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窑瓷器,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业的发展
Posted 官窑
篇首语:有的时候难过的不是结局不够好,而是真诚没有被善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代官窑瓷器,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业的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代官窑瓷器,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业的发展
中国→China,自古就有瓷器王国之称。瓷器种类包罗万象,无奇不有,雨过天青的汝窑、千峰翠色的越窑、似银似雪的定窑...... 随着人们对瓷器收藏的热情越来越高,伴随着全国各地的瓷器艺术复兴。而我心中的巅峰之瓷,也开始了它的复苏之路…… 官瓷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狭义的官窑,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一类青瓷,故又有「 ”旧官”和「 ”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是由皇家御窑生产的瓷器,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釉色有天青、翠青、粉青、月下白、大绿等。粉青为上,淡白次之。纹片细如蟹爪,以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传世有盆、樽、壶、炉、花浇人面杯、水注、笔筒、臂搁、瓷印等品。 大量史料证实,在琳琅满目的中国陶瓷中,北宋官瓷出类拔萃、精美绝伦、古气盎然、扑人眉宇,被视为瑰宝。权臣贵胄也只能望瓷兴叹,可望而不可即。北宋官瓷作为一种尊贵和权势的象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在市场上流通的瓷器,其出身皇室,只供朝廷专用,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实乃不敢想象的难求之物,故有 「 ”识得官瓷面,江山坐一半”之说,足见北宋官瓷的稀有罕见。 官瓷制作精美,用料考究,有「 ”贡篚银貂金作籍,官窑瓷器玉为泥”的说法。官瓷胎骨有白、灰、青红之分。白色胎骨多用含铁质的深酱色釉护胎足,因而器皿口部边缘的釉最薄处由于隐约透露出胎色而微呈紫色,同时其足部没有挂釉处呈现出铁黑色,所以有紫口铁足之美。 釉色以青为主,由于烧制气氛不同又各呈天 青、翠青、粉青、月下白、大绿,莹润内含,如美玉,如凝胎。釉面开裂冰纹,如同微风吹皱一池春水,泛出道道涟漪,令人赏心悦目、放怀怡情。 官瓷作为艺术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既无精美雕饰以炫耀,又无艳彩涂绘以媚人,唯以体态造型之美、釉色纹片之俏幻放出迷人的艺术魅力,使古今中外为之倾倒。由于官瓷制作工艺复杂,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且技术保密,怕外人仿造,所以,除成品专供皇室外,次品全部销毁。 北宋官窑历时短暂,毁于金兵攻陷开封的1125年,仅存世19年,北宋官瓷烧制技艺随之失传千年。因为传世品较少,复制起来十分困难。虽历代王朝对北宋官瓷均有仿烧,但基本未闻有杰作出现 南朝青釉六系盖罐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 200年至581年。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 ”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 ”吴”,史称「 ”三国”。在这一时期,对于陶瓷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从公元263年魏灭蜀以后,连年战乱,北方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西晋灭亡之后。许多门阀士族渡江南下,先后建立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 ”南朝”,与同时代北方的北朝统称「 ”南北朝”。 南朝青釉鸡头壶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 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南朝青釉弦纹带托三足灯 相对而言,我国北方生产瓷器的年代略晚。这一时代的动乱局面使中原一带遭受严重破坏,在这以前,关中、中原地区曾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陶瓷业的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制瓷业的出现一直拖至了北朝时期。但这一时期却令人惊喜地出现了一种独特的、而且对后世有深远意义的陶瓷品种,这就是白瓷。 南朝青釉六系盘口瓶 在我国,众所公认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之出现当在东汉时期。它的坯体由高岭土或瓷石等复和材料制成,在1200℃-1300℃的高温中烧制而成,胎体要求坚硬、致密、细薄而不吸水,胎体外面罩施一层釉,釉面要光洁、顺滑、不脱落、剥离。 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具有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又富有燃料资源,所以这一地区的制陶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众多而且面广的窑址。 南朝青釉鸡头龙柄壶 瓷器的产地俗称「 ”窑口”,是由考古作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或实地发掘所逐步了解的。 通过实地调查与发掘,基本上弄清了这一时期的一些主要窑口。比如越窑,又称「 ”越州窑”,从东汉时期开创,至北宋衰落。其基本分部在浙江宁波、余姚、绍兴、萧山一带。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其主要特点是:胎质细密、呈青灰色;釉质莹润,具有玉质感,釉色深绿,色泽纯正,坯釉结合紧密。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扬「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瓯窑,在温州一带。其特点是:胎质白中泛灰,釉层较薄,釉色淡青,透明度高,有细小开片,易脱落。再如江西的洪州窑、湖南的岳州窑、江苏宜兴窑等等。 北朝青釉莲花尊 这一时期的瓷器已取代了一部分陶器、铜器、漆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等。 中国人饮茶习惯当起于东周时的四川一带,东汉时饮茶之风传至长江下游,此风蔓延迅速,至东晋时,已成为王室豪门的时尚。 北朝铅黄釉绿彩莲瓣纹罐 据古籍的记载,当时的茶饮方式方法与今日大不相同,所以需要一些形制不同的器具,数量上也有很大需求。 经研究考证,当时造型独特的鸡头壶就是一种茶具,这种造型延至隋唐以后就不再有了。 瓷质谷仓罐是三国西晋时期出现的,它用于陪葬品,所以也称「 ”魂瓶”或「 ”神亭”,是由东汉的五联罐发展而来。 这一时期的谷仓罐制作精细,堆塑繁杂,有人物、飞禽、走兽、亭台,粮食一直被视为人生第一重要之物资,所以从秦汉时代就开始给死者陪葬粮食,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同时,陪葬品中还含有整套粮食加工工具和做饭用的炊具,以体现吃饭的重要性。 北朝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兴,各地都建造了大量寺庙、佛像石窑,僧尼数量猛增,带有佛教色彩、意义的装饰随处可见。如在建筑装饰上带有飞天、莲花等标志性图案。体现在陶瓷器上,最有代表性的是「 ”莲花尊”。 陶瓷还被大量运用到文具中,如笔筒、水盂、砚等。水盂的功能只是盛磨墨用水的,但造型都很丰富,有蛙形、鸟形、兔形、牛形等样式。陶瓷文具被广泛使用,与这一时期崇尚读书、推崇士儒有关联。 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 北朝青釉莲花尊 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 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 之外,常用褐彩打破单一的青釉,使之更加活泼。这种装饰方法简单易行,适应面广,效果较好,所以被广泛使用。 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上书写文字,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种装饰手法在后来的唐、五代时期大为盛兴。其字体形式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可靠资料。 当今所见的越窑晋瓷,工艺多为上乘,釉色高古,质地醇素,极具品味。 由于当时的工艺水平,所生产出的陶瓷在釉色上发生很丰富的变化,青色中有偏绿的、偏黄或偏灰的,与釉料成份、烧成火焰都有很大关系。 尽管现时的技术力量更加强大,但今人的仿制品都往往是千篇一律,死气沉沉,失却了古人的迹象。 瓷釉的调制也是重要因素。青瓷釉最初是用瓷石与草木灰混制而成,风化程度差的瓷石一般含有大量助熔剂,常用来做釉,草木灰的作用是引入CaO成份,经过高温烧制与瓷石相互作用形成钙质釉。 青瓷自东汉晚期出现以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坯、釉质量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于瓷石原料分布地域广泛,原料成份含量多有不同,所以这一时期的瓷器釉色和质感有大差异。 由于南方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秩序也就比较安全,中原地区大批员纷纷南下,其中也不乏陶瓷业技工。而北方地区处于萧条境地,陶瓷业还不及汉代发达,对窑炉的使用也极少改进,仍延用圆形馒头窑。 在南方,窑炉有了很大发展,龙窑结构被进一步改良。窑床长度达十余米,为解决龙窑窑室内抽力大、火焰速度过快的问题,这一时期发明了起缓解作用的「 ”挡火墙”,可更有效地调节窑内抽力和温度。 经测试,这一时期的瓷器都是在弱还原焰中烧成,烧结程度较好,烧成温度可达1300度左右,达到了现代瓷的质量水平,这无疑是与龙窑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提高密不可分。相关参考
两宋官窑概述:「”官瓷重楷模,精华四海粹”,这是《饮流斋说瓷》中对宋代官窑瓷器的赞美。宋官窑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
清代乾隆年间,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官窑瓷器,以丰富的品种和制作精美著称于世。其中,有一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备受推崇,这种工艺叫粉彩扒花。关于粉彩,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胜于乾隆”的说
龙泉旅游随时随地了解龙泉旅游那些事儿在中国陶瓷一万多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史上,宋代堪称一个高峰期。当时因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各阶层对陶瓷器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全国各地瓷窑林立,名窑迭出,产品种类不
清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集大成时期,其制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受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制度和制瓷历史传统影响,清代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的款识在题写上也有一定的惯例,同时又新开创了金彩、墨彩、珐琅彩等题写
如果说元青花是一统江山君临天下,明青花是各领风骚火光炸天,那么宋瓷,就是高山仰止卓越千古。中国的陶瓷艺术发展到宋代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举世公认的顶峰。宋瓷创造了华夏两千年文明历史上一个不可跨越的高度,从思
中国瓷器的发展,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因此,真正代表明代瓷业时代特征的是景德镇瓷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一段高峰时期。北宋官窑建立与宋徽宗时期。北宋灭亡后,继任皇帝宋高宗建立新的都城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为满足皇室使用所需,仿
在唐代北方陶瓷中,有一种搅胎瓷器,风格独特,是唐代以前瓷器中尚未见到的品种。搅胎瓷是利用两种不同的原料,相互搅在搅胎瓷是利用两种不同的原料,相互搅在一起而出现的花纹,它们有的像行云流水,有的似大理石纹
一、经济:1、精耕细作技术成熟,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西北得到发展。2、制瓷业享誉世界,涌现一批名瑶(五大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瑶)。3、商业繁荣,打破市坊界限;商业交换品迅速增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是皇家专用的,按理说,所有官窑瓷器都要送到皇宫。可是,一直以来,民间确实留存着大量的官窑瓷器,这是为什么?《清宫瓷器档案全集》透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纂的《清宫瓷器档案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