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巨浪不仅席卷内地18省,也冲垮了东北的边防

Posted 沙俄

篇首语: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的巨浪不仅席卷内地18省,也冲垮了东北的边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平天国的巨浪不仅席卷内地18省,也冲垮了东北的边防

1850年洪秀全等人在广西金田举起了反清大旗,1853年定都南京建立天平天国,至1864年被清军攻灭。十四年间天平天国掀起的巨浪席卷十八省,不仅给内地的经济社会造成极大破坏,也冲垮了远隔千里的东北边防。 ⒈ 1644年满清定鼎北京,八旗兵丁、满洲贵族及其家奴,大都"从龙入关",东北变得人烟稀少,清廷设"盛京总管"一职管辖东北全境。 顺治三年盛京总管改名为盛京将军;顺治十年新设了宁古塔将军,把东北划成两个行政区;康熙22年为应对沙俄在黑龙江流域的入侵,又单设了黑龙江将军。 东北将军统辖东北的军制和政务,同时兼管中央设在东北的机构,这种管理体制延续了将近300年。 清代东北军队由盛京兵部衙门及三将军衙门的兵司统领,兵制主要是驻防八旗兵,也包括蒙古和汉族八旗。截止到道光二十年(1840年),东北共有额设官兵3.53万人,驻44处。 此时东北三将军衙门管辖着东起额尔古纳河,西至日本海,北到外兴安岭,南到山海关,面积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区域,3万多人的军队分散各地,面对沙俄的南侵和朝鲜的蚕食,本就捉襟见肘,边疆危机空前严重,而天平天国运动则成了踹倒这道篱笆的最后一脚。 清代疆域(东北绿色区域是黑龙江) ⒉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发动了北伐和西征,把战争推向北方。 清廷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地位,从全国各地抽调军力、物力镇压太平军,首当其冲就是东北。 东北禁封多年,地广人稀,八旗制兵中骑兵比例比较高,"三省马队官兵,夙称劲旅"。 从1852年开始,东北军队就源源不断的开往关内,其中就有著名的僧格林沁蒙古骑兵。 僧格林沁 本来按规定,出征者应该是现役成年兵丁,但经常年大量征调,额兵数目不足,只能用未入伍或未成年的余丁(满语叫西丹)充数,以至于到同治元年,西丹大量外逃,仅黑龙江就逃走7000多名。 存营西丹"技艺娴熟者实属乏人,十五六岁者皆派选,仍不敷额。" 。只能把务农、打牲、驿卒等"向不与旗丁一体当差"的屯丁、站丁,甚至把东北流民都组织起来编入军队,这些未经训练毫无战斗力的人,上了战场伤亡之大可想可知了。 征调官兵除极少数在作战中立功挤进统治阶层的之外,多数"亡于战阵",吉林将军铭安在奏报中感慨到:"自咸丰二年(1852年),征调频繁,官弁兵丁效命沙场者,十居七八;生还故里者,十仅二三。"就连彪悍的僧格林沁也在山东战死,随他入关的2万蒙古骑兵也少有生还者。 僧格林沁葬礼 在咸丰、同治年间,仅黑龙江一省就奉调出兵累计44次,总人数36397人,吉林奉天两省数量更多。到了同治六年(1867年),黑龙江省额兵仅存5300人,多数是老弱病残,"内有出征补甲伤兵撤回疲弱者"。 就这点残兵却要在沙俄的虎视眈眈下,守护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⒊ 频繁的征调,造成东北人口凋零,家室穷苦,这直接导致了自1852年起东北农民的不断反抗直至1860年的农民起义。东北军队本来就数量大减、素质下降,又要抽调力量剿灭农民军,边境安全已经顾不上了。到咸丰七年,东北地区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事实上有国无防。 祸不单行,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8年,英法攻陷天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沙俄除了和英法美获得一样的在华特权外,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还以"助华防英、调停有功"为由与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要求 "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更以最后通谍的方式武力威胁,在黑龙江沿岸不断用炮火示威。"奕山怖惧,亦不愿轻启边关战端",于是沙俄迫使奕山签订了《瑷珲条约》。 奕山画像 《瑷珲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的一小块地区(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由于条约太过苛刻和无耻,清政府没有批准《瑷珲条约》,并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 奕山后来为自己的行为做了一些辩护,实事求是的讲,有些确属无奈。沙俄为攫取黑龙江流域处心积虑准备了100多年,以奕山手里掌握的力量,很难改变最后结果。 1860年6月英法联军再度进占天津,并向北京进攻。9月僧格林沁率领精锐蒙古骑兵和英法联军在八里桥激战,大败。10月13日联军攻入北京,抢劫焚毁了圆明园。 更加无耻的是,英法联军竟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谈判代表恭亲王奕订立《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清廷刀架脖子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奕只得签下了中国近代最屈辱的条约。 没有参战的俄国却以调停人身份获得了最大利益,不仅让清朝承认了《瑷珲条约》的有效性,还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东北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⒋ 太平天国运动在多个领域非常深刻得影响了近代中国。东北失地的根本原因是清朝国力的衰弱以及愚蠢的边疆政策,但太平天国确实极大消耗了大清国的人力和军费,致使列强得以在中国更加肆意横行,客观上也造成了东北地区兵枯粮绝,面对侵略没有回旋余地,这也是沙俄得寸进尺、变本加厉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参考

一次 ”冲动的惩罚”,却是太平天国败亡之始

作为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也是最为成熟的旧式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各方研究之焦点。这场历时14年,席卷全国14省,攻略500余坐城市,一度将大清推向灭亡边缘的农民起义,为何会失败

外国势力各怀鬼胎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实行

关东、奉天、东四省、东九省,东北的区域概念是怎样形成的

  这里是东北  说到东北,我们习惯上称之为“东三省”或“东北三省”,通常就是指现在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适合种大豆、玉米等作物;吉林以山品出名,辽宁果蔬农杂为经济来源。  东北物华天宝,人

吉林省四百年来的省会变迁史,更见证其如何变成了内陆省

今天丸子要为大家讲的东北三省之一的吉林省的省会变迁历史。众所周知,东北是当年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所以区别于内陆各省的建制采用“军府制”,最早东北主要设置为盛京总管,统率八旗镇守东北全境,而后逐步划分

清军为打败太平天国,损失到底有多惨重

太平天国起义历经十四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它必然有其存在的依据。而在征讨太平军的战争中,清军内部也损失巨大。为了对付天平军,咸丰、同治皇帝也是做了很大的努力,清军自巡抚以下,十四年来死伤官吏不计其数,今

清军为打败太平天国,损失到底有多惨重

太平天国起义历经十四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它必然有其存在的依据。而在征讨太平军的战争中,清军内部也损失巨大。为了对付天平军,咸丰、同治皇帝也是做了很大的努力,清军自巡抚以下,十四年来死伤官吏不计其数,今

为什么说奉天具有控扼东北三省发展的重要作用

奉天明清之际即为奉天省省会所在地,控扼东北三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06年,由盛京将军赵尔巽主导,奉天自行对外开放,成为自开商埠之一。这种自开商埠多模仿“约开商埠”的做法,在城市中心或周边划出一块数

清朝省級行政區變遷,康熙時18個省,滅亡前多了4個省

清朝入關後,就已經沒有退路,他們必須擴張領土,佔領天下。而在佔領過程中,如何鞏固統治,成爲一件頭等大事。短時間而言,可以派遣軍隊駐紮。但長時間來說,需要制度和法律。在確立這套制度的過程中,有兩點極爲關

坚持18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起义运动

>  创立教派  在广东花县北面山区,有个荒凉的小村庄,名叫福源水。1814年1月1日,在这个村庄的一位姓洪的普通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取名为洪仁坤,这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洪秀全。洪秀全父亲名叫

追寻中国边患的历史,你会有惊人的发现

一提起「”边患”,很多人都认为是指中原汉族政权的边患,其实中国的边患在每个历史朝代都存在,即便是少数民族王朝也存在令人头疼的边患,边患可谓伴随着中国封建历史一直不断变化发展,甚至早在封建历史之前,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