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清明节是怎么样的
Posted 清明节
篇首语:学问勤中得,富裕俭中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时的清明节是怎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时的清明节是怎么样的
每到清明节,就是大家缅怀先人的时候,而且此时登山祭祖也成了清明节一项非做不可的习俗。可是大家知道古时候的清明节是怎样的吗?那时候又有着什么样的习俗? 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而清明节扫墓祭祖就成为了此后延续至今的节俗传统。唐朝诗人白居易诗作《寒食野望吟》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在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这些诗句描写的景象,即使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也是大同小异:具体就是先铲除杂草,然后放上供品,最后在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祭祖的特殊气氛。 二、踏青郊游 虽然清明的祭祀先人乃是传统习俗,但是那时的清明节的民俗文化内涵却并非只有这一项。清明时节乃是春光明媚的日子,人们肯定是要把握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的机会,于是踏青就成了清明节俗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 ”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 古代人们出外踏青的景象是怎样?唐代诗人杜甫的《寒食》就有相关的描写「 ”田父皆要去,邻家闹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之句。不违,即不避,无忌讳;闹不违,意为无拘无束地嬉戏打闹。正如诗中所说,这天乡间父老都要参与这「 ”闹不违”活动,就连鸡犬也乐而忘归。可见清明时节也是人们享受美好春光的日子。 而到了宋代,踏青依然是非常流行的一种习俗。其中诗人吴惟信就在他的诗作《苏堤清明即事》中对踏青进行了描述:「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同是宋代的诗人程颢更有《郊行即事》一诗:「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这些都证实了郊游踏青已成为古代百姓的清明节首选活动之一。 由于踏青是人们接触大自然的最佳机会,所以这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不过一般踏青,都需要人们带上一些日常用品,而且还要带上厨房用品。因为那时的饭店并不遍布,而且人们踏青时往往会走到偏僻的地方,因而那里几乎不会有饭店存在,带上餐具与厨房用品就变成了必须。可是带上这些东西,对于文人雅士来说是非常失格调的,所以他们踏青时,会专门雇佣一些饮食小贩,这样他们就不需要为此而烦恼。 三、竞技娱乐 清明节不单单是祭祖的日子,还是人吗进行竞技娱乐的一天。 其中射柳便是其中一种娱乐方式。其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唐代诗人孟浩然作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体现了射箭是清明时节古人热衷的项目。 接着就是蹴鞠。这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由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用来训练武士。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标为21号的图像中,就描写到:「 ”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女子,折腰转体,一手向下。在她的脚下有一个略有残缺的红色球状物……这个图像,就是在蹴鞠。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 ”球终日不坠”,「 ”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说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 ”中庸”的传统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清代《房县志》卷十一记:「 ”少年竞放风鸢,或走马较射,斗草踢球。 除了以上两种,清明节斗鸡也十分的流行。斗鸡在战国时期已很盛行。《国策·齐策》:「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盎免病居家……相随行斗鸡走狗。”寒食斗鸡在魏晋时尤盛。应玚《斗鸡诗》中描写道:「 ”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难分。” 斗鸡的习俗虽然不是清明的习俗,当其是自清明开始的,所以也可以作为清明节的一种竞技娱乐。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云:「 ”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可见,斗鸡之风不仅存在于民间,连皇上也乐在其中。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被子当作赌注,玩兴极浓。 四、清明祈福 清明节恰好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此时民间就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然后拿在手中把玩,不少人也将其编成帽子戴在头上,或者带回家插在门楣以及屋檐上。 古时人们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就能够摆脱毒虫。当时由于人们还没有有效的控制虫毒危害的药物,所以头戴柳条避虫毒的习俗很受当时百姓的欢迎。这中习俗流传到宋元以后,当人们踏青后回家,就会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甚至还有说法认为,柳枝插在屋檐下,还可以预报天气,正如古谚有云:「 ”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 ”清明弄柳”这一传统习俗,在宋代更是达到了极致。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述,宋时清明节里,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柳条,当时就称为「 ”明眼”。所谓「 ”明眼”并不是祈盼眼睛明亮,而是民俗上的驱邪目的,意是辨明鬼邪,守护家门,此时的柳枝与桃枝功能相近。 可见,古时候的清明节,并不像现在那么简单,只留下祭祖的习俗,那时候人们还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而且那时的清明节也不是一个沉重的节日,反而是古人放松娱乐的一天。相关参考
每年的清明节,是人们扫墓祭祖的日子,但如果时间倒转三千年。西周的清明时节,却是大型相亲集会的时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十四节气的说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确立的。而远在上古时,还没有清明这个称呼时,在
清明节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
一、清明节的由来及其发展历史【清明节起源】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
今天是清明节小长假的第一天,相信很多朋友一大早便计划要去扫墓。其实清明节的内容不仅仅是扫墓,还有很多其它丰富的活动。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清明节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节日,但除了扫墓清明还有一大主题就是踏青,这
我国的清明节有着怎样的来历?清明节文化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今年首次成为法定假日。清明节的休假制度,为人们祭祖扫墓带来了便利,但祭扫只是清明节的一个方面,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节日习俗,今天不妨让古人来教
清明,今年首次成为法定假日。清明节的休假制度,为人们祭祖扫墓带来了便利,但祭扫只是清明节的一个方面,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节日习俗,今天不妨让古人来教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节35条禁忌习俗 清明:习俗35条禁忌你知道吗? 清明,传统习俗上应注意啥?清明扫墓期间有些禁忌与忌讳要避免?敬请朋友们留意。 一、清明节我们为什么要祭祀祖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