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为何没把农民军扼杀在摇篮里,反而任之成了内部大患

Posted 朝廷

篇首语:多练多乖,不练就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王朝为何没把农民军扼杀在摇篮里,反而任之成了内部大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王朝为何没把农民军扼杀在摇篮里,反而任之成了内部大患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包围北京城,崇祯无法突围,选择上吊自尽。对明朝而言,这是一场毁灭性的动乱。而这场动乱的序幕,要追述到19年前。天启五年,陕西爆发灾荒,饥民四处流窜。两年后,陕西澄城王二起义。 在最初阶段,农民军声势并不强大。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没有经过正式战斗训练,更想解决温饱问题,而非金銮殿当皇帝。这是起义军非常弱小的阶段。可是明朝却没能及时掐掉这个不好的苗头,而是让它肆意疯长。 ​ 这跟明朝当时面临的情况有很大关系。明朝中后期开始,一直有严重的财政危机。官绅皆不纳税,朝廷又要供养遍布各地的宗室藩王,皇室也挥霍无度。 万历年间,仓场侍郎赵世卿就曾上书皇帝:「 ”太仓已入不当出。”可历任皇帝都频繁把手伸向国库。为敛私财,皇帝加征赋税,派宦官到全国各处,民怨随起。 ​ 即便朝中有官员劝谏,只能口头上遏制,无法真正控制皇帝的私欲。皇权至高无上,民间虽有怨言,百姓却无法对这些高高在上的当权者表示自己的愤怒。 朝政腐败,官场只求谋取私利。百姓疾苦,无人能为他们痛呼。边境频频用兵,国库不足,朝廷便加重赋税,掠夺百姓。 ​ 为躲避赋税,很多人将土地寄挂在豪绅大户名下,希望能减轻负担,却不料土地被趁机夺走,税收仍需承担。流民愈多,朝廷可收赋税愈少,国库日渐萎缩。万历年间,张居正曾推行「 ”一条鞭”法改革,一定程度延缓财政危机。 当时明朝国库收入可达三百万两白银。张居正去世后,国库积蓄很快被消耗殆尽。财政危机,为后来明朝的形势变化,埋下诸多隐患。 ​ 明朝中后期时,百姓造反的事情并不罕见,正统、嘉靖开始,明朝多次发生小规模农民起义。这些起义最终都被平定。也正是这个原因,一定程度造成明朝对这场起义在初期时的忽视。 而作为这场起义的源头,陕西情况又有不同。陕西是明朝西北军事重镇,当地驻扎有大量军队。明朝制度中,军队以屯田作为补充军粮物资的办法。 ​ 当时陕西一带的肥沃土地,都被军队占领,剩下那些贫瘠荒凉的土地,才归百姓所有。朝廷对陕西的赋税摊派又极重。有田赋、人丁税、草料税、盐税、茶税、畜税、牙税、当税等杂项税银。官员又趁机勒索。百姓生活异常困难。 当时的官场,不仅腐败,且能力低下,办事效率极低。衙门事务,大多由胥吏掌握。官员名在高位,手无大权,形同傀儡。陕西官场的腐败无能,不仅让百姓生活艰难,也让朝廷没有对形势做出准确判断。 ​ 明朝末年的军队,也是危机重重。明朝开国时,以屯田满足军用。这些土地本就肥沃,窥觊者颇多。宦官成为较早侵蚀军营屯田的人。军营屯田数量不断下降。 明英宗时,战事增加,屯田无法耕种,朝廷拨款,为士兵发放军饷。随着明朝财政紧缺,士兵军饷经常被拖欠,各级官员又暗中克扣,底层官员可以得到的军饷更少。 ​ 随着灾荒频起,米贵钱贱,军士生活一样艰难,逃兵日益严重。军营士兵数量大幅度降低。嘉靖时期,京军仍有二十多万人,天启年间,京军不足九万。 万历时期,很多士兵又被调去修建工程,不大从事训练。崇祯时期,京军的军事操练已经停止。军队战斗力衰落极快。 ​ 陕西旱情本就严重,灾荒一起,百姓更是没有活路。农民起义便酝酿而成。很多士兵也加入起义军中。这些人跟农民军不同,他们受过军事训练,有较为丰富的作战经验。 他们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明朝守军的战斗力。再加上陕西当地又多高山,起义军跟官府交战,稍有不利,就躲入山中,无法剿灭。 ​ 从天启到崇祯时期,朝廷内部争斗严重,党同伐异,内外大事,很多都被耽误了。况且当时明朝又要面对北方关外的军队,根本无暇顾及陕西当地的农民起义。 直到崇祯二年,崇祯皇帝才派遣杨鹤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负责处理此事。杨鹤认为农民造反,都是因为朝廷没有处理好饥荒民生问题,应当安抚百姓。 ​ 所以杨鹤带着崇祯从私人库房里拨出的十万帑金,以及藩王资助5万两白银和两万石粮食,适应招抚政策。这笔银子跟陕西灾情相比,确实不够。屋漏偏逢连夜雨。 崇祯三年、四年,陕西都有严重旱灾。四年冬季,陕北又出现雪灾,人畜死伤大半。崇祯五年,饥荒爆发,西北又爆发蝗灾,向关中、长江、淮河等地蔓延。 ​ 杨鹤主张招抚的政策无法推行,而朝廷内部,其实一直有主张以军事围剿的官员。杨鹤被逮捕入狱。但因崇祯遇事急躁,急于求成,朝廷政策一直在剿、抚之间摇摆不定。内外积弊,农民起义军终成燎原之势。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国学大讲堂--明史讲义 ¥40.00 购买

相关参考

黄巾军起义的故事

...粮食歉收,这么一来,老百姓更苦了。实在没法活,各地农民就起义

黄巾军起义的故事

...粮食歉收,这么一来,老百姓更苦了。实在没法活,各地农民就起义

文凭扼杀天才

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文凭成了"硬通货"。古人将文凭叫做"功名",秀才功名、举人功名、进士功名,对应今天的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如果说,中国社会始终信奉"官本位",历代文化界、官场一直奉行的是"

明朝为何而亡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砍杀嫔妃数十人,在多次鸣钟求救无门后,在煤山自缢身亡,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灭亡。那么,明朝到底亡于何人呢、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闯王是闯王李自成的大顺

诸葛亮去世后,蜀军群龙无首,为何司马懿反而终生不进攻蜀国

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时,蜀军因为群龙无首,随即撤退。同时,蜀军还发生内讧,杨仪和魏延闹了起来,魏延逃走,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可以说,当时的蜀军,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这时候,如果司马懿乘势追击,发动大军碾

光武帝为何退功臣而进文吏

 南北功臣的制衡  光武“以征伐济大业”故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初即位时非但不“退功臣”反而任之以显职。据万斯同《东汉将相大臣年表》其时除太傅卓茂外大司马吴汉、大司徒邓禹、大司空王梁、骠骑大将军景丹、

靖康之耻的背景说明了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对宋朝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宋徽宗不仅没有反思造成这两次运动的原因,反而以为童贯平寇有功,依...

靖康之耻的背景说明了其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对宋朝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宋徽宗不仅没有反思造成这两次运动的原因,反而以为童贯平寇有功,依...

横行十年的黄巢起义军,为何遇上李克用的沙陀骑兵便次次大败

故事背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黄巢,采取独特作战方式,横行十年之久,几度攻克长安。当时黄巢在关中附近拥有百万部队,能出战的将士多达几十万,一个新的王朝眼看就要建立,沉重打击了腐朽不堪的唐王朝统治。虽然

晋绥军头号猛将,为何成了第一个被俘的国军将领

解放战争中的晋绥军,论实力并非国军绝对主力。本身人数有限,能战的将领也并不算太多。但是晋绥军第19军军长史泽波倒是个例外,抗日时期他曾经在主力战败,山西沦陷的情况下,带着少数部下坚持在日占区打游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