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本可全身而退,但被叛徒出卖;汉武帝诛灭其族,不是因其投降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有些人不管变得多么衰老,却从不失去他们的美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陵本可全身而退,但被叛徒出卖;汉武帝诛灭其族,不是因其投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陵本可全身而退,但被叛徒出卖;汉武帝诛灭其族,不是因其投降

李陵作为西汉将领,也是李广的孙子,在后世可以说是争议颇多的,因为他投降匈奴,后世对于他的观点可谓大相径庭,一个就是汉武帝对李陵太苛刻,诛灭了李家全族,李陵是一个悲情的将领,另一个就是李陵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用将士的性命换来自己的苟活,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在李陵事件中,汉武帝和李陵的表现呢? 首先要说的是,当时汉武帝并未看重李陵,对李陵没有报多大希望,本来汉武帝是想让李陵充当李广利的后勤部队的,但李陵年轻勇敢,一心想着保家卫国,驱除匈奴!所以主动上书汉武帝,但汉武帝此时非常希望靠着裙带关系上来的贰师将军李广利能立战功,李陵当然不甘心,遂上书愿带自己部众独成一师,汉武帝看见了李陵的决心,虽然答应了,但是武帝为了全局也好,为了偏袒李广利也好,他准许李陵出征,却没有给予李陵最大的支持,上曰:「 ”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 也就是说不给李陵战马,茫茫沙漠,想要寻找匈奴主力必须依靠骑兵,汉武帝只让李陵带领了5000步卒,也没有配备任何协防部队去策应,李陵就这样出发了,果不其然,居然遇到8万匈奴主力,所以李陵的战败,汉武帝是有很大责任的。 在李陵出征之时,发生了一个小事,就可以看出汉武帝并不了解李陵,甚至是有些疑心的,《汉书》记载,「 ”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距,奏言:「 ”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禽也。” 书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这里的博德名叫路博德,大家最有印象的伏波将军应该是马援,而路博德则是历史上第一位伏波将军,本来是路博德认为让李陵带走步卒出征,这是对自己的羞辱啊,想着和李陵一同出击,但是这被汉武帝认为是李陵胆怯,不想出兵,所以说,一开始汉武帝对李陵的确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的。 关于此战匈奴兵力是有歧义的,《史记》中说是八万,”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 ”,而《汉书》是”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 ”,这个就先暂且不论了,两种说法都是李陵在以少击众,而且还是步兵战骑兵,如果不去看李陵后面投降事情的话,此战的确是打出了大汉军威,李陵自已组织了5000步兵随军出征匈奴,这5000步兵孤军深入,吸引人数万匈奴骑兵,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大量杀伤匈奴上万人后,还剩大约3000人,如果箭矢充足的话,李陵可以将这3000人安全撤离,可惜最后战败的地方距离汉土不过百里,每次读汉史都对李陵很是遗憾。 而且按照《汉书》记载,当时李陵是有机会安全撤回的,”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 ”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成安侯校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 ”,李陵军中出现了一个叛徒,管敢,他因为个人恩怨叛逃至匈奴,告诉匈奴李陵军中,已是弹尽粮绝,这才让匈奴决定发起最后猛攻,李陵的军队也就被击垮了。 接下来就是李陵倍受争议的地方了,但是李陵归拢残部,眼见被匈奴围困,是投降还是战死,李陵只能二战选其一了,《汉书》如浞野侯为虏所得,后亡还,天子客遇之,况于将军乎!”陵曰:「 ”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浞野侯也就是赵破奴,也是战败被匈奴所擒,但是回归汉土后,汉武帝并未追究于他,这是李陵的手下在宽慰李陵,但是李陵的表态也很明确,那就是战死。 可惜结果是,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 ”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这和之前说要战死的李陵是不符的,所以这也是被后人认为李陵怕死的证据,李凌的副将战死,身边的护卫基本战死了,李凌一看投降了,凌曰无面目见陛下遂降,这大义了然的话说的,可以接受战败撤退,绝不能接受为将者降,再就是兵还剩四五百为何他们宁死不降?个人觉得,李陵当时到底是因为怕死而降,还是另一种观点诈降再归汉,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可以确定的是,这和汉武帝的要求背道而驰。 上欲陵死战,召陵母及妇,使相者视之,无死丧色。汉武帝是希望李陵战死的,还找人看了李陵父亲妻子的面相,所以说汉武帝对李陵失望就失望在他没有以死殉国,他爷爷李广就是自杀的,不管他当初抛弃大军突围是策略还是逃跑,也不管他投降是贪生怕死还是为了将士性命,总之,降了以后可以自杀,想死的人总会有死的机会,但他投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他没自杀,汉武帝自然觉得他气节方面比不过他爷爷。所以在确认李陵投降后,汉武帝大怒,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当然比汉武帝更无耻的就是那些大臣了,那是在落井下石啊,估计当初一开始李陵以5000步卒大战数万匈奴骑兵的时候,还有人称赞过李陵吧。 有一点需要矫正一下,汉武帝并非李陵被俘投降后就立即杀害了其家人,而是被误传李陵在匈奴帮忙练兵才杀其家人的,这都是李陵投降几年后的事情了,所以才有李陵在匈奴斩杀了帮助匈奴练兵的李绪的事情,其实李陵和徐庶很像,噤声。而告诉汉武帝李陵给匈奴练兵的人是公孙敖,陵在匈奴岁余,上遣因杅将军公孙敖将兵深入匈奴迎陵。敖军无功还,曰:「 ”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闻,于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诛。 话说汉武帝是不是有些对迎接李陵回朝的事情不太上心啊,公孙敖可是个无能的将军,也就是在卫青霍去病身边捞点战功,还封个侯,历史上对于他战绩的记载,最多的两句话就是,「 ”无功”和「 ”当斩,贬为庶人”,汉武帝干嘛派他去迎接李陵?《史记》记载,七岁,复以因杅将军再出击匈奴,至余吾,亡士卒多,下吏,当斩,诈死,亡居民间五六岁。后发觉,复系。李陵是不是怕死不知道,公孙敖肯定是,让公孙敖去接李陵,成功率本来就不大。话说回来,汉武帝对于投降多年的李陵并未追究其家人,为何在听信李陵为匈奴练兵后诛灭了李家,可见汉武帝心中有一个底线,那就是汉将绝不能为匈奴所用,他诛灭李陵全族,一个是对李陵的惩戒,更多的是为了杀鸡给猴看,让其他将领知道,你投降,汉武帝可以考虑你之前的功勋和家世咬咬牙,不去追究你,但是你给匈奴效命,绝不轻饶,所以说汉武帝在这件事情上犯的错,更多的是轻信公孙敖之言,而不是因为李陵投降而迁怒其家人。

相关参考

一个失败的间谍,被秦始皇发现却全身而退,还留下一大奇迹工程?

一个失败的间谍,被秦始皇发现却全身而退,还留下一大奇迹工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方泾河北岸,有一座关中地区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300多里,灌溉面积

金门战役,团政委中弹被俘,潜伏岛上32年,被叛徒出卖牺牲

战争年代,我党有无数优秀的地下工作者。他们隐藏真实身份,战斗在隐蔽战线。由于地下工作的特殊性,许多英雄不为外界所知,甚至在其上级组织也无人知晓,或只有极个别核心人员知晓。因为他们被委派出去执行任务,往

用战术全身而退,当飞行教官

在激烈的二战中,各国飞行员损失很大。苏军曾出现过独腿飞行员装上假肢继续出击的情况。而日军中则出现过独眼飞行员。这就是坂井三郎,也是二战日本海军航空兵中的著名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坂井三郎在1942年8月

无当圣母,《封神演义》中,无当圣母为什么会全身而退?

《封神演义》中,无当圣母为什么会全身而退?《封神演义》中,无当圣母作为截教通天教主座下的四大弟子之一,法力无边,战斗力也是爆表!是名副其实的通天教主首席大弟子。在万仙阵之战中,金灵圣母布下万仙阵,一个

独闯日军炮楼,令日寇军官折服全身而退

    一次,笔者在神户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出身日军第十三师团的日本老兵船头正治,他提到一件事——1943年9~10月份他在湖北驻防的时候,据点里曾经出现了一名没有通行证的中国女子。因为中国年轻的女子当

此人堪称三国第一猛将,大战张飞全身而退,却为何被赵云一枪刺死

零陵太守刘度部下的上将邢道荣,有万夫不当之勇,曾一人力战赵云、张飞二将,还勇闯诸葛亮所布大阵,并全身而退,如此战绩,堪称三国第一“猛将”。当然了,这个所谓的“猛将”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邢道荣这个人在

他独揽大权二十余载,谗害朝廷重臣,却得以全身而退

宋朝虽说是统治了中原,可是北方的辽东、金国等国家对宋朝却是虎视眈眈,因此宋朝的经济情况还算不错,但是宋朝的军事防御却十分薄弱。宋朝边疆抗衡外敌,大部分都是传来战败的消息居多,除了南宋岳飞能够击败金国扬

太监李莲英为什么能在慈禧死后全身而退

导语:李莲英办理完慈禧的丧事后,于宣统元年离开了生活52年的皇宫。总结来看,李莲英的服务受到了清廷的高度认可,当时内宫主政的隆裕太后,特准其“原品休致”(带原薪每月六十两白银退休)。精通服务之道的大太

叶贤之这样的叛徒出卖,才导致游击纵队伤亡惨重

在观看《河山》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们可能觉得李汉桥这个人比较可笑,但是一想到叶贤之这个人,绝对没有好印象。一方面这个人是反共急先锋,一心想着破坏国共合作;另一方面这个人阴险毒辣,由于他的叛变,害死了许

这位八路军最强战士,一夜之间斩杀19名日军,全身而退

我军的战功主要分三个等级,比如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记一等功。可以说,一名士兵荣立一次一等功,就足以自豪一辈子了。但是