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太平天国之三河大捷——迷雾之中的英雄末路

Posted 太平军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太平天国之三河大捷——迷雾之中的英雄末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太平天国之三河大捷——迷雾之中的英雄末路

1858年11月15日清晨,立冬不久,一场大雾席卷了安徽中部,巢湖平原雾气沉沉。庐州西南的三河镇到金牛镇方圆30里,更是被大雾裹得严严实实,咫尺莫辨,正如此时此地,身处十万太平军包围里的五千湘军,眼前危机重重,却不知出路。 突如其来的大雾,给试图突围的湘军蒙上了一层死亡的阴影。迷雾之中,酝酿着湘军史上最大的一场败仗。 「 ”先清皖北,再图皖南”,一个月时间,李续宾连克安徽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县 1858年5月,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看到湘军在江西战场上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便拟定东征计划,准备把李续宾部投入安徽战场。8月23日,太平军前军主将陈玉成按照枞阳会议商定的战略,攻克庐州(今合肥),进而准备攻破清军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威胁。湖广总督官文得报后下令李续宾北进安徽作战,接到命令,于8月31日拔营增援安徽战场后,李续宾再次彰显出其强大的战斗力,他从安庆南部的宿松进入安徽,由南往北一路横扫, 9月22日克太湖, 次日陷潜山, 10月13日陷桐城, 24日陷舒城,连下四城之后,兵峰直指三河镇(舒城东部50里,庐州西南重要屏障)。 安徽地形图 李续宾来了,太平军全军都为之震动。 李续宾(1818年-1858年11月16日),字如九,一字克惠,号迪庵,湖南湘乡(今湖南涟源)人,晚清湘军名将。 嘉庆二十三年五月十八日卯正生于湖南湘乡 ,贡生出身。咸丰二年(1852年)在籍协助其师罗泽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军。次年随罗泽南出省作战,增援被太平军围困的南昌。咸丰四年(1854年),在湘军攻占湖南岳州(今岳阳)、湖北武昌、田家镇(今武穴西北)等重要作战中,常当前锋、打硬仗,以功升知府。次年一月,随罗泽南南下,连占弋阳府、广信府(今上饶)、德兴、义宁府等府县。十二月,随罗泽南赴援湖北。咸丰六年(1856年)罗泽南战死后,接统其军,成为湘军一员重要统兵将领。 李续宾,有着湘军第一悍将之称。自他从微末中崛起,领兵镇压太平军的几年间,可以说「 ”七年之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数百战”,是名符其实的猛将。换句话说这个人下马能提笔,上马能提刀,有脑子,打架猛。 兵临城下 1858年11月3日下午,李续宾到达三河。 安徽庐州三河镇内外人马喧嚣,六千湘军屯兵镇外,与驻守三河镇的太平军彼此虎视眈眈。 这处广袤平原中河汊环绕的小镇,北倚丰乐河,西面和南面有小南河、杭埠河交错,周边是大片的圩田,一望无垠。太平军1853年进驻三河,将它作为太平军供给天京的粮仓,以及守御庐州的据点。清廷日夜担心太平军自庐州北上,北伐重演,将皖北一带视为心腹大患。 1855年三河守将蓝成春就开始在三河镇造城。 城墙选址在河道最狭窄、圩埂最宽阔的小南河北岸,东面、北面的杭埠河和丰乐河河道宽广,以为天险。蓝成春还不放心,又在小南河南北两岸的圩埂上,建造了9座砖垒,南岸7座,北岸2座。造城工程,耗时一个月零三天,征用了一万多民工。 李续宾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要塞化的三河镇! 不得不发 李续宾在攻克桐城之后,与众将商议进取舒城及三河,部将丁锐义等人认为大军一路攻城拔寨,已是强弩之末,应该就地休整,等待援军再择机而动。而以曾国华为首的诸将认为「 ”军锋不可顿”。另一方面是咸丰皇帝频繁催命,「 ”十日七旨”,要求李续宾出战。箭在玄上,不得不发,于是李续宾决定继续进军。 兵至三河,庐州在望,李续宾既踌躇满志,又有几分担心:长途奔袭,部队人困马乏。而每攻下一城,就要分兵驻守,目前他手上的兵力仅有13营近6000人,可以与三河守军一战,但如果遇到太平军的大批援军,则情况堪忧。 事实上,李续宾率兵北进安徽,正是抓住驰骋于安徽战场的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正和李秀成合力攻打清军扬州江北大营的这一战机。1858年夏天,经历了天京事变、翼王石达开出走而一蹶不振的太平天国,恢复了五军主将制,陈玉成、李秀成分别任前军主将和后军主将,是太平天国后期的「 ”双子星”。 但来都来了,总不能啥都不干就拍拍屁股走人吧,指望太平军弃城投降那是不可能的,那就打吧。 4天后,11月7日。李续宾兵分三路猛击三河镇外围9座堡垒,太平军以多打少,并凭借工事顽强抵抗,奈何湘军战力实在恐怖,太平军9座营垒全丧,退入镇内固守待援。 此战,太平军损失7000人,李续宾的湘军也损失上千。虽然此战湘军胜利,但陈玉成的援军这时也赶到了,并驻扎在三河镇西南30里的金牛镇一带。李续宾再次猛击三河,镇内4000太平军残兵苦战才挡住湘军的这波攻势。 形势扭转 太平军中以机动力强大著称的陈玉成部得知李续宾意图进犯三河,迅速从江苏六合回兵增援,非常清楚李续宾部战力的陈玉成火速电令天王洪秀全,要求其指派李秀成一同前往。李秀成得知消息也从扬州发军拼命回援。 11月14日, 李秀成率部赶到, 驻于三河镇东南25里的白石山。此时整个战局外围机动的太平军,包括后勤,支援力量已经达到10多万人。 李续宾孤军深入,虽然在奏折中表态「 ”成败利钝,非所计也”,硬起头皮指挥攻打三河镇,但他也望穿秋水,希望湖北方面速派援军。 此时湘军的「 ”超级奶爸”、湖北巡抚胡林翼因为母亲去世,回益阳老家丁忧。湖北军政由湖广总督官文主持,缺少了胡林翼的斡旋和敦促,清廷官场拖沓推诿的积习和满汉之间的仇隙一下子暴露出来。当官文收到李续宾请求增援的书信,将信遍示部下后,居然怪声怪气地说:「 ”李如九将军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哪里有他攻不下的地方?难道还少了我们不成?” 李续宾求援不成,孤军深入,人困马乏。 比李续宾更年轻、善于杀回马枪的陈玉成,自然也明白战事瞬息万变、时间就是胜利的道理。 当陈玉成接到三河镇太平军守将吴定规的求救急报时,他正奔袭浦口(今南京),攻克清军的江北大营,他令吴坚守三河,自己星夜回援,同时令驻庐州的太平军联合捻军横切西南,阻击湘军从舒城的援军。他还上奏天王洪秀全,请调苏北战场的李秀成驰兵支援,形成合围之势。 突如其来的大雾! 11月7日,正当湘军北渡时,陈玉成出现在三河镇西南30里的金牛镇。随后数天,太平军蜷缩三河城内的4000老弱残兵,依仗三河的坚墙和工事,抵住了湘军的攻势。一个星期后,李秀成赶到了三河镇东南25里的白石山。 陈、李两军,号称10万之众,连营数十里,湘军前路不通,而退路已绝。 太平军的包围圈,每天都在缩小,从最初的三十里,转而缩小到十里,一个星期后,数里之外,湘军将士就能听到太平军人马的嘶喊。被困湘军兵力粮草都近枯竭,所能依仗的,只有此前占据的几座太平军砖垒。 李续宾站在砖垒的最高处远看,十里之外,密密麻麻的都是太平军的人马。14日夜湘军七个营的兵力趁着夜色分三路奔袭金牛镇,第二天黎明时在距三河镇15里的樊家渡王家祠堂,与陈玉成的部队接火。湘军这次出动的都是营中精锐,双方甫一交手,太平军佯装败退。 竟以为瞥见一线生机的湘军趁势追赶,预备突围。然而,这一切都被陈玉成看在眼里。立冬前后的皖北地区,早上起雾,本来颇为常见。可是大雾里咫尺莫辨,双方士兵们眼前只剩下白茫茫一片,追击变成了被包围。大雾笼罩下的战场场面极度混乱下,湘军派出的这七个营,大部分被陈玉成率军围在了三河镇附近一个叫烟墩岗的荒草岗上。 「 ”仗剑怒马出,驱赴贼深处” 李续宾闻讯心急如焚,几次组织突击营救而不得。此时,驻扎在白石山的李秀成听到三河镇方向的炮声隆隆,率部摸到了战场,三河镇守军也倾巢而出。李续宾的大营被团团包围,太平军的炮火打过来,把湘军营房炸得稀烂。 李续宾困守大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三分之二的兵力,在烟墩岗被陈玉成一口口吃掉。太平军合围之后,将丰乐河的河堤掘开,河水将圩田灌成了水洼,湘军突围举步维艰。双方的战斗进入白热化,固守南岸的李续宾族弟李续焘不愿白白送命,率领本营兵马趁乱逃往桐城。李续焘也真是惊魂未定,当太平军追击湘军溃军时,他又弃城而逃,将桐城拱手相送。 身陷重围,主力被歼,亲信将领叛逃,战局的极端不利令李续宾心急如焚,11月15日晚上,李续宾与众幕僚将佐商议,有人建议趁着大雾逃脱,李续宾摇头道:「 ”军兴九年,皆以退走损国威,长贼志,予当血战,多杀一贼,即为民多除一害。” 他知败局已定,写下了遗疏稿,又草草写了几行家书,将其交给部将周宽世,嘱咐他突围后,带给在湖北的弟弟李续宜。随后「 ”仗剑怒马出,僚佐以下从者六百余人,赴贼深处”。 这是他戎马生涯的最后一战。 1858年11月15日,湘军将领李续宾在三河战役中殉国,时年41岁。李续宾阵亡后,包括周宽世、丁锐义、孙守信在内的几位营官,收拢湘军残部,在残垒中又跟太平军战斗了两天。周宽世在弹药耗尽后率亲兵突围,身负重伤,中途落水,身上的书信全部遗失。 至此,三河大战落幕。

相关参考

三河镇大捷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57年5月,印度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很快就攻占了首都德里,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1858年,美、荷、英等五国强迫日本签订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史称《安政五国条约》。同年10月

太平天国为何瞬间由复兴之像走向败亡之路

1860年下半年,是太平天国历史的又一个拐点。在此之前,太平军二破江南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攻略苏南,声势大振,可是,仿佛一瞬间,却陷入到安庆危急、安庆沦陷、天京被围、天京沦陷的下坡路了。这中间,究竟

三河之戰,6000湘軍精銳血戰10萬太平軍,彰顯恐怖戰力

三河之戰是太平天國後期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太平軍主力全殲湘軍精銳李續賓部6000人,擊斃湘軍悍將李續賓、曾國藩六弟曾國華等大小官將400多人,使得湘軍的湖南老家“處處招魂”。這場戰役被視爲是湘軍戰史上

三河之戰,6000湘軍精銳血戰10萬太平軍,彰顯恐怖戰力

三河之戰是太平天國後期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太平軍主力全殲湘軍精銳李續賓部6000人,擊斃湘軍悍將李續賓、曾國藩六弟曾國華等大小官將400多人,使得湘軍的湖南老家“處處招魂”。這場戰役被視爲是湘軍戰史上

太平天国最终灭亡的序曲

公元1860年。关系到太平天国命运的安庆保卫战拉开了序幕,两年前的1858年秋天,进军皖北的湘军名将李续宾三河一战,全军覆没。这一战导致了安庆之战拖后两年,也使得太平天国迟灭亡两年。由于三河战役的结局

吕文焕投降后惨遭元朝廷杀害 末路英雄吕文焕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很多的英雄豪杰,他们为国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敌人的威逼和利诱之下丝毫不为所动,即使战死也不向他们投降,他们坚贞不屈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一直被后人所铭记和称颂,这些人中,南宋着名政治

李秀成被杀前为何要向死敌曾国藩献强兵之策吗

太平天国在1856年“天京之变”后,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建国元老死的死、跑的跑,军事局面主要依靠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侍王李世贤等年轻将领勉力维持,其中尤以李秀成的功绩最为显著。李秀成的战绩择其要者...

穷途末路,此役彻底葬送日寇之精锐,还附带上了当时最好的战舰

前言:不得不承认,二战日寇的海军和空军实为翘楚,能与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一决雌雄。然而在战术比拼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国力综合之较量。纵然日寇真有粟林中道所言之勇猛,以一敌十,也难逃被钢铁洪流

贺若弼英雄末路 做人不低调的危险

中国古代最有智慧的思想家老子对人生进退得失有透彻的参悟:“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

一旦他们死了,王朝很快就灭亡了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泱泱华夏五千年,英雄辈出。但也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虽然也是英雄名将、建立了不世功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却英雄末路断头路,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叹息。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