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王爷,绝对称得上 ”中华作死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这位王爷,绝对称得上 ”中华作死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位王爷,绝对称得上 ”中华作死王”

谢谢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喜欢的话加个关注哦!小编会持续更新大家喜欢的内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编哦!谢谢大家~~ 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可是历史上,各种花式作死的人数不胜数。但是要说谁是最会作死的,那小编首推咱们今天的主人公,因为他的事迹堪称中华作死王。 他就是明朝永乐帝次子,汉王朱高煦。这位王爷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擅长作死的人, 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作死之道,生生活成了一个段子手,用花样繁多的作死行为,为充满血腥气的明初添上了一丝欢乐。 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生有四子,幼子朱高爔早夭,三子朱高燧年幼。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就是长子朱高炽和次子朱高煦。 靖难之役 ​可是长子朱高炽是个体弱多病的胖子,而且心地仁厚,这一点和雄才大略的朱棣不太像,相比之下,次子朱高煦武勇过人,还在靖难之役中立过战功,原本最受朱棣宠爱。但朱高煦实在太骄纵蛮横,朱棣最终权衡之下还是立了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封为汉王。当上王爷的朱高煦开始了他的花式作死之路。 汉王的封地原本在云南,朱高煦不肯去,嫌那地方偏僻(「 ”我何罪,处我荒徼”),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他又嫌穷(「 ”我何罪,处我瘠土”)。最后朱棣没辙了,问他到底想去哪,结果朱高煦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忙于国事的朱棣也没工夫搭理他,就让他在南京赖了下去。其实朱高煦就是想待在首都找机会取代朱高炽,他这点花花肠子肯定是瞒不住朱老四的,但是朱棣能怎么办呢?只能假装不知道了。 但是朱高煦软磨硬泡,把皇帝的亲军「 ”天策卫”要来当了自己的护卫。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当初被封为「 ”天策上将”,朱高煦出门时就洋洋得意地跟别人夸耀: 「 ”哎,你看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啊?”唐太宗怎么上的位?现在你爹还活着,你自比唐太宗是什么意思?这下朱棣实在是忍不了了,差点把他废为庶民。还是太子朱高炽不计前嫌为他求情,才改封到山东乐安。就这样,朱高煦坚持不懈地作死,终于把自己从皇位的候选人中彻底作了出去。 明仁宗朱高炽 当不成皇帝的话,一辈子当个吃香喝辣的王爷也行了吧,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实在是太瞧不起朱高煦那颗永不停歇的作死之心了。几年后,永乐帝驾崩,朱高炽顺理成章地身登大宝,就是后来的明仁宗。 但这个心地善良的胖皇帝仅仅十个月后就因病去世,这又让朱高煦蠢蠢欲动了起来。 当时太子朱瞻基人在南京,而皇帝即位在北京。朱高煦打好了算盘,自己的封地乐安正好在南京通往北京的路上,只要派兵截住北上奔丧的朱瞻基,干掉他,然后自己就趁乱进京登基。 朱高煦布好了埋伏。 左等,朱瞻基没来。 右等,朱瞻基没来。 再等,从京城传来消息,朱瞻基已经正式即位,年号宣德。 朱高煦那颗蠢蠢欲动的造反之下简直尽人皆知,人家早知道你要半路动手,还能送上门来?早就绕路去北京了!你这边啥都不知道。 朱高煦把自己从太子候选人等成了王爷,又等成了皇叔。这几十年来上至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知道汉王朱高煦做梦都想当皇帝,就是当不上,天天招兵买马想造反,就是造不成,朱高煦变成了天下头号笑料。朱高煦越想越憋屈,一咬牙一跺脚,那就真反了吧! 想造反当皇帝,最好的方法是里应外合,攻破京城。朱高煦想到了自己的老战友:英国公张辅,于是派使者联络张辅,想要他做内应。张辅也不含糊,当晚就把使者绑了交给皇上,连顿饭都没请人家吃。 也不知道朱高煦咋想的,张辅是你的老战友没错,以前跟仁宗朱高炽也有矛盾,但人家如今高官厚禄,干嘛要陪你做这掉脑袋的事情?现在已经是国公了,跟你造反成功了你能封他为王不成?况且你朱高煦有几斤几两,身为老战友的张辅还不清楚?你打得过京师三大营的精兵吗?朱高煦在选盟友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一个蠢人要作死时,实在是没人拦得住。 得知叔叔造反,朱瞻基八月八日决定御驾亲征,八月二十日,大军团团围住乐安城,一顿神机铳箭射上城头,吓得城内军民魂飞魄散。朱高煦见大势已去,第二天就灰溜溜地出城投降,跪在地上磕头:「 ”臣罪该万死,请陛下发落。”按说谋反是杀全家的大罪,群臣也纷纷上表要砍了朱高煦,可宣宗皇帝和他爹一样心软,也不想刚登基就大开杀戒。于是在西安门内盖了间宅子,把朱高煦父子软禁了起来。 明宣宗朱瞻基 身犯谋逆的大罪,不砍头、不发配边疆、不进天牢,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吧。不,就算到了这地步,朱高煦仍然发挥着他生命不息、作死不止的本色。过了一阵子,朱瞻基想起了叔叔,就来看望他。按说这时朱高煦应该跪谢不杀之恩,刚烈点的话可能会求赐死,如果还有野心,可能会趁机刺杀皇帝然后夺门篡位,就跟日后的明英宗一样。 可正常人不会理解作死之神的境界:不知两人哪句话说得不对味了,朱高煦忽然来了一记扫堂腿,把侄子皇帝给绊了个跟头。。。 朱瞻基脾气再好,也没法忍受了。就吩咐侍卫搬一口铜缸来把朱高煦扣在里面。这个时候朱瞻基也只是想小惩大诫一番,撒撒气得了,没想到朱高煦开始了他这辈子的最后一次作死行动。 朱高煦顶起了这口三百来斤的大铜缸,在屋里摇摇晃晃地横冲直撞(武勇过人是名不虚传) 。朱瞻基再也看不下去了,下令在缸上堆满了柴草木炭,点起火来。 一代作死之神终于死得其所,在铜缸里被烤成了焦炭。 朱高煦的最终结局 活生生把自己从皇位候选人作成了藩王,然后作成了叛逆、囚徒,最后挂掉。「 ”中华作死王”的称号,朱高煦当之无愧。

相关参考

生前与皇帝共治天下,死后享受帝王待遇,这位王爷命真好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出生皇室并不一定是件好事。为了皇位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事时有发生。南朝刘宋十岁小皇子刘子鸾被兄长刘子业处死前,曾悲痛欲绝地说:「”愿身不复生王家!”而在清朝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同样惨

宋朝糊涂王爷的夜生活

  这位郡王有个怪癖,白天睡觉,黄昏起床。从黄昏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整个郡王府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别人吃晚饭准备睡觉的时候,赵允良却慢悠悠地穿戴整齐,开始他的夜生活。  赵允良的生活简直就是黑白颠

乾隆不杀巨贪和 这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和和乾隆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话题。为什么人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呢?因为和实在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贪污了多少钱呢?据嘉庆朝的《查办和案》及晚清薛福成的《庸庵

县令出了一个上联,众人全都一脸懵逼,一才子立马对出千古绝对

明朝末年,苏州吴县来了一位新的县令,此人年过五旬,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称得上才华横溢,喜欢吟诗作对,尤其擅长对对联。有一天,县令带着下属在街上喝茶,顿时灵感大发,随口说出了一个上联,下属全都大眼瞪小眼

这位中将被林彪称抵得上十万兵,曾大胆扣下毛主席信件半个月

来源:东方红歌1955年授衔的开国中将中,苏静将军算是名气比较小的一位,开国中将中,搞纯政工工作出身的,很少,要知道当时很多四大野战军纵队司令员,军长,都只授衔少将(如贺晋年、丁盛、钟伟等),而苏静的

这位开国大将因何故没有成为“黄花岗第73位烈士”

1949年底,张云逸上任广西省主席时,已经57岁了,大家都称他为张老。这称呼除了他年纪大外,还有一个原因,张云逸还是一位可以称得上元老级的革命人物。   张云逸比毛泽东还

让士兵射死宝马射死老婆 冒顿单于的上位之路

匈奴大单于冒顿,绝对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豪杰人物,他使原本弱小的匈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可是冒顿单于的上位之路绝对称得上是骇世惊俗。冒顿原为他的父亲头曼单于的太子,但是后来头曼单于所爱的瘀氏...

让士兵射死宝马射死老婆 冒顿单于的上位之路

匈奴大单于冒顿,绝对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的豪杰人物,他使原本弱小的匈奴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可是冒顿单于的上位之路绝对称得上是骇世惊俗。冒顿原为他的父亲头曼单于的太子,但是后来头曼单于所爱的瘀氏...

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这句话有何解

阎罗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阎王爷。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经常听到阎王爷的故事,他是阴间的统治者,掌管着人间人的寿命。通过西游记里孙悟空修改阎王的生死簿,使猴子猴孙们寿命延长,可以看出阎王爷的绝对权利。那么阎王

史上比犹太人还顽强的民族,2000年前被灭国,却在1991年成功复国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应该算得上是一个绝对的悲剧人物,这位原属燕国的「”天潢贵胄”,在自己的国家已经被灭多年以后,依然有着「”复国”的美梦,并且为此付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研习各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