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曾提出迁都到洛阳或长安,如果成功会对北宋有什么影响
Posted 国都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匡胤曾提出迁都到洛阳或长安,如果成功会对北宋有什么影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匡胤曾提出迁都到洛阳或长安,如果成功会对北宋有什么影响
历史上的北宋是一个被阉割过的朝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相比起汉、唐、明等大一统王朝,北宋缺了个燕云十六州。终北宋一朝,即便"澶渊之盟"后和辽国有一百多年没打仗的历史,可占据着燕云十六州的辽国依旧是北宋的头号大敌,不为其它,仅仅就是因为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周围无险可守,从燕云地区下来的辽国骑兵很轻松的就能兵临汴京城下。而和北宋打了近百年仗的西夏在威胁程度上就远远不如能随时威胁到国都的辽国。 北宋选择的首都在历朝历代里都算是比较差的,汴京周围地势平坦,没有险要关隘,北方的敌人只要过了黄河,就能直面汴京城。这个不利因素不是没有人想到,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早就从战略上判断出汴京做为国都是下下策,曾提出过要迁都,但却因为政治因素被迫放弃。 宋太祖赵匡胤在基本扫平南方群雄后,曾专门回出生地洛阳巡视,有意将国都从汴京迁出,暂时迁移到地理位置上更安全可靠的洛阳做为过渡,最终的目的是把国都迁移到能居高临下俯瞰天下的关中长安。但因为迁都事关重大,多名官员出来阻拦,包括皇弟赵光义也因为私心拼命阻拦,他们阻拦迁都的原因大概有三条: 第一:迁都到洛阳糜费过大,财政上负担不起 赵匡胤流露出迁都的意思后,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的是起居郎李符: 帝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始议西幸,起居郎李符陈八难,帝不从。 李符说洛阳不适合做国都,并列举了八条难处,是哪八难呢? 符上书陈八难曰:"京邑凋弊,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李符反对的原因很简单,洛阳因为自唐末以来的长期战乱已经凋零,要重启为国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要修宫殿,要迁移富户、百姓,重新分配土地,最重要的是要重修四周的关隘,这个花费是建国没多久的宋朝暂时负担不起的。李符或许说得很有道理,但赵匡胤并没有采纳李符的建议,现在没钱,不等于以后都没钱,可以慢慢存嘛,迁都本来就不是一年二年的事。 第二:汴京四通八达,而迁都到洛阳后物质的转运不便利 李符的建议被驳斥后,都指挥使李怀忠又站出来,以物质运送不便为由反对迁都: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乘间言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帝亦弗从。 汴京境内有汴河、黄河、惠民河和广济河四条水运通道,物质的转运远比洛阳方便,国都周围的百万民众、官宦、禁军等每天要消耗的物质太多,如果物质转运不利,会有很大的麻烦。但赵匡胤依旧不采纳,洛阳长期是隋、唐两朝的两京之一,也有相应的运送和储存物质的通道,无非是花钱修嘛。 第三:上层民心在汴京而不在洛阳,不能引起动乱 两位官员的意见赵匡胤都没有采纳,最不愿意迁都的皇弟赵光义只好亲自站出来表达观点: 晋王又从容言迁都非便,帝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王叩头切谏,帝曰:"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帝不答。王出,帝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光义的一句"在德不在险"让赵匡胤麻爪了,也终于怂了,赵匡胤是为了赵宋天下的长治久安,宁愿短时间内拉紧裤腰带,也要把国都迁移到安全的地方。但赵光义可不这么想,他长时间的担任京兆尹这一官职,早就把汴京经营成铁板一块,把汴京视为自己的老巢,并且也有了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想法,如果把国都迁到陌生的洛阳,他多年经营的苦心可就白费了。 赵光义所说的"德"可以泛指教化或民心,但宋朝时的民心是谁的心?主持教化的又都是谁?不会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士大夫和豪强。北宋是继承的后周的江山社稷,连着国都也一起继承了下来,再往前数,五代时期曾有多国在汴京定都,长时间积累下来,汴京周围的士族和豪强多如牛毛,关系盘根错节,这些都是赵光义长期经营下来的属于他的势力。 迁都到洛阳,赵宋江山是稳固了,但对于聚居在汴京周围有好几代的这些士大夫家族和豪强们可不是什么好事,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去不了新国都,当然,这也是赵匡胤要迁都的原因之一。离国都远了,这部分人对于国家的影响力也就降低了,权力、财富都会受到影响,但他们又是国家的主要资源掌握人,赵光义把他们拿出来说事,赵匡胤不得不考虑冒然迁都的后果,为了不引起大的动乱,即便知道后代皇帝会很苦逼,也只好妥协。 但赵匡胤提出迁都的事还是让赵光义产生警惕,加上本属于他的京兆尹的官职也被赵匡胤给了另一个兄弟赵廷美,压制他的意思实在是太明显,因此,赵匡胤提出迁都后仅半年,就发生了"烛光斧影"的宫廷惨事。可以说,迁都的提出是打草惊蛇了,没这事赵匡胤或许还能多活两年。 假如赵匡胤迁都成功,对北宋会有什么影响? 迁都到洛阳:洛阳西边有函谷关,挡着西北方向的敌人,东边有虎牢关,可以阻拦南下的辽国铁骑。从防守的难易度上来说,远比汴京强,有足够的缓冲关隘组织防御。国都在洛阳,后来的金国也没那么容易能逼迫得北宋投降。 对内来说,有足够险要的关隘,就可以减少禁军的数量,可以节省下大量的军费。王安石变法时,冗军是当时北宋最大的危害之一,国都附近数十万的军队,每年消耗的物质和费用让朝廷已无法承受。如果去了洛阳,至少禁军数量可以大大减少,积累下来的费用是可观的。 迁都到长安:这个对于北宋的影响更大,意味着整个北宋的战略核心向西北方向转移,以关中为根基,西北地区的重要性就会大大提高。那么当后来建立西夏的李继迁、李元昊作乱时,北宋官方的态度就不会是采取绥靖政策了,而是坚决镇压。 当北宋官方的政策能得到举国官员一致认真执行时,相信历史上打的北宋惨兮兮的西夏政权会不复存在。而没有了西夏的掣肘,西北地区的养马地为北宋所得,北宋也能组织起强大的骑兵部队,有了骑兵部队带来的底气,在对待辽国时也不会一味妥协、忍让,不说提前收复燕云十六州吧,至少不用提心吊胆的天天担心人家打过来。 另外最重要的是,不管是迁都到洛阳还是长安,都远离了赵光义的势力范围,皇位的传承或许也要正常的多。当然,已经发生的历史不可改变,但后人以史为鉴,北宋的悲惨结局和赵匡胤迁都未成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满朝崇文厌武,可有个好国都,至少能避免"靖康之耻"这个最大的耻辱吧?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宋史》相关参考
宋太祖赵匡胤(资料图)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一说他曾在此生活二十余年)
王莽画像王莽篡汉建立新朝,但此时的长安地区已然矛盾重重。各种社会问题非常突出,主要集中在土地上,这种社会现状,使王莽萌生了将国都迁往洛阳的想法。洛阳都城的地位与名号也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此时的洛阳被明
古代在选择帝都的时候,有很多的朝代都会把都城建在长安或者洛阳,因为这两座城市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盛产粮食、经济富饶,而且交通又便利,是作为都城的上佳之选。元明清朝代,都城都在北京,所以从那时起,华北平
迁都洛阳时间: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拓跋宏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洛阳。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
洛阳实际上就处于豫西山区最东端被四面包围的一个谷地里面,洛阳和豫东平原的通路上有著名的虎牢关,也是万夫莫开之势。但是和关中不同,洛阳的补给要依赖于豫东平原,所以历史上一旦形成持久战,而且敌人兵力强己方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是史上一次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面对重重阻力,孝文帝以进为退,收放自如,终于如愿以偿,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的阶段。公元490年孝文帝亲政伊始
张之洞坚决反对迁都长安,为此他提出一个策略,50年后拯救了中国
从元朝开始,中国历代政权多建都于北京。在冷兵器时代,北京有群山和大海作为屏障,可谓是固若金汤。同时,北京还迫近北方前线,有京杭大运河与江南地区相连。若想控制全国,北京自然是建立首都的不二之选。但是18
关东联军逼近洛阳,董卓做出了一个让天下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迁都!将都城从洛阳,迁往长安.董卓为什么要把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其实,长安虽然是西汉的都城,可是经历了王莽之乱,早就残破,于是,东汉初年,
北宋一将军,曾舍命保护赵匡胤,当他被诬陷时,赵匡胤只说2个字
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说法:“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如果某人曾经救过皇帝的性命,皇帝自然不会亏待他,即使他犯下什么过错,基本不会有性命之忧。北宋初期的一位将军,他曾经舍命保护赵匡胤,为此差点被敌
西安、洛阳都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所以历史上都有十数个王朝先后定都与此,和它们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二者皆为天下形胜之地,易守难攻。相比之下,和西安、洛阳大致处于同一纬度的开封却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