了水柱落点以后,就可以精准的随意仰射了,也可以轻松做到能想浇哪一株浇哪一株。相关参考
碉堡是战场上常见的一种防御工事,通常是交战中的一方处于防守时,会在高地上修建大量的碉堡,用以阻挡敌人的进攻。比如二战时期,德军由于空军力量的薄弱,因此在战场上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在这样的状况下,德
历史上,孙策临死时,叫来年仅十七岁的弟弟孙权,要他继承自己独霸江东的未竟之业。当时少不更事的孙权毫无主见,只会啼哭。孙策极力鼓励道:“与他人两阵间冲锋陷阵,你不如我;举贤任能,知人善任,保有江东,我不
索姆河战役被称为是一战中最血腥的战役。在这场持续了近5个月的战役中,英法联军共计死伤79万余人。其中英军死伤45万余人,法军死伤34万余人。另外,德军也损失了54万余人。参战双方共计死伤高达134万余
笔者在整理一组抗战老照片,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抗战中,中国士兵身上无一例外地都带有两颗手榴弹,而同一时期的日军却几乎没有。胸前挂手榴弹,难道不怕子弹打中发生殉爆吗?于是,笔者去查了一下缘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德国士兵在42千米的阵地上架设了240挺MG08马克沁机枪,对着冲锋的英法联军疯狂扫射,每个机枪阵地正面都留下了一地尸体。1916年7月1日这天,共计5.7万人倒在了马克沁M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战争的排场,士兵们骁勇善战,络续的攻城掠地。然则若是真的在古代,士兵们为什么明知是九死平生,还这么有勇气去向前冲锋陷阵。尤其是在前排的士兵们,岂非他们真的不怕牺牲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战争的排场,士兵们骁勇善战,络续的攻城掠地。然则若是真的在古代,士兵们为什么明知是九死平生,还这么有勇气去向前冲锋陷阵。尤其是在前排的士兵们,岂非他们真的不怕牺牲
大家知道,二战时纳粹德国的陆军非常的强大,在战争实期曾经打得欧洲各国节节败退。即便是被我们称为“战斗民族”的苏联也差一点败亡。一名军官在指挥机枪射击关于德国陆军为什么会这么强大,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
有不少网友私信问我:二战中日本为何不用冲锋枪?首先武器要适应战场的战术需要。日军在二战主要战场就是我国战场和南洋战场。在我国战场,日军其实也用不上冲锋枪,掷弹筒,步兵山炮加机枪的组合,就可以可以拥有绝
核心提示:长征开始时,中央红军总人数为8.68万人,仅装备步马枪29153支,山炮、迫击炮38门,重机枪357挺,轻机枪322挺,手枪3141支,冲锋枪271支,武器装配率不及40%。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