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万箭齐发,德军虎式坦克毫无招架之力
Posted 火箭炮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喀秋莎万箭齐发,德军虎式坦克毫无招架之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喀秋莎万箭齐发,德军虎式坦克毫无招架之力
二战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在战火燃烧中的苏联大地上,每当出现大队苏联红军奔赴前线的场景,送别的苏联姑娘们总会唱起《喀秋莎》,这动人心弦的歌声成为苏军官兵赴死之前最后的念想。惨烈的战争使温柔的姑娘喀秋莎化身挥洒「 ”钢铁弹雨”的愤怒女神——「 ”喀秋莎”BM-13型多管火箭炮「 ”压轴”登场,那嗖嗖的一条条火龙,划破长空,万箭齐下,弹如雨下,大量摧毁了德军阵地,破坏武器装备,杀伤有生力量,并给德军精神上以沉重打击,成为战争中扭转乾坤的「 ”战场利斧”。 技术含量不高的大杀器 在导弹问世前的热兵器时代,炮兵被称为「 ”战争之神”,威力巨大的武器——火箭炮火箭炮则被誉为「 ”炮兵之王”。BM-13型多管火箭炮口径为132毫米,单发威力据说相当于六英寸榴弹,虽然装填速度缓慢、射程也不算远,但多发齐射时杀伤效力覆蓋面积很大。此外,苏联还研制了多种82毫米口径的轻型火箭炮和300毫米口径的重型火箭炮。这使得苏联的火箭炮显得十分出众,似乎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利器。但是,即使在二战期间,火箭炮也不是苏军专利。差不多所有具有研发能力的参战国,都有类似武器。比较而言,苏联的「 ”喀秋莎”精度很差,甚至在纪录片里就能看到「 ”喀秋莎”飞行轨迹乱七八糟的影像。因此,在稍有军事知识的人眼中 「 ”喀秋莎”只能作为压制性火力,用来打击固定不动的防御阵地。 但「 ”喀秋莎”的杀伤覆蓋面积大,通常又搭载在ZIS-6型汽车等运载工具上(战争后期,有部分「 ”喀秋莎”装载在坦克底盘和装甲车),拥有相当的机动性。在实战中,苏联人更偏爱用它打击暴露在野外、排列密集且行动缓慢的敌军队形。 战争中,排得密密麻麻等待挨打的敌人,当然是很难遇到的。所以这种战术需要极好的侦察和战机捕捉能力。 实际上,「 ”喀秋莎”最初的实战运用就是遵循上述战术原则。按照苏联官方战史的说法,苏军是在1941年的斯摩棱斯克会战期间第一次使用了「 ”喀秋莎”火箭炮。据说由于苏军高层的矛盾和争吵,耽误了「 ”喀秋莎”部队的组建工作。在战争爆发之初,苏联第一个独立火箭炮兵连被配属给红军第20集团军。该连装备7门当时严加保密的BM-13「 ”喀秋莎”火箭炮,连干部大都为炮兵学院指挥系第一届毕业学员,连长是弗列罗夫大尉。 7月14日,独立火箭炮兵连在奥尔沙附近投入战斗。他们在红军第5机械化军作战区域内,对正在奥尔沙铁路枢纽站内的德国军用列车齐射了112发火箭弹。据说这里列集结着德军步兵第5师,苏联官方资料宣称轰击造成「 ”强烈爆炸和一片大火”。德国前线指挥官在给上级的报告中描绘道:红军火箭弹袭击过的地方,「 ”钢铁在融化,土地在燃烧”。 此后不久,德军统帅部下令无论如何都必须俘获「 ”喀秋莎”。这个愿望很快得到了满足。1941年8月下旬,德军在列宁格勒战区第一次缴获了苏军的火箭炮,感觉这种火箭炮也不是很有技术含量。但德国人就是未能研究出对付这种武器的有效战术。结果在几个月后,拥有高度机动性的德国装甲部队也成为「 ”喀秋莎”的猎物。 洼地里的德国坦克吃了大亏 莫斯科战役期间,大约在1941年10月初的姆岑斯克地区,德军精锐的第4装甲师遭遇了刚刚组建完毕的红军独立坦克第4旅。这个旅拥有约40辆坦克,包括19辆来自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T-34型坦克,兵力约2000人左右。这个新组建的旅,战斗力有限,技术装备更是缺斤短两。旅长是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卡图科夫,是一位参加过彼得格勒十月武装起义的老兵,后来成为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司令员和战后的陆军副部长。 他面前的德国第4装甲师拥有上万兵力和上百辆坦克,此前的作战也是一帆风顺。两军兵力对比众寡悬殊。但卡图科夫把手下的坦克精心埋伏了起来,还构筑了很多假阵地迷惑对手。通过精确的射击和巧妙灵活的机动,苏联人给予骄傲冒进的德国装甲部队以迎头痛击。几次交锋下来,吃了亏的德军第4装甲师产生错觉,以为面前有一个坦克数量众多的苏联重兵集团。德国人不敢怠慢,于是先后撤大约1公里,把坦克攻击部队集中在一块洼地里,排成一个非常密集的战斗队形,准备再次进攻。偏偏这个时候,一个「 ”喀秋莎”火箭炮营赶到了卡图科夫的阵地上。 当时,卡图科夫本人根本就不知道有「 ”喀秋莎”这种新武器。这批「 ”好东西”是他的顶头上司,近卫步兵第1军军长列柳申科亲自向红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央告来的,结果刚到阵地的「 ”喀秋莎”就派上了大用场。 此时,斯大林还不知道德国人已缴获了「 ”喀秋莎”,他还警告说:「 ”如果列柳申科丢了这些绝密武器,就要用脑袋来补偿”,列柳申科担了这样巨大风险,也就不敢让这些「 ”喀秋莎”久留,命令它们对着当面的德国人齐射一次,然后就撤离。事实证明,这次齐射没有白放。火箭弹尖叫着、拖着尾焰向洼地里队形密集的德国坦克飞去。战后卡图科夫回忆了此后的情景:「 ”大地随着爆炸的轰鸣而震动。巨大的火焰从起火燃烧的车辆和引起自爆的弹药处。向空中升起。老远老远就听到了希特勒匪徒绝望的惨叫声。”事后苏联人在洼地里没有找到一个活人。对这场战斗,德国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虽然在回忆录中语焉不详,却承认他的部队在坦克损失上超过了红军。 排山倒海的「 ”斯大林管风琴” 随着战争进程的深入,「 ”喀秋莎”的存在不再是秘密,数量也越来越多。1942年,苏联把「 ”近卫火箭炮”建成为一个独立兵种,建立了专门的司令部。这年1月1日,苏联全军还只有400门BM-8火箭炮和600门BM-13火箭炮,大都属于一些统帅部直属的火箭炮团或独立营。 到1942年11月,苏军开始建立专门的近卫火箭炮师,每个师有2个M-30式火箭炮旅和4个M-13火箭炮团。就在这个月,红军发起斯大林格勒大反攻,一次就投入了1400门「 ”喀秋莎”,与众多火炮一道以猛烈的轰击突破德军阵地。经过这场战役,规模庞大的德国第6集团军近30万大军被全歼,苏德战争的战局至此根本逆转。 此时,德国人已经失去了战略主动权,转入防御。他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蹲在战壕里忍受「 ”喀秋莎”飞来时尖利刺耳的声音。也许正因为如此,「 ”喀秋莎”在德军中获得了另一个外号:斯大林的手风琴。 为了夺回战略主动权,希特勒在1943年7月发动了代号为「 ”城堡”的库尔斯克会战。德国人不仅投入了两千多辆战车,包括大量「 ”虎”式、「 ”黑豹”式、「 ”费迪南德”式重型战车,还使用468门德国产火箭炮对苏军阵地实施凶猛的火力压制。 与之相对,苏联防御部队也拥有518门火箭炮,在炮火反准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德军基于以往的作战经验,在此次战役中特别重视歼灭苏军的火箭炮。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到处寻找「 ”喀秋莎”的踪迹,一经发现立即炸毁。苏军的火箭炮损失很大,但苏联人还是赢得了这场空前规模的坦克大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后,希特勒固守乌克兰的构想被打破。1944年夏季,苏军又发动排山倒海的白俄罗斯攻势,投入2306门火箭炮。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被击溃,通向华沙―柏林轴线的大门洞开。柏林战役时,苏军使用的「 ”喀秋莎”火箭炮增加到空前的3255门。战争结束尾声,苏军共有7个火箭炮师、11个独立火箭炮旅、114个独立火箭炮团、38个独立火箭炮营。在这个阶段,「 ”喀秋莎”除了充当苏军突破时的火力支援,寻歼德军密集集团的战术运用也越发成熟。 「 ”虎落平阳”,虎式坦克的克星 在苏德战争后期,德国装甲部队大量装备「 ”虎王”式、「 ”虎”式、「 ”黑豹”式重型坦克,性能大大超过苏军的「 ”斯大林”系列和T-34系列坦克,苏军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口径反坦克火炮。因此,火箭炮反坦克的战法依然很常见。 在最后的柏林战役中,苏联近卫第28步兵军和近卫第8机械化军,遭到德国第303步兵师,「 ”库尔马克”装甲步兵师一部,以及党卫军第502重坦克营第1连的6辆「 ”虎王”的5次反击。 面对德军的「 ”虎王”坦克队,苏军的打法就是先发射一顿火箭弹,然后步兵冲上去试图靠近「 ”虎王”,却被伴随的德军高炮排4管20高炮的猛烈射击所阻止,损失惨重。 同样在柏林明赫贝格西北战场,德国党卫军第503重坦克营的10辆「 ”虎王”坦克也陷入了苏军密集火箭弹的轰炸,其中1辆「 ”虎王”被直接命中而彻底炸毁。 当苏军迫近柏林前方的环城公路时,德国武装党卫军第11师试图反击,也被苏联人密集的火箭弹轰炸所粉碎,很多装甲车燃起大火甚至爆炸,剩余车辆和人员仓皇而逃。这次战斗的德军幸存者怀疑苏联人可能在火箭弹中掺入凝固汽油以增大威力。 苏联人终于冲入了柏林城,他们把2100门火箭炮也带到了市内。大量火箭弹飞到了德军防守主力部队之一的「 ”诺尔兰德”师指挥所。 当德国残存装甲部队为了反击而集结时,总是遭到苏联火箭炮的「 ”预防性”轰击,往往行动还没开始就宣告失败。 在第三帝国的首都,防御者们还是继续依托着坚固的、有些甚至厚度达几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负隅顽抗。为了摧毁这些几乎坚不可摧的抗据点,苏联人发明了一种极为特殊的战法:把火箭发射轨拆下来,搬到被占领楼房的高层窗户口,把重型火箭弹直接射到敌方盘踞的房屋墙壁上。 最后,正是在「 ”斯大林手风琴”——「 ”喀秋莎”的刺耳呼啸声中,躲在帝国总理府地下室里的希特勒自杀身死。 (欢迎关注【头条号:军史解密】,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相关参考
二战中,如果要说哪国的坦克最为出名,相信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选择德国。虎式、豹式、军马、三号……都是至今为军迷们所熟知的代表。更不用说大名鼎鼎的鼠式超重型坦克与虎王、猎虎一流的庞然大物了。然而,在盟苏双
二战豹式(黑豹)坦克其火力比虎式威力还大,为什么不比虎式有名
说起二战德国的坦克,可谓是近代军事圈的的一大热门话题。前期闪电战横扫西欧,中后期靠着诸如虎式、黑豹、四号强大的火力,优秀的装甲防护1打5。而今天谈论的主角就是仅次于虎式的黑豹坦克。黑豹坦克由于德国之前
虎式重型坦克,可以说是对军事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它的威名,其在整个战争当中创造的让人瞠目结舌的战绩和后世影视作品的大肆宣传,让其知名度和T-34中型坦克一样。但是物以稀为贵,T-34生产量以万辆计算,
二戰時德國最著名的虎式坦克,在戰場上的強悍表現引起了盟軍的虎式恐懼症,確實令人歎服,甚至出現有了虎式就能贏得戰爭的說法。不過對於這種坦克,一直有人質疑,對於資源匱乏的德國到底是明智還是愚蠢?圖1:開發
二战中,德军最为心惊胆颤的,就是苏联喀秋莎火箭炮那呼啸而至,如同暴雨一样的火箭弹。在这种可怕的武器面前,不知道多少德军官兵被炸的灰飞烟灭,为他们的元首尽忠去了。然而,德军其实也有自己的火箭炮,虽然投入
二战苏军称霸战场的T34,在哈尔科夫却被德军的虎式打爆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哈尔科夫
古装剧都熟悉,那些武林高手在万人阵中如入无人之境,斩将夺旗就像小孩过家家那样轻松「”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两军阵前的万箭齐发是经常存在的!武侠剧都是虚构的,那些武林高手能伸手接住飞箭,然后再反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势如破竹,打的苏联毫无招架之力,其摩托化部队快速穿插到莫斯科去,快如闪电,无所顾忌,正如其代号「”台风”一样。而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也正好使苏军统帅部和战场失去了联系,电话线被潜人的
在汉末三国历史上陈登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他出身“高干”家庭,先后追随过陶谦、刘备、吕布,在汉末第一个搞屯田,后成为曹操的高级卧底。临阵给吕布最后一击,之后又把孙权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孙策因他而丧
在汉末三国历史上陈登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他出身高干家庭,先后追随过陶谦、刘备、吕布,在汉末第一个搞屯田,后成为曹操的高级卧底,临阵给吕布最后一击,之后又把孙权打得毫无招架之力,孙策因他而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