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凿壁偷光的他为何不愿放过他
Posted 单于
篇首语: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说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凿壁偷光的他为何不愿放过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说 ”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凿壁偷光的他为何不愿放过他
近些年,大家都喜欢化用一句话:犯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固然是我国实力增长,民族自信心上升的反应。而这句话的出处,就是西汉时期的陈汤,原话是: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陈汤,字子公,是西汉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他绝对算得上历史名将,其人有胆有谋,竟以下级身份,假托圣旨,胁迫上级出兵。而正是因为他此次出兵,攻杀了与汉廷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守护领土,安定边疆,可谓功莫大焉。 陈汤小时候家里属于穷得揭不开锅的,穷的没办法就只能借借贷(甚至偷个鸡摸个狗)什么的,所以一直有陈汤有才无德的说法。古人对这儿挺看重,觉得没志气,所以乡邻里舍都看不起他。后来,陈汤到长安城去谋职,得到太官献食丞职位,应该是帮主管献到朝廷的物品的官员分分类什么的。在这期间,陈汤结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属于公子哥式的人物,两人倒有些脾气。汉元帝下诏,让公侯们推荐有才能的人,张勃就推荐了陈汤。陈汤先是被任命为郎官,后来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陈汤像 这个时候,匈奴的郅支单于兼并了呼偈、坚昆、丁令三国,他认为汉朝偏重呼韩邪单于,而不待见自己,有心怨恨。先是借献贡之机,要求带走被送为人质的儿子,后来又背信弃义杀掉汉使。郅支单于害怕汉朝报复,跑到康居,还娶了康居王的女儿。郅支单于骄横日甚,借兵攻打乌孙,抢夺财产,屠戮百姓。康居王见状不再待见他,郅支单于恼怒之下杀了康居王的女儿还有百姓数百人。之后,又强迫阖苏、大宛等国每年进贡,这些国家迫于其淫威,不得不屈从。汉朝派人来索要先前被杀死的使者的尸体,郅支单于不但不给,还困住来的使者,而且傲慢地说我愿意归顺大汉朝,但你们得把皇帝的儿子送来做人质。看来这也是自寻死路的节奏。 陈汤跟随甘延寿到了西域,便用心了解当地情况。陈汤是个有心之人,没事就观察地形,分析形势,并对匈奴做了深入了解。他认为,如果联合受郅支单于欺凌的乌孙、大宛等国,先收拾掉伊列、安息等国,然后再去攻打郅支单于,他们的城防不行,又没什么地方逃跑,到时候一战可定。甘延寿也这样认为,就想着给皇帝上书。陈汤说那太麻烦了,一是路途遥远,来回没两个月不行。再者这事儿一到朝堂上,那些公卿们又得讨论来讨论去,关键是讨论一顿还不一定有个结果。不如就先干了再说。甘延寿一听犹豫了,想着这可是犯上的罪。陈汤有谋略,胆子更大,认为机不可失,索性假托朝廷命令调发有城镇的各国军队以及车师国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甘延寿知道后,吓的着实不轻,说你怎么能这么干,矫旨可是死罪啊。陈汤一不做二不休,提着宝剑对甘延寿说:「 ”现在大军已经集结,你想坏大家的事吗?”甘延寿没办法,更不好得罪众军士,只好听陈汤安排。于是,二人分兵前进,同时俱上奏自我弹劾矫旨一事,并把用兵这事尽量向朝廷讲明。 汉军一路挺进,过大宛、温宿、乌孙,到达康居边界,一路上不断收拾康居的显贵,乌孙等国大力拥护。很快,汉军兵围单于城,郅支单于眼见如此形势,就横下心来守成,却被汉军射中鼻子。一天夜里,单于兵几次偷袭汉营,都无功而返,天亮时汉军大声呼喊攻城,康居兵无心恋战而逃,汉军攻入城内,郅支单于被斩首。此一战,匈奴之患尽解。 西域图 战后,甘、陈二人上表,说明情况,讲了一番大道理。大意是说:天下在大汉统治下就应该大一统,现在匈奴各部除郅支单于外都已臣服,而且穷凶极恶,罪大恶极。我们率仁义之师,代天伐罪,有赖陛下神威,把他们干掉了。我们把他们的头颅悬挂起来,就是向天下昭示,只要是胆敢冒犯我大汉,就是离的再远,也要把他们诛杀掉。原话是「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这句流传了千余年的豪言壮语的出处。 建功而返后,陈汤等人以为朝廷会奖赏,不知别人早对他不待见,而且甘延寿也得罪过人。丞相匡衡——就是凿壁偷光的那位——等人就认为陈汤等矫诏本就是死罪,能不斩首就不错了,所以不应该再加奖赏。匡衡是从维护朝廷或者说是皇上的权威出发(窃以为还因不齿于其为人,陈汤性贪),说的义正辞严,汉元帝还不好说什么,虽然内心里对陈汤等人很赞赏,但也只能做罢。 刘向等人就不这么认为。刘向上书说陈汤等人出生入死,深入不毛之地,立下卓越功勋,远播大汉威名,立功的人就应该受到奖赏。现在他们非但没有受赏,反而因为一些小过失而受人责备,且一些小兵小将都受了封赏,这对他们很不公啊。 汉元帝一听有理,就又请大家讨论封赏的事。很多人认为应该封赏,匡衡、石显等人说不行,说他们杀的郅支单于就是在偏远地方盗用单于名号的一个小毛贼,不是真的单于(有强词夺理之嫌)。讨论结果是汉元帝打算封他们千户侯。匡衡他们又抗议,说太厚重了。没办法,最后陈汤被赐关内侯,甘延寿为义成侯,皆食三百户。 到汉成帝时,匡衡又拿出这事来说,说陈汤不但矫诏,且私吞财物,不该封赏,而该治罪。汉成帝听了,于是陈汤被免职。陈汤耍心眼,说康居王送来的王子不是真正的王子,欺君,该伐。汉成帝命人调查,发现王子是真的。陈汤又背了一个罪名:诬告加欺君。因此被逮捕入狱,眼看性命不保。又有人出来为他说情,说不能因为这些事而杀了他,陈汤不是一般人,他报大汉十多年没有能诛杀郅支的怨仇,洗雪了边防的耻辱,使我大汉威震百蛮,武功远扬四海,应该记住这些功劳,忘掉那些小过错。汉成帝认为有道理,就把陈汤放了,让他做个普通士兵。 匡衡 后来,因乌孙做乱,大将军王凤又举陈汤出仕,任为从事中郎,掌管军务。陈汤治军颇有心得,有大将风范,但贪赃的毛病仍是改不了。之后还利用汉成帝建造陵基、迁居百姓之事谋利。大司马卫将军王商本就不喜陈汤为人,又抓住此事,便上告他,丞相、御史等相继弹劾,矫诏犯上、贪污腐败、谣言惑众……等都被拿出来。于是,陈汤被发配到敦煌。 许久后,敦煌太守上书为陈汤鸣冤,述说陈汤功绩,和汉元帝、汉成帝的开明。当时的汉哀帝就让陈汤回到了长安。回来不久,陈汤便去世了。陈汤去世后,王莽掌握朝政。因陈汤曾上书为王莽述功求封,王莽念其恩,追封其为破胡壮侯。其两个儿子都被封为侯。 陈汤,有将帅之才,富有谋略,堪称历史名将。然其性贪,其德虽不至败坏,却不为多数士大夫所喜。敝人认为,似陈汤者,其功其能足可称道,然功过分明,过不足以掩其才能。人无完人,不能过于苛求。匡衡之辈,有学识,性刚直,其儒家所具有的道德约束力,而对陈汤不以为然,也不足为怪。但是,「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足以让后人振奋精神,奋发图强。相关参考
汉代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匡衡小时候家境贫苦,上不起学,可他特别渴望读书求知。怎么办呢?匡衡白天要帮助父母干活,只有晚上能读书,聪明的匡衡想出了在墙壁上凿孔引邻家的烛光读书的办法。匡衡买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凿壁偷光的主角是匡衡,在古时候还没有点灯,人们用的是点灯或者蜡烛在晚上照明。匡衡家里很穷,穷到连蜡烛都买不起,到了晚上家里一片漆黑。但是匡衡是个爱学习的人,所以他就给自己想办法,
凿壁偷光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作为古代经典事例,曾经多次荣登各大畅销的成语故事书中,想必大家对于这个故事应该也都有所了解。实际上,"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并不是出于正史记载,而是出自一本名叫《西京杂记》的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相比已经说过无数遍了吧,几乎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会拿这个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学生,告诉他们努力学习究竟有多重要。但是他们或许自己都不知道,匡衡虽然后来的确成功了,成为了宰相,然而
顺治皇帝一生独爱董鄂妃,24岁就去世的他,为何能有14个子女
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继续皇位,在位十八年里凭孝庄皇太后的辅助,沿用汉制、削除群雄、休摄生息,使得公民安身立命生活安宁。正值年青年头气盛丁壮的他为悼念宠妃董鄂氏而死,沿用年号"顺治"故被称为"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一生独爱董鄂妃,24岁就去世的他,为何能有14个子女
爱新觉罗・福临六岁继续皇位,在位十八年里凭孝庄皇太后的辅助,沿用汉制、削除群雄、休摄生息,使得公民安身立命生活安宁。正值年青年头气盛丁壮的他为悼念宠妃董鄂氏而死,沿用年号"顺治"故被称为"顺治皇帝"。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西汉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凿壁借光的故事一直流传甚广,但对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却知之甚少。匡衡因为家中贫困,连蜡烛都买不起,
此皇子是康熙长子,有才有貌有能有功,为何康熙死也不立他为太子
此皇子是康熙长子,有才有貌有能有功,为何康熙死也不立他为太子在康熙众多的皇子中,胤禔不但是康熙皇长子,能力也是一流的,而且人也长得俊美,做事也很得康熙信任。然而,有才有貌有能有功的他,为什么却不被康熙
此皇子是康熙长子,有才有貌有能有功,为何康熙死也不立他为太子
此皇子是康熙长子,有才有貌有能有功,为何康熙死也不立他为太子在康熙众多的皇子中,胤禔不但是康熙皇长子,能力也是一流的,而且人也长得俊美,做事也很得康熙信任。然而,有才有貌有能有功的他,为什么却不被康熙
1.老师让课前演讲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战国时期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晋代车胤映雪---晋代孙康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凿壁偷光讲的是匡衡,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