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的新式监狱制度入手,来看看清代在司法上的一大善政

Posted 制度

篇首语: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晚清的新式监狱制度入手,来看看清代在司法上的一大善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晚清的新式监狱制度入手,来看看清代在司法上的一大善政

在中国近代史上,晚清可谓是一段丧权辱国的黑暗历史,在这段屈辱的过程中,晚清曾经进行了多次自救行为,诸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总之是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为主,很明显这些自救行为都是失败了,不然也不至于有那么多屈辱。 今天宋安之来说说晚清时期学习西方制度结合本国制度的一大亮点,那就是当时的新式监狱制度,可以说是清代司法上的一大善政。 这种新式监狱被称之为「 ”自新所”,意思是:「 ”拘禁罪行稍轻者之狱舍”。主要是拘禁那些犯了盗窃什么的偷鸡摸狗之辈,在约束他们的期间,一是平时进行道德教化,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以后不会再犯。二是教他们学习手艺,这样出来以后可以有一技之长,不至于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钱,这些人有了一技之长以后,自然不会再去干偷鸡摸狗之事了。 可以说「 ”自新所”这种制度,属于是在根源上解决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避免了盗窃之辈再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甚至进一步杀人放火的风险。 在清末类似于「 ”自新所”这种存在,与其大同小异的地方还有「 ”迁善所”、「 ”从善所”、「 ”改过所”、「 ”省悟所”等机构,皆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当时不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也在十几个省份推行。 像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南海、番禺两县试办迁善所。是以「 ”区分院落,各设头目,购置工具,酌募工师,责令各犯学艺自给,量南能授艺勒限学成,宽筹宿食,严禁滋事,俾其顾名思义,改过迁善。将来放出,各有一艺可以资生,自然不再为非,图图可期渐少”。 后来张之洞还自掏腰包,捐出三万两养廉银,酌提一半发商生息,以作南海、番禺两县迁善所的常年经费。 光绪二十七年张之洞还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合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之第二折「 ”恤刑狱”条,更是正式提出「 ”修监羁”和「 ”教工艺”等新式狱制的主张,对于当时的狱制改良影响很大,更是深刻影响了后世。 张之洞之所以这样做,并且大力推行,说明当时这种模式还是很好的,在社会维稳方面,还是可以在根源上杜绝很多问题的。 而这种政策,对于当时偷鸡摸狗之辈来说,可以说是一项不得不提的善政,效果也很不错,由此可见封建社会的监狱制度还是具有其优点所在的。 接下来宋安之再来说说「 ”自新所”的起源。 关于晚清以「 ”自新所”为代表的清末新式监狱制度,在今天很多人包括一些海外学者,都认为是当时清政府借鉴西方的新式监狱的成果,但却忽略了当时清朝制度上的优点了。 首先「 ”自新所”起源于乾隆年间,根据史料来看,在乾隆十年,「 ”自新所”在苏州的吴、长洲、元和三县首创。 在乾隆十三年,当时的江苏按察使翁藻在奏折中曾经详细提过:「 ”前据苏郡长、元、吴三县议详,建屋十余间,环以垣墙,名曰自新所,各将犯过一二次及无嫡属可交之旧贼,拘系于内”。 至于成果则是:「 ”试行以来,已逾三载,虽宵小未绝于境内,而失窃较减于从前”。 当时「 ”自新所”可以说是「 ”教养兼顾”。 根据史料来看,是「 ”每名照囚粮例日给米一升,钱五文,并酌给资本,教习学绩纻、纺绵、捆屡、织席等事。俟其技艺娴熟,糊口有资,即将口粮住支。一年之后,察其果能悔过迁善,查交切实亲邻保释。每晚责令典史查封,并拨妥役看守。 由此可见当时「 ”自新所”就开始了教导手艺,使偷鸡摸狗这辈出来以后有了手艺,不必重蹈覆辙了。这个模式还是很不错的,当时在江浙一带开始普及开来。 当时自新所还具备了一些类似于西方近代新式狱制的特征。 诸如乾隆年间的自新所,「 ”鼠窃之辈后知自悔,乞怜其亲邻,服罪于事主”,联环具保,即可复为良民”。 这种情况就类似于今天的保释,而且与西方新式狱制中的「 ”假释制”有着相似之处。 而且通过在押囚犯「 ”不加桎楷,一年无过,复为良民”,来激劝犯人弃恶从善,有着西方新式监狱「 ”累进处遇制”的意思。 至于思想教化上面,西方是基督教忏悔那套,当时清朝则是传统儒家的教化模式,诸如圣谕广训等,还有佛教的悔过思想,两者可谓是殊途同归。 当然「 ”自新所”模式的发展在乾隆以后可谓是一波三折,直到同光年间,才开始大规模普及开来,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不足之处,因为好的模式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 正所谓以史为鉴,关于晚清新式监狱制度的历史,可以看出「 ”自新所”早在乾隆年间就存在,并非照搬西方的制度,而是本土制度与西方制度的完美结合,但为什么今天很多人却认为照搬西方制度呢? 究其原因还是很多人文化上的不自信,选择一刀切的看问题方法,认为西方的都是好的,认为我们古代封建社会则是糟粕为主,所以坚信不疑这种看法。 但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其实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很好的。就连很多人传统印象中闭关锁国愚昧无知的清朝,都可以出现「 ”自新所”这种很好的监狱模式,更不用说其他朝代了,所以宋安之认为当下的我们切勿妄自菲薄,我们的文化还是很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嘛,何必文化不自信呢。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明清史及其中国大历史,喜欢以不一样的角度来说说那些一成不变的历史,觉得可以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哈。

相关参考

由朱棣开创 ”热审制度”入手,来看明代在司法领域的人性化

01古代的审讯大多是抓住罪犯之后就当庭审理解决问题,之后就把罪犯扔到监狱里任其自生自灭了,如果是死刑还好,熬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秋后问斩,不用在监狱里受罪。可能一些朋友就会问,为什么说「”死刑反而还好”呢

从赵普的三策入手,来看看宋太祖是如何在制度上根除藩镇割据隐患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标签,诸如汉朝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因此汉朝有着强汉之称。还有明朝的「”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加之明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所以有着刚明之称。而

凌晨考勤孤身值夜——从史料入手,试论清代下层京官的工作艰辛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对古代官场上的人来说,京官身份往往都是其梦寐以求的夙愿。不过真当了京官,就真的跻身权力中心了吗?其实未必,真实情况不仅没有想象中那么潇洒,甚至还比外官更加劳苦——只

从 ”尹嘉铨案”入手,探析满清科举制度真正的弊端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曾经有过辉煌的康乾盛世,也有着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诸多不平等条约,让中国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一个政权出现如此大的衰退往往与其吏治问

从元朝四等人制度入手,看红巾军起义,为什么蒙古人反成了配角

曾经叱吒亚欧大陆的蒙古人,最终在汉人的地盘翻了车,因为黄河泛滥,朝廷应对失策,加上腐败盛行。「”石人一只眼,搅动黄河天下反”,韩山童和刘福通一声呐喊,声势浩大的红巾军起义正式拉开帷幕。但是我们看这段历

晚清幕府专题四——从幕府制度看晚清重臣张之洞政治贡献与地位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河北南皮人。先后历任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入阁拜相,官至体任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光绪年间南洋张之洞派系与北洋李鸿章派系形成双峰对峙的局面。与传统

从 ”天京之变”事件入手,来看太平天国前期高层权力结构的变化

清文宗咸丰六年(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公元1856年)九月,在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解除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后,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天王洪秀全密令在西征前线指挥作战的北王韦昌辉暗地回京,以「”谋

苏秦的一生充满起伏,从史料入手看他从成功到失败经历了什么

苏秦是战国时期的东周洛阳人《战国策》里说"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可以说是家徒四壁,苏秦决定改变,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称他"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说明他曾经拜鬼谷子为师

从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入手,来看他为什么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万历皇帝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可以用六个字概括:张居正和争国本。张居正这一位可是他前半生的挥之不去的噩梦,年幼的万历继位,张居正掌握真正的大权,万历在当时真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国家大事基本上都是

从万历皇帝的内库减少入手,来看万历为什么要设立矿监税使敛财

现在有很多人说明朝亡于万历,因为万历时期发生了不少的大事,直接耗光了明朝的元气,他死后明朝已经积重难返,所以很多人说明朝亡于万历时期。不管这一说法有没有理,但是万历确实是一个奇葩,在明朝历代皇帝中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