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指挥过一场战斗, 却为开国大将、三十六军事家之一, 且众人尽服
Posted 大将军
篇首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没指挥过一场战斗, 却为开国大将、三十六军事家之一, 且众人尽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没指挥过一场战斗, 却为开国大将、三十六军事家之一, 且众人尽服
首先说明一下,评定「 ”中国当代三十六军事家”就是以「 ”大将资格”为基线展开的。 所评选出的三十六人,除了十大元帅和十大大将,剩下的十六人,主席、总理和邓公是有元帅资格;李、杨两位是具有大将资格的;另外的叶挺、许继慎、蔡申熙、段德昌、曾中生、左权、彭雪枫、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和罗炳辉这十一人,都是英年早逝的。 今天要说的这位开国大将,就是著名的政工大将谭政,虽然他从未指挥过一场战斗,但名列开国大将、三十六军事家之一。 按照很多人的理解,军衔就是依靠军功来划分的;军事家更是依靠战绩来评定的。 但谭大将军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指挥过战斗,也从来都没有立下过闻名全军的战功,更谈不上什么战绩,却评上了大将军、成了军事家,偏偏,每提起他的名字,军队中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心悦诚服。 由此可见,单依靠战功来评判将军的真实水平和贡献,那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谭大将军的独特贡献在哪呢?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笔可抵十万兵! 谭大将军的政工非常厉害,而且善于分析总结,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斗,却对战斗的形势发展掌握得非常准确,写出的文章对我军从上到下各级指战员的指导作用巨大,因此,有人赞他是「 ”以笔杀敌”、「 ”笔扫千军”。 按理说,谭大将军参加革命前也只是个小学教师,为什么对战争的预见性和规律性把握得这么好呢? 原来,谭大将军自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后,就一直追随在主席左右,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自然成为了此中高手。 谭大将军回忆:自己于1928年2月调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秘书,协助主席起草和整理文稿,主席那篇题为《井冈山的斗争》的报告,就是由他誊正的,抄写在很薄的竹纸上,字写得很小很密。一共写了两套,一套由湖南省委转中央,一套由江西省委转中央。 谭大将军还清楚地记得,报告是由中央派来的交通员把文件卷在伞把子里面带走的。 除了《井冈山的斗争》之外,其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等等,谭大将军也都有誊抄之功。 这种誊抄工作虽然很累,但在其中学习到的东西,却是很多人几辈子也学不到的。 谭大将军用主席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调查研究,于1929年11月总结了红军初创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参加起草了在红军建军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古田会议,并作记录。 这之后,我军每打一仗,他都及时总结,坚持每月写出书面的《月终政治工作报告》。 而且,每逢战前,他都组织政工人员和宣传员做好战前动员,鼓舞士气。 在红12军入闽的漳州等战役,回师江西后进行的南雄、水口、宜黄、乐安、南丰等战役,以及第四次、第五次反「 ”围剿”等战争的战前和战后,都活跃着谭大将军的身影。 像《新田夜间战斗政治工作》、《高兴圩以北战斗政治工作》等战斗报告都是在这样艰苦紧张的背景下诞生的。 长征路上,谭大将军写的《最后的一道封锁线》的通讯刊登在《红星》报上,像给全军上下注了一支强心剂,战士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到了延安,谭大将军在窑洞里、油灯下,不断笔耕总结,撰写了大量研究报告、文章和专著,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成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3月,谭大将军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写了《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见》的报告,得到主席及众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和重视,并加按语转发全军。 1937年10月,为统一并加强前后方部队政治工作的领导,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成立,任弼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谭大将军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实际上,延安时期,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日常工作基本上是由谭大将军主持。重大决策,要做出决定,发出指示,也都是由他主持起草或亲自起草,王稼祥审定,最后由主席签发。 1943年春,谭大将军组织起草了《关于拥护政府爱护人民的决定》,公布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拥政爱民公约。 1944年4月,谭大将军受党中央的委托,在主席的耳提面命下,起草并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了《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总结红军和八路军、新四军政治工作的经验,被誉为「 ”建军里程碑”的报告,后来列为党的整风文件,长期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指南。叶剑英曾评价说:「 ”这个报告,「 ”进一步提高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威信和地位”。 1946年01月,谭大将军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协助政委罗荣桓领导部队政治工作。 关于谭大将军和罗荣桓元帅的友情,这里简单说上几句。 1929年10月,罗荣桓作为第3纵队的党代表参加攻打广东梅州战斗,部队撤出梅州市区梅城时,他不幸中弹,身受重伤,正是谭大将军冒着枪林弹雨把他罗荣桓背下了火线。 经过这次患难与共的战斗,两人情谊更加深厚,经常一起配合工作,协同作战。 谭大将军很早就与陈赓大将的妹妹陈秋葵成亲了。但陈秋葵身体不好,在谭大将军参加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谭大将军是个重感情的人,情郁于中,多年未有续弦。 到了延安,罗荣桓一直想给谭大将军物色个对象,求助於夫人林月琴。 在罗荣桓夫妻的努力下,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女战士王长德成了谭大将军的革命伴侣。 补充一下,1955年授衔时,王长德也被授予大校,为十位开国大将的夫人中军衔最高的人。 1948年8月14日,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正式分开,谭大将军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当时,担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是刘亚楼(刘亚楼在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授上将军衔),部队每向中央军委和主席发电报,都以「 ”林罗谭刘”的名义签发。刘亚楼不乐意,说:「 ”什么林罗谭刘,应该是林罗刘谭!”谭大将军丝毫没有计较,指示发报员以后就按照刘亚楼的意思发电。再到最后,他干脆就把自己的名字给省略掉了,将「 ”林罗刘谭”改为了「 ”林罗刘”。 时任八纵司令员的黄永胜揶揄他说:「 ”政治部主任放在参谋长后面说得通,但也不能没有政治部主任啊!”谭大将军淡然一笑,说:「 ”没听说过将相和的故事吗?” 1948年12月7日,东北野战军指挥机关入关,谭大将军起草了《目前作战的政工动员》指示,12月12日,又起草发出《关于平津作战政治鼓动的指示》。 平津战役中,谭大将军亲自主持制定了《入城须知》、《约法八章》等规定,下发部队执行。 攻克天津后,谭大将军任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亲自检查了部队在天津执行政策纪律情况,并向中央写了《关于攻津部队作战勇敢、纪律良好及战后情况》的报告,中央军委将此报告批转(用电报)各野战军。 1954年以后,谭大将军任总政主任、副主任十多年,勤奋敬业,成为了政治工作者的光辉楷模。 1956年在党的八大会议上,谭大将军作了《建军新阶段中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的发言,重点提出了如何正确认识政治和军事技术的关系问题。同年11月,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作了《关于在军事训练中执行群众路线的初步总结》的报告,得到彭德怀的赞扬,并印发小册子促进部队建设。 不难看出,人民解放军之所以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支军队,其根本之处就在于政治建军,以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来保证实现其所追求的军事目标。 谭大将军作为我军建军过程中从事政治工作资历最深、时间最长的领导者之一,能获得大将军衔,那是实至名归。 谭大将军80寿辰时,徐向前元帅给他的贺信中称:「 ”您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建树,您对革命的功迹,是永不磨灭的。”相关参考
树上开花字面上的意思便是树上没花,但是在树上粘上假的花朵,也可以以假乱真。在军事方面,如果我方阵营衰弱,那么可用此计迷惑敌人,让敌人误以为我方阵营特别强大。 在历史上,张飞都是以“莽夫”的形象出
1、项羽东方的汉尼巴(一样地苦大仇深、一样地使过破釜沉舟、一样地所向无敌、一样地功败垂成、一样地一生只吃过一场败仗但军事身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呜呼!)最佳战例: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半
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诸葛亮运用了三十六计及孙子兵法中的哪几计
我国古代关于军事的著作有很多,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吴子》,《素书》等,而且这些兵书的应用在如今的商场上也不断有上演,特别是一些商战影视剧中更是如此。今天小编主要是带大家来剖析下三国中一场奠
核心提示:陈知建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开国大典时,我爸陈赓没能上天安门,那天他正率领大军在广州进军云南的路上。”陈赓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淮黎霞,原题:开国大将粟裕之子粟戎生忆开国大典精
核心提示:同为大将军衔的粟裕则不同。他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完全可以“牛”气十足地说,1955年授衔之前,曾直接指挥或毛泽东计划令其指挥过三个大将和二十六员上将。粟裕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张雄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桂陵之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古代流传至今的成语,很多是出自古代的著名盛事,有些则是因为影响太大,最后才流传千古。而"围魏救赵",可以称得上是两个条件都符合。经此一役,魏国
众所周知,开国十大元帅,以及开国大将、上将中,有很多能打仗、会打仗的军事天才。比如林彪、粟裕、许世友、彭德怀等,当然,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毛泽东---毛主席的正确领导和指挥。在所有的开国元帅、大将等将领
垓下之战是楚汉最后一战,韩信统率三十万联军围剿项羽,兵仙和霸王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但是史书对此战的记载不多,所以很多问题都不明朗,比如说:为什么霸王会突然衰弱?彭城之战是以刘邦失败而告终的,为什么反过
三十六计有哪些三十六计全集导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一计一集,计计相扣,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试想文化的同时,浓彩重墨描绘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军事与各阶层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历史
刘邦手下有几个大将?各叫什么?比较知名的有5个,分别是韩信,彭越,英布、周勃、樊哙。1、韩信韩信(-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