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之畔荆紫关

Posted 会馆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丹江之畔荆紫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丹江之畔荆紫关

​荆紫关,紫荆关。非常容易混淆的名字,不少人知道位于长城沿线的后者,却往往不知道位于丹江之畔的前者。 这样的事实正好反映了荆紫关被人忽略的尴尬。 历史上却不是这样。荆紫关依靠丹江河运,北接秦川,南通鄂渚,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和商贸繁盛之地。 西汉时期,荆紫关即成小集,始名草桥关。 唐朝中叶,京都长安鼎盛繁荣,南方许多物资都要通过丹江通道运往长安,当时,荆紫关河运码头已发展到上、中、下三处,泊船上百只。 元朝时,荆紫关叫荆籽口。 明代改荆籽口为荆籽口关。据记载,当时的荆紫关”康衢数里,巨室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异常繁华。” 随着航运和商业的繁荣,人员不断增多,形成长达五华里的街道。清朝时期,由荆籽口关演变为荆子关。 清朝中期(公元1772年),荆子关的河运空前繁荣,商业活动达到其鼎盛时期。码头每天停泊各类船只百余艘。”帆樯林立、绵延十余里”。 荆子关成为方圆百里的货物集散中心,是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的商贸重镇。南北各地的商人云集于此,形成了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和二十四家大商行。 在这条五里长街上,各帮都建有会馆和庙宇,八大帮会的会馆或庙宇都有各自的特色,街上有专为船工、客商们服务的饭馆、酒楼、旅店等上百家。民国初年,取紫气东来之祥意,又”子”为”紫”,即成为”荆紫关”。 时至近代,丹江水路运输逐渐受陆路运输冲击,加之河道淤塞,航运也更加冷落,昔日繁华的荆紫关古镇,就这么冷落下来,但那条街还在,沿街的建筑也还在。 就是这残留下来的一切,成为吸引我前往的最大动力。 我从南阳坐上至淅川县的大巴。从南阳到内乡,几乎一路平地,而自内乡始,就逐渐驶入了伏牛山。 淅川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小城,脏乱的同时,蕴含着一种莫名的躁动。汽车站很破旧,调度的混乱和南阳车站的井井有序形成了鲜明对比。炎热的天气里,人们有气无力地坐在候车室内,肆无忌惮地丢着垃圾。 车站只有一个露天厕所,构造原始,既脏且臭,却有一人端坐门外,每人收费一元。 我在淅川县汽车站的售票大厅里面找了半天,也没有荆紫关镇这一目的地,站牌上只有所谓荆关。找人问时,大都口音陌生,而且含糊不清,只能猜个大概。转到停车坪,看见一辆破车,上写「 ”淅川-寺湾-荆关”路线。 之前看过地图,寺湾正是离荆紫关不远,想来就是这辆车了。返回站内,售票处却不卖这条线路的车票,大妈告知,在停车坪的小摊上买即可。 购票后,问得发车时间,又去买了水和干粮,然后在闷热的天气里,坐等开车。车上旅客稀稀散散,以老人孩子为主,青壮年恐怕都已离乡,只在春节前后,才会回家探望。 到了发车的时间,又过了十五分钟,车子才缓缓出站,然后一路转悠揽客,然而终究还是没有坐满。出城后,溯溪而上,速度加快。路旁绿化不错,树木郁郁葱葱,一派南国风光。 到了西簧,公路转而沿着淇河前行。淇河本也算丹江的主要支流,然而河道已被挖得千疮百孔,恐怕都是取沙的缘故。路上车不多,无论客货,看来荆紫关的确已经不在要道了。 沿途下了挺多人,晃悠到荆紫关的时候,车已半空。汽车站就在路边,已经废弃,候车室已经改成商店,却也缺乏人气。 进镇子的时候我已经看见几角飞檐,想来那些古旧的房子,就在公路和丹江之间了。下得车来,朝丹江方向走不到300米,便出现了一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正是明清故街。 房子必定是统一修葺过,临街的一面都粉饰成了墨色,贴着红色的门神张贴画,或者是对联,整齐之中不够自然。正是天气炎热时,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我一人游走其间。紧闭的房门后,亦有人语,以及哗哗的麻将牌声。 万寿宫、禹王宫、平浪宫,包括山陕会馆,都在这条街上,而荆紫关关门,则在街道尽头。所有的地方都是大门紧闭,无缘入内得见一二。平浪宫门楣上书「 ”风平”、「 ”浪静”字样,想来为祈求行船顺利所用。门外有对称的钟鼓二楼,正方形,四角攒尖,三层,重檐叠起,造型不错。 再转回来的时候,山陕会馆已有一男子,带领三个孩子坐在门口,遂与之攀谈。男子索要门票费二十,愿为讲解。于是跟他进门,从戏楼到正殿,一路看过去,建筑还是有些特色,特别是前后大小两个戏台,之前在别处未曾见过。男子讲的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想来遇见一个游客甚为不易。 山陕会馆出来,又遇见一老汉,半掩着门,纳凉看报。走上前去,和他攀谈了两句,尽是对政府之前干旅游工程的不满之意,以及对镇子日益萧条的惋叹。跟着他唏嘘两句,接着前行,直到走完这五里长街。 外面是个普通乡镇的模样,开着几家卖电器、建材或者是食品的店子,门口车马稀疏。街面上,多以老人为主,间或有乡间少年,三五成群,骑着摩托,呼啸而过。他们来的方向,一座石桥横跨丹江,对面就是湖北和陕西。原本打算在镇上住一日,到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兴趣,只在走前爬上山头,远眺丹江两岸。 再往上行,便是巨大的峡谷,而峡谷的尽头,想必就是武关,昔日从南阳到关中,正是行走此道。 忽然又想起自己的故乡,同样的是大河边的古镇,同样因为水运的衰落而萧条,虽地处两样,慨叹却是相同:无论多少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兴废荣辱,各有其时。 是以为记。

相关参考

牡丹江抗日战争历史

1.牡丹江乡土人物的英雄故事八女投江听过吧?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

丹江口水下古建築群探測完成 含唐代皇室家族墓

丹江口水下考古資料圖核心提示:據了解,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內文化遺產異常豐富,有距今100萬年左右的「鄖縣人」頭骨化石,唐太宗李世民三子李泰的家族墓地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庫加壩後,庫區內一批珍貴的古文化

丹江口水下古建築群探測完成 含唐代皇室家族墓

丹江口水下考古資料圖核心提示:據了解,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內文化遺產異常豐富,有距今100萬年左右的「鄖縣人」頭骨化石,唐太宗李世民三子李泰的家族墓地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庫加壩後,庫區內一批珍貴的古文化

央视《探索发现》丹江口考证《铡美案》

作者:佚名《铡美案》的故事家喻户晓,陈世美的名字臭名远扬。那么,历史上真的有陈世美、秦香莲吗?有人说,真有其人,却无其事。这是怎么回事?包公和陈世美本不是一个朝代之人,又如何演义出同堂开铡的壮举?一个

央视《探索发现》丹江口考证《铡美案》

作者:佚名《铡美案》的故事家喻户晓,陈世美的名字臭名远扬。那么,历史上真的有陈世美、秦香莲吗?有人说,真有其人,却无其事。这是怎么回事?包公和陈世美本不是一个朝代之人,又如何演义出同堂开铡的壮举?一个

座山雕被抓後說“我死了,牡丹江就太平了”,爲何還真的應驗了

牡丹江是黑龍江東南部十分重要的戰略要地,1932年5月1日,日軍全面佔領了牡丹江市。此後,日軍在牡丹江東部的中蘇邊境一帶,歷時10多年,先後徵用數百萬勞工,祕密構建了一座曲折綿延300多公里,縱深50

香严寺,坐禅谷再哪里?

坐禅谷景区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仓房镇丹江口水库西岸,是一处难得的精品峡谷景区,堪称“中原第一水锈石群”,被誉为“丹江明珠”、“仙境灵谷”。坐禅谷景区集瀑密、石奇、潭深、泉涌、崖峭、洞幽于一体,融佛教文化、

天山天池的名称由来

“天池”一名来自乾隆48年(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的题《灵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古往今来,陈运和等文人墨客多吟诗赋文,备极赞誉。传说3000余年前穆天子曾在天池之畔与西王母欢筵对歌,留下千古佳话

从大汉 ”第一功狗”到 ”萧规曹随”

文:秦牧言(读史专栏作者)楚汉相争,风云际会,英雄并起,纵横驰骋,总有说不尽的传奇与感叹。01、刘邦定位:功狗第一汉五年,随着不可一世的项羽自刎在乌江之畔,纷纷扰扰的天下也渐渐安定下来,接下来便到了论

建州三卫

  建州三卫(汉语拼音:jiànzhōusānwèi),中国明代在东北地区建州女真聚居地设置的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的合称。明初,原居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的女真人胡里改部和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