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时期的文官统兵不输武将亦或更强

Posted 军队

篇首语:缥帙各舒散,前后互相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明时期的文官统兵不输武将亦或更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明时期的文官统兵不输武将亦或更强

众所周知,自宋朝起中国的制度开始了「 ”重文轻武”的时代。宋朝宋之前,领兵打仗的主帅绝大多数是武将专职,极少有文官领兵出征。由于宋朝的皇帝认为,十个贪官的危害也抵不上一个武将造成的危害,导致宋朝的武将一直不受皇帝信任。 受现代很多电视剧的影响,现代很多人认为文官不知兵,领兵出征经常打败仗,打仗不够狠,优柔寡断。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今天作者就说几个文官出身的名将。 第一:爱国词人——辛弃疾 辛弃疾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 ”苏辛”,与李清照并称「 ”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被金国占领的中原地区,少年抗金归宋。从此一直在南宋任职。 早年辛弃疾在山东地区聚集两千多人马加入耿京的起义军抗击金人。辛弃疾极力劝说耿京「 ”决策南向”,和南宋的朝廷正规军配合,一同抗击金兵,耿京于是派遣辛弃疾等11人奉表归宋,受到宋高宗亲自接见。辛弃疾在北归途中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的消息,毅然亲率50骑兵直入5万人叛军大营,将正在饮酒作乐的张安国活捉,并且号召耿京旧部反正。之后,辛弃疾率军长驱渡淮,押解叛徒张安国到建康城斩首。此时,年纪轻轻的辛弃疾,名动天下。可惜的是辛弃疾之后再也没有受到重用,成为当时南宋平定内乱的「 ”救火员”。其在闲时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严格意义上来说辛弃疾打仗并不多,与历史上那些赫赫功勋的名将不能相提并论。然其曾率领五十骑突入叛军大营,率军长驱直下江南归宋,已经有了名将的胆识,观《美芹十论》《九议》亦有名将的韬略。 第二:一代圣贤——王阳明 王阳明,最突出的身份不是名将,而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 ”心学”理论十分出名,传至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之后,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早期的国共两党也多受「 ”心学”影响。除了思想家的身份,他还是一名杰出军事统帅。 王阳明作为状元之子,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20岁的时候就考中了举人,28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并且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二甲七名。最初被分在工部,接着调任刑部,因得罪刘瑾,被流放偏远山区,刘瑾下台之后,被起复任职吏部。因得到时任的兵部尚书赏识,被派去征讨逆贼。王阳明上任之后,先是策反官府中的内奸,摸清山贼的虚实之后,屯兵进攻,大破山贼,前后斩杀、俘获一万五千余人,为患数十年的山贼之乱被一举肃清,这只是王阳明领兵的开始,真正让王阳明军事才能闻名于天下的是他平叛了宁王的造反。朱宸濠开始造反时,王阳明在缺兵少将的情形下,开始了平叛,他先是散布假消息声称要集结大军攻打南昌,然后用反间计离间宁王与手下谋士的关系,为平叛争取到了集结兵力的时间,然而王阳明并没有调动到朝廷的精锐大军,而是七拼八凑成一支军队,王阳明率领这支七拼八凑的杂牌军直攻宁王的老巢,以逸待劳等待宁王回援,宁王果然中计,双方在鄱阳湖大战,宁王大败被俘,叛乱就此被平定。而此时朝廷的平叛大军才刚刚到南京。 第三:挽狂澜于既倒——于谦 土木堡之变,明朝中期最严重的一次国难,皇帝被俘,明朝三大莹精锐全军覆灭,100多位文武大臣被杀,此时的北京城人人自危,军心涣散,士气低下,大部分大臣建议南迁。但是,于谦挺身而出,坚定表示要留守京城,并开始组织军队防御也先的进攻。他作为京城保卫战的军事主帅,首先调集周围的军队前来勤王,并且让勤王的军队运粮进京,解决了根本的粮食问题,接着鼓舞士气,操练军队。在他的组织下,明军开始恢复士气,渴望报土木堡的血海深仇。也先终于来了,于谦将军队依照九个城门分为九股部队,并亲自作为正面接敌的部队主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京城保卫战。明军在于谦的领导和指挥下,大败瓦剌军队,北京保卫战赢得全面胜利。如果不是于谦,那么明朝也会和宋朝一样偏安东南。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是对于谦最高的评价了。。 第四: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 范仲淹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范仲淹两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改嫁,范仲淹也随之改姓。成年之后,范仲淹得知身世毅然辞别母亲投在戚同文门下学习。 宝元二年,李元昊进犯北宋边境,集兵于延州城下,消息传至京师,朝野震惊。康定元年,仁宗诏范仲淹与韩琦共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到任后,更改军队旧制,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筑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节省边境开支。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康定二年,仁宗诏命陕西各路讨伐西夏,范仲淹上疏,建议加强边防守备,固守郦延,以军威恩信招纳西羌归附(时羌族为元昊向导,为其所用),徐图西夏,仁宗采纳。范仲淹又奏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把十二座旧要塞改建为城,以使流亡百姓和羌族回归。四月,因夏竦轻敌出兵导致十六名将领阵亡折兵万余,降职为濠州通判。仁宗接受范仲淹的建议设置陕西路安抚、经略、招讨使,让范仲淹、韩琦、庞籍分领职事。范仲淹与韩琦在泾州设置官第,将文彦博调到秦州做统帅,滕宗谅调到庆州做统帅,张亢担任渭州的统帅。范仲淹作将领,号令清楚,爱护士兵,对于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诚恳接纳,信任不疑,因而,至元昊向北宋称臣(庆历和议),西夏军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 宋明以来文官出身的军事统帅谭伦、孙承宗等等数不胜数,统兵打仗绝对不比纯粹的武将差,犹强十倍不止。

相关参考

岳飞的这首词,意境上不输于《满江红》,最后两句千古流传

历史上出色将领很多,配得上“文武双全”之称号的却屈指可数,诸如杀神白起、战神韩信等人,统兵作战是其强项,鲜有能与之匹敌者,但他们欠缺文采。有没有这样一种人,既能上马征战四方,又能提笔写出文章呢?看一下

谁的执政能力更强? 宋孝宗和金世宗

...多冤案并一心致力于恢复中原尽管因为南宋有复国之君无统兵之将因此没有成功而金世宗史称小尧舜在中国上古时代尧舜禹都是治世之贤君因此可见金世宗之贤世宗还进行了经济方面的改革。1164年,金世宗主动和宋朝议和。从...

谁的执政能力更强? 宋孝宗和金世宗

...多冤案并一心致力于恢复中原尽管因为南宋有复国之君无统兵之将因此没有成功而金世宗史称小尧舜在中国上古时代尧舜禹都是治世之贤君因此可见金世宗之贤世宗还进行了经济方面的改革。1164年,金世宗主动和宋朝议和。从...

”文人”带兵打战,立下奇功、不输名将

我国古代历史上,很多武将兼具文才的较多,但本身就偏文的「”文人”,才华主要体现在治国与治学上,带兵打战非其主业,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他们披挂上阵,却是不输于很多名将。笔者给你分享几个案例:谢安(东晋朝

被清朝授予 ”从一品”的将领们,可以得到什么待遇

清朝的时候,武将绝不是一个被多数人追捧的职业。跟文官相比,武将地位偏低。它会受到同级别文官的节制。将来还要到疆场厮杀,在前线搏命。但是,跟文官的科举相比,考取武将总是更容易些。而且,朝廷对武将的待遇也

武力不输关羽,轻取曹营大将首级,最终却死于箭下

导读:汉末三国,人才辈出,谋臣之间斗智斗勇,武将之间战场厮杀,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夷陵之战等。虽说主将个人的战斗力,并非整个战役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但后世人却将目光汇聚在那些知名

关羽麾下一猛将,武功不输魏延,却名声不他,最终死的很惨

提起《三国演义》,很多人都会说,这部书虽然精彩,偏向性却太过严重,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拥刘反曹的思想,将曹操阵营的很多人,贬的一文不值,却为刘备麾下的文臣武将大开光环,例如诸葛亮被刻画的智多近妖,关张赵马

从文官到曹魏权臣,司马懿该感谢谁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司马懿的家族原本是武将,他的高祖司马钧曾经官拜征西将军,参与平定西部的羌族作乱。可是到了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时,其家族“由武入文”,开始沾染儒学的影响。司马家虽然是当

赵云同门师兄,忠勇不逊关羽,只因错杀一人,被刘备含泪斩杀

乱世三国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尤其是那些能征善战的武将,至今仍令后人津津乐道。而在这些武将当中,不论战斗力,还是个人品德方面,赵云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身居蜀汉五虎上将,赵云武功不输关羽和张飞,故“一吕

宋明帝刘彧被戏称为什么王?

宋明帝刘彧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刘彧就是南朝宋国的一位皇帝。刘彧身为皇族之后,在自己的哥哥宋孝武帝时期,曾在很多重要的职位历练过,包括京城中的一些军队职位。刘彧像宋孝武帝对于自己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