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忽悠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写下一首千古绝唱

Posted 李白

篇首语: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白被忽悠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写下一首千古绝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李白被忽悠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写下一首千古绝唱

2、此人酒量不逊于李白,一生只留下14首诗,其中一首流传千古

李白被忽悠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写下一首千古绝唱

古代文人墨客因对现实不满或怀才不遇,便寄情于山水,别具怀抱。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稽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等,都是且行且吟的着名诗人。到了唐宋时代,“驴友”文人就更多了,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陆游等,他们的许多千古绝唱都是在漫漫旅途中写成的。

李白5岁时,从出生地西域碎叶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25岁(公元726年)离开家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终生处于漫游之中,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即今天的新疆、甘肃、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贵州、北京、重庆等18个省份。

在旅游生涯中,李白曾受骗过,但他不仅没生气,反而乐呵呵地与“骗子”交了朋友,并写下了记载他们友谊的不朽诗章。这个“骗子”就是汪伦,其因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亦千载留名。

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曾详尽地记载了这段趣事。

汪伦是唐代黟县的一位豪士,曾任泾县县令,卸任后由于留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阳家。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

这点事情难不倒汪伦,他眉头一皱,便计上心来。他挥毫写书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书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素好饮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其生活的真实写照。从汪伦的书信中闻有如此美景与佳酿,自然喜出望外,于是便欣然应邀,迫不及待地赶到了,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在这里,李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李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缎。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并又挑来两坛酒赠于李白。李白深深感激汪伦的盛意,作《赠汪伦》诗一首: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因情真意切且朗朗上口而传诵千年,成了歌颂友谊的经典之作,被后人经常所引用。汪伦亦因李白之诗句而扬名天下,名垂青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地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他感情奔放,直抒胸臆,天真自然,全无矫饰,有一种不期然而然之妙.“看似寻常最奇崛”,正所谓炫烂之极,归于平淡。《赠汪伦》正体现了李白的这种自然高妙之诗风。

此人酒量不逊于李白,一生只留下14首诗,其中一首流传千古

古代的酒文化非常浓厚,皇帝宴请群臣离不开酒,将军出征前要喝壮行酒,文人墨客聚会更少不了酒,一代枭雄曹操曾写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豪言壮语。有些时候,酒可以激起诗人的创作灵感,饮酒赋诗绝非空谈,从“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的诗句中可见一斑。

李白属于少有的“三高”人群,即才华高、剑术高、酒量高,几乎杯不离手,整天与酒相伴,他的大量诗歌都跟酒有关,比如《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等。喝酒几乎是诗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此人酒量不逊于李白,一生只留下14首诗,其中一首流传千古。

王翰,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比李白早出生十四年,算是李白的前辈。史书对王翰如此评价:才智超群,举止豪放!这一点和李白非常相似,都是性情中人,做事不拘小节。王翰二十出头进士及第,得以入朝为官,虽然职位多次变动,却基本都是长史、别驾之类的小官。

王翰家境非常好,属于典型的富二代,具体有多少家产无可考证,但我们从“枥多名马,家有妓乐”的描述中能够想象一下。前面提到他酒量比肩李白,绝不是胡乱猜测,“日与才士豪侠饮,恣为欢赏”。

后来,王翰结识并州刺史张说,两人一见如故,进而开怀畅饮,张说被王翰的才学和直爽的性格打动。张说升任为宰相后,没有忘记提拔好友王翰,并把贺知章等才子介绍给他认识。从这方面来说,张说既是王翰的知己,又是他的伯乐。

盛唐文人心中几乎都有驰骋沙场的梦想,王翰也是如此,且不说建功立业,至少有机会欣赏塞外旖旎风光,还能切身感受边关将士的不容易。有一年,边关战事再起,王翰请求随军出征,主要负责一些文职工作,朝廷批准其请求,并赐予他驾部员外郎的职位。

尽管没有上阵杀敌,但王翰看着每天都有士兵伤亡,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新的认识,醉酒之后写下平生最知名的一首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马上就要跟敌军开打,居然还想着喝葡萄酒,看似玩世不恭,甚至略带幽默,却透漏着作者对无情战争的厌恶,不由感慨“古来征战几人回”。与王翰同一时期的大诗人王之涣,也也写过一首《凉州词》,诗中名句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对于王翰和王之涣的《凉州词》,你最喜欢哪一首呢?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