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秦国消灭巴国、蜀国,而不是楚国呢

Posted 司马

篇首语: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是秦国消灭巴国、蜀国,而不是楚国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是秦国消灭巴国、蜀国,而不是楚国呢

众所周知,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在历史上被称之为「 ”巴蜀之地”,这是因为该地区曾存在巴国和蜀国这两个诸侯国。巴国,周朝时期位处今西南、长江上游地区的一个姬姓国家,子爵,国都为江州,即今重庆市江北区。商周春秋时期,古蜀王国的疆域北达汉中,南至南中,东至鄂西清江,并定都今成都市一带。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张仪、司马错等率军攻灭巴国(今四川东部)、蜀国(今四川西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灭亡巴国、蜀国的是秦国,而不是同样邻近的楚国? 一 首先,从地理角度来看,秦国位于黄河流域,而巴国、蜀国则和楚国一样,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对于秦国来说,如果从关中地区出兵进攻巴国、蜀国,需要翻过秦岭地区,也即道路险阻,增加了秦国进攻巴国和蜀国的难度。不过,最后的结果则是秦国消灭巴国和蜀国,而不是地理位置同样邻近的楚国。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就秦国来说,实际上在进攻巴国、蜀国上,也存在着争议。就秦惠文王重用的纵横家张仪,就主张攻打韩国等战国七雄,而不是进攻巴国、蜀国。在张仪看来,进攻韩国后可以劫持周天子,挟天子以令天下。 二 与此相对应的是,秦国名将司马错主张借机灭蜀,认为「 ”得其地足以广国”,「 ”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战国策·秦策—》);而且巴蜀可从水道通楚,「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华阳国志·蜀志》)。在两种观点的交锋下,秦惠文王经过一番取舍之后,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而且让张仪和司马错一起率军进攻巴国和蜀国。由此,相对于楚国,秦国君主秦惠文王的目光更加长远,其手下司马错也看到了巴蜀之地的长远价值。也即攻占巴国和蜀国地区后,不仅可以趁势攻打楚国,也能够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充足的粮草支持。 三 至于楚国来说,根据《战国策》、《左传》等史料的记载,楚威王一至十一年(公元前339年—329年),楚国把兵锋指向巴国最后一道盐泉,很快攻占今重庆巫溪县、巫山、重庆奉节县一带,设为巫郡。至此,巴国三大盐泉已尽失于楚。也即在秦灭巴蜀之前,楚国也攻打了巴国。不过,就楚国来说,攻打巴国主要是为了夺取巴国的盐泉,而不是占据巴国、蜀国的疆域。换而言之,楚国主要是希望从巴国、蜀国身上获取直接的利益,而不是借助于巴国、蜀国来一统天下。因此,楚国本来有机会在秦国之前夺取巴蜀之地,不过,其最终还是注意力放在了中原和东南地区。 四 最后,就楚国来说,在战国中期一方面和韩国、魏国、赵国争夺中原地区。另一方面,在秦国消灭巴国、蜀国之际,楚国选择对越国用兵,从而将楚国的疆域扩展到今江苏、浙江一带。并且,楚国还和齐国争夺淮北之地。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相对于秦国,楚国在对外扩张上拥有更多的选择,这也是其没有优先消灭巴国、蜀国的重要原因。而就秦国来说,秦惠文王在位时的扩张方向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特别是韩国、魏国、赵国这三晋诸侯的联合,给秦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此背景下,秦国因为东进中原地区的受限,所以优先解决了相对弱小的巴国、蜀国,这无疑为秦国之后击败山东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情怀历史

相关参考

在战国时期占领巴蜀地区的诸侯为什么是秦国而不是楚国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出兵占领了被称为「”天府之土”的巴蜀地区。秦国的实力在控制巴蜀地区后大幅度提升,史学界公认占领巴蜀地区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最有远见的举措之一。从地理的角度来说,秦国位于黄河

在战国时期占领巴蜀地区的诸侯为什么是秦国而不是楚国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出兵占领了被称为「”天府之土”的巴蜀地区。秦国的实力在控制巴蜀地区后大幅度提升,史学界公认占领巴蜀地区是秦国在战国时期最有远见的举措之一。从地理的角度来说,秦国位于黄河

司马错是秦国的军事家吗

司马错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答案是肯定的。当初,在秦国南方偏远腹地,有两个小国家,就是巴国和蜀国,这两个国家有一次便相互攻打起来了,司马错认为时机到了,这是秦国攻取蜀国的好机会,恰好东边的韩国也派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

战国初期,魏国跨越赵国去消灭中山国,赵国为何不反对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战国这一历史阶段,虽然齐国、燕国、楚国、三晋、秦国这战国七雄吸引了大家的主要注意力,但是,实际上,战国七雄之外

春秋战国的最强国是楚国,而不是齐国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若论哪个国家保持强国的地位最久,答案恐怕不是春秋首霸的齐国,更不是横扫六合的秦国,而是自始至终都是一派强势的楚国。看看春秋战国的历史就知道了,齐国在齐桓公死后,虽然依旧保持着大国地

司马错是谁?张仪和司马错是什么关系?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属于纵横学派,和“天下第一利口”的秦国相国张仪同属一派,但是两人却时不时的就发生一点争执,看起来就像是一对政治上的冤家一样。在公元前316年的时候,巴国和蜀国这

秦国日渐强大而楚国日益衰落 鄢郢之战

鄢郢之战背景是在秦国国势日益上升,而楚国的国力日益衰落的情况下发生的。根据某些史料记载,这场战争中,两国投入的兵力超过百万,可见这是一场发生在两个大国之间的争斗。众所周知,秦国是战国时期国力最强大的一...

名将司马错是怎么死的? 秦国三大干将之一

司马错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

击败楚国,攻破函谷关,打得秦国割地称臣

说起战国时期的名将,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然而战国的时间跨度长达两百多年,怎么会只有这四位名将呢?其实,在战国中期还有一位值得称道的名将,他击败楚国,打败秦

垂沙之战是楚怀王背弃齐国而导致别国联合攻楚

...是楚怀王在之后突然改变联齐抗秦的计划,竟然转而投向秦国。之后是因为什么而促使了垂沙之战的发生呢?因为楚怀王投靠了秦昭王,齐国就想要伺机对楚国进行报复,于是齐国便在此时决定联合魏国和韩国结为同盟,而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