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再来参加考试了
Posted 科举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你不要再来参加考试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你不要再来参加考试了
在封建社会,从隋唐开始,统治者实行科举取士。 何为科举取士呢?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科举制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考中了,就有机会入仕做官。隋唐之后,历代文人学子们都视科举为入仕的主要方式。其中,柳永也不例外。 柳永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作善用俚语、雅俗共陈,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年轻时的柳永,怀揣着入仕的抱负。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25岁的柳永参加礼部的考试,柳永自信满满,觉得自己一定会考第一名。 可没想到,此时,宋真宗下了个诏令,「 ”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即「 ”文辞虚华不实的人”的都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柳永第一次落榜了。 本以为能考第一,可没想到最后却落榜了,这对柳永来说,完全无法接受,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的上片叙述了词人落第后的失意不满和恃才傲物,在下片,柳永说,既然已经落榜了,我何必为此伤神,不如做个风流才子,与歌姬们吟唱赋诗,岂不更好。 这其实是一篇「 ”牢骚”之作。事实上,柳永并未放弃「 ”科举”,他先后于公元1015年、1018年、1024年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却三次落第。 柳永的才华毋庸置疑,有人说,这是皇帝故意不录用他,而这其中的原由,则跟这首《鹤冲天·黄金榜上》有关。 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仁宗也好词赋,也听过柳永的许多词作,读过这首《鹤冲天》,其中「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让他印象深刻。 到了放榜之时,柳永本已被录取,宋仁宗大笔一挥,把他名字划掉,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于是,柳永也「 ”破罐破摔”,自称「 ”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留连青楼楚馆,倚红眠翠。 就因为落榜后写了一首「 ”牢骚”词,被皇帝知道了,就注定了柳永在科举上的悲剧。 那么柳永一生都没有考中科举吗?也并不是。 1034年,也就是柳永第四次落榜的10年后,宋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鄂州赶赴京师。 这一次,历史没有跟柳永开玩笑,这一年的春天,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授睦州团练推官。此时的柳永,已是50岁的人了,虽是暮年及第,柳永也喜悦不已。 据说,柳永在地方任官,很有政绩,受人夸赞,被称为「 ”名宦”。 1050年,柳永改任屯田员外郎,后在此任上退休,所以,后人也称柳永为「 ”柳屯田”。 一次偶然的失败,一首张狂的词作,一个说一不二的皇帝,造成了柳永在科举路上的坎坷艰辛。 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无法预测,只愿我们行的每一步,都发自内心。当命运予我们以苦楚时,愿每一个人都能达观从容。相关参考
秦桧后人参加科举考试,仅用“七个字”就打动了皇帝,被钦点为状元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对出身和家庭背景非常的看重,如果祖上有造反者或奸臣,就会直接被pass掉,更不可能有机会蟾宫折桂,成为当科长元。但有一位奇才,他是南宋奸臣秦桧的后代,在会试的过程中,因先祖秦桧的影
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乡试通过后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会试通过后称为「贡士」殿试由皇帝主持,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
诗人李贺:他想参加高考,却因爸爸的名字失去考试资格>作者:采药>一>按照我庸俗的想法,人一辈子就是活个空间。>都盼着买大一点的屋子,出行坐大一点的车子,上班有大一点的办公室,旅行住大一点的房间,最后埋
零录取率的考试公元747年,杜甫、高适等一大批当时杰出的才子参加玄宗为选拔人才而设的“制举”考试。当时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他是当朝宰相,但却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他尤其嫉恨因为文学才能而
蒲松龄屡考屡败之谜,参加科举考试44年,为何连个举人也没考中
古代科举考试是王朝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使到了清朝,虽然有世袭或者捐官之说,但科举考试依旧是天下读书人成就自己的唯一出路。清朝的科举制度延用明朝,而明朝的科举制度是在宋朝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此时科举
金圣叹,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批评家。金圣叹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其作文不拘一格,自称:“以吾之才,入学
道光六年,左宗棠十五岁,起头列入孺子试。孺子试是清代科举测验的第一步,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此处只讲左宗棠,不睁开来说)。县试清代一样在二月份举办。左宗棠当于此年列入完县试并顺利
没有限制次数。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各科考试。学生高一第一学期不得参加学考,高一第二学期参加学考的科目不多于3门,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前须完成各
金圣叹,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苏州吴县人,着名的文学家、批评家。金圣叹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其作文不拘一格,自称:“以吾之才,入学
...山水。由是,不少人都认为:李白从政是一步登天,没有参加过当时比较完备的科举考试。其实,据《唐摭言》、《唐音癸签》等许多唐代典章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实行的两条腿走路,一是人们熟知的常科,即每年由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