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Posted 战争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场不对等的战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场不对等的战争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次战争,因晋军主动「 ”退避三舍”而获得更大主动权,并在战争中取胜。 双方真正投入的兵力:晋国兵力更强 很多史界人士认为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认为城濮之战中楚国的兵力多,而晋国的兵力少,(晋国战车七百乘,秦、宋、齐三国亦派兵支援,全军由三部分组成:上军居右,以狐偃为将、狐毛为佐;中军居中,先轸及晋文公坐镇中军指挥;下军居左,以栾枝为将、胥臣为佐),而楚国兵力多,其时侵宋,楚国带领了申、息、陈、蔡等多个诸候国部队,声势浩大。但事实上,细读历史,就会发现这是一场并不对等的战争。最大的不对等就是本次战争中,晋国的最高指挥官是晋国国君重耳,而楚国的最高指挥官却是楚国的令尹(总理兼国防部长)子玉。当时子玉带的兵由左、中、右三军组成:左军为申、息军,以子西为将;右军为陈、蔡军,以子上为将;中军为楚军主力,由子玉坐镇。 那么,楚国君主楚成王哪里去了?楚成王把楚军主力撤退到楚国的申地(今河南南阳)去了。当时楚国因为宋国不臣服自己,改为臣服晋国,于是楚成王就联合多国部队攻宋,但后来形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楚国,所以楚成王除了自己撤军,还要求令尹子玉将楚军主力撤出宋国,避免与晋军冲突。 为什么形势会不利呢?因为晋国重耳采用了一个连环计:首先是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这样方便寻找更多支持力量;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两大诸侯国齐和秦,由他们去请求楚军撤兵。同时晋国答应把攻下来曹、卫诸侯国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这样做有什么结果呢?道德楚国同曹、卫本来是结盟的,但是如果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齐、秦既接受了宋国的厚礼,加上抱怨楚国不听劝解,就会主动出兵帮助宋国,从而同晋国站在一起,与楚国作战,达到联合齐、秦的目的。 果然事情就这样演化下去。楚成王看到齐、秦也介入战争中,一个楚国根本没有能力对抗晋、齐、秦三个大国,于是就决定退兵。楚成王还从道义的角度说:「 ”不要进逼晋师。晋侯在外流亡十九年了,终于得到了晋国,险阻艰难全尝过了,世事真假完全了解。天赋予长寿,扫清了他的敌人,天的安排哪能毁掉呢?「 ” 从这个角度上看,首先,楚成王对这场战争有预判,即可能失败。其次,楚国的主力并没有投入这场战争,所以从双方军力上看,楚国总兵力大,但因为撤退,真正投入战争的兵力可能数量多,但是杂牌军多,实力并不强。相反,晋国投入的兵力虽然不多,但是实力很强。连国君重耳都亲自从镇中军了,可见对此战的重视。 上下不同欲致战争失败 可是令尹子玉反对退兵,坚决要求楚成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以消弥有关他指挥无能的流言,并请求楚成王增调兵力。事实上在子玉明知多个大诸国一致对楚的情况下,在没有得到楚成王支持的情况下,要在本次战争中取胜,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因为子玉对自己过于自信,甚至还想借此战成名,所以才坚持对晋军决战。楚成王鉴于子玉在国内的重要地位,也不敢直接回绝,只好从右军、太子宫的卫队、若敖特种兵挑选一些协助子玉作战。 在战争中,晋国故意用退避三舍的策略,表面上看是重耳感谢楚成王在他逃亡时能善待他,实际上是骄纵子玉,引敌深入。 可是令尹子玉反对退兵,坚决要求楚成王允许他与晋军决战,以消弥有关他指挥无能的流言,并请求楚成王增调兵力。楚成王没有办法,只好从右军、太子宫的卫队、若敖特种兵挑选一些协助子玉作战。 在战斗中,楚军的右军陈、蔡的战斗力比较软弱,他们是被楚国强拉来帮忙的,主要更想着如何保全自己。以保全自己为天职。他们在正常情况下还能冲锋陷阵,在碰到强有力的攻击时,就难以招挡了。晋国军队看到楚国右军的这个弱点,就对右军发起进攻,右军果然不堪一击,后来中军见左右两军受到攻击,也跟着慌乱,只好撤出战场,结果整个战局也就是以楚国战败告终。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叫:上下同欲者胜。在城濮之战中,楚成王并不赞同和晋军决战,而是子玉非要与晋军决一雌雄。但楚成王的不支持的态度已失本场战争取胜可能降低了一半。毛泽东曾经在批注马谡失街亭时说:诸葛亮必须临阵。道理非常简单,在重要的决战现场,司马懿、晋君重耳作为战争的主帅已经亲自临阵指挥了,诸葛亮、楚成王却没有。主帅临阵不但有利于鼓舞士气,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据需要调配资源。而城濮之战中,楚成王早就撤退了,只留子玉带着杂牌军和晋军决战,哪有多少取胜的机会! 后来子玉战败回国时,楚成王还派使者对他说:「 ”因为你的失败,使申、息两地的人民死伤极大。现在如果你回来,要如何对申、息父老交代?”子玉在明白楚成王有杀他之意后,就自杀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其实,楚成王也不希望子玉能取胜回来。 可见,城濮之战中,并不见得晋国有多厉害,也不见得楚国败得多惨,后世对于这场战争的解读其实比较片面,特别是楚国军队在此次战争中的损失,其实远远没有相像的那么大。因为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晋国君主虽然主动参与战争,但也不敢直接和楚国为敌,所以才调动了齐、秦参与其中;而楚国君主楚成王并不想介入这场战争中,而且主力部队也早早撤回国内。所以,城濮之战看似轰轰烈烈,其实在未战争时,这场战争的胜负就已初见端倪。相关参考
17世纪,英国法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裁判的罪恶甚于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污染的只是水流,而枉法裁判污染的却是水源。”余定宇先生说,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都已开始相信: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其败
日俄战争,是一场不属于中国人却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列强博弈,无论胜负,中国早已注定成为这场战争的最终失败者。日本碑和俄国坟,正是这场奇怪战争的产物,它们至今仍屹立在中国
日俄战争,是一场不属于中国人却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列强博弈,无论胜负,中国早已注定成为这场战争的最终失败者。日本碑和俄国坟,正是这场奇怪战争的产物,它们至今仍屹立在中国
道光二十年,英国对清朝发起了一场海盗式掠夺的“鸦片战争”,这是一场历史必然,也是本可避免的战争,本质上离不开货币关系左右。在鸦片战争爆发前,茶叶风靡世界,清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在茶叶贸易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之西,一说在河南封丘东)进行的一场决战。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
为了鸟蛋差点引发战争,这种奇葩事儿还真的存在,就在美国旧金山湾的法拉伦群岛,双方从嘲讽升级到群殴,最终发生枪战打死两人。然而,如今的法拉伦群岛却无人敢去,因为部分鸟类感染上了鼠疫。「”鸟蛋战争”的背景
淝水之战另一面:被人们误读了千年的一场战争八万将士击溃百万之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威风总是让人愉悦,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可怜英雄一世的秦王苻坚,就只剩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张与胆怯了。其实正如
公元前260年到公元前257年,秦、赵之间爆发了两场以倾国之力火拼的大战。第一场是长平之战,秦军击败了赵、韩联军,前后歼灭赵军四十五万;第二场是历时十七个月的邯郸之战,赵、魏、楚数十万大军击败秦军,还
之战,又被称为鞍之战,是春秋晋国和齐国的一次大战,最后是晋国胜利了。 齐国本来是攻打鲁国,想要攻占鲁国的土地,称霸东方,但是鲁国派人向卫国求救,卫国派了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所率领的援军援救鲁
公元前596年,楚庄王亲自率兵攻打郑国,原因是郑国不老实,总是答应了归附于楚,但是被晋国一威胁,马上就背叛楚国,跑到晋国的怀抱去了。此时的郑国是名义上的晋国同盟,所以被强大的楚国攻打,自然而然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