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书法观念与实践
Posted 书法
篇首语: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孟頫书法观念与实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孟頫书法观念与实践
十一世纪初,蒙古草原上出现了琅琅的刀剑声与残暴,「 ”王钺一挥,浮尸万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了塞北高原上的游牧部落,建立起了庞大的草原帝国。1200年后,成吉思汗完成了对西夏军事经略后,与南宋联合灭金,并占据中原。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忽必烈(元世祖)登基,取《易经》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北京)。至元十三年,宋都临安(杭州)献降。越三年,漂流在厓山(广州湾新会南)海面上的宋流亡朝廷被元军追灭。至此,南宋版图在中国的历史上全为元所占有。 《洛神赋》 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对江南汉人实行歧视政策。他们把民族分四等,汉人、南人被压在最低层;职业分十级,历来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儒士竟屈居第九层,位于工匠、娼妓之后,仅先于乞丐一等。元初不进行科举,使许多江南地主、知识分子顿失靠「 ”场屋”飞黄腾达的捷径。这就使得江南士子之流大发牢骚:「 ”儒生心事良独苦,皓首穷经何所补。胸中经国皆远谋,献纳何由达明主。” 《洛神赋》 《洛神赋》 《汉宫秋》是元一代著名的戏曲之一,在剧中,马致远反反复复地提及一「 ”汉”字,顿时成了屈辱的象征。怀旧、追悔、悲愤,这种以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浓重的失落感,集中体现了元代汉族知识人士的广泛社会心理。元代是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元代戏剧艺术家的群体,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生命实体。在满目疮痍的现实面前,以他们的情感,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精美的构思,向人们展现了许多有着深刻社会意义的艺术梦境。如果说,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是元剧作家中的代表;那么,可以与关、王、马、白并列载入中国文化史中元代篇章的就是赵孟頫,他是代表元代的另一种文化精神。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赵孟頫,南宋宝佑二年生(1254),元英宗至治二年卒(1322),享年六十九岁。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湖州)人,人称赵吴兴。为宋朝宗室。赵孟頫弱冠之时已才华出众,声明四溢。宋亡,他隐于故里,沉浸于诗文书画之中。程钜夫第二次寻贤江南之际,赵孟頫随从入京。元代的统治阶级虽然在后期实行了比较宽松的政策,但于汉人,并不为之重用。赵孟頫在大都,为避免引起蒙古贵族的猜忌和排斥,谨慎处世。他给郭天锡一封信中,表达了这种冷寂的心情:「 ”今秋辈既归,孑然一身,在四千里外,仅有一小厮自随,形影相吊,知复何时可以待教耶?”(陆心源《穰梨馆过眼续录》)流露出极为矛盾的痛楚。因此,他常力请外补,离开京师这是非之地。赵孟頫六十九年的生涯中,在大都的时间实际不足十五年。如此的原因,他经常病休江南,开始杭州、吴兴间的来往,过着亦隐亦仕的生活。大德四年(1300),赵孟頫出任江浙等处儒学题举,并擢拔为集贤直学士,这使他的心情十分愉快。因为杭州本来就是当时总要的文化圈,这样既可远离大都,避开复杂的政治环境,又可在江南潜心书艺。这时,赵孟頫的书法达到完全成熟的境地,在元一代书法家中独领风骚。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杭州的十年任上,赵孟頫着力提倡回归古典的实践和观念。 赵孟頫首先在他的诗文集《宋雪斋集》的《乐原》中写道:「 ”如欲复古,则当复八清,八清不复,而欲还宫以作乐,是商、角、微、羽重于宫,而臣民事物上陵于君也,此大乱之道也。”在《刘孟质文集序》中,他写道:「 ”学为文者,皆当以六经为师,舍六经无师矣。”大德五年(1301)赵孟頫又提出了以下著名画论:「 ”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赋色浓艳,便自为能乎。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为画似乎简率,然语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清河书画舫》酉集《子昂跋画卷》他另外在《宋雪斋集》中有许多论书诗:「 ”书法不传今已久,楮毛颖向谁传。”《论书》「 ”千古无人续羲献,世间笔冢为谁事。”《赠张进中》在书法上,回归古典,主流是羲献。不仅书法,他另在文、诗、画、印各方面,竭力呼喊复古。自北宋出现「 ”尚意”书风以后,笔法式微。到了南宋,书法一事日趋空洞、单薄、如江河日下,一发不可收拾。时人近尚新奇,而轻视古典。米芾虽然有过回归古典的思想,但其目的是「 ”集古成新”,其创作实践无论精神意态亦或技巧都完全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家新风的风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在元代这个全面受异族统治的特殊时代,赵孟頫的回归古典,在思想或实践上都完全是以晋唐为指归,重新演绎,建立起一个崭新的秩序,获得历史的认同,形成了元代这股复古势力潮流,其余绪影响了数百年。这在中国的漫长的书法历史中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我们选取其中的几个经典作品来作一分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金刚经》 赵孟頫与夫人管道升一起皈依佛门,拜中峰明本为师,故书写佛经为常事。传下的有《妙法莲花佛七册》、《法华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多种。《金刚经》用笔苍劲沉稳,线条厚实劲力,章法洁净,全篇静穆雅致,婀娜生姿,在书写中表现了一种文质彬彬的「 ”中和”之美。对于这种精湛的功力,我们不能不表示深深的膺服。 (二)《洛神赋》 此卷书于大德四年(1300),表面上看此漫不经心,实为深厚笔法的自然显现。尤其在线条的处理上,不落窠臼,小心布置,痛快落笔。结题宽博,风姿婉媚,一种轻松、优雅、恬静、清新之态跃然纸上。 (三)《赤壁赋》 《赤壁赋》是书属赵孟頫行书中比较得意之作。线条畅达,运笔过程中藏露交替,迟速分明,转折方圆结合。信手拈来,姿态变化多端,俯仰自如,饶有余趣。《赤壁赋》中,我们可看出其中追求情趣的审美心理的体现。明宋濂题赵孟頫书《大洞玉经》云:「 ”书法屡变,初临思陵,后取钟繇和羲献,末复留意李北海”。清吴荣生在《题杭州福神观记》中曰:「 ”松雪书风三变,元真以前,犹未脱高宗窠臼;大德间,专师定武《契序》;延佑以后,变入李北海、刘悬诚,而碑版尤多之。”刘九庵在《赵孟頫的书法》一文中则将赵孟頫书法的变化分为早起和晚期:「 ”大德五年(赵孟頫四十八岁)以前的作品,主要是学隋僧智勇、唐代褚遂良而上溯钟王的笔法”;晚期「 ”趋向转益多师,博涉多优,而形成丰姿多态。”赵五十岁以前是学古人时期,在上面提到过的骨气与神韵、清恬、淡雅,即所谓回归晋唐回归晋唐风韵。 《赤壁赋》 《赤壁赋》 和北宋苏、黄、米新一代风气相比,赵孟頫的书法完全属于王羲之一系,以得晋唐人和王之风韵为最高宗旨。临习二王书系亦成了他的日课。至大三年(1310),赵在杭州十年任满,带着对江南美好眷念,他取道运河,北上大都。这次离开杭州,他意外地获得二本定武《兰亭》。一为静心本;一为独孤本。三十多天的舟上生活,赵孟頫在独孤本后题跋十三次,在静心本后题跋十五次。其中独孤本的《兰亭十三次跋》流传甚广,里面集中体现了他的书学思想:「 ”书法用笔为上,而结字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熊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终不可失也。”这就是赵孟頫著名的「 ”用笔千古不易”论。 《赤壁赋》 《赤壁赋》 这个论说其实是对书法技法的思考。和书法的发展过程一样,用笔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样式、技巧。十三跋中,赵孟頫阐明了自己以王羲之书为目标的主张,实际上也代表着他的回归古典的思想。恢复自宋以来,特别是北宋因禅风的兴起而被摒弃的「 ”笔法”。对赵孟頫来说,「 ”用笔”是神圣的,不容侵犯的,以他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 ”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的命题。这一命题一直影响至明,并成为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经典名言。 《赤壁赋》 喜欢的朋友,帮忙点关注,转发,评论哦!相关参考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fǔ)(赵体)。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
【如您转发或收藏,请点击一下”关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公元1054年,47岁的欧阳修在政治上再次失利。皇帝听信谗言后,一生气要把欧阳修贬到陕西的同州去。可这时的欧阳修,已经是在朝廷位居高位、名气很
唐朝的欧阳询、唐朝的颜真卿、唐朝的柳公权、元朝的赵孟頫。1、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唐朝欧阳询:其楷书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实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颜真卿曾统帅20万大军,横扫燕赵之地。...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和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其实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颜真卿曾统帅20万大军,横扫燕赵之地。...
赵孟书陶渊明《五柳传》赵孟书陶渊明《五柳传》赵孟书陶渊明《五柳传》,是其楷书代表作,也是一本楷书书法的名帖。《五柳传》又叫《五柳师长传》,是东晋陶渊明的自传作品,喝酒、念书、写文,是陶渊明心中的人生三
蒋超是集文史学家、诗人、教育家、书法家于一身的僧人,酷嗜书法如命,“见人屏壁间一字可喜,必钩勒藏之”。(见上海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他的行楷,深得晋代五羲之、唐代赵孟的笔意。他在
在美学角度而言,书法是一种视觉造形艺术,讲究转变与造势。下面,我们总结书法10种转变,悟懂和实践这些转变,越写越清爽、越有味!一、巨细转变三个同样巨细的字,笔划的粗细与几多差不多的,若相连在一路,整幅
在美学角度而言,书法是一种视觉造形艺术,讲究转变与造势。下面,我们总结书法10种转变,悟懂和实践这些转变,越写越清爽、越有味!一、巨细转变三个同样巨细的字,笔划的粗细与几多差不多的,若相连在一路,整幅
1.书法的发展史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