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有望聚歼八旗兵,为何给皇太极洞开死生门

Posted 太极

篇首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军有望聚歼八旗兵,为何给皇太极洞开死生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军有望聚歼八旗兵,为何给皇太极洞开死生门

向敬之 1 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统右翼,莽古尔泰率左翼,分别向德胜门、广渠门发起攻击。 皇太极率代善、济尔哈朗等满蒙联军,在德胜门,击败了满桂、侯世禄的联军,胜之迅速。 莽古尔泰率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分三队阻击袁崇焕、祖大寿增援德胜门。莽古尔泰与多铎殿后,第一队阿巴泰不听指挥,扎鲁特、喀尔喀蒙古兵不守规矩,故打得更加艰难。 两次拼杀,金军夸大战果,称两翼遵从皇太极「 ”所授方略”(《满文老档》「 ”太宗皇帝”第十九册《金军击败北京德胜门外明军及其援军》),分兵进击,将明军堵在狭隘处「 ”尽歼之”,而且皇太极及时派出御前护军,将逃遁者「 ”尽斩之”,确乎有击败明军的战绩,却并没有捞到多少好处。 袁崇焕剧照 于是,皇太极准备养精蓄锐,移军南海子,伺机再攻。二十七日,双方激战于左安门外,金军遭到袁崇焕派出的炮兵猛轰而退却。三天后,袁崇焕被崇祯帝借口商议军饷传令入城,于平台召对时突然发难,逮捕下诏狱,遭到政敌围攻,很快被凌迟。 清修史书渲染,皇太极的目标达到。 2 贸然发动己巳之变的皇太极,在德胜门、广渠门、左安门几次交锋中没有捞到实惠后,之所以主动撤退,原因有四: 一、崇祯帝于十二月初一日将袁崇焕下狱,议罪磔杀,间接为皇太极日后攻明、再寻战机清除了一头庞大的拦路虎。姑且不说宁远、宁锦二役,初掌关宁军的袁崇焕,连败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倾巢来攻,仅在此次突袭明都,袁崇焕也是及时反应救援,使皇太极的八旗兵及绑架来的蒙古兵吃尽了苦头。二军鏖战,互有杀伤,袁崇焕又是两次击败金军。 二、在德胜门、广渠门二次交锋中,皇太极貌似取胜,但是打得很辛苦,也是损兵折将。就是对「 ”太宗伐明”极口颂扬的昭梿,也在《啸亭杂录》卷一中说明朝「 ”其疆圉尚强,非旦夕可溃者,得之易,守之难,不若简兵练旅以待天命可也”。在火拼中,金国太祖女婿、第一猛将扬古利,虽有「 ”率摆牙喇兵,败总兵满桂于明都城之北”,然很快陷入明军的伏击圈,扬古利「 ”复率亲军十余人溃其围,悉出之”。(《八旗通志初集》卷一百四十六《扬古利传》)一个在金国地位仅「 ”次贝勒八人下,统左翼兵,授一等总兵官世职”的大人物,想必手下也是大队人马,但在此次突围中,却只杀出了十多个亲兵。 太祖努尔哈赤 三、同明军一路打阻击战、遭遇战的,主要是袁崇焕、满桂等应诏而来的勤王师、地方军,而坚守京师的近卫师、中央军,始终是闭城固守。协理京营的戎政尚书李邦华,在一份奏疏中说:「 ”臣等初闻寇警,即尝列营城外,旌旗相望,金鼓相闻。后因朝议异同,皇上始命撤为城守计。”(《李忠肃先生集》卷四《覆奏扎营城外疏》)金兵来袭,他们最初是准备出动卫戍精锐,出城迎战,后被崇祯帝召回城内,固守京师,「 ”不设兵于近郊”。京营究竟有多少兵力?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度支奏议》卷八中,收有他为京军安排粮食的奏疏。他于崇祯二年十一月十一日,也就是金兵围城前夕,具题《酌议京军预支通粮疏》:「 ”合计三大营京军之数,共十一万三千二百有零。”六天后,他再上一份《京营城守军丁行粮给散逾期疏》:「 ”自十一月初二日军丁上城防守,通计十万六千余人。”也就是说,京营至少有「 ”十万六千余人”坚守在京师保卫战的最前沿,而且「 ”五日一支行粮”。十万京军备战,粮草准备充足,足以抗拒皇太极大军攻城。 四、从后来皇太极率大军围攻抚宁、昌黎二城,竟然在此二城无外援的情势下,连连受挫。可见,皇太极举兵来犯,兵力并不充实,邀约而来的蒙古兵也不尽力,加之在明都京师的攻坚战中,被关宁劲旅损耗了不少实力。至于清朝官修实录、官家笔记强调诸贝勒大臣争请攻城,被皇太极制止。皇太极自知实力不济,已露怯战,只是后人要为其掩饰进退失据、左右无源的窘态。 《清太宗实录》卷五记载,天聪三年「 ”十二月辛亥朔,大兵西趋良乡,经海子而南。上曰:‘诸贝勒可殿后,朕同两大贝勒在前,且猎且行,比猎至海子。’殿后左翼诸贝勒,因逐獐,驰至上前。上见之曰:‘朕以尔等殿后。是以行猎,今尔等皆前来,谁在后军耶?’前来诸贝勒奏曰:‘臣等前进诚有罪!’乞下众议,上曰:‘尔等皆孺子也,忘殿后而贪射獐。’”第二日,皇太极放纵诸贝勒率将士劫掠良乡,「 ”俘获良多”。深入明境腹地,后面恐有追兵,皇太极的所谓「 ”且猎且行”,不免为弹尽粮绝的障眼法。而奉命殿后的诸贝勒更是「 ”逐獐”为了防御明军追击的使命,也该是劫掠补给,进一步证实国内经历大灾、又在明都大战之后的金兵,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好在天命助他,袁崇焕突然下狱,祖大寿等撤退,而明军斗志遽然松懈离散,给了皇太极大军在撤退途中一路劫掠、无限俘获的机遇。 皇太极侦知敌情,寻机自退。不承想,明廷内部缠斗不休,擅杀了有通敌嫌疑但证据不足的救时良将袁崇焕,且不能调度装备精良、以逸待劳的京军迅速出战,同城外集结的各镇勤王之师,并给勤王武装及时供应补给,采取内外合力夹击金兵,彻底歼灭皇太极大军,无疑是顾此失彼而坐失了最大战机,给皇太极洞开了一扇顺利撤退后沿路劫掠、补给充足的死生门。 3 天聪三年十二月十一日,皇太极遣阿巴泰、萨哈廉致祭大金太祖武元、大定二汗时,为自己及其父努尔哈赤数番攻明辩诬,称「 ”我世守大明帝边界,以示忠信”,历数明万历帝「 ”无辜害我二祖”,偏袒「 ”理曲之叶赫”陈兵边外,「 ”屡欺我理直之满洲,致成七大恨”,迫使女真因「 ”不能相容,必欲见害”而告天兴师。皇太极继而称:「 ”我欲息兵,享太平,开诚布公,不作诡计,屡遣使议和。大明崇祯帝,更肆意欺凌我,欲索还天畀我之地,去我帝号国宝。我云天赐之地,不能退还,可去帝号称汗,不另制宝,令尔造印与我等语,彼复不从。我乃愤而发兵至此。”(《满文老档》「 ”太宗皇帝”第二十册《皇太极遣官致祭大金太祖武元、大定二汗》) 皇太极 好一副委曲求全、吊民伐罪的作秀。他还说自己不扰民、不劫掠,「 ”唯诛其军士之抗拒者,克其不降城堡”,殊不知他这次暗行「 ”诡计”,导致了无数伤害和被迫的背井离乡。 奇怪的是,至天聪十年即崇德元年,皇太极才称帝,而在天聪三年十二月,他还只是金国大汗,不存在崇祯帝命其去帝号国宝、皇太极「 ”可去帝号称汗”之事。无疑,这是后人在其称帝后,跟他来了一段后文以谀颂其大度无疆。 这是为侥幸得脱而蛰伏待发的皇太极脸上贴金。

相关参考

雄壮的满清八旗骑兵横扫一时,为何多尔衮去世之后就不行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满清八旗骑兵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单纯从战斗力来比,满清最为强盛的皇太极时期的八旗骑兵与明朝军队都只能打个平手,满清能够入关夺了明朝的江山,纯粹就是天上掉的

一个墩台、十七个明军,人形高达的八旗军加六门大炮竟攻不下来

读明末清初战争史时,清方的史料,总给人一种感觉:八旗军是战无不胜的人形高达,每每都是以极小的代价取胜。而对面的明军则是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可言。那么,历史真是这样的吗?真相到底如何?我们以崇祯十三年的

八旗子弟电影为何被禁,八旗子弟为啥是后人的警示

八旗子弟为啥是后人的警示?清朝的覆亡自然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八旗兵”的颟顸〔颟顸(mānhān)〕糊涂且马虎。腐败,也不能不说是原因之一。后来的“八旗兵”已经变得腐朽透顶,在战场上常常一触即溃。这就迫

八旗兵都那熊样了,曾国藩为什么还不敢反清

公元1844年即道光24年,尚未发达、仅为清国翰林院一讲师的曾国藩,在给朋友亡妻所写的悼词《陈岱云妻墓志铭》中,表露了自己的心迹:民各有天唯所治,焘我以生托其下,子道臣道妻道也。以义擎天譬广厦,其柱苟

绿营兵和八旗兵,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

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八旗兵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

乾隆朝仍是八旗高官 三藩之乱后尚可喜家族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在统一女真(满洲)诸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殊政权组织形式,有着兵农合一、军政合一的显著特点。入关后,为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巩固八旗制度的经济基础,清廷对作为国家统治...

乾隆朝仍是八旗高官 三藩之乱后尚可喜家族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在统一女真(满洲)诸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特殊政权组织形式,有着兵农合一、军政合一的显著特点。入关后,为加强八旗的军事职能,巩固八旗制度的经济基础,清廷对作为国家统治...

绿营兵和八旗兵名词解释,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

八旗兵和绿营兵有哪些不同?八旗兵分为驻京八旗和驻防八旗?驻京八旗也称京营八旗?禁旅八旗,分为郎卫和兵卫?驻防八旗由镶白?正红?正蓝?镶蓝?镶红等下五旗担任,分驻全国冲要城镇,以畿辅?东北?内蒙古为最多

晚清时期的八旗兵到底是什么样的 连训练的士兵都是临时找来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晚清八旗军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1853年的时候,曾国藩在湖南创建了一支“湘军”。虽然是一队“临时工”,但是他们的功劳却不小,当年攻入太平天国都城的就是他们。尽管

明末八旗军恐怖战斗力,历史上,为何明末的八旗军战斗力那么猛,晚

历史上,为何明末的八旗军战斗力那么猛,晚清时,却只会听戏逗鸟抽大烟了?当年后金及满清初期的时候,八旗兵正处于游牧民族的鼎盛期,全民族都是在严酷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大都是每天都要和大自然战斗的猎人和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