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全国供应米棉煤助上海平抑物价

Posted 物价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全国供应米棉煤助上海平抑物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0周年,你不知道的上海|全国供应米棉煤助上海平抑物价

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第70个年头。70年前,作为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难关,上海解放对新中国意义重大。没有城市管理和经济运行经验的共产党人如何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紧紧依靠广大群众,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战胜一个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解放上海,安定上海的? 2018年12月,军史专家刘统出版《战上海》一书,以详实的史料还原了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上海解放第一年中发生的故事。我们从书中节选了有关经济的七部分内容,呈现共产党人和上海人民在稳定上海经济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今天发表系列文章第五篇,讲述上海遭遇米、棉、油短缺、通货膨胀等危机时,全国各地是如何支援上海、上海民众自身又是如何自救以解决短缺问题、平抑物价的。 解放前的上海是个开放型的国际城市,由于海运的优势,上海的粮食和棉花60%依赖进口,石油则100%依赖进口。上海工业的原料也大部分依赖进口。这个现象是因为上海工商业外资居多,民族工商业相对薄弱形成的。上海解放后,国民党军队虽然撤出,但是他们以舟山群岛为基地,对上海实施封锁。自6月23日国民党海军在长江口布雷和派军舰封锁,外国轮船无法进入吴淞口,原来繁忙的进出口贸易完全中断,不可避免地对上海的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1948年到1949年5月,上海经济的最大特点是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导致的投机盛行。国民党货币体系的崩溃,百姓完全不相信纸币,发了钱赶紧去购买物资,只有实物囤在手里才能放心,上海南京路的商店里连裘皮大衣都抢光了。商人也囤积居奇,只要和生活有关的东西,见货就囤,等着物价上涨。经营实业的资本家也无心经营企业,把流动资金也投入抢购囤积商品的风潮之中。这种畸形的市场和消费心态,就是上海解放后共产党面临的现实。 物资短缺的挑战 陈毅接管上海后,马上面临如何养活上海500万人口的严峻局面。国民党卷走了所有银行储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仅剩余了少量存款。粮食和煤的储量仅够维持半月之用。国民党在逃跑时掠走了大部分轮船,铁路因为战争原因尚未完全恢复。对上海新的物资运输供应体系尚未建立,真是困难堆积如山。 物资短缺造成了上海粮食和棉花价格在6月下旬开始暴涨。上海市政府有过统计,5月30日主要生活必需品价(人民币): 中等籼米每市石4800元 兵船面粉每袋1350元 龙头细布每匹7700元 烟煤每吨20000元 猪肉每市斤3207元 到6月9日,由于银元对人民币比值暴涨,物价迅速上涨: 米每市石16000元 面粉每袋3995元 龙头细布每匹13500元 烟煤每吨49500元 猪肉每市斤6000元 6月11日打击证券大楼投机商之后,随着银元和黄金硬通货禁止在市场流通,物价随着下跌。但是到6月底,物价再次上涨,基本到达6月初的水平。 恢复铁路、航运以打通供煤之路 为了平抑物价,保证上海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上海市政府向中央求援,从各解放区向上海大量调运物资,恢复铁路和内河航运,成为当务之急。 航运方面,军管会航运处接管单位计有国营招商局、中华拖驳公司、中国运输公司、交通部船舶修理所、台湾航业公司上海分公司、浦东造船厂及上海港务工程局、上海港务整理委员会等,各种轮船共278艘,总吨位达14万吨。尚有在长江沿线及华北解放区港口119艘,约占其总数的66%。国民党溃逃时,强迫拉走大批船只,并将不能带走的船只破坏沉没。航运处接管第一天,即迅速恢复各线通航,一面接管,一面筹划复航。 浦东修船厂全体工人每天工作到晚10时,修理「 ”江陵”号。终于在6月2日作为第一艘复航轮船驶往汉口。为打捞被国民党军沉没在黄浦江里的船只,航运处邀请上海航业界通力合作,组织打捞修理指导委员会,经过1个月的努力,打捞出水的有「 ”闵南”「 ”民权”「 ”生民”等大小轮船47艘,并积极打捞其余船只。(来源见文后注释1) 铁路方面,国民党军溃逃时,沪杭线大桥7座曾遭破坏。路基、路轨、电信、号志、车场等多处,除公开破坏之外,还留下特务进行暗中破坏。 在恢复通车中,铁路员工组织修桥工程队抢修路轨桥梁,组织纠察队维持秩序。在抢修沪杭线二号桥时,在铁道工程团协助下,员工们喊出「 ”通车第一”的口号,奋发努力,昼夜抢修。在铁路员工及铁道工程团努力之下,本来预定八天的工程,六天半即告完成,上海至松江间交通于是恢复。 京沪线被破坏桥梁修复工程及沪杭线六大桥梁之大规模抢修工程已先后于6月上旬开始,7月底即可全部完工。 在此同时,各有关行车之重要设备、电信亦在员工努力下抢修完毕,现因路基桥梁尚未稳固,每小时行车速度为49公里,较解放初期已有提高,可以避免的意外危险,也大为减少。上海机务段抢修客货车598辆,机车62辆,客车增加25辆。(来源见文后注释2) 铁路线修复后,京沪(上海至南京)线全长312公里,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第一日)即已全线通车。沪杭(上海至杭州)线长196公里,8月1日全线通车。沪平(上海到北平)线7月1日试车,7月10日正式通车。此项直达列车自1937年秋天断绝以来已达12年次。 铁路、航运恢复后,各地的粮食、棉花、煤炭源源不断运往上海,最先得到缓解的是煤炭供应。 上海解放前的1948年,全年烟煤需要数量为1214199吨,其中:开滦煤676097吨,占55.65%,台湾基隆煤343081吨,占28.24%,华东煤118811吨,占9.78%,外国煤(日本、苏联、美国)进口54733吨,占4.51%,淮南煤最少,为22077吨,仅占总数之1.82%。 解放后煤炭来源发生很大变化,基隆及外国煤总数约40万吨不能运到,但是山东贾汪、淄博煤区均可运沪接济。上海燃煤需要量根据过去三年的数字估计,每月燃煤需要大约是95400—127000吨。由于大型船舶被国民党军于解放前掳走十分之九,上海工业尚未完全恢复等原因,故实际需煤量数字当较上述估计者为少,大致有80000—100000吨烟煤足敷需要。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规定煤炭供应以公用事业为首,公营企业次之,再次为私营企业,煤商不作分配对象。为调剂煤源起见,政府鼓励有运输能力者直接到产区购运,所以在产区交货燃煤的价格特别便宜。因海运船只大部分被国民党掳去,北煤南运比较困难。但是平沪铁路通车及运用内河航运木驳运输满足了煤炭供应需求。自1949年5月下旬到8月20日的3个月中,江北各矿(淮南、贾汪、淄博各矿)共运了近50万吨煤供应长江各大城市,其中运到上海的就有24万吨,已经初步解决了上海的燃料问题。 克服上海供粮难题 但是粮食问题没那么容易解决。当时解放战争还在继续,几百万解放军需要大批军粮。长江以北的农村生产水平落后,粮食产量远不如江南,战争之后的恢复重建也刚开始,所以征集粮食绝非易事。解放上海之前,江淮地区就已经征集了大批粮食,供应刚刚解放的上海。 应该指出,这是解放区战争动员的方式,只能是临时的,不可能常态化。而且大米的供应远远满足不了上海的需求。在上海的求援下,北方的小麦也被征集起来,运往上海。上海有加工面粉的工厂,此时因为外国进口小麦来源断绝,处于停工状态。把这些企业盘活,既能解决上海的粮食供应,也能让企业复工产生效益。 代磨的麦子先给各厂,磨好了的粉可向市上卖,然后把售款所得收购麦子再磨。这样无形中给与各厂资金周转的机会,等于给予实物贷款。以前麸皮是多销于外洋的,现在粮食局还可帮助收购一部分,使它变成活的资金。上海的八大面粉厂就在人民政府大力扶持下,于7月1日起均已先后复工。一位面粉厂经理说:「 ”人民政府确实是人民的政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政府呀!” 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 7月22日,陈云抵达上海主持各大区财经领导干部会议,住在百老汇大厦(今上海大厦)。调查上海经济情况,研究解决全国财政问题。 经过几天的调查研究和与上海党政领导交换意见后,1949年7月27日由中财委召集的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大区财经领导干部会议在上海开幕(即上海财经会议)。陈云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和总结。会议分为综合、财政、金融、贸易四个小组,详细研究了在全国范围内克服当年财经困难、力争财政状况好转的问题,提出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支援全国,以及保证上海物资供应的办法: (一)精简节约。由于精简人员困难较大,所以不用裁员而用减薪的办法,「 ”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 (二)在新解放的乡村抓紧征粮,新解放的城市抓紧收税。 (三)发行公债。会议原定发行二千四百亿元,后因民族资产阶级人士有异议,中央决定推迟。 (四)中财委从全国各地调集物资,首先保证上海需用的粮食、棉花、煤炭,稳住上海,恢复生产。 在这次会议上,还就急待统一的几个问题作了规定:第一,统一规定各地的秋粮征购任务、1949年8月至12月的货币发行量和各区域间的物资调拨计划。第二,统一税率。第三,建立由中财委领导的统一的发行库。第四,建立全国性的花纱布公司、中纺公司、土产公司,集中掌握重要物资。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一次重要的财政会议。 1. 上海市政府:《上海经济上的重要问题概述》,1949年9月,上海市档案馆存件。 2.谢丁:《解放后上海的航运和铁道》,《解放日报》1949年7月11日。 本文书摘部分节选自《战上海》一书,较原文有删节,小标题系编者所加,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相关参考

上海闹市竟然藏着这样一座古代豪宅,低调而奢华,房间超过70间

很多人都不知道,繁华的上海闹市里,藏着一座低调的古宅,已经有250多年历史。这座古宅精美绝伦,有70间房之多,精雕精湛,却又饱经沧桑,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已是斑驳老旧。上海这座古老的豪宅,叫书隐楼,位

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 你不知道的真相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是在中国大陆,只要是初中生

这里有上海最早的先民踪迹,在六千年崧泽遗址 ”寻根”

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成立于2014年5月18日,今年恰逢崧博开馆5周年纪念,在5·18国际博物馆来临之际,上海崧泽遗址博物馆推出五周年回顾展等系列活动,并联合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等单位推出「”寻根·循源”上

上海迪士尼实现盈利了

6月1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迎来开幕一周年,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宣布,位于度假区内的主题乐园上海迪士尼乐园已接待游客超过1100万人次。去年,王健林曾放出豪言,“有万达在,上海

淞沪会战期间,上海抗敌后援会是如何进行支援活动的

上海抗敌后援会在筹备之初,一些工商界人士就建议调查上海可用于军需物品的存量及存放地点,并通知商行如遇有大买家,须出示证明,查明其购买意图方可交易,以防止资助日敌。供应委员会组织力量将虹口一带五金业、铁

上海历史人口的形成

1.上海的历史[编辑本段]①中国城市名Shanghai(city)详见:上海概述上海(Shanghai)是现代中国最大(人口最多等)的城市,全国工商业中心之一,重要的老牌工业基地和江海航运枢纽,远东著

南京路上好八连是如何闻名全国的

1949年7月,战上海的枪炮声逐渐远去,有一支连队受命担负上海南京路、外滩的巡逻执勤,维护社会治安和中共华东局、中共上海市委的警卫任务。这个连队就是后来以“身居闹市,一尘不染”闻名全国的“南京路上好八

你不知道的中国古代史中36个历史小知识

主题一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火。2.①黄河流域的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饲养猪和狗,使用器;②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有水井,种植

电影场景中的老上海是怎么拍出来的,,,

秘景一:茂悦酒店(黄浦路199号)剧中场景:纪存希在上海的下榻酒店,也是他和欣怡的旧情复燃之处。【偶像导览】阮经天:饭店有70几层楼高,从高楼层望去,整条黄浦江一览无遗,整片外滩的景色尽收眼底,若能在

2013年全国卷历史

1.2013年高考历史一共有几套卷全国卷就两套,但全是文综卷,其余有安徽、北京、重庆、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山东、上海、四川、天津、浙江都是自主命题历史卷,其中海南、江苏、山东、上海、四川、天津、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