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
Posted 欧阳修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欧阳修为何向皇帝推荐自己的政敌做宰相?
三国曹丕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不过这话也不完全对,诸君请看北宋的欧阳修就曾把三个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人积极地向皇帝举荐希望朝廷重用他们,这三个人就是吕公著、司马光和王安石。
嘉祐六年,欧阳修任参知政事,宋仁宗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便推荐上述三个人。当年范仲淹搞“庆历新政”时,欧阳修等人支持范仲淹变法,被指为搞朋党。欧阳修因而作《朋党论》,承认君子也要有朋党,否则斗不过小人,触动了仁宗的敏感神经,宋初的家法之一就是严禁臣下结党营私,再加上反改革声浪极大,仁宗就收了变革的心愿,将范仲淹等人一律贬到地方。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再度为相,也曾打击过欧阳修。欧阳修早年对吕夷简的作法并不赞成,甚至多有讥讽之意。不过谈到吕公著却很有好感,当时欧阳修是颍州的知州,很器重比他小11岁的吕公著,结为讲学之友。欧阳修推荐王安石、吕公著两人为谏官,称公著是夷简之子,“器识深远,沉静寡言,富贵不染其心,利害不移其守”。又说吕公著“心乐闲退,淡于世事,然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者也”。欧阳修出使契丹,契丹主问及中国有学行之士,欧阳修第一个提到的是吕公著。
说到和司马光的矛盾,当时也是显而易见的。仁宗皇帝没有子嗣,将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之子赵宗实过继为子,赐名曙,这就是英宗。对于英宗该如何称呼自己的亲生父亲,大家议见不统一,宰相韩琦、副宰相欧阳修认为应该称父亲,而司马光认为应该按儒家的宗法制度称伯父,这就是有名的“濮议”。在这个问题上,司马光和欧阳修之间有过激烈的交锋,可是欧阳修照样推荐司马光,治平四年(1067),英宗崩,神宗继位,欧阳修又向新皇帝力荐司马光,盛称他“德性淳正,学术通明……臣忝在政府,详知其事,不敢不奏。”此便是昔贤之用心,以公平心待人。
不仅对吕夷简、司马光是这样,对王安石也是如此。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他从小喜好读书,天赋极高,记忆力超强,有过目不忘之才。写文章不加思索,动笔如飞,见过他文章的人,莫不交口称赞,服其精妙。王安石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年方弱冠即以天下为已任,立志做一番大事业。他的朋友曾巩将王安石的文章拿去推荐给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读后大为赞叹,四处宣扬王安石才华出众。王安石早从曾巩那里听过欧阳修对他的好评,但直到嘉佑初年才登门拜访。欧阳修对他的姗姗来迟并不介意,“倒屣相迎”,延之于广座之中。后又有《赠王介甫》诗:“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这位翰林学士,以一代文宗之尊,竟对当时一名默默无闻的后生晚辈以李白、韩愈期许,实在难能可贵。有了文坛领袖的推崇,王安石很快便名满天下。不仅如此,欧阳修还在朝廷力荐当今可为宰相者三人,王安石便为其中一位。王安石任相时,欧阳修撰文表示祝贺。后来王安石执意变法,欧阳修虽然是反对者之一,但二人终生诗文赠答,书信往来,维持着深厚的个人友谊。欧阳修死后,在众多的祭奠文章中,感情最深、写得最好的,还算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
可见天下事,只要不存私心,掌握权力的,一旦把公事放在第一位,想到的不是车子、票子、婊子,做的自然是公允之事,如果趁机收受别人的钱财,看重别人后面的权势,而不是德能勤绩,自然肯定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比起古人,我们做得更好,只要肯用心。
汉朝历史 汉武帝舅舅田蚡简介
武帝即位后开始实行自己的政治方略:武帝下诏命令全国官吏向中央推荐肯于进谏的贤良方正人才;安排自己信任的人掌管朝中大权,如让舅舅田蚡做太尉,掌握军权。
窦太后死后,皇帝启用自己的舅舅田蚡作宰相,田蚡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一旦得势,马上翻脸,因为他的原因,汉武帝被迫杀了窦婴,因为皇帝的母亲也就是田蚡的姐姐王太后对汉武帝发脾气说:我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欺负我的兄弟,要是我死了他们还不都被给狗吃了吗?汉武帝依靠母亲和姑姑的力量做的皇帝,所以,自然不敢违反母亲的意思,因而只好委屈表叔窦婴了。
田蚡在窦婴罢相以后,特别专横,朝廷任命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要他来点头,家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这让年轻的汉武帝特别愤恨,一次他对田蚡说:“你的官员任命完了没有,如果任命完了,我该任命我的官员了。”汉武帝看见田蚡家的土木工程后愤愤的说道:“怎么不把国家的武库搬来?”田蚡这才明白这位不满弱冠的皇帝的权力欲望是相当强烈的。
田蚡死后不久,淮南王刘安(汉文帝的侄子)叛乱被杀,田蚡交通淮南王的事情败露,汉武帝说:“假使田蚡活着,已经族诛了。”在窦婴和田蚡之间有一个许昌的人做丞相,没有什么贡献,后来功臣的后代薛泽做了丞相也没有任何建树,等到平民出身的公孙弘出任丞相时,汉武帝时代才真真开启。
相关参考
...始拉大,社会矛盾逐渐突出了。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改革受到...
古代的皇帝用人一般分两种:任人唯贤和任人为亲。但并不是说任人唯亲就一定不好,如果皇帝的这个亲人十分有才呢?皇帝就是赚了,就会对自己的统治很有帮助。很多时候,古代的皇帝选举人才是通过科举考试,但是这种方
...李二党纷争,此起彼伏,彼消此长,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政敌之间相互攻击的花样倒不少,甚至想到用小说来抹黑打击对方,如今看来颇为有趣。在宰相李德裕执政时期,社会上忽然流行一本玄幻小说,名为《周秦行记》,内容...
...曾巩18岁时跟着父亲来到了京城,与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曾巩20岁入太学,此后曾巩和范仲淹等都有书
...曾巩18岁时跟着父亲来到了京城,与王安石结成挚友,登欧阳修之门以后,就向欧阳修推荐了王安石。曾巩20岁入太学,此后曾巩和范仲淹等都有书
庞统是三国著名谋士,他本在吴将周瑜手下担任功曹,周瑜死后成为刘备部下。关于庞统为何投入刘备门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中又反映了古代结盟者之间怎样的惯常规则呢?庞统简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庞统与诸
他是大唐最具智慧的宰相,死前留下一妙计使得政敌不敢报复其家人
我们肯定都听过一个故事,“死诸葛退生仲达”,诸葛亮和司马懿斗了一辈子,没想到斗到最后,司马懿还是斗不过诸葛亮,被已经去世的诸葛亮算计了一回。其实,这样的故事不仅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和司马懿身上,类似
宋仁宗时狄青率部多次与西夏作战西夏兵溃不成军西夏王李元昊只好向北宋称臣。宋军班师还朝时百姓们纷纷堵在路上来看他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狄青不断向大伙儿拱手致意。 宰相陈执中进宫对宋仁宗说:
熟读《三国演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情节,如果细究,便会令人产生疑问。例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为何不下令放火箭;诸葛亮大摆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何立马退兵,却不围城;关羽守华容道的时候,明明立下
齐桓公继位之后,非常感谢师傅鲍叔牙的协助,要让鲍叔牙做自己的宰相,这么好的位置,鲍叔牙直接拒绝了不仅拒绝了还把位置让给了齐桓公的死对头管仲。这个人不仅辅助自己的竞争对手,还差点射杀自己。难道仅仅因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