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不到四十载的大一统王朝,西晋其实比隋朝承受了更多不公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同样是不到四十载的大一统王朝,西晋其实比隋朝承受了更多不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样是不到四十载的大一统王朝,西晋其实比隋朝承受了更多不公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作为历史上的「 ”短命”大一统王朝,西晋的口碑一直不怎么好,而本应与它同病相怜的隋朝就受到了更多人的同情,人们甚至不惜为隋文帝歌功颂德、为隋炀帝翻案......若有人能为西晋执言的话,可有人愿意站在西晋的角度听听它是怎么说的吗? 自一统天下算起的话,西晋的实际国柞只有37年(而非51年),隋朝38年,怎么说都比只有14年的秦朝「 ”翻了一番”有多;后人对秦朝的赞颂足够多了,对隋朝的解读也日益增加,唯独对于西晋,则一直是「 ”恨其曾存于世”的态度。 分封本家王族,吸取曹魏教训的同时为自己买下了隐患 所谓天道循环,因为西汉分封诸王发生过「 ”七国之乱”,曹魏政权一直不敢重蹈覆辙。曹爽当政时,有人担心政权旁落提出过分封宗室诸王,可惜被曹爽拒绝了;过了不久,司马氏果然就轻松夺取了曹魏政权,这事情同样给司马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防止自己的政权再被外人夺去,晋武帝司马炎在西晋建立(泰始元年,265年)后再次采取了分封制度。为避免重蹈西汉覆辙,又同时设置了大国(邑二万户)、次国(万户)、小国(五千户)制,共封了十七位宗亲为王,其王国军队的数量依国家大小而设定。 既是封建集权,分封就必不可少 晋武帝平定江南(灭吴)后,为了缩减军事开支、让国家休养生息,开始将军权收归中央、裁减地方驻军。由于各国都有自己的王国军队,地方驻军裁减后,这些王国军队就成了主要的地主武装,他们听命的是地方诸王,而不是晋武帝了! 太康十年时(289),有大臣上书说:「 ”一个王国方圆千里,国家军队配置却形同郡县,应该增强朝廷军队、减少地方上的王国军队。”可惜那时的晋武帝已懈怠政事,一年后就去世了,地方上的兵力失衡终为其后的「 ”八王之乱”埋下了祸患。 司马炎自语:后世对我的评价总体上还是很不错的,至少超越了历史上的大量皇帝,给西晋泼脏水至少不应泼到我身上! 坊间五千年:所谓「 ”封建”,自然都离不开各形式的分封,汉、曹魏、西晋、唐朝都在分封决策上给自己埋下过隐患,这其实不仅是西晋王朝的问题,而是整个分封制度的问题。 后宫外戚专权,汉朝以来就是常事,非司马家专有 皇帝弱小,是专政干权的共同根源 光是地方上的兵力失衡还不足以引发「 ”八王之乱”,历史上,后宫外戚专权才是点燃这个火药桶的导火索。 西汉初年时,惠帝刘盈懦弱闹出了吕后专权;西汉末年时又有王氏政君专权。东汉时的后宫与外戚专权就更多了,汉朝在很长时间来实际上就是一个「 ”美人江山”。 晋惠帝司马衷即位后,也有外戚杨骏(晋武帝的岳丈)辅政,偏偏他自己的皇后贾南风却是史上丑恶妇人中的极品,因贾南风记恨皇太后杨芷,晋惠帝的后宫与外戚之间就闹得简直是不可开交! 引发「 ”八王之乱”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这场宫斗戏中,杨骏被杀、杨芷废为庶人后被活活饿死,如此极端手段,世人皆难以想象是出于一位妇人之手。贾南风在宫斗中全面获胜后开始专擅朝政,殊不知,她本人只是捕蝉游戏中的螳螂,后面还有麻雀呢! 永康元年(300),司马伦(就是《虎啸龙吟》中司马懿与柏夫人的孩子)先是装作支持贾南风废掉太子,背后却耍了个回马枪、要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废掉贾南风。在当时的朝臣看来,司马伦此举颇有父亲司马懿的遗风,因而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最后,贾南风终于死在了司马伦手上。 小时候的司马伦已是邪气外露 这次,轮到司马伦当权了!司马伦废掉惠帝自立为帝,又因其得位不正、道德低下,司马家内部的血腥大倾轧就这样一直「 ”热闹”到307年,以东海王司马越的最后胜利告终。西晋的「 ”八王之乱”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 ”杨骏-贾南风-司马伦”之间的斗争,第二阶段就是整个司马家的内乱,此内乱直接让混居于北方的各族胡人乘机崛起! 司马伦自语:我的得位手法与父亲如出一辙,奈何司马家众口难调,就算是父亲再生也搞不定呀! 坊间五千年:司马懿因曹魏没有分封宗亲成功夺权,司马伦因西晋分封了宗亲而夺权失败,这就是「 ”此一时彼一时”的天道循环。 胡民大举内迁,东汉光武帝开的头、西晋担下了民族大融合带来的百年阵痛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百多年,战后的匈奴及受影响的各族百姓如何安置就成了个问题。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打破了西汉边民严禁内迁的铁律,对「 ”匈奴、羌、鲜卑、乌桓、蛮”等各族实施了以德治边政策。该政策成功地缓和了民族矛盾,光武帝也因此举获得了「 ”怀柔治国”的赞誉。 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磨合难以避免 自东汉至西晋以来,边民持续内迁,前后历近二百年,任谁都无法再调整政策了,只能不断通过加强管理来确保北方各族的融合与稳定。内迁后的各族人民与汉人杂处,大多过着定居式的农业生活,表面看来很平静,实际上却暗流汹涌! 打个比方说,一个企业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在同一车间工作,在有效的管理下通常是不会出现啥矛盾的;一旦管理松懈、让这些工人以乡籍等纽带组成了团体,各团体之间很容易就会发生竞争性的矛盾。 西晋也是如此,由于「 ”八王之乱”,朝廷光顾着自我倾轧了,哪有功夫再去管理北方边民?于是各族间的团体势力乘机崛起,在各自斗争的同时掀动边民对西晋朝廷的怨气,「 ”五胡乱华”就这样逐渐成型。 今日的多民族融合局面,西晋承担了巨大的历史代价 一个家族里面,各兄弟间分了家尚且会产生利益纷争,何况这是在各族混居的情况下?与家族性的和谐共处相比,「 ”民族大融合”更需要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各族间的习俗与信仰都不一,融合中的阵痛是难以避免的。光武帝出于「 ”怀柔”开放边民内迁,融合过程中的「 ”阵痛”则由西晋承担了,这其实很难说是具体的「 ”谁之过”。 东海王司马越自语:匈奴大军三次围攻洛阳,而我只是「 ”八王之乱”后的残余者,能有何德何能去抵抗他们? 晋元帝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士族是我立足江东的幕后资本,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拿什么去救平阳?(平阳不保、长安失守、西晋灭亡) 坊间五千年:大家别吵,民族大融合必会存在磨合和阵痛,运气不好,正巧被你们赶上了! 魏晋南北朝期间,社会虽然纷乱,文化产出上却是我国历史上的「 ”文艺复兴”。隋朝再度拢起天下大势之时,无论是「 ”阵痛”也好、利益纷争也好,基于「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隋朝都遇上了「 ”当其时”的历史阶段。理论上说,隋朝完全可以不必再蹈秦和西晋的覆辙,实际上,它却又是「 ”38载而亡「 ”! 所以在评论西晋与隋朝时,厚此薄彼实在不必要,因为历史大势不是各统治者可以左右的,他们充其量只是历史大势中的一枚棋子,具体的摆布人却并非自己。 当人们津津乐道于隋唐期间文风的奔放、思想的开阔时,可别忘了这一切都源于乱世中的”魏晋风骨「 ”!没有西晋的短暂大一统,后人又拿什么去「 ”恨其曾存于世”呢? 「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相关参考
如果问中国历史杨姓建立的朝代,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说出隋朝,这是人尽皆知的常识。隋朝作为中国历史第五个大一统朝代(前四个是秦朝、西汉、东汉、西晋),国祚却非常短,仅仅38年,是秦朝(14年)之后国祚最短
历史的发展常常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秦朝、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常常被人拿来做对比,比如都二世而亡,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个王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都迎来了全新的盛世——强汉盛唐时期。虽
西晋是大一统王朝之一,但是与秦国不一样的是,西晋的存在非常的短暂,仅仅存在了51年。那么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曹魏的后期,由于政治的日益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日益突出,统治阶级内部也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
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统一就是西晋了,不过这个统一的帝国在历史上的地位比不高,人们对这个王朝的谈论远不如前面的秦汉。西晋政权的建立,是在曹操大魏基础上来的,司马懿隐忍数十载,最后在司马家族的努力下,才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前有春秋韩魏赵三家分晋,后有三国魏蜀吴三分归晋。司马炎篡位后先后灭蜀吴建立西晋,实现了三国时期之后的短暂大一统。自司马炎灭东吴完成统一,到西晋灭亡,历时仅37年。大一统的西晋
在中国历史上的皇朝,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西晋,如果没有听说过也很正常,因为这个皇朝也是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为什么这个王朝而那短命,短短52年就被人推翻了呢,一起来看看西晋王朝短期而亡
在中国历史上的皇朝,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西晋,如果没有听说过也很正常,因为这个皇朝也是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为什么这个王朝而那短命,短短52年就被人推翻了呢,一起来看看西晋王朝短期而亡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
同样数次换主,为何吕布是三姓家奴,他却成为初唐四大名将之一隋朝末年,杨广倒行逆施,天下揭竿而起,群雄逐鹿中原,但最后,太原李渊脱颖而出,一统八荒,建立了大唐王朝。当然,李氏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除了李渊
众所周知,一说到武穆,我们都会认为就是指岳飞,因为岳飞的名气实在太大,武穆几乎是他的代称了。但是在历史上还有一位武穆,比岳飞早了近130年出生,这位武穆就是北宋名将曹玮。生平功绩。曹玮是北宋开国名将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