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太庙祭祖,当看到祭祀的器皿后,宋太祖忙问手下那是什么
Posted 祭祀
篇首语: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在不幸中考察他。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在太庙祭祖,当看到祭祀的器皿后,宋太祖忙问手下那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次在太庙祭祖,当看到祭祀的器皿后,宋太祖忙问手下那是什么
祭祀,从诞生至今,在中国的文化与传统中,就可谓举足轻重。在封建社会,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及祖先的崇拜,人们渴望神灵对自己新生活作出指点,从而降福免灾,一来二去,遂产生了祭祀的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显德七年(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成立了宋朝。在诸事准备妥当后,按照惯例,赵匡胤也渴望得到天地的允许及祖先的指点,于是在礼官的带领下,开始了他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祭祀。 按照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 ”上亲郊郊庙,册文皆曰「 ”恭荐歳事”。先景灵宫,谓之「 ”朝献”;次太庙,谓之「 ”朝飨”;末乃有事于南郊。”即唐宋时期皇帝祭祀天地祖宗,皆先是到景灵宫,然后到太庙,最后到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太庙,皇帝家族历代祖先灵位摆放的地方,南郊则是祭祀天地的地方,景灵宫却是宋真宗为了让赵宋朝廷更有面子,遵循大臣提出的黄帝也姓赵,是赵氏最初的祖先。于是,宋真宗在仙源县修建了景灵宫来祭祀黄帝。 对于宋太祖赵匡胤来说,自然就没了这景灵宫祭祀这一环节。第一站,宋太祖在礼官的引领下来到了太庙。对于这个地方,还真是当上了皇帝,才知道其礼节之复杂。赵匡胤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在礼官的提示下,他一步步照做着,猛然一抬头,他有些懵了。 只见祭祀台上,满满装着祭品的四个器皿,自己从未见过,耐不住疑惑,赵匡胤忙向左右询问道:「 ”此等何物也?”左右低声回答道:「 ”笾豆逦簋(biān dòu fǔ guǐ),古时传下来的祭祀器皿。笾和豆,古代祭祀及宴会时常用的,竹制为笾,木制为豆。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 赵匡胤似懂非懂,点了一下头,又感慨,想自己乱世英雄,出入战场倒无所不能,这些礼节当真还要学的还有太多。他思索着,正准备祭拜,忽又想到:这祭祖,乃祭祀祖先,这祭祀器皿我都不认识,何况我的祖先呢? 于是赵匡胤笑问左右道:「 ”吾祖宗宁识此?”左右听后一愣,无言对答。赵匡胤略一思索,暂停了祭祀,吩咐将「 ”笾豆逦簋”撤走,转而「 ”进常膳如平生”,即用平常的食物器皿来祭祀。待这些平常的食物摆上后,赵匡胤却又有些犹豫了:想自己现在是天子,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着不同的象征,撤掉古代流传下来祭祀器皿,岂不不妥? 「 ”古礼亦不可废也,将「 ”笾豆逦簋”复旧摆上。”赵匡胤一声令下,礼官们又将器皿复原。遵照古时礼节,宋太祖完成了宗庙之祭,临走时,又交待左右:「 ”却设向来礼器,俾儒士行礼。”礼官一听,双眼发亮,于是又询问宋太祖:「 ”案唐天宝中享太庙,礼料外,每室加常食一牙盘。五代以来,遂废其礼。今请如唐故事。”宋太祖听后,应允了。 对于这些礼器的运用与摆放,又及礼官提及的「 ”每室加常食一牙盘”,宋太祖自然不懂,他甚至内心有些抵触,但从自己的身份,他毅然选择遵从先例。此等态度,得到了北宋著名理学家邵康节的高度评价:「 ”太祖皇帝其于礼也,可谓达古今之宜矣。”以当朝的大家来评论当朝的领袖,这不凡有些拍马嫌疑,但从宋太祖赵匡胤对待祭礼的心智上来看,即使如今,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体他那可贵的帝王品质:屈己从众,舍己从俗。相关参考
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功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清朝太庙前殿为祭祀主殿,中殿供奉努尔哈赤以下历代帝后神龛,中殿后界供奉努尔哈赤以上四世先祖。前殿东庑以功勋王公配
活死人墓,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埋葬活人的墓,在贵州就存在着这样的活死人墓,村里的人不仅不反感,还会每年都去祭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活死人墓呢?原来这里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贵州镇宁县有一个叫蒙正的村落,村里...
活死人墓,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埋葬活人的墓,在贵州就存在着这样的活死人墓,村里的人不仅不反感,还会每年都去祭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活死人墓呢?原来这里还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贵州镇宁县有一个叫蒙正的村落,村里...
太庙在古代就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可见,祭祀祖先是头等大事,但是,在蒙古元朝,世祖忽必烈之前,蒙古人却没有宗庙观念。当然,并不是说蒙古人没有祭祀祖先的习俗,而是他们没有设神主祭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供奉本朝历代帝王及其先祖的太庙是帝王祭祀的重要场合。后来,宗室、功臣经过皇帝批准后也可以将他们的神位供奉于太庙之中,称为「”配享太庙”,以示殊荣。魏明帝时,先后有26位功臣得
成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春秋时期,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有人讥笑他来到太庙,什
南朝皇帝宗庙禘、祫(殷)祭祖礼制考论 古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祖先崇拜在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领域处于显赫地位。自先秦时起,作为祭祀祖先的礼制性场所的宗庙,逐渐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在宗
配享太庙-清朝十四位王爷和十二位大臣获此最高荣誉,仅一位汉人
北京太庙太庙,是供奉皇家先祖和历代皇帝灵位的祭祀场所。在清朝,皇族宗室和功劳巨大的臣子经皇帝御批后,其灵位可以供奉在太庙配殿。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被称为-配享太庙。有清一代,共有十四位王爷和十二位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重庆市江北区一块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施工,突然发现了一座古墓。专家们接到报告后,很多就赶了过来,看到此墓地的规模不是太大,“专家”本以为只是普通的古墓。令人震惊的是,居然在这座古墓中发
清朝入关后,曾有四位皇帝先后东巡,回到后金以及大清发祥地新宾、盛京谒陵祭祖。其中,康熙皇帝三次东巡祭祖;乾隆皇帝四次东巡祭祖;嘉庆皇帝两次东巡祭祖;道光皇帝一次东巡祭祖。大清皇帝们东巡祭祖时,都居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