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上决定输赢的到底是什么

Posted 考古学

篇首语: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起跑线上决定输赢的到底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起跑线上决定输赢的到底是什么

作者/考古系大师姐 编辑/一条咸鱼 在某些特定的时代,家世未必能让你赢在起跑线上,但家学可以!—— 怀念童恩正先生 引子 西安,阴天,让我想起1997年4月的成都。也是一个阴天,九眼桥旁边的殡仪馆内,灵堂的照片上是一张温文儒雅的面容,老师们一脸悲戚。窃窃私语中,我听到一句话:「 ”童老师是累死的”。 同年夏天,四川大学与日本早稻田大学组成的「 ”长江流域文化调查队”开始在川西地区的汶川、理县和茂县附近展开考古学调查。这一带是现代羌族的聚居地,也是王明珂先生所说的「 ”汉藏之间”。 川西考察地形图 带队的是当时川大考古专业的卢老师和小李老师,他们是川大考古专业80级的同班同学,也是童老师的弟子。后来读到范勇先生回忆童老师的文章,才知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童老师曾经在汶、理、茂地区调查发掘过石棺葬。卢老师和小李老师看起来是在追随童老师的步伐。 岷江上游石棺葬分布图 图片来源:《岷江上游的石棺葬》——冯汉骥 童恩正 但是,这个中日联合调查队的工作进展并不是那么顺利,调查的主要方向也从历史考古遗迹变成了民族学或者社会学的调查。在完成理县桃坪羌族地区民族学社会学综合调查报告之后,我从本科生升学到硕士研究生,继续在调查队参与工作。调查的区域北上到甘肃白龙江流域,南下到四川的凉山彝族地区、云南的中甸地区(现在叫香格里拉)。已故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作为调查队的顾问,卢老师作为调查队的领队,工藤元男教授作为早稻田大学的主要参与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是「 ”童老师当年……”。 童老师何许人也? 一、「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1956年,童老师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选择了一门神秘的专业:考古专门化。在那个举国学习俄语的时代,童老师也不例外,不过他的俄语不是在学校学的,而是患肺结核病休在家的时候自学的,并且一举学到大学一年级就免修俄语的水平。类似的生病休学自学成才的故事,也曾经发生在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奇才王建新老师的身上。 四川大学考古专门化第一届毕业生留影 右一为童恩正先生 图片来源:《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罗开玉 真的「 ”学霸”,能力往往是八面玲珑的。1959年,童老师追随川大考古专业创始人冯汉骥先生到三峡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童老师一定是一位想象力爆棚的大二学霸,在那个没有键盘的时代,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一部科幻小说《古峡迷雾》。「 ”三峡工地”是我们那几代考古学生最为熟悉的地方,为了配合三峡水库的建设,几乎全国所有大学的考古专业都在三峡库区占据着一块地盘,长时期进行考古发掘。来来往往几百个学生,再没有一个人,写出《古峡迷雾》这样的科幻小说。不过多年后,网络上多了一位笔名「 ”猃狁”(xian yun)的历史科幻小说家,据说就是卢老师。 网图侵删 真的「 ”学霸”,学习起来是忘我的,对周遭的不公、环境的恶劣都可以视而不见。文化大革命期间,童老师背着「 ”白专”帽子(跟「 ”又红又专”相对应,只搞专业不抬头看革命形势),发掘大石墓,清理石棺葬,撰写了系列西南地区考古学研究文章,协助冯汉骥先生开创了西南考古的篇章。甚至,在关牛棚期间,翻译了美国人类学家乔治·彼得·穆达克的人类学著作《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童老师虽然没有对自己的「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留下只言片语,但我们似乎可以从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中找寻到类似的情节。 童恩正先生与冯汉骥教授合影 图片来源:《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罗开玉 冷战时代带给学术界的影响是全方位反帝国主义。然而,真的「 ”学霸”,战斗指数不会受到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影响。1980年,童老师作为第一位公派访美的考古学家到了美国,猛地接触到隔绝多年的世界考古学的前沿理论研究,该是什么样的惊喜!童老师的弟子罗开玉先生这样写到:「 ”他如饥似渴地搜集、阅读西方文化人类学各流派的著作,参加他们的各种学术会议和讨论。”「 ”如饥似渴”这个词,一定不是学生对老师的官方恭维,因为童老师在美国的勤奋和能力,同时得到哈佛大学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的称赞,计划联合童老师在四川大学设立考古学实验室、C14实验室、考古动物学实验室、考古植物学实验室、地质考古实验室这五个中国当时还没有的实验室。遗憾的是,这五个实验室因为狭隘民族主义的阻挠,没有建成。张光直教授含泪留下一句话:「 ”如果1982年与四川大学合作的计划能够如愿实现,中国考古学今日的面貌又当如何?” 童恩正先生与张光直教授合影于哈佛大学图片来源:《童恩正先生的学术贡献》——罗开玉 ​ 遗憾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1989年童老师不出离至美国,1997年最阴沉的一天也许不会到来,我也许可以得到年届62岁的童老师的亲自指导,那该是怎样的幸事! 二、不叛逆,枉少年 2012年6月,川大考古专业的大李老师赴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出席第五届东亚考古学会国际学术会议,川大青年才俊吕红亮提交的论文是《「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反思——童恩正以来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示意图 图片来源:《试论我国从东北到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童恩正 大李老师在电话里回忆起这次会议,说有一个「 ”纪念童恩正先生专场”,著名考古学家罗泰用英语发表了对童老师的长篇溢美之词,可惜当时没有录音。「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是童老师1987年发表的文章《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 ”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提出来的学术观点。这个观点发表25年、童老师离世15年之后,他和他的理论仍然得到世界考古学界的缅怀和认可,大李老师觉得这是世界考古学界对童老师科学治学精神的肯定。 第五届东亚考古学会国际学术会议童恩正纪念专场 图片来源:://seaa-web.org/conferences/past/fukuoka-2012 然而,童老师在学术界的出场,却是以批判开始的。同样是在1959年,在读大二的童老师不仅写成了著名小说《古峡迷雾》,还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批判银行家、古钱币收藏家郑家相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的名字颇具时代特色,叫《评郑家相「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在货币起源问题上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概而言之,童老师在文内告诫一位比他年长47岁、有名望有地位的老前辈:亲,凡事要讲依据,学术研究要严谨,学点科学的方法好吗? 在另外一篇批判郑家相的文章里,最后一段话让我十分汗颜。大二学霸童老师写到:「 ”一个考古学家在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研究时,是受着他固有的历史观和世界观的支配的。「 ”古代的贝化”一文中所暴露出来的错误倾向,显示出郑先生在观点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大二的时候,你们知道什么是历史观和世界观吗?反正我是不知道的。 不迷信权威,勇于反叛「 ”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背后是一位少年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这种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棱角的抹平而暗淡。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 ”老少年”的童老师从美国访问回来之后。最关注的问题从西南考古转移到中国文明的起源。在1988年发表的《摩尔根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一文中,童老师指出当时中国原始社会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至今还在沿用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1818—1881年)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的原始社会史发展序列、他对原始社会各种现象的解释、他所创造的名词术语、他所遵循的推理方法。该文尖锐指出当时我国原始社会史理论长期封闭、停滞的现状,实在是太落伍了,该更新系统了(后两句是我加的)。 摩尔根 美国人类学家 民族学家 直到1989年童老师出离到美国,他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思考仍未停止,尝试与安志敏先生商榷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我想斗胆学学张光直教授的语气,问一句:「 ”如果1989年关于古代社会研究理论和文明起源的讨论能够持续下去,中国考古学今日的面貌又当如何?” 三、起跑线上决定输赢的是什么?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非常肯定地认为:童老师赢在了起跑线上。童老师的弟弟童恩文先生曾经写过一个回忆录,回忆了祖辈和父辈的经历和子女教育问题。童恩文先生是我从小每天喝的「 ”菊乐牛奶”的创始人、董事长,我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成就都可以归功于湖南宁乡童氏在近代史上的书香和军衔。这个家族在清代诞生了「 ”一门三进士,祖孙两翰林”,同时还有五位举人。 《潇湘晨报》曾经报道过宁乡童氏家族 童恩正的奶奶,是湖南省第一位女公务员,这位女公务员做出了一项重大的决定,将自己的儿子童凯(童老师的父亲)自费送去美国留学。1928年,童凯从哈佛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归国了,与曹曼殊(童老师的母亲)相恋并组成了家庭,胡适是他们的证婚人,童老师的恩师冯汉骥先生也是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如果要说赢在起跑线,童老师显赫的家族会为他带了财力和人脉的优势,父亲与恩师的英语水平则奠定了童老师翻译英文著作、访问美国、得到世界考古学学界认可的基础。也说明了不管在任何时候,学好多门外语都是人生赢家的必备选择。 但是我忘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拥有过分炫酷的家世可能并不会带来什么好处。关于童先生和他的家人在风雨飘摇的时期经历了什么,已经是耄耋老人的童恩文先生语焉不详,但我们可以根据那个时期旁人的故事进行猜想。育儿专家大李老师在电话里说,如果非要评价家世为童老师带来的优势,我觉得是对科学精神的向往和执着。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枉为人母了。 感谢四川大学李永宪老师口述

相关参考

孙膑与庞涓,最终决定输赢的还是性格

鬼谷子,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旷世奇才,虽一生出世,但是却教出了四位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英雄人物:张仪、苏秦、孙膑、庞涓。如果按照其时的活动和后人的分法,则前两者属于纵横家,后两者属于兵家。今天且谈后两者

权谋家教子,都是从这三大方面入手的,权力高手赢在起跑线上

很多中年的朋友看到权谋网,都相见恨晚,都觉得早几年接触,人生会不一样的状态,但是此时自己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学不学觉得没多大用了,其实不然,自己做不成,依然要学习权术,这个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不会重蹈覆辙

成吉思汗独特的运粮方式,让粮食跟着人一起跑,太聪明了

俗话说的好「”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以说粮食是行军打仗中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存在。因此世界上最强的军队,一定也是拥有最强后勤补给能力的军队。因为后勤无忧才能一心放在前线之中。我们今天来说一下蒙古国,当

朱元璋邀徐达下棋,输赢两难之时,棋盘显现2字救他一命

朱元璋邀徐达下棋,输赢两难之时,棋盘显现2字救他一命话说「”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匕”这话不假。明朝开国大臣徐达就切切实实的体会了一把心惊胆战的刀尖上行走的棋局。下盘棋就成了在刀尖上行走,不至于吧?那是

鹤唳华亭的华亭,房价如今可是不便宜

01要赢在人生起跑线上,投胎到名门向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陆机的爷爷是东吴大都督陆逊,夷陵之战一把火把刘备烧得白帝城托孤的名将;陆机的爸爸是大司马陆抗,在世时使得晋朝不敢打吞灭东吴的主意。如果不出意外,

林冲和卢俊义到底谁是梁山武功第一?

林冲和卢俊义师出同门,两人在书中却没有真面交锋的描述。虽然如此但还是可以从书中其他侧写找到些蛛丝马迹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林冲和卢俊义的比拟很难,没有间接开打,见不到输赢,斟酌两人的干系,在水浒

《马关条约》签字前后那些事,大清智力被拷打 (中)

那个时候,日本娇小,但生机勃勃,充满斗志;大清国大,却日薄虞渊,外强中干,二者之战,输赢难料,不过中日两国决策者的心态已经决定了大清必败。战争很清晰地历史上留下了三道疤痕,大清帝国很耻辱的疤痕。第一道

民国年间,山西这俩县打地界官司,输赢的证据却是一首明朝的诗

胡哥专注发现古村落之美。敬请关注、转发支持。胡哥图片文字均为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已授权维权骑士全网维权。原作者:马红星授权发布,文字有技术性修改。打官司打的是什么?证据、证据、证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了搞科学研究,非要把王位让给别人

投胎是个技术活,对于古人来说更是如此,出生于显赫之家和寻常百姓的家,人生肯定截然不同,毕竟起跑线就有天壤之别。皇帝的儿子更不必多数,生下来就是王爷的命,只要没有谋反之心,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然而,明代却

姐妹都是第一夫人,他家成为一等豪门,而他事业爱情两得意

现在人总讲拼爹,意为有个好父亲就有了一个好平台,起跑线都跟别人不一样。一起赛跑,别人骑着自行车,你开着宝马,自然是不一样的。别人想奋斗到罗马城,而你就生在罗马城。其实有个好父亲能给自己事业铺好路,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