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灭葛国,宗主国夏朝为何不援救
Posted 王国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灭葛国,宗主国夏朝为何不援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商灭葛国,宗主国夏朝为何不援救
微信公众号|寒山喷史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NO.82 商国灭葛 文/图/辑|寒山忆雪 话接上回,夏王癸十年(公元前1572年左右)的中原地震,次年的有緍氏叛离,让夏王国的实力大为削弱,商王国得以趁机恢复实力,并在公元前1567年前左右,在商王大乙的率领下,从帝丘南下,攻占夏王国的东部边境,也就是现在的河南东部的杞县一带。 这就是《竹书纪年》上记载的「商侯履迁于亳」的历史背景。商侯履,就是其他史料中记载的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和甲骨卜辞中的高祖「大乙」(又称天乙、太乙)。 而「亳」,并不是现在的亳州。「亳」的含义本是高处的住宅,一是指高大的房屋,二是指建在高处的房屋。 在无力建造堤坝的上古时代,丰水季节时,河水肆意漫流,人们往往把村社、城邑建在地势较高的岗丘之上。其中,尤其是生活在南北黄泛区的古夷人,除了利用自然的岗丘之外,还会在平地上人工堆筑面积巨大的高台,也称作「丘」,并在丘上建立村社或者城邑。 考古发现,在龙山文化时代以及夏王国时代,北起濮阳、南至亳州的豫东、鲁西南地区,分布着很多这样人工堆砌的土丘,考古学上称之为「堌堆」。 「亳」最初的含义,便是指黄泛区的古夷人在土丘上建造的村社、城邑。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商族人与东夷人不同的语言习惯,亳的含义便逐渐改变,开始专指商族人的中心城邑,也就是都城。 这个亳,我们可以理解为「京」,正如后世周朝的丰京、镐京,北宋的东京、西京,今天的南京、北京一样,先商时代,也有很多个亳,比如北亳、南亳、景亳、西亳等等。 显然,公元前1567年左右,商王大乙所迁的亳,也是众多亳中的一个。因为这个亳位于此时商王国的最南部,我们姑且称之为「南亳」。 商迁都南亳之后,夏王国并没有率军前来围堵。一方面是因为中原地震让夏王国实力被削弱,暂时无力征讨商国,另一方面,则是夏王国有更加紧急的情况需要处理。 这个紧急的情况,就是岷山氏叛离了。 这个岷山可不是今天陇西高原南部的岷山。在那时,即便夏王国于陇西高原齐家文化下的古西戎人存在交流,也不可能越过他们的领地,去征讨古西戎人南侧的岷山。 况且,如果是远在陇西南端的部落方国叛离了夏王国,那么对夏王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夏王癸不可能放着王都东大门外100多公里的强敌不管,而去征讨西方七八百公里外对夏王国没有威胁的方国。 所以岷山氏的位置,很有可能就在洛阳盆地周边,它的叛离对夏王国来说,属于心腹大患。因而,即便商族人南侵夏王国的东部领土,夏王国也必须先解决岷山氏的威胁。 事实上,单个的方国并不足以威胁夏王国。岷山氏叛离的同时,还联合了有洛氏、荆等部落。和前文的道理一样,荆可不是现在湖北的荆山,而是秦岭东端的某个地区,今天河南灵宝县境内就还有荆山一名。而有洛,顾名思义,是洛水流域的部落。考虑到洛水的下游就是夏王都所在的洛阳盆地,这个有洛氏,可能位于洛水上游的山谷中。 《竹书纪年》中,把征讨有洛氏和荆的军队记载为「商师」,也就是商国的军队。而此时的商王国,与豫西南山区之间隔着淮上平原,这里仍然是夏王国的领地,昆吾、韦、顾等方国镇守在此,商国的军队不可能越过淮上平原,征讨豫西南山区的「叛夏」势力。 所以这里的记载,很可能是误载。如果确实存在这场战争,那么主角也应该是无力东顾的夏王国的军队。 在夏国军队征讨岷山、有洛、荆等叛离部落时,商王国不仅在南亳(今杞县鹿台岗一带)站稳了脚跟,还与东方的古夷人逐渐结成了联盟。 当然,夷商联盟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迁都南亳后,商王畿的东面分别与嬴姓葛国、风姓古辛国相邻。商王大乙分别向两国示好,最终结果却大不一样。 古辛国选择与商国交好(这也意味着古辛国叛离了夏王国),并与商国联姻。辛国的公主嫁给了商王大乙,甲骨卜辞称之为「妣丙」。商初最有权势的卿相——伊尹,就是来自于古辛国的贵族。 而葛国则拒绝了商王国的「好意」,坚定的站在夏王国一方。于是商国在与辛国联姻之后,便出兵将葛国攻灭。这便是史载中商王大乙九次征伐中的第一征,灭葛之战。 后世的文献中,葛国被描述成不讲礼义的国家。其中记述了葛国缺少牲畜祭祀,缺少粮食耕种,商国都予以援助。但援助的牲畜和粮食都被葛国人吃掉,所以「商汤」也就是大乙,率领「仁义之师」攻灭葛国。这很明显是后世士人的附会,也有可能是商王国对葛国的抹黑。 商国灭葛之战发生在夏王癸十五年到二十二年之间,也就是商王大乙元年到八年之间,大约是公元前1567-1560年前之间。 在这之后,夏王国平定了王畿附近的「叛乱」,得以将目光重新转移到东方。 事实证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经历了中原地震、有緍氏叛离、王畿附近大规模叛乱,回过头来的夏王国,依然做到了一件事,《竹书纪年》记载为,「商侯履来朝,命囚于夏台」。 翻译成白话就是,商王大乙前来朝觐夏王癸,夏王癸把大乙囚禁在夏台。 等等,商国不是开始灭夏了吗?不是南下豫东,建立南亳,联姻辛国,攻灭葛国了吗?怎么又去朝觐夏王呢? 侵占了夏王国东部的领地,挖走了夏王国的一个小弟,又砍死了夏王国的另一个小弟,在这种情况下,商王大乙还去找夏王拜码头,这不摆明了找砍吗? 更贴近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后方安定,腾出手来的夏王国,回过头来将商国暴揍了一顿,并俘虏了商王大乙,甚至把商王囚禁了起来。 新的疑问又出现了。不是说可能拥有家马和马车的商军,战斗力甩出其他军队一大截吗?不是说夏王国因地震而实力削弱吗?怎么会出现商王被俘虏的结果呢? 更奇怪的是,夏王国已经俘虏了商王,却为什么在一年之后,又将商王释放,放虎归山呢? 其中原因,我们下节继续解读。 -END-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寒山喷史相关参考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王汤率领商军攻灭昆吾氏国(今河南许昌)的作战。夏朝末年,中原东部崛起的商王汤,在相继灭亡夏属葛国(今河南宁陵东北)、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和顾国(今山
商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766年商朝开国君王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事件。那么,你知道,商朝是怎么灭夏的吗?揭秘商朝前16世纪商灭夏的战争。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据史书记载,禹
与夏朝同时期,有一个小国叫有施国,有施国有一位很有胆识的美女叫姝喜,她曾帮助商灭掉了夏,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夏朝入侵有施国,有施国战败。作为战败国,有施国国王将国中最美的美人姝喜送给了夏桀
葛姓名人葛天氏:是中国上古传说中一位贤能的首领,在位期间人民安康,被后人尊为乐神。部落驻地在今河南省宁陵县一带,后世将他的统治视为理想社会。葛伯:夏朝时葛国国君。夏末,商汤居亳(今河南商丘),与葛国(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明永乐三年(1405年)应明成祖朱棣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明永乐三年(1405年)应明成祖朱棣
鸣条之战,是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夏县之西,一说在河南封丘东)进行的一场决战。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
夏王朝末年,国家衰败。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葛之战就这在一时期开始的,但是,你知道,商汤灭葛之战是这么发生的吗?揭秘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葛之战是怎么发生的。商族兴起于黄河下游的商丘,原是夏属小方国,
商汤灭夏的故事商朝建立者是商汤,商朝的都城在洛阳。那么商汤灭夏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商汤画像开始的时候商只是作为夏朝的一个附属部落,后来到了商汤时期部落已经壮大起来;而此时的宗主国夏王朝是国君夏桀当
没有一个王朝能够永垂不朽,一个王朝的灭亡伴随着另一个王朝的开始。通常的改朝换代,总是以战争为开端,在商朝时期的战争同样是很多,今天我来看看古代战争史中的商汤灭葛之战是在怎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对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