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对这场大火叙述不统一 背后有关于武则天合法性的舆论战争

Posted 大火

篇首语: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史对这场大火叙述不统一 背后有关于武则天合法性的舆论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史对这场大火叙述不统一 背后有关于武则天合法性的舆论战争

儒生们屡屡向武则天进言请求建设明堂,武则天与北门学士们讨论其形制,并称建设明堂是高宗的遗愿。于是垂拱三年春,武则天下令拆毁洛阳的乾元殿,在其地建设明堂,用时几乎一年,才告完工。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四条底边都是三百尺,共分三层,下层象征四时,四方运用了不同的颜色,中层效法十二时辰,有九龙捧盖,上层效法二十四节气。整座明堂用十围的巨木制成,上下通贯,并用铁索加固,屋顶有黄金装饰,覆以木瓦,夹纻漆之,底部有铁渠,以为辟雍之象。整座明堂号称万象神宫,气势恢宏。 这就是《旧唐书》中对武则天所建明堂的描写。关于明堂做何之用有两种说法,蔡邕《月令论》说是「 ”天子太庙”,祭祀上帝之用,颜师古则在奏章中指其为「 ”布政之宫”。它究竟是祭祀场所还是政治场所呢?武则天的答案是:全都是,这一点影响到后来的政治局势,暂且记下。 每年,武则天都会在春正月前往明堂,一连坚持了五年。在这里,她在这里宣布了新年号,大赦天下,颁布九条明令以训百官,宴请群臣,赏赐礼品,还宴请了东都的妇人和老人,以及远道而来的各处使者。从二月开始,明堂就成了讲习所,这里有儒生讲解《孝经》,有僧道辩论终日。而到冬至,这里就是祭祀天地,以及周文王、武氏先祖,众神从祀的祭祀之所。 可以说,这里承载着武则天至高的政治理想,是她处理政事,安抚百官,主持三教论争,活用各种政治资源的理想之所,是周朝天下间最重要的一座木制建筑。结果,明堂着火了。 明堂建造好的第七年春正月,在举行过一年一度的大酺宴会后,犹如神示一般,明堂后面安置佛像的天堂着起火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了明堂。最重要的祭祀、政事场所走了水,按照古代谶纬理论,当然是圣上失德无道,上天用这种方式予以警示之故。这倒也没什么,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虽然皇帝一时间要面对朝野上下蜂拥而至的舆论攻击,但处理得好,很快就能平息下去,通常是下罪己诏,然后大臣、儒生们提出批评意见,双方各自表演一套仪式感很强的既定程式。 但发生在证圣元年正月的明堂大火,却没有这么容易过去,因为四个字——「 ”极阴生阳”。 阴阳五行之说讲求辩证,不仅阳极可以生火,阴极也可以生阳。战国时,楚严王假托为陈国讨贼,结果灭亡陈国,陈国后来发生火灾,在董仲舒看来,是陈国的臣子「 ”尤毒恨甚,极阴生阳,故致火灾。” 翼奉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时,他曾上奏章言过两件事,一件是外戚满朝,奢僭过度,阴气太盛。另一件是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中有未被临幸的才人几百名,恐怕会有灾变,原因也是「 ”极阴生阳,反为大旱,甚则有火灾”,后来果然发生了火灾,元帝没办法,只好开宫门遣散才人。 可见阴胜阳,同样可能招致火灾。而阴的解释有很多,几乎那一条都可以套在武则天身上,一则她是女性,本就属阴;二则是外戚出身,和翼奉奏章中说的情况一样;第三条最为致命,儒生们也很容易想到,那就是篡夺李家江山,以下犯上。既如此,舆论怎么可能轻易放过她。 我们很难看到这场舆论战的全貌,为尊者讳,有些记录并没有留下来,但好在魔鬼在细节中,从史书的春秋笔法里还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势。关于明堂的这场大火,史书的记载非常混乱,有时记载明确地拎出了一个纵火犯,名字叫薛怀义。这个人本名叫冯小宝,是一个身世很坎坷的面首,辗转了很多人的床榻,毫无男德。他被武则天看上,出入控鹤监,整天以佛教爱好者的身份和法明、处一等僧人混在一起,出入有厩马,有侍从,诸武对他以礼相待,称呼他为薛师,地位着实不低。 据记载,他为武则天操办了多场佛事,热衷于把武则天比附为弥勒佛转世。比如在明堂的无遮大会,其中就有将佛像从地坑中引出,这是模拟弥勒佛下生的情形,再比如在天津桥南悬挂巨幅弥勒佛像,顶礼膜拜。而就在明堂大火的当天,他还在为武则天「 ”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封号一事四下奔走。 这样一个人,被视为纵火犯,下场实在有些惨,被武攸宁率人殴杀于瑶光殿前树下,送至白马寺,迅速火化。关于他纵火的动机,又有很多猜测,最常见的说法是他因武则天移情别恋于沈南璆而心生妒忌,而且他为了挽回武则天的心而特意举办的元宵盛会并不入武则天的眼,尤其让他感到愤怒。 而同时,史书上还有另外一种记载,没有明确的指向某个纵火犯,而是强调天灾,并且不称明堂起火为「 ”火”,而非要称其为「 ”灾”或「 ”佛堂灾”,对于火灾连用已成习惯的当代人来说,显得有些矫情。一场大火,两种说法,莫衷一是。这样的记载究竟是为了什么?背后有什么用意呢? 其实说出来,一点也不复杂。古代谶纬之说,并不把人为纵火视为灾异,只有天灾才算,「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那么明堂大火究竟有没有纵火者,对武则天来说,就有左右舆论的意义,毕竟有人纵火,这件事就不能定性为君无道,天以灾示之,而只能定性为有人失心疯。但对她的反对者来说,巴不得找不到任何人为大火负责,那么只好将责任上纲上线地推到武则天头上,对她大加挞伐,好解心头之恨。 史书上的混乱记载,是当时你来我往的舆论战的反映。以宰相姚璹为代表的支持武则天的一方,竭力将这场大火定性为火,甚至更进一步,视其为祥瑞。《旧唐书》中,姚璹是这样说的:「 ”这是人为纵火,绝非天灾,周代和汉武帝时都有大火,结果国祚绵长,不正是祥瑞之兆吗?再说明堂是布政之所,并非祭祀之所。” 姚璹洗地的功力之深厚,非常值得秘书们学习,他先说这是人为纵火,矢口否认是天灾,再说即便是天火,也有祥瑞的嘛,最后说明堂只是布政之所,言外之意是这里既然不是祭祀之所,那么着火就很正常了,和天降灾异扯不上关系。三层意思,层层递进,很是高明。 这还不算完,武则天信佛教,姚璹就用佛经来洗。他说弥勒佛成佛时,七宝台顷刻毁坏,武则天成为「 ”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之时,明堂焚毁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武则天是弥勒转轮王的意思,武则天就是以女身下生南瞻部洲摩诃至那国的转轮王本王,自然也就有和弥勒佛成佛时一样的异象了。何况火灾是无常之相,正是看到这些无常之相,才能成就正觉之因嘛,这是上天给武则天的成佛之机。 洗到这个程度,可以说功德殊胜了。这一套是否说服了臣僚们容后再说,至少是说服了武则天。 按照惯例,发生这种事,君上必须有罪己行为,武则天的做法是「 ”责躬避正殿”,搬到偏殿去,不再占着面南而治,处于宇宙中轴线上的正殿,虽然还没有发罪己诏,但若是此举不能平息臣下的怒火,恐怕也就快要发了。结果就在此时,她被姚璹一番话给劝住了,不仅没有罪己,还设宴大飨群臣。这次设宴的用意也很妙,武则天要求九品以上官员全部到场,忘掉君臣之分,畅所欲言,「 ”极言无有所隐”,什么意思?想吐槽我,今天晚上就一次吐槽个够,心里痛快了,以后就不要再抓着这件事不放了。 她成功了吗?没成功。《旧唐书》详细记载了这一段,但前后的语句对她可都不怎么友好,先是说她在天堂安佛像,刚立起来就被大风吹倒,又说「 ”佛堂灾”,而且当天无云但有雷,起自西北,摆明了是说这是场天灾,而且是上天对武则天崇信番邦邪教不满而降下的天灾。若是武则天的这一套成功了,这段记录就不会出现。 而且,她就不用杀薛怀义了。即便君上移情别恋,一个面首要嫉妒到放火去烧明堂,怕也是没有这样的胆子和能力。一个宰相若是失了势,都难免有无数的冷屁股要贴,何况一个面首,他可能连宫门都再进不去。何况这个面首并没有失势,《旧唐书》明明白白写着,就在大宴群臣的那天晚上,姚璹又进言,劝武则天「 ”引建章故事,令薛怀义重造明堂以厌胜之”。他要是失了势,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会还交给他呢?他要是真放了火,就地抓起来杀掉,人祸之说既定,也不会有什么麻烦事。 既然薛怀义没有极有可能并不是纵火犯,而武则天又来了这么一手漂亮的舆论反击,还有姚璹这样的公共关系专家为她保驾护航,为什么她还要杀了薛怀义呢?因为还真有不怕死的,就是不信这一套,这个人叫作刘承庆,是左拾遗,也就是谏官,以给皇帝挑刺为职业。他在奏章里逐条反驳了姚璹。首先,明堂就是宗祀之所,这有什么好洗的,无遮大会不是刚开过吗,祭祀大典不是连办五年吗?其次,不论是人火还是天火,都是灾,幽为天道,显为人事,也就是说人间的事是天道运转的客观反映,即便是人为纵火,亦关神理。再次,大灾之后,群臣本应兢畏震悚,勉力司存,哪有耽于享乐,安然酺宴的道理,简直是伤天害理。所以,他要求武则天改弦更张,反躬自省。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恐怕不止一个,而且不止一个阵营,从她选择杀掉薛怀义来看,当时反佛教的本土主义者中,大概有不少朝廷肱骨之臣,她不得不杀掉自己的面首、寺主来加以安抚。史书中的记载也支持这种判断,当时就有人建言希望她不要再崇信佛教,更没有必要花费人力公帑来重建这样的佛教建筑。而武则天自己也对佛教感到失望,因为它无法满足她塑造政治权威的目的,有一个河内老尼在明堂大火后入宫见她,被她怒斥:「 ”你不是说自己能预知吗?明堂大火怎么没有预知到?”被她连人带弟子都发为官婢,足见其失望与愤怒。 但这件事毕竟慢慢过去,臣下与儒生们并没有继续追究,想必当世表态支持她的人还占到了大多数,毕竟儒生们也要恰饭。武则天本人或许也以为这样就足够了,她可以堂而皇之地将这件事敷衍过去,在她正式颁下的诏书《明堂灾告庙制》中, 她宣布的官方调查结论是工匠一时不小心:「 ”顷缘内作,工徒宿火,误烧麻主,遂涉明堂。” 但历史并没有按照她的设想来书写,因为李唐又回来了,所以《唐书》中关于这件事的记载,既保留了她当时的言论和立场,又处处以春秋笔法黑她,虽然看上去混乱不堪,但细细梳理,居然也能看出许多趣味。最有意思的是,玄宗即位时拆除了武则天重修的更大更辉煌的明堂,但不久又加以重建,因为武氏还在。

相关参考

为什么唐史有两本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唐史有两本?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古代,朝代更替十分频繁,历朝历代很少有一家一姓的天下可以传承延续300年以上。皇帝虽然被称为“万岁”,但每个统治者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于是

文夕大火前长沙古迹 文夕大火天心阁

文夕大火对湖南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另外,这场大火烧毁了长沙古城,许多文物古迹毁于一旦,长沙的文明传承就此中断,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至于今天的人们只能通过照片去一窥长沙过去的古迹,其中就包括闻名

谁该为文夕大火负责? 长沙文夕大火的经过

...。一座繁华的文明古城惨遭涂炭,几成废墟。然而,造成这场大火的元凶却迄今未能查明。当事人之一的张治中曾撰写过回忆录,对此事有详尽的描述。一些研究者也投入了精力,虽然取得一些进展,理清大致的脉络,但对其中...

谁该为文夕大火负责? 长沙文夕大火的经过

...。一座繁华的文明古城惨遭涂炭,几成废墟。然而,造成这场大火的元凶却迄今未能查明。当事人之一的张治中曾撰写过回忆录,对此事有详尽的描述。一些研究者也投入了精力,虽然取得一些进展,理清大致的脉络,但对其中...

大美人高惠通颜值堪比洛神,秦王李世民的 ”刀人”,却被唐史遗忘

文/炒米视角因为西安出土了一块名叫《太尉秦王刀人高墓志铭》的墓碑,颠覆了李世民的后宫记录。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后宫里就有一个比后来武则天还美的美人。无论在《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里,李世民的后宫,有

大美人高惠通颜值堪比洛神,秦王李世民的 ”刀人”,却被唐史遗忘

文/炒米视角因为西安出土了一块名叫《太尉秦王刀人高墓志铭》的墓碑,颠覆了李世民的后宫记录。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后宫里就有一个比后来武则天还美的美人。无论在《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里,李世民的后宫,有

长沙文夕大火

文夕大火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的一场人为毁灭性火灾。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

武则天李治的婚姻背后暗藏的三条罪恶

李治第一恶,大不敬。庶子爬到庶母肚皮上面去乱搞,就是对长辈的轻视。李治第二恶,不孝。李世民不可能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小老婆让给自己的儿子发泄兽欲。李治第三恶,内乱。在当年的法律当中,明文规定:亲属之间发

惊险通过对战犯执行绞刑 东京审判背后的博弈

在许多关于东京审判的著述中,都提到了东京审判最终6:5的票决结果。实际上这是一种误会,因为东京审判的判决结果并没有公开,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和不可能公开。任何关于东京审判的票决结果的说法,都仅仅是推测或

酷吏来俊臣被武则天处死,背后有何原因

在历史长河中,来俊臣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首先我们先来说下他这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来俊臣,至于他的来历,历史上着墨不多,据《新唐书》记载“来俊臣,京兆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