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间谍身上一件簇新的袍子,让西夏国主断然斩去自己的左膀右臂
Posted 西夏
篇首语: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间谍身上一件簇新的袍子,让西夏国主断然斩去自己的左膀右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间谍身上一件簇新的袍子,让西夏国主断然斩去自己的左膀右臂
《水浒传》中好几个人物与所谓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有交集,九纹龙史进的师父原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受到高俅报复排挤,想到的就是去老种经略相公求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倒拔垂杨柳的鲁达鲁智深,曾经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麾下的提辖官;这是人们所熟知的,而即使一些相对不知名的小人物,也是如此,比如病大虫薛永,祖父就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军官,而金钱豹子汤隆,父亲因为打铁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叙用做到延安府知寨官。这个在《水浒传》中神一样存在的人物老种经略相公的历史人物原型就是北宋末年镇守西北的名将种师道。 老种经略相公指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指种师中,这两人是北宋名将种世衡的孙子,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 种师道已经是种家将的第三代代表人物,当初以自己的杰出军事才能与表现登上北宋历史舞台的种家将第一代是种师道的爷爷种世衡,种世衡作为名将与狄青等不同,一辈子并没有打过什么特别著名的大仗,但是其一代名将的地位,却谁也没有质疑。 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 种世衡并非将门之子,他的叔父是深受宋太宗、宋真宗两代帝王重视与宠幸的大儒种放,种放虽然学问不浅,但某种意义上走的是凭借隐士身份培养自己的清望名誉争取被举荐到皇帝这儿的终南捷径,种世衡也不是通过科举考试正途出身,而是靠着叔父种放的恩荫出仕为官,说起来其出身不是那么堂皇体面,不过种世衡当官之后,很快在各方面表现出自己的才干,也受到总领西北军务的范仲淹等人的赏识与提拔,所以渐渐地成为北宋对西夏前线独当一面的重要指挥官,也成为北宋著名的种家军的创始人。 范仲淹比种世衡年轻,但是是种世衡的伯乐。 种世衡在对西夏的作战中建立了许多功业,其中最为脍炙人口是根据他的谋略施展出来的谍战风云——用反间计杀死了西夏大将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 种世衡的这局棋一个人没法下,还需要有人配合,这个人就是青涧城(种世衡在今陕西省延安市东北100公里处修筑的一座抗击西夏的新城)紫山寺的和尚法崧,法崧俗家姓王,名叫王嵩,王嵩原为行伍出身,身材魁梧且精于骑射,也曾经多次往来于西夏与宋朝之间,与西夏党项部族中人也有交往,又熟知西夏的山川道路,由于比较有个性,豪侠尚气,不中绳墨,所以混得多少有一点落魄潦倒,于是看破红尘,在紫山寺出家为僧,法名法崧,人们也称之为『王和尚』。 法崧是个酒肉和尚,但不能不说是一条汉子。 说是看破红尘,法崧却怎么也不像一个遵守清规戒律的和尚,史称法崧『刚果有谋,以义烈自名』,翻译过来,或许就是鲁智深加王进,种世衡注意到了这个合适的人选。 种世衡打定了主意,便把法崧延揽到自己的麾下,尽量满足他的欲望,花钱如流水一般,法崧也不客气,尽显花和尚本色,喝大酒、嫖妓、赌博,什么最违反清规就玩什么,种世衡部下估计实在看不惯这丫,可是种世衡一如既往地厚待法崧。 就在很多人猜测养兵千日就要用兵一时的当口,事情又起了变化,有一天种世衡突然翻脸,对法崧说: 我待你这么好,你却暗中与西夏贼人勾结,怎么能够这样辜负我?! 西夏政区疆域地图 种世衡命人把法崧抓了起来,用残酷的刑罚拷打,折磨了一个月,其中法崧濒于死亡有好几次,可是法崧始终不肯招认,他说: 我是一个男子汉,种将军您听信奸人的谗言想要杀我,我死也就死了,终究不会自诬以不义。 种世衡知道法崧是终究不会屈服的,就命人解开捆绑他的绳索,给他沐浴更衣,请入卧室诚恳地向法崧谢罪: 你没有过错,我只是试试你,我想要你去做间谍,万一你是可以被暴力威胁恐吓的人,将会泄露我的谋划,如果西夏人用这样的拷打逼迫你,你能不负我吗? 法崧沉默一会说: 我可以为您试一下。 北宋与西夏争锋的焦点可能就是在地图红色标志附近。 种世衡就给了法崧一大笔财物,又交给他几条军机秘密事宜,让他带着这个去给西夏大将野利遇乞,借助此探听西夏的军情。 法崧临行的时候,种世衡为他践行,饮宴之时种世衡脱下自己簇新的厚袍子赠送给法崧,并说道: 西夏国苦寒,这件袍子就当作为临行的礼物吧。到了那里你要想方设法求见野利遇乞,非此人不能得到西夏的关键军情。 法崧穿着这件种世衡赠与的新袍子刚出现在西夏与宋朝的边界,就被西夏边防巡逻士兵抓住了——说来也是,一个穿着华贵新袍子的和尚,怎么看怎么扎眼,不抓他抓谁。 北宋时期织物——锦袍。 这里史书的记载出现了一些不同,有的记载是说法崧落到了野利遇乞手中,野利遇乞看到种世衡派了人与自己联络,哪敢当没事发生,直接把法崧送到了西夏国主李元昊那里;另一种记载是说法崧直接被西夏的边境巡逻士兵送到了李元昊这里——还有一个说法是法崧拿着种世衡给他的蜡丸找到了野利旺荣,打开蜡丸是画着的枣子与乌龟,谐音暗示早归,野利旺荣哈哈大笑:种将军年纪也不小了,搞这种儿戏干什么?一笑置之之余就把法崧关了起来。更有一个说法是野利旺荣本人亲自把法崧送到了李元昊手中。 不管怎样,法崧最终还是落到了李元昊手中,他所携带的明面上书信只是简单的寒暄,画着枣子与乌龟的图画也是非常拙劣的计策的样子,李元昊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便下令拷打法崧。 这时候反映出种世衡原先的准备的必要性,经受过考验的法崧经历百般折磨,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打死我也不说。 李元昊对法崧身上的簇新又干净的袍子产生了怀疑,于是命人拆开了袍子,找到了种世衡写给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的书信,里面写道: 之前承蒙您给我写了要求归顺大宋的书信,我汇报给了朝廷,只等您回信给我,我就如期率领大军进入西夏国境,只要您以一拨人马作为内应,如果捉住了李元昊,朝廷将以靖难军节度使、西平王作为赏赐。 李元昊大怒——可不大怒吗?这就像看到自己的脑袋被标出了一个价格,支付这个价格的还是自己的钱,靖难军节度使——实际应该为定难军节度使,也就是夏绥(银)节度使——与西平王就是西夏国主没有建国之前原先的头衔。 李元昊随即就顺理成章地杀死了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 野利遇乞曾经在三川口、好水川等战役中大败宋军。 有西夏艳后之称的元昊皇后没藏氏本是野利遇乞的妻子。 本来作为死士已经准备牺牲的法崧却因为李元昊想要与宋朝和谈,居然被放了回来,宋朝方面为了奖赏其功绩,让他当了右侍禁这个官职,法崧也还俗恢复了自己的王姓,后来一直当到了合门祗候,左藏库副使。 法崧做间谍反间计杀死西夏两位大将的故事流传开来,到了沈括的时代,西北边境还把他称之为『王和尚』。 这个反间计是种世衡守边抗夏的一个杰出功绩,在这场谍战中,法崧也厥功至伟,但是在种世衡设计的法崧不知道有袍子中书信存在的情况下,法崧的间谍角色多少有一些只有工具属性的色彩——从方案的有效性与对心理学的把控看,这招玩得相当漂亮,但是从间谍的主观能动性看未免有所欠缺,也不是很人性化。 不过从法崧的角度,士为知己者死,不过如是而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过如是而已。 从更宏观的角度,有史家认为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兄弟是因为怨恨元昊废黜他们的妹妹野利后,本来就想要谋杀之,之后因为事泄被诛,而从李元昊的角度,或许本来也需要找到一个借口杀死野利旺荣与野利遇乞,种世衡只是提供了一个机会,而不是计策一定多么高明。 《宋朝间谍问题研究》论文 但是不管怎样,一个宋朝的边将能够主动运用巧妙手段在斩断西夏国君的左膀右臂中发挥作用,算得上是宋朝间谍事业中的一个华彩乐章。相关参考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
我是前沿涨姿势,坚持原创。为大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讲述成体系的文化。欢迎关注。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辽国的人口和军队情况。在北宋历史上,前期与北方的辽国作战,但是到了中后期,则长期与西夏国作战
北宋鼎盛时期有120多万军队,西夏虽然一次可以动员30多万人来犯,但那是广泛征兵的结果,真正有战斗力的,区区十万多点。可是西夏这点兵力,把堂堂大宋纠缠的狼狈不堪,这是什么原因?简要地总结西夏和北宋这三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12)1042年,西夏軍進攻宋涇原路,於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擊敗宋軍的作戰。張元又獻計元昊向鎮戎軍進攻,最終目的是經渭州長驅直入,進擊關中地區,「東阻潼關,隔絕兩川貢賊,
----其實宋朝也很有趣(12)1042年,西夏軍進攻宋涇原路,於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擊敗宋軍的作戰。張元又獻計元昊向鎮戎軍進攻,最終目的是經渭州長驅直入,進擊關中地區,「東阻潼關,隔絕兩川貢賊,
很多人对宋朝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软弱无能上。虽然宋朝时期的经济非常发达,国民文化也最为兴旺,但其政治军事能力却弱到令人发指。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赵匡胤重文轻武,赵匡胤本人是武将出身,造反成
導語公元1038年,黨項首領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西夏與宋朝關係徹底破裂,很快陷入戰爭。從1040年到1042年的三年時間內,雙方爆發多次大戰,從三川口之戰到好水川之戰,再到定川寨之戰,宋軍竟三戰三
自西夏建立,与宋之间,八十余年,打打和和,和和打打,直到北宋被金所灭,赵宋王朝退往南方,两国之间没了边界,才消停了。 今日要说的,却是宋夏数十年战争中的一段小插曲,体现出战争年代,当兵很多年的老油子,...
提起宋朝,「”积贫积弱”似乎是一个怎么也摆脱不了的评价。确实,两宋既没有秦汉的霸气,也没有隋唐的豪气,当我们读罢《杨家将》《杨门女将》《说岳全传》等这些深入人心的文学作品时,总有一种凄凉和悲愤感笼罩在
宋真宗用妥协求和的办法,安下了辽朝那一头;西北边境的党项族(古代少数民族之一)贵族趁宋朝忙着对付辽朝的机会,经常侵犯宋朝边境。宋真宗疲于应付,只好妥协退让,封党项族首领李继迁为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