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主贤明,探索以民为本的基础

Posted 统治者

篇首语:真正的知识是道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君主贤明,探索以民为本的基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君主贤明,探索以民为本的基础

回顾中国古代史,最为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自然是历史长河中的那几个「 ”盛世”。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这几个典型的盛世时期,朝廷政治清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蓬勃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确实称得上「 ”盛世”。既然各朝各代都能够出现如此多的典型「 ”盛世”,但是关于这些「 ”盛世”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文章并不多。其实古代的「 ”盛世”,对于当今的社会建设依然有着值得借鉴的一面。所以此次要分析的,就是古代这几个盛世是如何形成的。 以民为本,打下基础 其实无论是最早的文景之治,或者是清朝年间的康乾盛世,主导这些盛世的统治者都有相似之处,他们非常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这样一来当这些统治者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就知道采用何种思想基础来为「 ”盛世”开创先决条件。这些极为典型的「 ”盛世”出现也都很有意思,基本上都是在王朝的建国初年所出现的。这一时期的统治者,格外的关注民生,他们居安思危,真正的做到了以民为本。 秦朝之所以灭亡,汉朝之所以兴盛,其实归根究底就在于百姓,一个得不到民心的王朝,走向灭亡是迟早的事。古人云:「 ”夫欲建国、强威、辟地、服远者,必得之于民。”一代盛世王朝的统治者,绝对会以民为本,「 ”文景之治”的出现,就是因为刘邦事先打下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基础。即便是唐朝出现的贞观之治,唐太宗也总是借鉴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每日居安思危,甚至将「 ”民为水,君为舟”的思想发扬光大。再到后来的康乾盛世,这一时期的三代帝王,仍然践行着「 ”得民者昌,失民者亡”的观点。由此不难看出,盛世的治国理念绝对都是坚持以民为本的。 其次与统治者自身也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盛世的开辟者,无一不是励精图治,去奢倡俭的帝王。中国的这几大盛世时期的统治者,可谓是身体力行的做到了这一点,正是因为统治者的兢兢业业,才会为接下来的盛世创造必要条件。从汉文帝到汉景帝,倡导的都是清明俭朴的风格;唐太宗登基初期,同样也是提倡节俭;康熙在位之时,不仅严格控制宫廷的有没有修建,自己的衣食也是一切从简。由此可见,只有上层统治者的勤俭节约,才能够保证盛世长久。如若只懂得骄奢淫逸,国家日渐衰败是必然之事。 这些统治者在位期间,更是大力推行仁政,遵从儒家思想。在前文中提到的这几个典型盛世,都避免了极端的暴政统治方法,十分重视对于百姓的仁义教化。汉初年间的思想学家陆贾就指出,如果不行仁义之事,后世必败;唐太宗统治期间建立了专门的弘文馆,然后广招四方儒士,让这一批人用孔孟之道去教化百姓;即便是在满人统治的康前盛世,皇帝数十年间也一直奉行着以德化民的政策。统治者以刀剑夺天下,但是却不以刀剑治天下,依靠仁政为盛世奠定了基础。 改革法律,重用贤能 盛世之所以能够成为被后人争相传颂、津津乐道的「 ”盛世”,其实就在于这一时期的政策好。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上,推行正确的治国理念,必然要推出各种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在「 ”文景”、「 ”贞观”、「 ”康乾”这几个盛世时期,会发现统治者都推行了极为相似的几项政策,帮助整个社会更好的运行,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一项政策:注重官员的选拔,注重吏治。在文景盛世时期颁发的一些诏书中,经常会奖励廉洁的官吏,并且惩罚沉迷于深色享受、贪污受贿的官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保证了政治的清明,而且对于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甚至一直被后世的统治者所沿用。再来说说唐朝贞观年间,太宗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为了能够真正评选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来治理天下,他制定了一套专门的并且有用的选拔原则,这让贞观年间涌现了大批人才。康熙年间也是如此,他还推出了专门的反腐活动。这几个时期统治者加强吏治,为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第二项政策:健全法制,得到百姓认可。想要社会稳定,统治者经久不衰,必须得有健全的法制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够让百姓安心。汉唐盛世的统治者,在立法、执法方面,绝对做到了认真严格。秦朝律法严苛,令百姓难以忍受,暴乱四起,所以到了汉唐初年,定制的刑法较之前宽松一些,同时还更新了法制的内容,要求官员必须依法办事。唐朝总结前人经验在制定《唐律》时,一直秉持着德法兼用的原则,颁布召令也要经过谨慎的讨论修改。 第三项政策:修改刑法,缓和社会矛盾。古代的暴虐统治者,对于刑法相当看重,他们认为刑法是用来稳定社会的一个重要工具,结果惨无人道的刑法却导致了民愤四起。反观那些在刑法上开明的统治者,反而开创了一个安稳平和的社会。秦朝时期实行连坐罪,导致整个社会人人自危,然而到了汉朝初年,统治者实行的约法省刑政策,缓和了以前剑拔弩张的社会矛盾。唐太宗登基以后,甚至还提出过废除严酷刑法的意见,修订刑法之时减重为轻,这样一来,大量减少了唐朝的冤假错案,尤其是翻阅贞观年间的史书记载可发现,这一时期被判处死刑的只有20多人。 推行政策,促进发展 这几个盛世还有一个相同特点,他们并不是一个朝代生产的高峰期,但是他们却是一个朝代推行,有利于社会生产发展措施的一个高峰期。因为盛世一般都出现在王朝初年,这一时期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恢复农业发展才是重头戏。所以统治者在这些时期制定最符合当下社会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出现在盛世的经济政策,主要就有以下几种。 古时候是农业社会,所以农业经济才是国之根本。然而在盛世前期,因为上一个王朝的暴政,还有连绵不断的短暂,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土地无人种植,有人为了生计将儿女贩卖为奴。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就损失了大量的生产力。等到整个社会秩序趋于安稳以后,朝廷想要保证自己的封建统治,必须要有足够的赋税加以支撑,而赋税的主要来源就在于粮食。所以,汉朝初年,汉高祖先是下令,将士兵遣返回家耕田,那些因饥荒而被卖为奴婢之人,皆恢复庶人身份;汉文帝登基以后,就实行了「 ”入粟拜爵”的政策,一下子提高了汉朝的劳动生产力。 唐朝也是如此,《新唐书》中记载,太宗深感劳动力缺乏,为此太宗以朝廷名义赎回了,被卖给突厥人为奴的农民。太宗的这一做法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顿时得到了百姓拥护。康乾盛世仍然十分重视农桑,这三朝盛世的统治者,为了保证大秦王朝长治久安,统治时期一直强调,「 ”民之本,在于农”,所以在考核官吏政绩的时候,还加入了一项农桑。任何一个年代都是「 ”民以食为天”,这些统治者重视农业,才能够为盛世打下经济基础。 除了提高生产力,这几个盛世王朝的统治者,也非常重视推动农业发展手段。然而有时候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的成果都会毁于天灾,比如令古人头痛不已的洪水旱灾,解决这些天灾的最佳方式就是兴修水利。汉朝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塞河工程,此后造福了一方百姓;唐朝引河灌田,修建了诸多的塘、渠,这才有了万亩良田;清代也十分重视水利,康乾时期政府曾经动用国家财力,只为整治水患,保证农业发展。其实朝廷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有计划的,促进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繁荣。 然而光解决生产力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远不够支撑起一个强大盛世,因为有时候统治者为了一己之私,增加严重赋税,导致百姓的生产情绪日益低迷,所以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只会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为目标。为了激发百姓生产的积极性,在这几个盛世年代,实行的基本上都是轻徭薄赋、不夺农时的政策。汉文帝年间,被除了民田的租税长达13年;贞观年间,为了促进百姓生产,各地都形成了「 ”恤农、务本”的风尚;康乾时期,更是对原先的赋税政策进行了改革,直接减轻了千百年以来的丁税负担。 藤树先生说: 以上的这几个方面,只有统治者完完全全做到了,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 ”盛世”,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都不会让这一时期的统治在历史中大放光彩。这几个盛世是时期的君主,至今都有着值得后人借鉴的地方,他们所实行的政策,他们推行的仁政,依旧在推行着当前的社会建设。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资料: 《再论康乾盛世》 《浅析唐太宗的「 ”以德治国”》 《探析我国古代的盛世局面》 《析文景之治》

相关参考

却又为什么是杀人魔头 他是开国的贤明君主

...家的宇文姓大臣。小编一直坚信伴君如伴虎的理念,认为君主皆是无情的动物,后赵皇帝石虎弑杀无度,即使是儿子和孙子都逃不出毒手,宋废帝刘昱天生聪颖、脑袋灵光,却

用尽一生诠释了仁慈与贤明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王雪慧对于明朝历史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明朝共经历了十六帝,享国276年。主宰明王朝的历代君主个性都极其鲜明,如好杀伐、玩乐、罢朝、木工等等,“奇葩”二字是现在人经常拿来用以

从历史兴衰看天下兴亡

从历史看天下兴亡是一篇阅读题,急求阅读答案1.从历史看天下兴亡2.天下兴亡不取决于个人;天下兴需要一个贤明的君主;新旧交替,是自然发展过程中正常的循环。3.举例论证。强有力的论证了天下兴亡不取决于个人

从恤刑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浅谈古代君王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恤刑制度”,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制度。恤刑一词,最早出自《尚书·舜典》:「”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惟刑之恤哉!”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为了减免刑罚,而在施刑的时候,要多加体恤的意思。恤刑制度,从建立开始

千金买骨的贤明君王燕昭王求贤讲了什么

当时郭隗为燕昭王献计的时候,不仅仅只说了让燕昭王如果要昭贤,先从自己身上做起之类的建议,还讲了很多其它的话,那么郭隗对燕昭王在招贤的时候讲了什么呢?当时郭隗先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在...

国以民为本

国以民为本  商汤灭夏是中国上古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个强大的夏王朝被一个东方小国灭了,这在当时及后世都是令人震惊的,因而发出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感叹。这是甚么原因呢?《史记。夏本纪》中说:「桀不

求八下历史笔记从中共八大到最后谢谢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遗憾:被中断,没有坚持。二、重大失误

谯周是谁?为何他饱读诗书却不受君主重用

有句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历史上有一位能识时务的俊杰却并从始至终都壮志难酬,他便是谯周。我们来探索下他为何没有收到君主的重用。首先我们要知道谯周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之人。谯周自幼好读书,勤快而努力。他

法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

法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法国社会的客观要求。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地主制成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经济基础。因为在地主制下,封建贵族大都是地主而非领主。他们政治上已经丧失了在领地上的

战国时代秦国四大雄主之一 秦惠文王用人不疑

...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为后代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电视剧《大秦帝国》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