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期名臣辈出,为何是这三人配享仁宗庙庭

Posted 士大夫

篇首语:未知的事物总是被人以为奇妙无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仁宗时期名臣辈出,为何是这三人配享仁宗庙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仁宗时期名臣辈出,为何是这三人配享仁宗庙庭

北宋在位最长的皇帝是宋仁宗,君临天下四十一年。 宋仁宗一朝,名臣灿若群星,不可胜数。 宋仁宗四十一年的统治中,宰相便有三十一人,枢密院臣更是超过半百指数。 按配享皇帝庙庭的基本标准,宋仁宗配享功臣遴选的人选起码有一百多位名臣。 宋仁宗 但是最终宋仁宗庙庭的配享功臣仍是只有三人。 这三人分别是名相王曾、吕夷简和名将曹玮。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病逝,翰林学士王珪等人奏请为仁宗配享功臣: 臣等伏以仁宗享国长久,励精政治。以知人之明,得驭臣之体。是以豪英材杰,乐为之用,外宣威灵,内经庙略。臣主感会,驯致太平。 辅相则有故尚书右仆射、赠尚书令、谥文正王曾,忠允清亮,履德经哲,致位上宰,燮和大政。乾兴之初,辅翊两宫,仗正持重,中外以安。所谓以道事君,无愧前哲。 故太尉、赠尚书令、谥文靖吕夷简,聪明亮达,规模宏远。服在大僚,历登三事,左右皇极,勤劳王家,二十余年,厥功茂焉。 将帅则有故彰武军节度使、赠侍中、谥武穆曹玮,敦诗阅礼,秉义经武。参谋帷幄,折冲万里,镇绥方面,隐如长城。加以恂恂循道,有古名将之风焉。皆有功迹,见称于世,伏请并配享仁宗庙庭。 嘉祐八年(1063年)十月,新帝宋英宗批准了王珪等人的奏请,「 ”从之”。 王曾、吕夷简和曹玮能从群星璀璨的仁宗朝名臣中脱颖而出,配享仁宗庙庭,在于这三人够厉害,也在于配享功臣的选拔标准。 王曾塑像 王曾,绝对的牛人,他八岁而孤,由叔父抚养长大。自幼勤奋,咸平五年(1002年),王曾中殿试第一名,成为令人仰慕的状元。他厉害在还于他此前在发解试、省试中亦为第一,是科举史上罕见的「 ”连中三元”之人。 王曾对于仁宗朝的贡献在于仁宗初年的政治。当时太后刘娥临朝听政,王曾翦除权臣丁谓,代之为相,保持朝政顺利过渡到宋仁宗亲政。他为相期间,提拔了吕夷简、范仲淹等一批名臣,为宋仁宗以后的政局储备了大批人才。 王曾去世后,朝廷定谥号为「 ”文正”,宋仁宗还破天荒地亲自为他题写「 ”旌贤之碑”的神道碑。 「 ”乾兴之初,辅翊两宫,仗正持重,中外以安,所谓以道事君,无愧前哲”。 王珪等人对王曾的评价代表了当时士大夫对王曾的看法,是对王曾生平的最好总结。 吕夷简 「 ”服在大僚,历登三事,左右皇极,勤劳王家,二十余年,厥功茂焉”。 这是对宰相吕夷简的评价。 吕夷简和王曾同岁,但是他出身极好,是仕宦之家,伯父吕蒙正曾任宋真宗时的宰相,是一代名相。真宗初年,吕夷简开始为官,在当时有「 ”廉能”的美称。 真宗末年宋真宗曾将他的名字写在屏风之上,拜相之势不可避免。宋真宗去世后,吕夷简拜相,走向政治核心。 吕夷简的厉害之处在于他的智慧,在刘太后临朝听政时期,多次制止刘太后的「 ”违规”举动,维护仁宗的地位。 在政治中枢变动频繁的仁宗朝,吕夷简更是三度拜相,执政二十余年,在众多名相中独树一帜。吕夷简晚年病重之时,宋仁宗亲自剪髭为他治病,这份敬重在其他大臣身上很难看到。 晚年时期的吕夷简在庆历新政中扮演了保守派的角色,与范仲淹等改革派产生抵牾斗争,这使得他在后世人以及当时改革派眼中的形象不佳。但是当时整个朝廷和士林对吕夷简的看法还是极高的,这种史书中对他的评价就可以看出来。 在配享武将方面,宋英宗选择的是曹玮。 曹玮 曹玮是曹彬之子,父子两代武臣都进入太庙配享皇帝,这在宋代是第一例,是史无前例的。 曹玮从军四十多年,在应对党项、唃厮啰方面军功卓著,威震四海,是大宋西北边防的中流砥柱。 我们知道仁宗朝的武将中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战神狄青,尤其是现当代狄青的知名度远超曹玮,为何狄青没有配享仁宗呢? 这里就涉及北宋配享功臣的评选标准和士大夫政治的影响了。 论出身,曹玮是开国功臣之后,而狄青出身贫寒,以罪犯身份开始军旅生涯。 论口碑,曹玮也远超狄青。 曹玮受其父曹彬影响,「 ”沉勇有谋,喜读书,通《春秋三传》,于《左氏》尤深”,这是儒将风范,自然赢得士大夫好感,在朝中声望极佳。 狄青 而狄青罪徒出身,不喜读书,提拔他的范仲淹曾教他读《左氏春秋》,狄青虽受到影响,但是在士大夫眼中他仍是武夫大老粗。尤其是他以贫寒身份凭军功显贵后让那些文官很不舒服,言官经常弹劾狄青,动不动就太祖陈桥兵变的教训来劝谏仁宗,最终在北宋「 ”重文轻武”的悲剧环境下,狄青郁郁而终。 不受士大夫待见是狄青的悲剧所在。 宋代配享功臣的确定归根到底是受士大夫左右的。 仁宗朝名相辈出,王曾和吕夷简配享太庙自不用说,但对于现代人来说知名度更高的范仲淹为何不能配享仁宗庙庭呢? 范仲淹 除了那一套严格的配享遴选标准外,政治因素也是影响遴选的重要原因。 北宋自从真宗时期便有党争,起初是南北地域党争,到了仁宗时期党争进一步恶化,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越发激烈。 范仲淹是改革派的代表,他主持庆历新政,一度使北宋面貌革新好转,但是保守派对新政的攻击从未停止,最终庆历新政在党争背景下惨淡收场。 保守派占据上风,即便范仲淹谥号「 ”文正”,是文臣第一等谥号,但改革派的标签使他无法成为士大夫的选择。 而且,范仲淹身份特殊。 他虽是文臣,但也有武将身份。 范仲淹 范仲淹在西北防御西夏立下卓越功绩,入朝曾任枢密副使,这是武职,配享武将通常都要具备在枢密院任职的资历。 与范仲淹拥有同样经历的韩琦后来成为英宗庙庭的配享武将。 想来,范仲淹又文又武的官职也是遴选时的难点。 宋仁宗时期,名臣辈出,但是士大夫也只是被仁宗三个配享功臣,和太宗真宗朝一样,也算是紧守法度,这也算是祖宗之法,直到宋孝宗时期,给宋高宗确定是个配享功臣,才打破了最高三人配享的陈制。

相关参考

慈禧七十岁生日大赦天下 为何唯独不赦免这三人

在清末时,民间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慈禧的命格与大清相冲。因为不知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慈禧每过一次大寿,清朝的国运就会衰落一分。晚清的章太炎曾撰联嘲讽慈禧,中有一句为“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

如果晚清不是这三人,中国历史可能重写

原标题:如果晚清不是这三人,中国历史可能重写中国所有发生战争的历史上,被人们诟病最深的可能就是晚清时期,尤其是在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即使出动了当时最令人刮目相看的北洋水师还是败北。但是究竟是到什么导

鲜为人知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在晚清历史上,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四人可谓赫赫有名,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之剿灭洪杨叛乱,左宗棠之收复新疆,李鸿章之洋务运动,这三人的功业成就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而胡林翼呢?胡林翼是

古代皇帝被带了绿帽子咋整?办法无非是这三种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皇帝一直被视为九五之尊,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还有后宫三千佳丽陪伴左右,日子过的是十分舒坦,确实令人羡慕。但是作为皇帝也是有很多苦恼的,不仅每天

曹操三请诸葛亮失败内幕 他最担心的是这三件事

“三顾茅庐”是个妇孺皆知的三国典故。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着力刻画的刘备“三顾茅庐”聘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成就帝业的故事,是作者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记载,加以艺术构思

刘备成就帝业,这三人的功劳无人能比,关羽和张飞都靠边站

众所周知,刘备乃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传奇皇帝,他能够从一个织席贩履之辈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足以看出其智慧与谋略非同寻常。虽然说刘备此人的谋略非比寻常,但是如果身边没有一些大才的相助他仍旧无法成就帝业。

章邯、董毅、司马欣,这三人是什么关系

章邯董毅司马欣章邯、董翳、司马欣是三位命运差不多的人。当年陈胜军攻打咸阳,秦二世想调兵也来不及,于是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就带着当时的很多犯人,临时抵抗一下,他们组成的军队,由这三位率领,他们打败了周

历史上有血滴子吗

正史中却并没有关于血滴子的记载1、血滴子是暗器?根据武侠小说《童林传》,血滴子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清朝康熙晚年,武林中的南海派有三位身手相当了得的南海三公:知不言、懂不说、明不讲。血滴子是这三人的独门

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见这三人怕的要死

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见这三人怕的要死  诸葛亮的故事1: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亮不得。  一气,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诸葛亮调赵云先夺城池,周瑜怒火攻心

糜竺、糜芳和糜夫人,这三人都是什么关系

糜竺、糜芳和糜夫人都是什么关系?糜竺是糜夫人和糜芳的哥哥,三人是兄妹关系。麋竺(又作糜竺)(?—220年),字子仲。东海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人。原为徐州富商,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陶谦病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