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刺桐港驱驰全国海外贸易港口之首的原因
Posted 刺桐
篇首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南宋时期,刺桐港驱驰全国海外贸易港口之首的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宋时期,刺桐港驱驰全国海外贸易港口之首的原因
导语 海港作为区域海岸线的水域堡垒,凭海而立,因海而兴,拥有经济贸易流通与构建海防军事体系的功能。 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上,广州港、扬州港、明州港、刺桐港执全国贸易活动之牛耳。(注意:扬州港属于运河与出海口交汇港口,拥有更为便捷的内陆物资运输通道) 载货船从土伦前往中国 在唐代以前,四大港口中,唯独刺桐港开发期较晚,发展期缓慢。直到唐代中后期,广州港依然占据全国大宗贸易港口之首,拥有4000余艘的年航船吞吐量,刺桐港的市场贸易份额大约为广州港的1/2。 直到北宋后期,广州港的货物交易量逐年减少。外国商用船舶大多北上入刺桐港,刺桐港在原本经济地位失衡的情况下,贸易量大幅度增长。 重返刺桐港 在《宋史》中记载:泉州海港贸易规模扩大,号称「 ”泉有蕃舶之饶,杂货山积。” 从史料来看,刺桐港吸引大批外商船舶从事贸易交流,港口物资转运量提升。公元1205年,前往刺桐港开展贸易活动的海外国家拥有30余个。宝庆元年,刺桐港贸易互通国家增至50余个。港口及经济腹里呈现「 ”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广州港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锚地(即实际开埠时间早于刺桐港百年)。 宋元时期刺桐港地理区位条件 为何在南宋时期,广州港的贸易地位逊色于刺桐港呢?从个人理解来说,外部(战争)环境与内部经济格局使两大海港在贸易吞吐量上产生此消彼长的趋势! 刺桐港拥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与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并不直接挂钩。从历史客观角度分析,刺桐港的长期社会环境稳定,实际上是南宋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秩序的正常化运转、军事防御体系加深、政策格局延伸的综合结果。 公元1127年,宋政权南迁临安,维持半壁江山的长期运转。 临安城市一览 金朝趁军威正盛,令金步、骑两路大军入浙江作战,对南方的明州港进行经济、军事破坏,严重影响明州港区经济产品的海外输出。(明州港主要贸易路线为朝鲜、日本两地) 不过,金军并没有乘势攻击江淮一带。其一,金军初期战略意图已经实现,人困马乏,亟待修整。其二,南宋淮西军队20余万拱卫江淮一带,刺桐港位居淮河之南海岸,金军无法突破南宋的军事防御纵深。 即使金军从海上绕道攻取临安,从而逼近刺桐港实现军事封锁,必然受到南宋水陆大军合击。在金廷看来,刺桐港比明州港的经济、军事价值更大! 南宋时期四大港口分布图 据《宋史》记载:南宋乾道元年,朝廷招罢两浙市舶司,因为「 ”福建广南皆有市舶,物货浩瀚,置官提举实宜,唯两浙冗蠹可罢。” 从南宋朝廷的政策格局来看,刺桐港为保持贸易流通的高效运转性,朝廷将两浙市舶司裁撤。不仅减轻了朝廷的冗官财政及机构运转压力,而且有利于刺桐港贸易流转不受牵制,提高港口贸易周期性! 从刺桐港的地理经济格局来看,刺桐港位居东海与南海的贸易通道交汇地,钳制了以经济产品(瓷器,茶叶等)输出为主的闽南三角地带,形成船舶往来南洋各国的贸易枢纽。 刺桐港海外贸易复原图 北宋中期,市舶司管理体制混乱,广州地方官员对外贸船舶强买强卖,征收重税,造成广州港船舶入港量大幅度降低,造成海港经济不景气。 并且,广源州侬智高率领军队进攻两广地区,造成广州地区社会秩序动荡。由此,广州港贸易量的大幅度降低实为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的恶化! 刺桐港临近大都市临安(消费市场巨大) 宋廷经济及政治重心南移临安后,无疑拓宽了刺桐港的国内消费市场。南宋初期,广州港、刺桐港是政府海外贸易税收的重要来源地! 刺桐港贸易盛况(插画) 南宋中后期,朝廷从刺桐港海外贸易征收的赋税高达百万缗,约占国库总收入的五十分之一。 刺桐港拓宽了沿海经济贸易区域,并提升了刺桐港的航运枢纽地位。宋廷为保障长期财源支持,任命专职市舶中央官员管理刺桐港的海内外贸易,以及客商、使团事务,同时提高了刺桐港的知名度! 从经济学分析,临安城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供给链得不到完善,必然造成社会经济秩序失衡,从而从内部瓦解南宋政权「 ”偏安一隅”的统治方针。 南宋市舶使管制下的海外贸易 在《西湖老人繁盛录》中记载:钱塘有百万人家。宋代学者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临安尚有数十万户,百十万口。 总体来说,南宋临安的消费人群维持在150万左右。当然,我们并不深究临安人口发展路径,即临安的消费人群多为长时间南移结果! 由于临安周边市镇密集,形成庞大的苏杭城市群。本地的粮食及生活物资实为供不应求,部分粮食即以刺桐通过海道运往临安。 南宋临安(庞大的消费群体) 出于政治特殊功能的需要,临安聚集了大量官僚,海外的奢侈品(象牙、珍珠、乳香等)便成为官僚群体、王公贵族的消费对象。极大地提高了外来船舶的周转性,延长了刺桐港的产业链! 从消费市场时间跨度来看,广州、刺桐两大港口作为运转临安城市群生活物资的集散中心。相同数量的航运货物,以海路从广州转运临安,时间长达6个月,而刺桐只需3个月就完成贸易交易。 广州港、刺桐港通往临安航船时间跨度 由于广州港过于偏离南宋的政治中心,路途海况多恶劣天气,运输周期较长。刺桐港临近临安,又能满足江浙一带输出入商品的经济需求,刺桐港的航运经济地位自然被政府大力扶持! 刺桐港区域贸易物资丰富(内在因素) 北宋末年,刺桐港受到大量阿拉伯商人的贸易入驻后开始崛起。吸引商人开展贸易不仅是刺桐良好的通商、通都(临安)区位条件,还有刺桐港经济腹地的丝绸、瓷器等大量海外稀缺手工业制品。 从刺桐港出航的古沉船瓷器 区域贸易物资的丰富,其实质是南宋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变化。即北方领土(土地赋税)的流失,使南宋政府大力开展官民航海商业贸易,从海洋贸易的船舶港口出入量收取市舶税,维持南宋巨大的经济开支! 区域贸易物资的海外推进,既有效防止国内经济产品过剩,造成财政压力,又能进口海外经济产品,弥补宋廷单一的农耕文化产品,提高区域及全球贸易竞争力。 南宋内河转出海口贸易 反思 从刺桐港本身港区内核条件来讲,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宋金战争未波及刺桐港区域经济地带)以及靠近诸如临安的巨大消费市场群,港区经济腹里经济产品的流通,都极大提高了刺桐港的航运地位以及朝廷贸易港口的利润空间。 元朝时期,刺桐港贸易成交量顺差于广州港,成为古代中国第一大外贸集散港口,至今对中国航运业依然产生经济效应! 文:历史小记者,参考《宋史》及航海附属资料 图:部分站内配图,网络配图,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相关参考
神奈川条约:开放神奈川县两个港口与美国通商神奈川县是日本的一级行政区之一,位于东京西南部50公里处广大地区,面向太平洋。该县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几乎不下霜;拥有日本最大的贸易港,丰富的旅游资
中国台湾省基隆港,位于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北端的鸡笼湾内。该港依托台北市,隔台湾海块与福建省相望,东面和东北面隔太平洋西部海区与日本及其琉球群岛相峙,使其成为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西部海区航运要道,为中
茶叶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最早亦最主要的商品,茶叶的生产外销形态就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反映。对中国茶叶外销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中外关系的研究,而且也利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广州是广东重要的港口,
宋代海外贸易主要表现(1)宋代同海外的联系比前代更广。宋代人对海外的地理概念比前人更加清晰,专门记载海外情况的着作就有《海外诸善地理图》、《诸蕃图》、《诸蕃志》、《岭外代答》等好几部,其中对非洲的记述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年(1136年),率师北伐
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8月23号。一艘远洋帆船慢慢驶进了泉州港,船上不少水手高鼻深目,发色各异。一看就不是中土人士。这艘帆船属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海上贸易家族「”蒲氏”。他们可能起源于阿拉伯地区,世代
导读:宋高宗赵构在绍兴重建宋王朝及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一次“中兴”。其中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他们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中兴四将指中国南宋时期四位
导读:宋高宗赵构在绍兴重建宋王朝及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入侵这段历史称为一次“中兴”。其中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他们是:韩世忠、张俊、岳飞、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中兴四将指中国南宋时期四位
敦刻尔克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堡,自公元9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北部重要港口,1939年是法国当时第三大港,拥有7个供大型船只停泊的深水泊位,4个干船坞以及长8公里的码头,港口航道经过疏浚,大型船只能够自由
...,趁海禁政策松缓之机,与同乡徐惟学、叶宗满等人从事海外贸易,史料记载:“置硝黄丝棉等违禁货物,抵日本、暹罗、西洋诸国往来贸易”。海外贸易虽然利润极高,但是因为当时明朝实施海禁政策,所以海外贸易是违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