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梵高自杀手枪变成商品,就如拍卖梅艳芳内衣的行为一样无耻

Posted 手枪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把梵高自杀手枪变成商品,就如拍卖梅艳芳内衣的行为一样无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把梵高自杀手枪变成商品,就如拍卖梅艳芳内衣的行为一样无耻

​ 引言 粉丝高价买明星用过的衣服、鞋子、甚至是垃圾,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打开某宝某鱼一搜,能推荐好几页。 2005年费翔在娱乐节目被搞怪要求捐出一根胸毛,后来挂上网站竟有人开出15万元高价;十年后一代巨星梅艳芳诸多遗物也被拍卖,当人们得悉拍卖品除了服饰、珠宝之外,竟然还有贴身衣物等私密遗物,这种不尊重逝者的行为马上就遭到无数谴责。 ● 88年慈善筹款会上的成龙、梅艳芳与谭咏麟 可是这是不光在娱乐圈常有,艺术圈也常有。这不,最近一把疑似梵高自杀的手枪竟然被卖到16.25万欧元,折算人民币就是126万元!先不说这枪是不是真的,梵高自杀这件事本身都还存在着争议。 连梵高协会都说,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把遗留下来的枪与梵高的死有正式关联,并且谴责将受尊重的悲剧商业化的行为。 ● 疑似杀死梵高的手枪被拍卖 一个未被证实与梵高之死有正式关联的手枪,就这么被商业化地摆在拍卖台上,确实令人遗憾,甚至让人感受到梵高历尽痛苦和不被理解,生前作品卖不出去,死后一切与他相关的东西都变得昂贵不菲的讽刺。 历史疑云 梵高生前罹患抑郁症和精神病,去世前两天曾在麦田受到了枪击。梵高死后,有人就开始寻找这把「 ”艺术史上最有名的武器”。最终这把在麦地拾获的手枪被端上拍卖台,并且被个人收藏家以高价买下。 这「 ”艺术史上最有名的武器”拍卖事件,重新激起了梵高之死的讨论。 梵高在离开了圣保罗精神病院的两个多月之后,因为被枪击中而不治身亡。梵高被手枪所杀是事实,但是梵高的死是自杀还是他杀,仍疑点重重。 ● 梵高自画像 一方面,大部分的艺术史专家普遍认为梵高是自杀的。梵高走进一片田地,并用一把左轮手枪对着自己的胸部开了枪。然后他带着枪伤摇摇晃晃地回到了旅馆的房间。加歇医生和弟弟提奥闻讯赶来,但梵高已经失去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志,折磨了两天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 另一方面,也有传记作者考证,梵高不是自杀,而是被不友善的青少年用枪击中或者误伤。为了保护那些顽劣的青少年,梵高才说是自己弄伤的。也许梵高认为,以这样的方式离去也算是如愿的。折磨了两天之后,他在弟弟的陪守下死去。 梵高饱受抑郁和精神病的折磨,的确存在着自杀的可能。但梵高传记片《永恒之门》的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则认为,梵高在瓦兹河畔欧韦村待了80天,期间创作了75幅布面油画,他一直在创作,不太可能选择自杀。 ● 梵高作品《麦田乌鸦》(局部) 梵高的死因还有待考证的同时,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这把手枪是否就是导致梵高死亡的手枪呢? 1890年7月,梵高在巴黎以北瓦兹河畔欧韦附近的一片田地里自杀或受到枪击。1965年,即梵高去世的75年后,一位农民在该地区发现了一把子弹口径7毫米的左轮手枪。 后来,它落入一名女子手中,近期在巴黎的拍品是由她的后代提供的。这把手枪还曾于2016年在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中展出过。 虽然竞拍方没有肯定这把枪就是令梵高致命的武器,但是他们相信这把手枪的历史,在时间上是吻合的。而且从梵高胸部取出的子弹大小,也与这把左轮手枪所使用的子弹口径相同。 ● 被拍卖的手枪 不管手枪是否与梵高之死有关,利用梵高的「 ”名人效应”将这样一个受尊重者的悲剧变成买卖,让人感觉确实十分不妥。 在人际互动中,名人效应具有晕轮效应、激励效应、暗示效应和弥漫效应等心理机能。总体来看,名人效应体现为一种能力关系,即支配他人的号召力、影响力。 ● 梵高所绘的花 在疑似梵高手枪拍卖事件上,无不充斥着这样的名人效应现象——这把手枪对买家来说是没有任何的观赏价值和功能价值,而仅仅是因为这把手枪和梵高扯上了关系,它就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这很矛盾,如果没有名人的联系,我们不会对无关的东西有所起眼,但是一旦这些东西与名人挂上钩,我们的注意力容易被转移而忽略了艺术本身。我们为什么把梵高的艺术地位看得如此重要,那是因为他能创作出反映自己精神世界的风格独特的画作,而不是因为他被一把枪所杀。 ● 梵高作品《阿尔勒的卧室》 至于手枪的归属应该在哪里?就让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吧。假如它真的承载着决定了伟大艺术家梵高的这么一个生死时刻,那就让它在博物馆里被世人看见,让人铭记梵高的存在就足够了。 就艺术本身来说,我们的关注点需要回归到梵高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艺术创作上。 「 ”疯子”天才的一生 如果说要评选出一个混得最糟糕的画家,那梵高一定榜上有名。他一生穷困潦倒,要靠弟弟提奥的资助,他深受抑郁和精神病害,生前受尽冷眼,死后却名声大噪。 ● 19岁的梵高 梵高曾因怪异的举止,不仅被邻居投诉,还被强行送到精神病院里。他曾自述,宁愿死也不想制作这么多麻烦。 他被送去了寄宿学校,那时候他的绘画、外语都有突出的表现。但是他在任何地方都待不长久,16岁便离开了学校,去了古皮尔国际艺术品交易公司当学徒。三年后,弟弟提奥也一起当学徒。他们开始经常通信,往后的日子里,弟弟提奥是梵高重要的经济和精神支柱。 ● 梵高的素描作品 1874年,当梵高在大英博物馆看了荷兰画家伦布朗的画作《基督对话玛丽和玛莎》后,他表现出狂热的艺术热情,成为了伦敦各大博物馆和画廊的常客。 有一段时间,梵高迷恋上了英国的流行艺术——报纸上的黑白印刷画,为此他甚至收集了上千幅画报。他的视线离不开报纸印刷画上反映的社会现实状况,那些生活在脏乱环境中的贫困百姓。受此影响,他前期的作品都是黑压压的一片,颜色灰暗而沉重。 ● 梵高的素描作品 梵高的父亲是个教堂的牧师,受此影响梵高信仰基督,他想找一份牧师助理的工作帮助这些受困的底层百姓。但梵高并不能掌握好神职的工作,他只能被任命做一名传教士。 他四处流浪,观察搬运的旷工,观察田间的农民,并把他们用素描的方式画下来。梵高在外独处,作画也卖不出去,这位穷困潦倒的社会底层记录者不得不回到家中。 ● 梵高的素描作品 在家里,他喜欢观察织布工人的劳作——他被织布上对比鲜明的色彩吸引了,一些色彩开始被他运用在作品中。 在这一时期,梵高画出了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这些社会底层的农民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土豆,他们就是靠双手辛勤耕作去换取这么一点粮食的。 ● 梵高作品《吃土豆的人》 梵高的父亲死后,梵高来到了巴黎。他在巴黎吸收到了不一样的艺术气息,我们从他的自画像可以看到色彩的变化。 一开始自画像里普遍运用的是深棕色,后来色彩逐渐明亮丰富。 ● 梵高的部分自画像 离开巴黎,梵高住进了乡村的一间黄色旅馆,这里是他余生的最后一个停留的地方。 这个地方颜色更是鲜明亮丽,色彩斑斓的建筑透露着百姓淳朴的热情,橘黄色的阳光照着大地,金黄的麦田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梵高的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金黄色,表现出对金黄色的强烈热爱。 ● 金黄色的颜料 后来,他想邀请志同道合的著名画家高更来这里做客。 于是,他用向日葵装点房间,在等待高更来临的同时,继续画了大量色彩鲜明的作品,包括著名的作品《向日葵》。 ● 梵高作品《向日葵》 高更到来后,他们还经常在一起作画。原本两个画家一起交流是好事,但是他们艺术见解不同,所以他们经常吵架,争执不断。 另一方面,高更的画远销外地,卖的很好,但梵高的作品却一幅也卖不出去。因此,梵高经常酗酒消沉,行为举止也变得越来越奇怪。梵高和高更二人的矛盾激化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高更受不了狂躁的梵高,想离开这里。情绪激动的梵高用剃刀威胁高更,甚至还割下了自己的一部分耳朵,这让在场的高更加接受不了。第二天,当地的报纸还报道了「 ”凶手逃跑了”的标语。 ● 梵高作品《割下耳朵后的自画像》 在病房里,梵高画下了耳朵受伤的自画像。随后,他也自愿住进了精神病院,尽管他精神状态不太稳定,但医院批准他可以自由地进行艺术创作。 这一时期,梵高产出了大量的画作,基本是每天画一幅的节奏。 但是梵高依然被疾病所折磨,他孤独、抑郁、自残,经常吞食颜料、石蜡。他笔下的画,颜色对比鲜明,看似生机蓬勃的景象,却埋藏着躁动不安,甚至是死亡。 ● 梵高作品《麦田与收割者》 以前一直资助他的弟弟,已经成立的自己的家庭,不能再全力资助梵高的自由创作了。 亲友的离开、世人的不解、售画的失意、疾病的折磨,都让梵高觉得自己是个负累,于是他给弟弟写了一封告别信。 ● 梵高的墓碑 四天以后,他被发现中枪躺卧在自己的房间。闻讯赶来的弟弟在最后的时间里一直陪守在他身边。折磨了两天,年仅37岁的梵高还是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后记 梵高在死前写给弟弟提奥的最后一封里提到:自己并不想要孩子,而作品就是我的后代。 ● 梵高作品《罗纳河上的星夜》(经动画处理) 在梵高结束生命的那一刻,他的艺术价值才被人们所发现。对一个画家最大的尊敬,应该是回归其艺术作品,一边静静地观赏他的画,一边感受他作画的状态。若是喜欢,那就打心底里认可他给这个世界带来的色彩吧。 参考资料: 纪录片:《梵高:画语人生 Vincent Van Gogh: Painted with Words(2010)》 纪录片:《艺术的力量——梵高》 《少为人知的梵高之死》 文/汪忆 《梵高之死一个传奇的诞生》 文/甘木 《疑似梵高自杀所用手枪在巴黎拍卖 以16万欧元售出》 文/海外网 《外媒:疑似梵高自尽左轮手枪将拍卖 拍价达6万欧元》 文/参考消息网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相关参考

马未都: 有人专门去拍卖会买便宜东西, 一块钱买一所房子

马未都:有人专门去拍卖会买便宜东西,一块钱买一所房子拍卖也叫竞买,是商业中的一种买卖方式,卖方把商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人,拍卖的价格是不固定的,必须要有两个遇上的买主,要有竞争,价高者得,没有这三个条件就

期许明天期待历史还梵高一个真实的起点.出自哪里

走进梵高梵高是荷兰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而自杀身亡。他早年经商,后来热衷于宗教。梵高在1880年以后,才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贝尔纳

二战时,德军为何把手枪佩戴在身体左侧

每个人都喜欢把重要的必需品放到自己的顺手一侧,以备紧急时刻能迅速取出使用。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来说,最要紧的要数他们的第二生命——枪。不管任何地方,总的来说还是右撇子居多,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的右手侧是顺

揭密古代妃子侍寝诱惑内衣色诱皇帝全过程

古代妃子侍寝诱惑内衣色诱皇帝翻牌,选中的妃子、5品以下,头一次侍寝的,由制定宫女沐浴,并开情,就是教她做爱的技巧,。用毯子抱着。抬到皇帝寝宫,那时皇帝一定在床上等着,然后由宫女,把妃子被子里,皇帝的脚...

这位抗日将领睡觉时身上带着七把手枪,诈降日军后却在起义时被杀

众所周知,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建立,中国出现了不计其数的土匪。可以说,土匪几乎成为了民国组成19的一部分。在土匪当中,有很多人通过招安、投诚等方式成为了军人,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期有超过百名将官级军官出

揭秘白裤瑶族的女人为啥从来不穿内衣?

在云贵高原东麓广西、贵州交界的莽苍山脉中,生活着中国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族,原始的氏族社会形态较完整地传承下来,社会学家把白裤瑶族称为氏族社会的“活化石”。白裤瑶族不仅是对女性的生殖器有崇拜,对女...

晚清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

当社会目睹违法行为麻木不仁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违法行为就会逐渐变成社会的潜规则,甚至进一步变成显规则,结果必然是有法不依,黑白是非不分,公平公正荡然无存。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为干支纪年的戊

关于梵高的作品介绍 关于梵高的父亲

梵高,众所周知的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像梵高一样,像他那样出名。梵高父亲是西奥多卢·梵·高,职业是基督教牧师。梵高父亲出生于1822年的2月2号,他逝世的时间是1885年的3月26号,

美芬妮内衣历史

一、洛可可时期女士内衣的发展史罗兰德·巴塞斯(ROLAND·BARTHES)曾经戏言,"时装就是用来区分你我的。"这话有道理,事实上,人们的衣服就是用来区分男女老少的。直到本世纪初,女性的穿着打扮可以

画家梵高割耳朵是为了避免听到他人的讽刺?

梵高的父亲是新教的牧师,梵高家族可以说在社会上也是很有地位的。在梵高的几个兄弟姐妹中,梵高只与知己兼弟弟的提奥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联系。但是在梵高去世六个月后他的弟弟也追随梵高去了,由此梵高简介中对于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