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漏锋芒还是德不配位
Posted 武士
篇首语:成功由大量的失误铸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漏锋芒还是德不配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漏锋芒还是德不配位
作为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德川家康其人始终活跃在公众视野里。关于德川家康,后世也好,战国当代也好,都对他有很多评价。但不约而同的,这些评价大都是负面的。有人说是老狐狸,是心机深沉者,是投机取巧者,是如刘邦一样忍辱负重之人…… 从这些评价中,我们不难看出日本人其实是真的不喜欢德川家康,也觉得,德川家康配不上「 ”战国三英杰”这个名号,更不配终结乱世。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德川家康究竟为什么这么天怒人怨,被这么多人所厌弃。 一.争议:统一日本——是否真的德不配位 人们对于德川家康最大的不满,应当就是在战国时代的最后,既不是被寄予众望的织田信长终结乱世,也不是最得民心的丰臣秀吉顺利掌管天下,而是由躺着谋得天下的德川家康开启了日本历史的新纪元。如果将这段历史与我国战国时期作对比的话,毫无疑问信长和秀吉就是由项羽分裂出的个体,而德川家康就是刘邦——虽然最终谋得了天下,但德不配位而被世人所厌弃。 德川家康与刘邦真的处境相同吗?其实也不尽然。众所周知,这二位都是靠着自己的臣子一次次谋得的胜利,最终获得成功。但二者不同的是,刘邦这个人,确实是除了识人之外没有其他真正的本事了,甚至还屡次给自己的臣子扯后腿;而德川家康则不然,家康是战国时期一位很有名气的大名,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或许有人会质疑,两个同样倚靠臣子的人,为什么说德川家康就有真本事,刘邦就没有?这还是因为日本的情况与我国古代不符。在日本战国时期,集团首领就是真正的首脑,掌有所属武力集团的所有权利。为什么说是武力集团呢?这是因为日本特有的武士文化所决定的。 尽管现代的武士文化在江户时代才彻底成型,但实际上在此之前数百年,日本政府就沦为了武士阶层的根据地。天皇成为了一个摆设,武士才是真正握有权力的人。而当这种制度延续到战国时代,就使得各方大名绝大部分都是武士出身。 因此,德川家康首先作为武士,他的武力值是值得肯定的。关于政治能力,这里暂时先不予评价。而他的军事能力,从关原之役、大阪夏之阵等都得到了充分地证明,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军事家。只是信长的光芒太耀眼,耀眼到四百年后的今天,仍旧令世人为他的死亡而痛心、惋惜。因此,战国时代太多的杰出、优秀的军事家,都被遮掩在信长的光芒下,无法翻身。 所以至少从个人魅力和军事能力上来看,德川家康并非不是最后胜者的最佳人选之一。 二.德川家康的心机:政治能力 说起德川家康在政治方面的作为,我们就必须提到他的少年时代。家康本姓松平,先祖曾是三河国的地方土豪。到了家康的父辈,,家族已式微,东有今川义元,西有织田氏,夹在两大强国之间,松平家如履薄冰,为了生存,竹千代(家康的幼名)只得远离家乡到大国做人质。 六岁到八岁期间在织田家做人质,八岁到十岁在今川家做人质。可以说,幼年时期的两段人质生活,决定了家康日后的隐忍的行事风格。 信长在桶狭间彻底击败今川义元时,竹千代正是十九岁,就在这一年,他终于恢复了自由身。而在信长身死秀吉即将成为天下人时,德川家康已经四十一岁了。这个时候,家康已在秀吉手下二十年,已经极大程度上获得了秀吉的信任,并成为五大老的元首。 原本人们会以为,丰臣秀吉会就此统治下去,从此开辟一个丰臣幕府,毕竟他已位及关白。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秀吉晚年会如此大乱阵脚。先是五大老的设立,随后又是打响了侵略朝鲜的战争。这一系列行为给了德川家康崛起的机会。 家康自幼年起被迫养成的隐忍性格在这个时候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秀吉麾下蛰伏的数十年间,德川家康一面向秀吉示忠获取信任(否则也不会成为五大老的成员之一),一面暗地里收敛钱财,培养自己的势力。 当秀吉出现颓势时,德川家康也将崛起摆到了明面上,他与秀吉小范围约战长久手。在此地,德川家康大败秀吉军,并斩杀了秀吉麾下一员勇将池田恒兴。自此,德川家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逼迫的秀吉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这个时候,秀吉已经注意到了家康崛起的势头,但是此时的他已经无力阻止了。 在这之后,家康做下的最正确的政治决定就是没有参与到秀吉的侵朝战争中,现在我们不得不感叹家康的明智。侵朝战争大败而归,秀吉势力受到重创;家康却在这四年间培植自己的势力,通过各种和平方式赚取钱财,此消彼长下,德川家的崛起势在必行,夺取天下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家康在开启争霸之路时,每占领一块新的土地一座新的城池时,他并没有急着继续向前开拓,而是在地方施行改革,巩固自己的统治。 三.最大的败笔:德川家康的失败统治 无论从政治决策还是军事能力上来看,家康都是一个很合格的领导者。因此我觉得,家康真正被后人厌弃的原因,是他统一日本后施行的政治举措。 一般来说,乱世结束后都会开启一个新的纪元,无论是制度还是其他方面。而家康在统一之后,却几乎没有做出推动日本发展的举措,身份地位将每个人死死地限制在一个狭窄的坚固的牢笼里。 他所有的决策都是紧密围绕着幕府施行的,一切决定都只为了发展幕府而非百姓。家康严格控制着民间的发展,一旦任何一方面有超过幕府的迹象,家康都会及时地、死死地将他们扼死在牢笼中。 可以说,德川幕府作为家康意志的延续,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甚至以儒佛合一的思想统治着臣民。 四.总结 德川家康是一个很成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有领导人所需要的隐忍,也有崛起和打破局势的魄力。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革命家。他拥有了足够的夺取江山、成为天下人的能力,但他没有成为国家元首的自觉和正确的推动国民发展的举措。所以,现在看来,家康似乎真的不适合成为最后的赢家。 参考书目: [1]樱雪丸:《史上最强日本史》,凤凰出版社,2010 [2]娄贵书:《日本武士兴亡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茂吕美耶:《战国日本1:时间的滋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司马辽太郎:《德川家康:霸王之家》,重庆出版社,2009 [5]津本阳:《德川家康》,花山文艺出版社,2010相关参考
1998年9月,一艘满载着中国古代文物的沉船,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的「”勿里洞岛”海域被发现。发现者德国人沃特法根据船上满载的中国文物推测这是一艘中国船,但是他将船上的木板送去研究
这个事情能够瞒住,有两个条件。第一,张作霖被炸后,并没有立即死在现场。这个条件至关重要。因为日本关东军在埋好炸药后,直至炸药引爆,把张张作霖的专列炸翻,他们一直是在远处监视着的。如果张作霖直接被炸得四
这个事情能够瞒住,有两个条件。第一,张作霖被炸后,并没有立即死在现场。这个条件至关重要。因为日本关东军在埋好炸药后,直至炸药引爆,把张张作霖的专列炸翻,他们一直是在远处监视着的。如果张作霖直接被炸得四
1.锋芒毕露成就大事的人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瓒示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2、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锋芒毕露。杨振宁《邓稼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课)3、华而实《汉衣冠》二
欢迎关注《写乎》,您的足迹就是《写乎》!作者必看:采用即有稿酬,每月6000元等着您:《阅读悦读》作者奖励标准(2019年第一版)和征稿选题作者:张东晓罗隐,隐的住满腔的酸楚,隐不住一身的锋芒。采得百
少年项羽少年时便锋芒毕露了,有谁知道少年项羽的早期经历项羽少年时就跟着叔父学剑了,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弟子,也都非常害怕项羽。项羽在少年时便锋芒毕露了,想知道更多少年项羽的早期经
在群雄割据天下的龙争虎斗中,从众多的军事力量中脱颖而出、令人刮目相看的就是曹操。>> 曹操(155—220),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家庭。>>
“东北王”张作霖出身土匪,大字不识一个,脏话不离口,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老粗”。然而张作霖却粗中有细,善于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锋芒,最终完成了从土匪到国家元首的伟业。满清王朝灭亡后,袁世凯成为了大总统
一第二次大辱,曾国藩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余初为京师权贵所唾骂”,一种是“庚戌年上日讲疏内,画一图甚陋,九卿中无人不冷笑而薄之。”这讲起来就要费些笔墨了。曾国藩的京官生涯,仅从升迁角度看,是一帆风顺的
东汉末期,北方内战连连,外患并未停止。但自从一个人问世后,胡人纷纷避其锋芒,很少再犯中原,无论匈奴还是东胡,明显老实下来。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先为汉相、后为魏武帝的曹操。曹操在东汉末年立足北方、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