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治理大明王朝30年,流离失所的百姓才过上安定生活
Posted 儒家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治理大明王朝30年,流离失所的百姓才过上安定生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元璋治理大明王朝30年,流离失所的百姓才过上安定生活
他头上顶着当作平天冠,然后往土堆上一坐,就装模作样称起皇帝来。 还让伙伴们每人捡一个木块,用双手捧着,三跪九叩并高呼万岁。 当然,这也只是演的,他从小就喜欢当皇上,被称为行童。 朱元璋即朱兴宗,汉人,濠州钟离人,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的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天下的君主。 朱兴宗她出身贫寒,也没有很高的文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后来竟成为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 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传奇皇帝。 事实上,朱兴宗是有塑造过的,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通过去否认前朝的法统来造就自身政权的合法性。 作为从红寇出身的他,政权在取代元朝后,就做了一系列的文化工作,用来塑造他的合法政权,并唤醒士大夫心中地夷夏之防,使他转移要效忠的对象。 关于这一点,在《新天下之化》这本书中有记载,从洪武之治的礼俗改革入手,精彩的论述了朱兴宗是如何通过文化革新来造就自身政权的合法性。 文化革新 明初政府通过对元代礼法、习俗和服饰的大规模反对和否定,形成了一个充满胡风和膻腥的画面,也树立了朱兴宗作为中国文化挽救者的帝王形象。 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明代士人,乃至明政府从思想到政策上根深蒂固的夷夏之防,这些思想正是从朱兴宗时期萌芽生长的。 而这些文化革新,使他在后世明代人的眼中成为了远迈汉高的帝王。 明代人喜欢将本朝的开国皇帝,和同样是以布衣取天下的汉高祖相提并论,但个人看来,朱兴宗的功业并非汉高主可比的。 原因在于朱兴宗不仅平息了前代的虐政,还在异族的统治百年之后,重新恢复了汉族的文化传统和道德秩序。 朱兴宗这种形象在明代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在治理上或是文化上的外患渐深之时,都会变得愈加鲜明,甚至演变为汉族文化的象征符号。 在这里,我就直接引用张博士的论著《新天下之化》的内容来简说明一下吧。 恢复汉族文化 明朝政权起源于被正统士大夫视为叛逆,和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红巾武装。 在元人普遍固执君臣大义时,而不讲华夷之辨的思想背景下,要如何论证政权的合法性和争取士大夫的认同和支持呢? 这就成为了明代开国之初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在古代的中国,儒家意识的形态是政治合法性的基本来源,这就促使了明代初期当政者不得不依照儒家的政治理想,通过文化重建来努力塑造自身的正统形象。 洪武之治的礼俗改革,便是在这种特殊的政治和思想背景下展开的,从衣冠服饰和婚嫁丧祭,再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细节,明初礼俗改革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 所关注和针对的内容,大致可以归纳为两类。 一类是遵照儒家政治理念,对元代因宽纵而造成的各种失序现象进行严厉清整,建立符合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 另一类就是用夏变夷为旗号,对元代社会生活中弥漫的胡风进行清整,恢复汉族的文化传统。 朱兴宗试图用重新划分胡汉文化界限的方式,唤醒士大夫淡漠已久的族群意识,建立他们对明政权的认同。 礼俗改革 这些措施使得元明两代在文化上,显示出明显的夷夏变革色彩, 明代初期进行的礼俗改革,通过与儒家意识形态来呼应,成功地树立起明政权作为华夏正统的形象。 在这一过程中,精英思想与国家权力密切配合,大大的加速了宋代以来儒学思想的制度化、常识化和风俗化的历史进程。 洪武之治改革不仅创造了明代前期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而且所恢复和构建起来的基本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 还奠定了有明代社会文化的基调和底色,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皇帝的地位也只能是天注定的,在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中,朱家当皇帝百分之一是因为他们有德,还有百分之一是他们有才,但百分之九十八就是因为天注定的。 皇位这种东西,不能是有才者居之,也不能是有德者居之的。 如果朱兴宗把自己当成再造中华的伟大君主,那这位君主暗含着皇位是有德有才的人才能合法得到的隐意,就等于了否定皇权的神性,这是得不偿失的。 朱兴宗在短短三十年内让饱经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们才能再一次能在这边土地上安定生活下去。 并且始终认识到自己布衣的出生身份,而对危害黎民百姓的大臣们绝不姑息。 朱兴宗也是历朝历代里唯一一个允许底层百姓越级上告的皇帝,告到自己面前还不被处罚,这正是他最伟大的地方。 哪怕是唐太宗口口声声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再怎么关心黎民百姓,他也是做不到这样的。 本期的朱元璋历史知识就讲到这了,我们下一期再见。 本文由作者历史风声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相关参考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烽煙四起,饑荒不斷,百姓顛沛四方,流離失所。最終當過乞丐、做過和尚的朱元璋削平群雄,一統天下,開創了大明王朝。而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將一些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孤兒收為養子,交由夫人馬氏教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称帝,成立了大明王朝。而正在这个时候,明朝的大将军徐达正率领着明军精锐正在北伐。而且成功的攻下了大元的都城元大都。不过虽然攻下了元大都,元朝的主力军队却都向北撤退了,所
规章制度只是手段,自觉遵守才是目的,谈朱元璋如何治理“企业”
朱元璋,虽然出身乞丐,但是在治理国家这个“大企业”上,有着一套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法律是一种惩罚人的手段,不能让人民真正真正服从管理,只有让他们明白了为什么不能犯法,他们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因此,
大明十六帝太祖朱元璋公元1368年登基公元1398年去位出生:公元1328年--去世:公元1398年(在位30年)太祖諱元璋,安徽鳳陽人,年號“洪武”.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領導的起義軍在大將徐
唐朝末年,各地将领拥兵自重,形成了藩镇割据之局面,也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之后,由于藩镇割据的影响,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直至北宋王朝的建立,才重新统一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由于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朱元璋处死儿媳,大臣认为太残忍,百姓却拍手称赞,,原因令人震惊
明太祖朱元璋,正儿八经的草根皇帝,从当年连饭都吃不饱的放牛娃,经过多年的不懈打拼,推翻了元朝统治者,干掉了陈友谅等竞争对手,开创了大明王朝。后来,为了稳固统治,通过胡惟庸案及蓝玉案,除掉了不少官员,留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
文/寂寞的红酒1945年5月7日,纳粹德国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事结束。作为战败国,德国在二战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的德国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瓦砾废墟,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德国完全支离破
文/寂寞的红酒1945年5月7日,纳粹德国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战事结束。作为战败国,德国在二战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战后的德国一片狼藉,到处都是瓦砾废墟,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德国完全支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