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两次粮食革命

Posted 中国古代

篇首语: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两次粮食革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的两次粮食革命

在中国古代农业史上,发生过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粮食生产革命,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粮食格局,还对我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延续至今。 第一次粮食革命发生在宋代,标志性事件是来自于越南的「 ”占城稻”被引入中国,首先在我国东南沿海等地开始种植,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的水稻种植区;第二次发生在明末清初,在「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下,美洲等地的一些特有物种传播到中国,其中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番薯为主,它们又被称为「 ”高产旱地作物”。 汉代以后引入中国的主要作物 两次粮食革命产生的背景 距今7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以及长江下游就诞生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受地域气候差异的影响,我国很早就形成了「 ”南稻北粟”的局面,同时还有”五谷「 ”之说,早期的五谷一种较常见的说法是:黍(黄米)、稷(粟)、麦(小麦)、菽、麻。 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尚未普及,人类所使用的工具多是石质和木制,而黄河流域土质松软,适合石质或木制耒耜开展农业生产,由此黄河流域萌生了早期的农耕文明。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重心都在黄河流域,几类最重要的主粮均为北方作物。而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长江流域土壤泥泞,开发相对艰难,再加上中国的政治中心长期位于北方地区,统治根深蒂固,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种局面,因此,在宋代以前,水稻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宋代以后,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物种引进,加上对南方地区的不断开发,我国粮食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五谷”成为主粮的代称。到现代,大米、小麦、玉米是产量最高的三种谷物,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薯类和豆类。 在中国粮食结构的演变历程中,发生在宋代以后的两次粮食革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南稻北粟 1.占城稻的引进 从中国近两千的历史看,以唐代为分水岭,之前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唐代以后的气候总体趋向于寒冷干燥。这种变化在北方表现的尤为突出,特别是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特征越发明显,最显著的就是降雨减少,物候期延迟。因此,关中地区生产日益凋敝,经济地位下降,兼之北方游牧民族频频南侵,导致宋代以后都城开始向东南迁移。 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大量北方人向南迁移,为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长江流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开发。同时,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被阻隔,宋朝统治者开始寻求向东南海外拓展商路,造船和航海技术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得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交流逐渐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原产自越南的「 ”占城稻”引入中国,这种水稻又被称为「 ”早熟稻”,成熟期较之于本地稻种要提前不少,由此,双季稻复种和稻麦轮作制在南方各地推广开,粮食产量大大增加。自此之后,随着南方地区经济地位进一步的巩固,也奠定了稻、麦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 宋代长江流域主要农业区图 2.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 从15世纪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界末,属于「 ”明清小冰期”,特别在16、17世纪,即明清交际的时期,中国气候陷入一股低潮,其寒冷程度堪称千年难遇,波及范围远及东南沿海。这次冰期对北方的影响尤甚,西北生态系统变得支离破碎,广大北方地区灾害、疫病频发。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北方经济地位持续下降。 明代时,西北丝绸之路早已沉寂,人们开始向海外探索商路,在宋元造船技术的基础上,明代造船水平达到传统社会的顶峰,海外贸易繁盛一时。恰逢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许多新大陆特有的物种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以玉米、马铃薯、番薯的传播范围最为广泛。这些粮食作物引入中国时,正值我国的明代中后期。 到清朝中期,面对人口压力,人们将视线转移到尚未完全开发的荒山地区,而玉米、马铃薯、番薯等作物拥有耐旱且高产的特点,能在较恶劣的条件下生长,不占用平原耕地,因此,在清朝中期时开启了一场开发荒山的垦殖运动,又称”乾嘉垦殖「 ”。这次开荒运动暂时缓解了部分人口压力,而且改变了我国此前以稻、麦、粟等为主的粮食结构,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粮食系统。 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图 两次粮食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人口大爆炸 在宋代以前的历代封建王朝中,以两汉、南北朝、隋朝为例,人口最多时在5000~6000万之间,到唐代,疆域辽阔,人口总数一度达到8000~9000万之间。但在北宋末期,人口突然突破1亿大关,明代万历年,人口又达到2亿,直到清末时,全国人口逾4.3亿,为整个传统社会的峰值。 如果从人口增长速度看,宋代以前,人口始终无法达到1亿,这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人口瓶颈,但宋代以后,人口突然激增。这种人口的陡增是以南方地区的逐步开发为前提的,特别是”江南「 ”诸路等开发较快的地区,随着”占城稻「 ”的引进,加上复种技术的应用推广,人口迅速繁衍,从此江南逐渐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 到明代时,江南的经济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湖广和广州等地也得到长足发展,因此,人口依然能快速增长。但随着对南方平原地区的过度开发,人口也达到土地承载的极限,尤其是江浙一带,大有人满为患的势头。此时,玉米、马铃薯、番薯等物种刚刚引入中国,尚未推广开。 受明末清初战乱的影响,人口锐减,但到清朝中期时,又迅速恢复。而我国南方地区平原面积狭小,以丘陵地形为主,因此许多地区面临着耕地匮乏的局面,人口压力使得人们开始寻求其他出路。在人口继续膨胀的背景下,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得荒山地区的开发成为可能,因此,在清朝中期时,大量人口涌入荒僻的山区进行垦殖,这也为人口的继续增加创造了条件。 中国历代人口(户数)汇总表 2.资本主义的萌芽 很早以来,中国都是以农业为本,而商业为百业之末,这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决定的。我国总体看疆域辽阔,但耕地面积有限,特别是南方地区,以丘陵地形居多,因此,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 到宋代,南方地区发展迅速,”占城稻「 ”的引进使得粮食产量增加,南方人口全面超过北方。尤其是江浙地区,人口十分集中,土地资源紧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仅仅依靠种植粮食作物已难以为继。江浙地区物产丰富,水网发达,位于南北运河要冲地带,便捷的内河航运使得江浙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因此,江浙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例如桑、棉等纺织业所需的原材料;加上人口相对集中,劳动力问题得到解决,手工业也快速发展起来,例如纺织业、陶瓷业等。南方地区商品经济快速的发展,分工日益细化,并逐渐成型,部分城市甚至还演变成商业性城市或手工业城市,而一些小型集市则朝着拥有工商业职能的市镇发展,这说明江浙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 到明代,江浙地区工商业继续发展,生产变得更加集中,加上美洲的白银大量涌入中国,中国通行的货币开始由白银来代替传统的铜钱或铁钱,这使得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动力,这就是明代江南资本主义的萌芽。 宋代手工业和经济都会分布图 参考文献: 《中国历史地理》,蓝勇;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韩茂莉。

相关参考

1956年的两次军事行动 让苏联错失改革契机导致解体

「”匈牙利十月事件”又称「”匈牙利事件”或「”1956年匈牙利革命”,是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发生在匈牙利的由群众和平游行而引发的武装暴动。在苏联的两次军事干预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约

为何说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中国的崛起呢

从世界汗青来看,战争老是会带来最大的损坏,所以中国古代一向对战争非常慎重,强调少战,避战,能不战就不战。尤其是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来说,更是造成了伟大的损坏和人员伤亡,使得经济损坏严重。对此

为何说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中国的崛起呢

从世界汗青来看,战争老是会带来最大的损坏,所以中国古代一向对战争非常慎重,强调少战,避战,能不战就不战。尤其是近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来说,更是造成了伟大的损坏和人员伤亡,使得经济损坏严重。对此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先是什么后是近代化

两大任务是: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

原创 慈禧太后的两次决断,导致醇王府跟着两次搬家

清朝皇帝一样都是多子多孙,环绕皇储身份和皇位的争夺,一向是皇帝头疼的事情,最终从雍正帝爱新觉罗・胤起头,不得不采用机要立储的法子,避免皇子间的自相残杀。但事情到了咸丰帝爱新觉罗・奕时,显现了转变。咸丰

关羽和徐晃的两次交战是什么时候

关羽和徐晃总共交过两次手,分别在建安十四年和建安二十四年。一:徐晃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先说明一件事:徐晃在战前就在江陵。所以不存在他打通北道来江陵支援的说法。【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台湾爆发的两次雾社事件是怎样的

高山族民众1930年10月27日凌晨,台湾雾社高山族民众在莫那·鲁道领导下,袭击警察局,杀死警察,夺取武器,并杀死集会中的日本人。各地赶来镇压的日军动用飞机、大炮,施放糜烂性毒气,起义者虽拼死抵抗,族

晋国公族后裔的韩氏为什么能躲过晋国的两次公族大清洗

在春秋前期,晋国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公族大清洗:一次是长达几十年的「”曲沃代翼”,一次是晋献公屠戮曲沃旁系分支。这两次大清洗导致「”晋国无公族”,为「”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不过说两次大清洗导致晋国的公

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两次背叛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相识极具戏剧色彩。在北戴河游泳时,忽然狂风大作,波涛翻滚,一个天蓝色的身影在水中挣扎浮沉,他不顾副官阻拦,毅然跳进惊涛骇浪中将人救起。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被救的人居然是玉照曾上过《北

太子忽拒绝齐僖公的两次提亲,最后下次有多惨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太子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外交军事种种手段都登上台面,婚姻结盟更是屡见不鲜,但有这么一位公子,却两次拒绝了一个大国的结亲,他就是郑国太子忽。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