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和珅发明的这一制度 本质上是让官员向皇帝行贿

Posted 官员

篇首语:守株待兔只能得一餐饱,主动出击方能丰衣足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和珅发明的这一制度 本质上是让官员向皇帝行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说和珅发明的这一制度 本质上是让官员向皇帝行贿

和珅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晚年被定罪抄家时,从和珅家查抄出的财产之多,使人瞠目结舌。甚至有人传言,和珅还有许多埋藏起来未被发现的财产,加起来抵得上大清国十年的财政收入。 长期以来,和珅都是人们口中这则巨贪故事里的最大反派,利用了乾隆皇帝对他的信任,欺下瞒上,肆意敛财,贪腐被描述成和珅个人的行为。 然而,我们也不禁要问一个问题:和珅如此明目张胆地贪腐,难道乾隆真的一直被蒙在鼓里,无意中纵容了和珅?又或者换个角度说,假如上面没有「 ”保护伞”,和珅如何能够如此顺利地构建起清朝历史上最大的贪腐网络? 所以事实的真相是,乾隆对和珅的行为不仅知情,而且还间接地参与了和珅集团的贪腐活动,是躲在和珅背后清朝的最大老虎。乾隆从老百姓手中贪污的财产数额,相信并不亚于和珅,只是乾隆作为一国之主,可以利用皇权将自己的贪污行为在程序上进行合法化,把贪墨的财产转化为合法收入。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即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和珅提议创设的「 ”议罪银”制度。 乾隆剧照 即便是对这段历史不太熟悉的朋友,也可以顾名思义地猜测,所谓议罪银,是一种交钱好商量的制度。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项特别的制度。 首先是谁来交?乾隆虽然要收钱,但也要注意影响,因此范围不能铺得太大,最好是从最少的鹅身上拔最多的毛。另外对当时的官员而言,不要认为给皇帝上供是亏本买卖,花钱赎罪实际上是一种特权,这就决定了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才有给乾隆交议罪银的资格。从实践上看,至少是干到地方督抚这一级别,而且与和珅关系比较好的官员,才有机会给乾隆上供。 其次是怎么交?乾隆与和珅创设的议罪银,一个非常具有「 ”创新”思维的特点,在于其设定的预收款制度。很多人以为,议罪银是官员犯了罪才要上缴,用来给自己赎罪,但乾隆为了收到更多的银两,准许大官们花今天的钱,赎明天的罪,提前缴纳议罪银,相当于给自己买个保险,以后如果犯了法,就可以根据提前缴纳议罪银的数额来抵罪。 最后是交给谁?由于议罪银不属于税收,所以并非上缴国库,而是打到内务府的账户上。而内务府是皇帝的管家,所以这些数额庞大的议罪银,就相当于直接进了皇帝的腰包了。 和珅剧照 了解了上述议罪银的特点之后,相信大家都能看清议罪银的本质,乃地方大员直接向皇帝行贿。如此不合理的制度,为何能够得到施行呢?原因在于乾隆与和珅一直在鼓吹议罪银的两项好处: 第一,当地方官员犯了法,情节不是很严重的话,如果降职革职则罚得太重,如果不处理则太过姑息,罚款作为一种折中的方法,能够给到这些官员一些惩戒和警示作用。 第二,议罪银上交到内务府,那么皇帝的很多开销就不用走财政渠道。比如乾隆后几次下江南游玩,一路上极尽奢靡,花钱如流水,但只靠内务府收的议罪银便能支持这些花销,不用动用国库的资产。因此乾隆与和珅还鼓吹,议罪银实际上是替国家财政省了钱。 上面这些自欺欺人的理由,只是乾隆与和珅为了推行议罪银制度找出来的借口,而这个口子一开,下边的大臣都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于是纷纷掏腰包给乾隆交罚银。先是二万两、三万两地往上报,后来涨价到五万两、十万两,报少了还担心会得罪乾隆。这样一来,乾隆的内务府是财源滚滚,富得流油了。 乾隆剧照 然而正如我们前面所讲到,就算乾隆与和珅把议罪银的好处吹得天花乱坠,但本质上来讲,这就是给官员们贪污受贿开方便之门,一经施行,必然百弊丛生。官员们交了议罪银以后,相当于从皇帝手中买了个未来犯罪的保险,可以无后顾之忧,更加肆无忌惮,既不利于吏治,也不利于法治。至于乾隆说自己省了国库的钱,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员上交的议罪银,也是层层摊派从下级收取,说到底还是落在百姓身上买单。 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一个叫做尹壮图的内阁学士给乾隆上奏,请求停止议罪银制度的施行: 「 ”督抚自蹈愆尤,圣恩不即罢斥,罚银若干万充公,亦有督抚自请认罚若干万者。在桀骜者借口以快其饕餮之私,即清廉者亦不得不望属员之佽助。日后遇有亏空营私重案,不容不曲为庇护。是罚银虽严,不惟无以动其愧惧之心,且潜生其玩易之念,请永停此例。” 为何议罪银制度施行了整整十年,才有人上奏提议取消呢?第一,和珅一派的众多贪官污吏,身在局中者,自然不会提出什么异议。第二,一部分虽不与和珅结党,但置身事外,明哲保身的官员,也不愿趟这趟浑水。第三,即便有少数敢言直谏的官员,因为在京中不了解地方情况,也并未意识到议罪银制度的弊端。 而这位尹壮图,因前年父亲去世,回云南丁忧,在回乡与返京这一来一去,走遍大半个中国,看到了许多地方官员贪污挪用,鱼肉百姓的现象。尹壮图出于内心的正义感,即便已经不在御史的职位上,仍然将地方的实情上奏给乾隆,希望乾隆能够派人和他一起到地方秘密查探官员贪腐现象,并早日取消这一恶政。 乾隆老年画像 尹壮图的天真之处,在于以为乾隆被和珅等人蒙蔽,不知道地方的实际情形,才会搞出议罪银这项制度。但实际上,乾隆一开始的初衷就是捞钱,议罪银制度的种种弊端他不是不知道,只是假装不存在而已。不过既然尹壮图提出了这件事,乾隆也不便再不闻不问,而且正好利用此事立一个典型,通过打击尹壮图,堵上其他人的嘴。 按照尹壮图的请求,乾隆派了一个人与他去地方查探亏空。而乾隆之所以这样做,是听取了和珅给他献的一个计策——即将计就计,派出和珅的一位亲信陪同尹壮图到地方调查,同时提出一个条件,就是为了防止扰民,每到一个地方调查,要提前给当地官员发通知。 尹壮图一听这个条件,自知中了皇帝的陷阱——如果提前公开行程,各地官员早有准备,自然什么都查不出来——于是连忙上奏,说自己前面措辞过当,请皇上收回成命。 但事到如今,乾隆已经不会给尹壮图机会反悔了,一定要他到地方去实地调查。尹壮图只好走过场般地到山西、直隶、山东、江南等各省查探,每到一处,和珅的心腹就先安排自己游宴数日,等地方官员做好了充分准备,才开始清点仓库,根本不给尹壮图任何查到亏空证据的机会。 这样一来,尹壮图白白落得个欺君的罪名,被刑部议罪为斩立决,最后还是乾隆「 ”格外开恩”,免了尹壮图死罪,改为降职。尹壮图的遭遇实为乾隆对其他官员的一记敲打,自此之后也没人敢轻易上奏提议取消议罪银制度了。 参考资料:《清实录乾隆朝实录》《清史稿·列传一百九》等

相关参考

唯一一个向大臣行贿的皇帝,行贿的真正原因,竟让世人指责1000多年?

唯一一个向大臣行贿的皇帝,行贿的真正原因,竟让世人指责1000多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说的正是古代对皇权至高无上的描述。

向大臣行贿的皇帝

行贿之事自古有之,从古到今司空见惯。但皇帝向臣子行贿,还是让人匪夷所思。明代宗朱祁钰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他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蒙古,结果吃了败仗被蒙古人抓了去当人质,一时半会儿放不回来。但国不

和珅的儿子为何叫丰绅殷德

说到和珅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贪钱的事情我们不说了,我们今天来说说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故事吧,那么第一个问题就要问了,这个和珅叫和珅他儿子怎么叫这个名字啊?话说和珅最后被杀了,这个他儿

啃老不如靠自己,为什么说和珅子女的命运应了这句话

在悟空问答中,有人提问,和珅死后,他的子女们过得如何?我也想说说这个问题。和珅是清朝权力最为集中的高官。历任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国史馆副总裁、户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

英国文官制度的本质 英国文官制度西方各国的影响

  英国文官制度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制度,根本上是一种人事组织制度,包括非常丰富的内容。英国文官制度产生至今已经130多年了,是一套实践证明的、体系较为完善的制度系统,对西方各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英

和珅深谙为官之道,为何乾隆刚刚去世,嘉庆皇帝就要处死他

和珅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大贪官,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对于和珅的个人形象的刻画都十分的形象。和珅在清朝为官的年间,十分的得意和受宠,尤其是在乾隆皇帝执政的时候,乾隆的风光可以说是没有人可以盖的过,那么这样风光

和珅深谙为官之道,为何乾隆刚刚去世,嘉庆皇帝就要处死他

和珅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大贪官,很多的影视作品中对于和珅的个人形象的刻画都十分的形象。和珅在清朝为官的年间,十分的得意和受宠,尤其是在乾隆皇帝执政的时候,乾隆的风光可以说是没有人可以盖的过,那么这样风光

史上最大贪官和珅竟然是乾隆皇帝的“转世贵妃”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和珅犯罪全案档》,及晚清知名学者、外交家薛福成抄录的“查抄和珅住宅花园清单”,就提到嘉庆上谕(应属伪托)中说和珅家产被查抄后编成109号,已经估价的有26号,其价值为二万二千三

行贿的大清国:从制度腐败化到腐败制度化

油画中的广州十三行广州的“公行”商人们开始筹建一种基金:每家公司缴出利润的10%,存入共用的资金池。而其作用,除了作为参与者们的行业保险外,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政府层出不穷的勒索。在强大而贪婪的公权力面前

清朝一个官员天天吃白菜,皇帝为何下令满门抄斩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清朝的乾隆皇帝对和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都知道和珅是出名的大贪官,做了很多可耻的行为,皇上都选择忽视和珅的行为,因为和珅可以为皇上做很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