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昌公主到底是死于疾病还是谋杀
Posted 公主
篇首语:安全感,不是来源于爱,而是偏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同昌公主到底是死于疾病还是谋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昌公主到底是死于疾病还是谋杀
咸通十二年正月,长安城外春寒料峭,泾、渭两河沿岸还残留着未化的冰屑,在初阳的照耀下,泛着刺目的寒光。 此刻城门内外人头攒动,身着麻衣素服的朝廷大员们正整齐地排列在城门之外,纷纷延颈张望着城门之内的动向。 片刻之后,城门内涌出一片灵幡、幢帐、伞盖,大队人马随之而出,紧接着一帐饰满珠宝、花卉的灵车被数头白牛、数十名役夫们缓缓牵出,伴随着宫廷哀乐,路侧两旁的人们顿时掩面低泣。 ▲同昌公主的送葬队伍空前壮观,陪葬物品也极尽奢华 虽然这支送葬的队伍规模明显有违规制,但在场的所有御史们却统一选择了沉默,因为灵车之内的那位身份非常特殊,其就是当今圣上最最宠爱的女儿—同昌公主。 ▲同昌公主作为皇帝最最宠爱的公主,其所受的待遇常人难以想象 作为唐懿宗最宠爱的女儿,同昌公主的地位超然于诸位皇子皇女,其所享受的尊宠也是盛极一时,然而就是这位享受着众星拱月般奢华待遇的公主,却在婚后不到两年间患病猝然离世,史书上对其病情更是讳莫如深,数十医官为其殉葬,这让人们在对其命运扼腕痛惜之际,不禁产生了一个深深地疑问,那就是同昌公主到底是怎么死的? 虽然史书上对同昌公主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推敲史书中的残碎语句,去隐约触摸到当时事件的那个真相。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咸通年间那场精心构筑的必杀局,真是步步惊心,环环要命。 一、父爱如山,重压之下的倾城之爱 唐懿宗一生有数个子女,然而其却单单只偏爱同昌公主一人,将毕生的慈爱尽数倾灌给此女,究其原因,与当年唐懿宗李温在王府蕃邸之时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是有一定关系的,因为按照正常情况,当初自己继位皇帝的希望不是很大。 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新唐书》 虽然李温作为唐宣宗的长子,在继承人的序列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其就能铁定继承皇位,因为能不能继承皇位,需要皇帝说了算,而此时的唐宣宗更加喜欢四皇子夔王李滋,因为其更加和自己性格仿佛,按照常理来看李温的皇位基本没戏。 但一切皆有可能,因为唐朝是一个非常奇葩的王朝,在这个朝代中后期,皇位的继承除了皇帝说了算之外,另一个人群说了也算,甚至有些时候,皇帝说了还没他们说的算数,这个群体就是宦官。 ▲唐朝的宦官在后期政局当中也算得上是举足轻重 自贞元之后,威权日炽,兰锜将臣,率皆子蓄;藩方戎帅,必以贿成;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旧唐书.宦官》 唐代的宦官虽然很拉风,但在唐宣宗时期,宦官们被帝王权术调理的比较低调,然而低调往往伴随着压抑,有些压抑的宦官心里便冒出了一个想法,皇帝你够狠,咱们干不过,那咱们就争取搞定你的继承人吧,送个皇位作为见面礼,想必对方肯定会感恩戴德。 想要立功,让对方感激承情,一般来讲成人之美不如雪中送炭,夔王李滋那边明显圣眷正隆,再贴上去没意思,还不如烧冷灶来的快,很明显,李温这边就挺冷,也挺适合。 本来即位无望的李温得到了这个许诺,自然兴奋异常,双方立刻一拍即合,便私下达成了政治联盟。 这个组织是背着自己领导老子搞的,属于非法组织,自然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因此这段时间的李温,心理压力肯定非常大,自己搞的这些事是绝对不能告诉别人的,再亲近的人都有泄露的风险。 然而史书上在记载这段时间的时候,却让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当初李温确实向另外一个人吐露了自己的这个隐秘之极的事情。 此人就是王府内的郭姬,也就是之后的郭淑妃,因为郭姬必然在自己女儿面前曾念叨过此事,才会有后来同昌公主面对父亲李温时,说出的那句令人莫名其妙又玄之又玄的话。 ▲郭淑妃,作为唐懿宗最爱的妃子,他们的女儿自然被视作掌上明珠 适值懿皇伤忧之际,皇女忽言得活。登极后钟爱之,封同昌公主。——《北梦琐言》 王以嫡长居外宫,心常忧惴。妃护侍左右,慰安起居,终得无恙。生女未能言,忽曰:"得活。"王惊异之。及即位,以妃为美人,进拜淑妃。——《新唐书》 这是一个极其隐密的事情,李温能告诉郭姬,足见彼此之间的关系和感情非同一般,在那段惊惧忧虑的日子里,聪慧的郭姬给予了李温巨大的安慰,患难夫妻,弥足珍贵,这恐怕才是李温登基后为什么会对同昌公主宠溺非常的真正原因。 女凭母贵,因唐懿宗登基后并没有册封皇后,郭淑妃此时的地位可以算得上宠冠后宫,在母亲光环的照映之下,同昌公主享受着特殊的宠爱也是十分正常的。 二、公主出嫁了,驸马宰相的背景很深 咸通十年,二十岁的同昌公主出嫁了,下嫁的男人名叫韦保衡。 ▲同昌公主的这次婚姻更多是政治联姻的成分 这场婚礼奢华高调,并且创下了一个至今无法超越的陪嫁嫁妆记录,唐懿宗为了给自己这个爱女挑选嫁妆,基本搬空了自己国库,凡是自己觉得好的,都令人给同昌公主送了过去,唐懿宗给同昌公主送去了满满的父爱,也送给了韦保衡一个富可敌国的经济基础。 同昌公主出降。宅于广化里,锡钱五百万贯。更罄内库珍宝,以实其宅。——《太平广记》 此时所有的人都很羨慕这个幸运的驸马爷—韦保衡,其到底是个多么优秀的小哥儿,竟然能够进入皇室和同昌公主的法眼之中。 韦保衡的简历倒是很简洁: 唐代人,出身京兆韦氏西眷平齐公房。祖元贞,父悫,皆进士登第。——《新唐书》 这份看起来很普通的简历其实非常厉害,因为这里面有四个亮点,足以给韦保衡重复加分。 首先,京兆韦氏,这个家族可是相当的炫,从汉魏以来他们就是一个相当高调的群体,简称贵族,到了唐代更是生猛,京兆韦氏竟然一口气输出了二十位宰相,这样的家族在朝廷政局之中,自然是举足轻重的庞然大物。 有这样炫目的家庭背景,韦保衡自然是属于那种身上自带光芒的年轻人,皇室也必然想找个门第比较高的女婿,这样才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家庭背景这一关基本算是过了。 其次,祖元贞,这个韦元贞是唐中宗李显的老岳父,虽然韦氏被诛,但韦保衡这一脉多少也算和皇亲沾着边,关系不是那么疏远。 父悫,这个韦悫,史书上没有多介绍,但他的官职确是非常亮眼,中书舍人,这个官职在唐代属于天子重臣,常在中枢,与天子关系非常近,当天子有选婿的意思时候,顺口问下老下属的儿子娶亲没,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中书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章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所以重王命也。制敕既行,有误则奏而正之。——《六典》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资治通鉴·唐纪》 同时,韦保衡还是进士及第,虽然唐末的进士及第有很大程度和门第关系有关,里面的水很深,但这毕竟也是自身资源和能力的体现,进士这个才子名头确实很吸引人。 综合上面可以看出,韦保衡是一个根正苗红的官宦子弟,典型的高富帅,富二代,而且他的出现也是南衙文官集团的一个希望,作为新生的代表人,他需要继承的一个潜规则就是,领着南衙众臣继续制衡北司众位宦官。 ▲南衙北司的争斗贯穿着唐代中后期的朝局 南衙北司之争始终贯穿着唐代中晚期的政局,两者既相互依存在朝堂之上,又互相攻讦争斗,自从甘露寺流血事变后,更是难以化解的死敌,只是朝廷还要运作,缺了谁都不行,所以双方在皇帝领导下相互凑合着,然而在不同时期,两者势力还是会此消彼长罢了。 是时士大夫深疾宦官,事有小相涉,则众共弃之。——《资治通鉴》 此时随着韦保衡的火速提拔,北司的诸位大佬们,也不由感到了一丝警惕。 寻以保衡为翰林学士,转郎中,正拜中书舍人、兵部侍郎,承旨。不期年,以本官平章事。——《资治通鉴》 韦保衡的越级擢拔,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但一切都还可以理解和解释,那就是谁让人家有一个好的对象和岳父呢,这点儿,所有人都可以理解,包括北司众人。 不久,年轻的韦保衡便在朝中渐渐开始专权,打击排斥异己,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什么皇帝会如此不遗余力地支持自己的女婿,难道仅仅是因为亲情吗? ▲大明宫内,韦保衡的上位搅乱了先前平静的朝局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之所以韦保衡能如此顺利地秉持大权,肯定和自己的老岳父——唐懿宗是有很大关系的,唐代晚期皇帝册立大多与宦官的支持有关,在其刚刚即位时候,两者尚能保持友好的关系,但随着权力之争的激化,每个皇帝都会渐渐感到傀儡的滋味不好受,所以其会拼命地争夺其认为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力,这就使得皇帝和北司之间天然产生了一种隔阂,这种隔阂源于权力之争。 唐懿宗也不能免俗,当了这么久的皇帝,自己也想振作一番,毕竟自己是宣宗的后代,老子打的基础,坏在自己的手里,多不好看,这昏君的骂名谁都不想背,所以他想振作一下,而且他应该也尝试过启用南衙官员来制衡北司日渐强盛的态势,但收效甚微。 因为唐懿宗无奈地发现,这些南衙的官员,其实背地里和北司那些人也都是盘根错节,北司压制南衙多年,一些官员明里不齿与宦官为伍,私下却攀附神策军中尉,互相结为依援,总之这些官员不纯良,唐懿宗需要一个新的外援,而此刻自己的女婿显然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就这样,韦保衡被强行拉上了战车。 三、红颜薄命,香消玉殒 宫内人多耳杂,往往侍候在一旁的人都是宦官的耳目,因此唐懿宗需要一个可靠的秘密传话人,韦保衡与皇帝之间的沟通任务便落在了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郭淑妃,同昌公主的母亲,想念孩子,常去自己女婿府上看女儿,这也说得过去。 女为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保衡处内宅,妃以主故,出入娱饮不禁。——《新唐书》 就这样双方开始了频繁沟通和交流,在郭淑妃和同昌公主的耐心劝说下,韦保衡也接受了岳父的「 ”好意”,成为了一枚其制衡朝局的重要棋子。 然而史书中记录的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那就是韦保衡在南衙开始内讧起来,接二连三地排挤掉了数位大员和同僚。 ▲韦保衡上位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朝局革新,触动了宦官们的根基 保衡恃恩权,素所不悦者,必加排斥。王铎贡举之师,萧遘同门生,以素薄其为人,皆摈斥之。——《旧唐书》 然而当我们仔细看这些被排挤的大员时,我们会发现,他们身后其实多少都有宦官的身影,说白了,这些人基本都是南衙之中,北司的代言人。 王铎,是先前宰相王播的侄子,而这个王播,跟宦官的关系,那可是非常的好,他的相位都是靠行贿宦官才获得的,这也让王氏一族跟宫内的阃宦之间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修贡奉,且以结赂宦官,求为宰相。—《新唐书》 萧遘,父亲萧置为唐懿宗时期的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这个兵部侍郎是重点,宦官掌兵的年代,兵部侍郎与宦官之间的关系自然比较暧昧,史书上没有收录萧置与宦官的交往,但从韦保衡上来就开始排挤对方的情况来看,萧家也洗脱不了北司卧底的嫌疑。 韦保衡的大刀阔斧的整治得到了皇帝岳父的支持,南衙宰相和皇帝结合到了一块,那北司方面自然压力山大,在一些大政方针上面,二比一的感觉相当不好,怎么才能改变这个状态呢,北司大佬们一下就看到了这个局面里那个「 ”七寸”—同昌公主。 韦保衡和皇帝之间的沟通和信任都基于此女,只要同昌公主出点什么事情,那以后郭淑妃也就没有理由再去韦府了,久而久之,皇帝和韦保衡的天然联盟自然土崩瓦解。 就这样,年轻的同昌公主成为了狩猎的对象,暗夜之中,黑手开始伸出突袭。 梦与梦相续,南齐恰几春。钏余琥珀冷,虹逐美人新。 抱影愁光烬,蒙花可带颦。一般缄惜意,终是女儿神。 ——凌义渠《阅同昌公主传戏题玉儿九鸾钗》 史书记载,新婚的第二年,同昌公主在午睡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遇见一个美人对她说:「 ”自己是南齐的潘玉儿,此番要来取回她的九鸾钗”,梦后不久,同昌公主便的病了。 ▲同昌公主的病情很突然也很奇怪 这一段剔除掉传说九鸾钗,我们可以看到,同昌公主的身体之前是健康的,而这个病来的很急,很突然,前一天还是好好的,一晚上过去后,就得病了,而且病的还不轻。 有病就得赶紧治疗,但很奇怪的是,这病经过了太医们的诊治和抢救后,同昌公主的病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发沉重,让我们看看当时太医开的什么药。 奏云:"得红蜜白猿膏,食之可愈."上令检内库,得红蜜数石,本兠离国所贡。白猿膏数瓮,本南海所献。虽日加药饵,终无其验。——《太平广记》 红蜂蜜、白猿膏这种珍贵的药品到底有没有效呢,应该还是有效的,因为御医们也不敢拿公主试药,但最终为却何没有任何效果呢? 这中间恐怕就要问问那些宫中经手之人了,在宫内宦官可是地头蛇,偷换你几味药品,给你药里掺杂些东西的手段还是有的。 同昌公主殁了,很突然,也很奇怪,让唐懿宗震惊之余,更是震怒,作为皇帝他应该能够觉察到一些问题,甚至他会派人调查那些药膏的问题,但即便其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自己只是个皇帝,而军权却是在自己身边的那些宦官手中掌握着,搞不好自己都要步入女儿的后尘。 ▲同昌公主最终还是撒手人寰 把那些知道真相的人都杀了吧,所有涉及此事的药师和太医都被下狱,唐懿宗不顾他人拼死诤谏,执意将那些医官们全部诛杀,这恐怕也是一种无奈的举动,留下他们,难道要自己和宦官们摊牌吗?自己如今还真没那实力。 公主薨,懿宗杀医官二十余人,收捕其亲族三百余人,系京兆狱中。——《续世说》 四、土崩瓦解 同昌公主的逝世,对唐懿宗、郭淑妃、韦保衡打击很大,而接下来流传开的一个险恶谣言,说公主是因为目睹自己母亲与夫婿之间淫乱丑态,才抑郁而亡的。 这也使得郭淑妃再也无法登临自己女婿的门上,也再无法传达皇帝陛下的密授了。 保衡处内宅,妃以主故,出入娱饮不禁,是时哗言与保衡乱,莫得其端。——《新唐书》 这个谣言出自谁手,自然很容易猜到,而失去了郭淑妃、同昌公主支援的韦保衡自此开始与唐懿宗的默契大不如从前,恩荣也开始走下坡路了。 唐懿宗看着自己的女儿灵车越来越远,内心一阵悲苦,女儿的死与自己夺权振作有关,但偏偏自己却有苦难言,在这个黑暗的长安中,他和郭淑妃对未来的希望也随着女儿的远去而彻底消散了,那颗对皇权和大唐中兴炙热的心也彻底变得冷却下来了。 ▲法门寺得佛骨迎入宫内不久,唐懿宗随即病逝 万事不过梦一场,且随他去吧,从此唐懿宗开始专心礼佛,并要求下面准备恭迎法门寺佛骨来宫内,皇帝既然这样没追求了,那北司的大佬们自然松了口气,大家继续一起好好玩耍吧。 咸通年间,朝局依旧,波澜不惊,皇帝失去了一个挚爱的女儿,而朝廷多了一个专心礼佛的皇帝。相关参考
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被称为清宫四大奇案之一,同治皇帝年仅十九岁就去世,一个春秋方盛的青年为什么会突然死去?清代官书中记载是死于天花,而民间流传甚广的是同治皇帝微服
林则徐死因之谜 林则徐墓位于位于福州北郊马鞍村金狮山南麓。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字径0。82米。 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为人刚直,为官清
林则徐墓位于位于福州北郊马鞍村金狮山南麓。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字径0.82米。林则徐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为人刚直,为官清廉,历经宦海沉浮,逐渐地成为大清王朝的封疆大吏,一
格格中有长得好看的也有丑的,清朝的格格,十之八九都是死于相思的,而且大都没有子嗣。这主要归咎于她们的婚姻生活。还原清朝格格的真实生活写照。清朝皇帝的女儿一般不叫公主,而称格格。例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
晚唐疑案:一支九鸞釵,同昌公主真的死於一個怪夢嗎?新婚第二年,同昌公主在午睡的時候,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來對她說:「南齊潘淑妃要來取她的九鸞釵了。」九鸞釵是同昌公主經常佩帶的飾物,這枚玉釵上雕著九隻鸞
导读: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或许秦始皇注定是一名历史上的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
唐朝最受宠的公主,出嫁时掏空国库,成婚仅一年就去世,死因成谜
同昌公主,唐懿宗的长女,母亲是郭淑妃。同昌公主生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当时懿宗还是皇子,正在与兄弟争夺太子之位,并且受到父亲宣宗的猜忌,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同昌公主是懿宗的第一个女儿,她的降生
「说穿了,诸葛亮的死,和周瑜、王朗一样,最终都是死于一个『气』字。由于心理失控,以致顽疾缠身,只不过他心理失调的过程比周瑜、王朗长一些罢了。」而这个能气死诸葛亮的最大凶手当然就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了
爱新觉罗·福临到底是死了还是当和尚去了呢???爱新觉罗·福临是死了。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
爱新觉罗·福临到底是死了还是当和尚去了呢???爱新觉罗·福临是死了。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