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不仅是对清朝社会的再调整,而且是康熙不信任汉臣的根源
Posted 康熙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藩之乱不仅是对清朝社会的再调整,而且是康熙不信任汉臣的根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藩之乱不仅是对清朝社会的再调整,而且是康熙不信任汉臣的根源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帝王之一,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盛世的开创者,一方面他德才兼备、勤勉治国,在他的盛世时期,清朝达到了王朝生命周期内的极盛;另一方面,他厚德载物,包容并施,满汉文明在民族融合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但是盛世的背后并不能隐藏康熙的功过,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康熙这位后世看来如此「 ”开明”的帝王一朝,发生的文字狱事件竟然多达13宗,仅次于雍正一朝。但即使像雍正一朝,尚且还有张廷玉、李卫这样让雍正极为信赖以至于寸步不离的汉臣。而康熙一朝,虽然汉大臣参与其中,却远没有达到雍正那样给予汉臣的信任程度。即使像施琅这位康熙所谓「 ”极为信任”并全权授予征台的大将军,康熙对其一举一动都保持时刻的警惕。 任何事都是事出有因,任何人的思想观念定然有其根源所在,或是出于后天教育,或是出于环境的影响,但绝不会无中生有。凡人常是,帝王也是如此。 康熙对于汉臣的警惕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其根源正是来源于三藩之乱,这场康熙刚刚亲政不久就爆发的叛乱。所谓旁观者清,很多人把三藩之乱仅仅看作一个政治现象或政治事件,但其对于康熙的影响,尤其对于其性格的塑造以及对于汉臣的看法却是硕大无朋。康熙后来对于汉人官员的不信任态度,正是来源于三藩之乱在他早期执政时期造成的深刻影响。 三藩之乱爆发于康熙亲政四年之后,距离康熙三年清廷完成对大茅山农民军的围剿尚不过十年,大规模的武装对抗虽然已经结束,但并不意味着民族矛盾已经缓和。 康熙八年以前鳌拜集团执政,清廷的大政方针及各项政策,其宗旨在于巩固满族的统治民族地位,政治体制以恢复关外旧制为准则。这一时期的社会弊端,广大民众的沉重负担,较之顺治一朝并无改善,民族征服政策的延续,必然使清政权中的满汉对立进一步加深。 康熙逮治鳌拜后辅政体制结束,终止了四辅臣时代在民族关系上的倒行逆施。但是康熙在宣扬所谓的「 ”朕满汉一视”、「 ”满汉内外无异”时,仍然不忘武备,谨遵开创之初的「 ”重骑射”,即恪守满族马上治天下的传统。 可见,亲政后的康熙对于汉族的习俗还是十分有芥蒂的。 在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曾感叹道:「 ”幸上天眷佑,祖宗福庇,踏平逆贼。倘复再延数年,将若之何?” 可以分析得出,「 ”将若之何”暴露出康熙当初对战争生父并无把握,若清廷一方失败,康熙将不得不为自己的轻率撤藩承担全部责任。康熙此话不仅公开承认吴三桂叛乱出乎自己的意料,尤可注意的是,他在无意中流露出,清廷赢得战争是出于侥幸。 康熙死后被尊为圣祖,以平定三藩和歼灭噶尔丹为其开创盛世的两大功绩。其实,就对康熙的思想心理冲击而论,其他任何事件都远不能与三藩之乱相比。 清廷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本原因在于未曾料到人心向背具有那么巨大的力量。清廷定鼎北京三十年之后爆发的三藩主乱,迅速扩展成一场全国规模的反清斗争,完全出于满族统治者的意外。 明末镇将在社会动荡中逐渐形成为各地的军事集团,是社会的赘瘤,又是不安定的根源。他们无确定的政治目标,投靠满洲贵族,甘为其效命疆场,不过是换取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大的利益。而清廷正好借他们来弥补八旗兵力的不足,彼此利用而已。 换言之,三藩势力的膨胀,既是满族征服者征服全国的产物,也是清廷自己培植的逆种。当全国财政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时,满族统治者决定断然抛弃三藩,以保证其征服者地位的巩固。 因此在我看来,康熙撤藩仍含有民族歧视和民族征服的目的。三藩本身的兵力,远不足与八旗和绿营抗衡,康熙贸然撤藩,很可能就因只看到了这种表面的兵力对比,而忽视了各地官吏将士以及广大民众的政治倾向。也就是说,从康熙亲政后的种种表现看出,康熙的内心对于汉族和汉文化从根本上就有一定的隔阂,而这种隔阂经过三藩之乱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放大,并影响其一生。 而吴三桂进军之速,也出乎清廷意料之外。起兵不到一年,八省俱陷。如果考虑到河南和安徽等地的叛乱,最为严重的时候,叛乱竟蔓延十五省,半壁河山非清廷所有。西起陕西,经湖北、湖南,东至浙江,皆为双方反复争夺、僵持数年的前沿阵地。形势之严峻,在清朝建国历史以来前所未有。 最为康熙所担心的,是各地民众重新蓄发易服,以反清复明相号召武装起义,与三藩遥相呼应。清军处处举步维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各地民众武装的掣肘。康熙即使城府再深,面对如此声势浩大的反叛、各地民众的反清及大量官员附逆,也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 在这场三藩叛乱中,各省布政使以下,与叛贼有联络的有783名,其中从逆的官员522名,近70%。其比例之大,令人瞠目结舌。如果考虑到叛军未曾进入到的各省,则从逆官员的比例将更大。 在地方官首鼠两端,甚至大批叛清附逆的形势下,如何笼络控制朝中汉官,使之与清廷休戚与共,便成为康熙面临的首要任务。 因此在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看到每汉大臣有丧,康熙则派满大臣赐茶祭奠。每汉大臣有疾,则派满大臣到私宅问候。后来甚至破例允许汉人官员入宴乾清宫。 而康熙最富象征意义的举动,还是每日坚持经筵日讲,显示崇尚儒道,以满足汉族士大夫的理想追求,实现所谓的「 ”君德成就在经筵”,竭力将自己打扮成中原王朝正朔的继承者。 然而在这表象的背后,康熙处于对于三藩主乱的后怕始终未曾消除对于汉官的猜忌,心中始终记着汉官「 ”背主”和「 ”叛国”两大罪。后来康熙甚至怀疑朝中汉官为叛逆暗通机密,不惜又加「 ”通敌”一罪就是有力代表。 尤其在三藩结束之后,康熙秘密派遣身边侍卫秘密监视朝中大臣,无论在官在家,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康熙如此神经过敏,其对汉官的处处防范和监视,不仅仅是对于自身统治的不自信,更是三藩主乱对其一生留下的后遗症。 三藩之乱后对汉人官员外表的亲昵与内在的猜忌之间的额矛盾冲突,造成了康熙心理上极大的紧张,而且正因有表象的缘饰,其内在的真实倾向才愈加顽固和隐蔽,更加难以消除。 因此,从这一点可以分析看出,三藩之乱与康熙不信任汉官有着十分紧密的因果关系,对于康熙以及整个康乾盛世都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相关参考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十二年三
清朝入关后33年,清朝迎来最大一场叛乱,此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乱”。所谓的「”三藩”就是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中吴三桂是领头羊,但尚可喜未参与叛乱,其子尚之信响应吴三桂参
三藩之乱持续的时间三藩之乱是清朝入主中原以后,发生的第一次汉人官僚阶层的大规模叛乱。那么三藩之乱持续了多长时间呢?三藩之乱的形势图三藩之乱,从康熙十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吴三桂举兵反叛,到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
伴君如伴虎,他帮康熙除掉鳌拜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却落得这样下场
在康熙还没有坐上皇位之前,清朝就存在一颗毒瘤,那就是鳌拜。鳌拜是一个很张扬的人,但他却不贪财,这才是最可怕的,说明他的目标更远大,已经不在乎金钱的多少了,他深知只要得到整个江山那么所有的金钱就都在他囊
乾隆评价说:「”恢复四川,进剿云南,赵良栋立功为最。”乾隆所说的赵良栋是「”河西四将”之一,他不仅治军严明,还骁勇善战。从清军入关开始,他便参与过多起战役。到三藩之乱时,他已是功勋卓越、威震四方的名将
三藩之乱是怎么回事三藩之乱是清朝内部的一次大内乱,同时也是圣君康熙大显身手的一次战争。那么三藩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三藩之乱的地图三藩之乱,从本质来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在满族刚刚入关的时候,
...。他入仕之后,始终清简勤政,辅助帝业,为国为民。在三藩之乱爆发之后,李光地冒着生命的危险,将靖南王耿精忠的盘踞在福建的情况,包括粮草病马,所处位置,存在的缺陷劣势等都写成密疏,让自己的仆从带着蜡丸密疏...
...。他入仕之后,始终清简勤政,辅助帝业,为国为民。在三藩之乱爆发之后,李光地冒着生命的危险,将靖南王耿精忠的盘踞在福建的情况,包括粮草病马,所处位置,存在的缺陷劣势等都写成密疏,让自己的仆从带着蜡丸密疏...
吴三桂掀起的三藩之乱,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三藩坐镇南方,揽着枪杆子,搂着钱袋子,辖区官员都以亲信为主,根深蒂固。现在要把拔掉这三棵巨树,必然引起震荡。可康熙没有想到,动乱会如此猛烈。不仅三藩先
当年的三藩之乱声势浩大,曾一度占领了半壁江山。但刚入关不久的清兵不仅挺过去了,还迅速反败为胜。这究竟是为什么?模拟武装巡边"三潘之乱”,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被康熙逼反的。都知道封建社会的本质的特点就是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